深圳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考作文题解析及例文 题目回放: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1、以“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2、传统书信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文体,鸿雁传书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 诗意的存在,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诗意渐渐成为远去的风景, 令人惋惜。请你就传统书信逐渐消失这一文化问题,给全社会写一封公 开信,以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 二、命题意图: 第一题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有人为了出名不顾道德、不择手段之现象 而命制,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社会上出现的重要现象并深入分 析其本质,意在引导教师培养学生认识思辨能力;爱名无错更无罪,其 喜欢好的名声是一个人有进取心之表现,只要取之有道则可;而取之无 “道”,用损害道德甚至丧尽人间天良以谋取名声来欺世盗者应是鞭挞 的重点。另外,何谓君子?就是有道之人,那些伪君子则不顾道德、不 择手段以获取“好名声”,其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学生如能 看清其欺世盗名之本质,认识思维能力自是不凡,例如,“诈捐门”“抄 袭门”的本质是什么等等;当然,明目张胆的获取恶名也是应该批判的
深圳市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模考作文题解析及例文 一、题目回放: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 800 字。 1、以“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2、传统书信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文体,鸿雁传书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 诗意的存在,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诗意渐渐成为远去的风景, 令人惋惜。请你就传统书信逐渐消失这一文化问题,给全社会写一封公 开信,以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 二、命题意图: 第一题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有人为了出名不顾道德、不择手段之现象 而命制,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社会上出现的重要现象并深入分 析其本质,意在引导教师培养学生认识思辨能力;爱名无错更无罪,其 喜欢好的名声是一个人有进取心之表现,只要取之有道则可;而取之无 “道”,用损害道德甚至丧尽人间天良以谋取名声来欺世盗者应是鞭挞 的重点。另外,何谓君子?就是有道之人,那些伪君子则不顾道德、不 择手段以获取“好名声”,其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学生如能 看清其欺世盗名之本质,认识思维能力自是不凡,例如,“诈捐门”“抄 袭门”的本质是什么等等;当然,明目张胆的获取恶名也是应该批判的
