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满分110)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泊车b6船舶b霓裳 shang心肌梗塞geng B.招徕lai青睐lai切磋q横亘gen C.拙劣zhu筵席yan萦纡yu罢黜chu D.凝睇d星宿xiu潺湲yuan迤邇y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修葺座右铭仗义直言鬼鬼崇崇 B.疏浚度假村良晨美景各行其事 C.渲染编辑室饥肠漉漉枉费心机 D.弹劾协奏曲融会贯通美轮美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成了炙手可热的商 B.连续七个月没下雨,每天艳阳高照,流金铄石,不少人因天气热而丧命 C.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 的大门。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 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周立波在他主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里批评了很多人。他的言辞虽然尖刻甚至偏激, 但是谁又能否认他说的没有道理呢? B.今年4月23日,几十个报社的编辑来到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 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 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 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温州中学 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满分 11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泊.车 bó 船舶.bó 霓裳.shāng 心肌梗.塞 gěng B.招徕.lái 青睐.lài 切.磋 qiē 横亘.gèn C.拙.劣 zhuō 筵.席 yàn 萦纡.yū 罢黜.chù D.凝睇.dì 星宿.xiù 潺湲.yuán 迤.逦 y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修葺 座右铭 仗义直言 鬼鬼崇崇 B.疏浚 度假村 良晨美景 各行其事 C.渲染 编辑室 饥肠漉漉 枉费心机 D.弹劾 协奏曲 融会贯通 美轮美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成了炙手可热 ....的商品。 B.连续七个月没下雨,每天艳阳高照,流金铄石 ....,不少人因天气热而丧命。 C.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 ....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 的大门。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 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 ....的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周立波在他主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里批评了很多人。他的言辞虽然尖刻甚至偏激, 但是谁又能否认他说的没有道理呢? B.今年 4 月 23 日,几十个报社的编辑来到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 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C.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 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 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当 年。 洳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 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 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C.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D.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 6.以下文学常识以及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 《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B.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第四联为尾联:像杜甫的《蜀相》、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都是七律。 C.“散点透视”不同于西方画论中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只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所 反映的景物只有一面,而散点透视则打破了观察点的局限,能反映景物的多面,《过小 孤山大孤山》很符合“散点透视”,表现了山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富有变化的节律。 D.鲍照《拟行路难》开头“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二句,以泻水于地,水流 方向不一,比喻人生困顿和显达各不相同,具有哲理性。三、四两句“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表现出诗人顺应命运,不烦愁怨苦的豁达心态。 7.斟酌下面律诗的诗境,最适宜填入横线处的选项是 独有宦游人,偏。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 淑气催黄鸟, 转绿苹。忽闻歌古调, 欲沾襟 A、惊/春/晴光/思 B.逢明/晴光/离愁 C.惊/明/南风/归思 D.逢/春/南风/离愁 8.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 B.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C.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当 年。 ,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 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 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C.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D.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 6.以下文学常识以及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 《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B.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第四联为尾联;像杜甫的《蜀相》、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都是七律。 C.“散点透视”不同于西方画论中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只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所 反映的景物只有一面,而散点透视则打破了观察点的局限,能反映景物的多面,《过小 孤山大孤山》很符合“散点透视”,表现了山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富有变化的节律。 D.鲍照《拟行路难》开头“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二句,以泻水于地,水流 方向不一,比喻人生困顿和显达各不相同,具有哲理性。三、四两句“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表现出诗人顺应命运,不烦愁怨苦的豁达心态。 7.斟酌下面律诗的诗境,最适宜填入横线处的选项是: 独有宦游人,偏 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 。 淑气催黄鸟, 转绿苹。忽闻歌古调, 欲沾襟。 A、惊/春/晴光/归思 B.逢/明/晴光/离愁 C.惊/明/南风/归思 D.逢/春/南风/离愁 8.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 B.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C.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D.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B.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岸土赤而壁立 D.古人秉烛夜游 10.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B.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C.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 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 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 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 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 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日:“庖丁,解牛者也, 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 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 诸地而骂日:“吾将以为袜。”土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 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 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 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
D.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B.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岸土赤而壁.立 D.古人秉烛夜.游 10.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B.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C.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2 分)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 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 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 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 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 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 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 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 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 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 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 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
日:“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干寻竹, 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日:“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贫筜谷偃竹遗予,日:“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 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 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干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晩食 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 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袜材当萃于子矣鸟何萃兮蘋中 B.月落庭空影许长塞上长城空自许 C.近语士大夫 有车过腹痛之语 D.投诸地而骂曰告诸往而知来者 1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B.夫既心识其所以然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因以所画筼筼筜谷偃竹遗予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13.下列对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文中作者所记之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与可是一个漠视名利,恬淡、狂放且 为官清廉的人 B.文与可在画竹方面,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与整体形象 的把握,追求神似 C.苏辙从与可的绘画中,看出了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但苏轼并不赞同苏辙的看 法 D.此文中,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任意信笔写 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 14.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 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 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 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 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 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袜材当萃.于子矣 鸟何萃.兮蘋中 B.月落庭空影许.长 塞上长城空自许. C.近语.士大夫 有车过腹痛之语. D.投诸.地而骂曰 告诸.往而知来者 1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B.夫既心识其.所以然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因.以所画筼筼筜谷偃竹遗予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13.下列对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从文中作者所记之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与可是一个漠视名利,恬淡、狂放且 为官清廉的人。 B.文与可在画竹方面,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与整体形象 的把握,追求神似。 C.苏辙从与可的绘画中,看出了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但苏轼并不赞同苏辙的看 法。 D.此文中,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任意信笔写 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 14.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小题。(18分)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 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寻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賢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 分别应劾、应偿、应豁,御史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清。濒江水欢购米十万有劝損数 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 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 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分 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 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昊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 淞江为最要。治吴淞江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 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 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③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9 小题。(18 分)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 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寻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 分别应劾、应偿、应豁.,御史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 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 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 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分 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 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 淞江为最要。治吴淞江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 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 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