其庸俗恶劣丑恶的目的也应揭穿;故“君子”、“名”“道”三个关键 概念及其关系的分析揭示,很能看出学生认识思维能力的高下。 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换一字,作为考题,可正面阐述也可针 砭时弊,匠心独运。 第二题用书信这一文化现象来考察学生对当今文化问题的关注。有些 好的有意义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行渐远了,但并不等于说即将 消失的东西就是毫无价值和意义了,他们只是暂时被更方便的文化飛式 与手段所取代,面对书信这种极有诗意的文体渐渐成为远去的风景的文 化现象,学生能够把道理讲清,再写岀情感,难道不是一种绝好的思辨 能力的诗意的考查吗? 当然这一命题还有让考生注意熟悉把握书信以及一些常见应用文体 的意图,用书信写对书信行将消失的这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谁说不是一 种很好的创意呢? 三、评分细则: (一)审题 1.离题36分以下给分,如第一道作文题将“名”理解为“姓名”, 将“道”理解为“道理”;第二道作文题写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其庸俗恶劣丑恶的目的也应揭穿;故“君子”、“名”“道”三个关键 概念及其关系的分析揭示,很能看出学生认识思维能力的高下。 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换一字,作为考题,可正面阐述也可针 砭时弊,匠心独运。 第二题用书信这一文化现象来考察学生对当今文化问题的关注。有些 好的有意义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行渐远了,但并不等于说即将 消失的东西就是毫无价值和意义了,他们只是暂时被更方便的文化形式 与手段所取代,面对书信这种极有诗意的文体渐渐成为远去的风景的文 化现象,学生能够把道理讲清,再写出情感,难道不是一种绝好的思辨 能力的诗意的考查吗? 当然,这一命题还有让考生注意熟悉把握书信以及一些常见应用文体 的意图,用书信写对书信行将消失的这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谁说不是一 种很好的创意呢? 三、评分细则: (一)审题 1.离题 36 分以下给分,如第一道作文题将“名”理解为“姓名”, 将“道”理解为“道理”;第二道作文题写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2.偏题42分以下,如第一道作文题将“名”理解为“名次”,将 “道”理解为“道路”;第二道作文题不是面向全社会而是个人之间的 通信等。 (二)文体 文体不分,在45分以下给分。如第二道作文题不是书信形式,但是 写对书信消失这一现象的看法。 (三)字数 1.600字以上,不足800字,但结构完整,每少50字扣1分 2.500字以上,不足600字,36分以下给分 3.400字以上,不足500字,25分以下给分; 4.400字以下,20分以下给分。 (四)题目 .第一道作文题不写或改写题目均扣2分 2.第二道作文题不拟题或拟题不当扣2分。 (五)书写 从第3个起错别字计,每1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4分封顶
2.偏题 42 分以下,如第一道作文题将“名”理解为“名次”,将 “道”理解为“道路”;第二道作文题不是面向全社会而是个人之间的 通信等。 (二)文体 文体不分,在 45 分以下给分。如第二道作文题不是书信形式,但是 写对书信消失这一现象的看法。 (三)字数 1.600 字以上,不足 800 字,但结构完整,每少 50 字扣 1 分; 2.500 字以上,不足 600 字,36 分以下给分; 3.400 字以上,不足 500 字,25 分以下给分; 4.400 字以下,20 分以下给分。 (四)题目 1.第一道作文题不写或改写题目均扣 2 分; 2.第二道作文题不拟题或拟题不当扣 2 分。 (五)书写 从第 3 个起错别字计,每 1 个扣 1 分,重复的不计;4 分封顶
(六)抄袭 抄袭给零分,但须有原文对照。 四、教师下水作文 远去的鸿雁不老的情 董希旺 出自“种树老农”博 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730600100hfwd.ht 亲爱的朋友们: 如果你稍稍年轻,你也许不曾经历,如果你稍稍年长,你可能会怀念 —那份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落伍的温情。那份温情,也许来自遥远的 家园,父母的叮咛和檐燕的呢喃,此刻如在耳畔;那份温情也许来自天 边的恋人,挂着眼泪的笑靥和掺杂痛苦的幸福,此刻变得可以触摸.… 或者,是你投递出的久久的期盼,或者,是你接收到的远远的问候,当 你封上或撕开封缄的时候,你的手微微颤抖,你的心怦怦跳动,你急切 地盼望着,你似乎可以看到那一头的那个人,他为你覺眉落泪,或是欢 呼雀跃。如果足够浪漫,一页薄纸里会夹着一片花瓣或树叶,你拈起时, 会有淡淡的清香;如果足够忧伤,串串低回的文字上会有眼泪洇湿的痕 迹,你品读时,会有咸咸的伤感…那样时候,一封信里,承载着多少
(六)抄袭 抄袭给零分,但须有原文对照。 四、教师下水作文 远去的鸿雁不老的情 董希旺 出自“种树老农”博 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730600100hfwd.ht ml 亲爱的朋友们: 如果你稍稍年轻,你也许不曾经历,如果你稍稍年长,你可能会怀念 ——那份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落伍的温情。那份温情,也许来自遥远的 家园,父母的叮咛和檐燕的呢喃,此刻如在耳畔;那份温情也许来自天 边的恋人,挂着眼泪的笑靥和掺杂痛苦的幸福,此刻变得可以触摸…… 或者,是你投递出的久久的期盼,或者,是你接收到的远远的问候,当 你封上或撕开封缄的时候,你的手微微颤抖,你的心怦怦跳动,你急切 地盼望着,你似乎可以看到那一头的那个人,他为你蹙眉落泪,或是欢 呼雀跃。如果足够浪漫,一页薄纸里会夹着一片花瓣或树叶,你拈起时, 会有淡淡的清香;如果足够忧伤,串串低回的文字上会有眼泪洇湿的痕 迹,你品读时,会有咸咸的伤感……那样时候,一封信里,承载着多少
浓浓的情思,几张纸上,演绎着多少纷繁的悲欢。亲爱的朋友,在今天, 那早已是随风飘逝的古典的浪漫,飘然而至的家信,期盼已久的情书, 种可以摩挲的情感,一种可以捆扎珍藏的记忆,它,都早已远离了我 们的生活。 代之而来的,是无处不在的电话,是短信,是伊妹儿,是视频聊天, 即使远在天涯海角,音容笑貌,不再依靠记忆和想象,传情达意,不再 需要等待和期盼科学技术的便捷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它来得如此迅猛, 迅猛到我们欢欣,也迅猛到我们感叹。于是面对冰冷的机器,怀旧的人 们总不能忘怀曾经的书信,总不能不怀恋那份古典的温情和浪漫 遥想一千多年前,纸张代替木牍竹简的时候,先人们大概也曾有过类 似的怀旧情怀吧?那时候的伤感没能改变竹简消亡的命运,那么今天的 纸张恐怕也难以幸免。竹简木牍上的论语,纸张上的论语,和电子版的 论语,是同样的智慧;写在绢上的出师表,印在书纸的出师表,和电子 版的出师表,是同样的赤胆忠肝。今天我们怀念书信,我想,并不是怀 念作为载体的纸张,而是在怀念一种被迅捷的通讯挤掉了的温馨的情 感。其实,只要真情在,不在乎你是伊妹儿还薛涛笺,不在乎你是电话、 短信,还是尺素、竹简,但是如果心冷漠了,哪怕你是刀刻斧凿,摩崖 铸铜,也不会让人神往和留恋 亲爱的朋友啊,纸质的书信已然淡出,但是美好的感情仍在我们的心 中传递,只要彼此真情在,我们又何必在乎是刀刻的竹简,墨写的纸张, 还是电脑的键盘呢?
浓浓的情思,几张纸上,演绎着多少纷繁的悲欢。亲爱的朋友,在今天, 那早已是随风飘逝的古典的浪漫,飘然而至的家信,期盼已久的情书, 一种可以摩挲的情感,一种可以捆扎珍藏的记忆,它,都早已远离了我 们的生活。 代之而来的,是无处不在的电话,是短信,是伊妹儿,是视频聊天, 即使远在天涯海角,音容笑貌,不再依靠记忆和想象,传情达意,不再 需要等待和期盼,科学技术的便捷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它来得如此迅猛, 迅猛到我们欢欣,也迅猛到我们感叹。于是面对冰冷的机器,怀旧的人 们总不能忘怀曾经的书信,总不能不怀恋那份古典的温情和浪漫。 遥想一千多年前,纸张代替木牍竹简的时候,先人们大概也曾有过类 似的怀旧情怀吧?那时候的伤感没能改变竹简消亡的命运,那么今天的 纸张恐怕也难以幸免。竹简木牍上的论语,纸张上的论语,和电子版的 论语,是同样的智慧;写在绢上的出师表,印在书纸的出师表,和电子 版的出师表,是同样的赤胆忠肝。今天我们怀念书信,我想,并不是怀 念作为载体的纸张,而是在怀念一种被迅捷的通讯挤掉了的温馨的情 感。其实,只要真情在,不在乎你是伊妹儿还薛涛笺,不在乎你是电话、 短信,还是尺素、竹简,但是如果心冷漠了,哪怕你是刀刻斧凿,摩崖 铸铜,也不会让人神往和留恋。 亲爱的朋友啊,纸质的书信已然淡出,但是美好的感情仍在我们的心 中传递,只要彼此真情在,我们又何必在乎是刀刻的竹简,墨写的纸张, 还是电脑的键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