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基础与运用(共11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zhi 坍圮tan 朱拓 敕造chi B.粜米tido 岑寂ceng 监生 Jian 狙击j C.滂沱pang 炮烙1uo 笨拙 zhu 亘古gen D.蹙缩cu 熨帖y 胡诌 zou 牲醴l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裨益 阜盛 草窠 愁莫展 B.惊蜇 雕琢 酣眠 料 目不暇接 C.蹒跚 斑驳 缪种 海 功亏一篑 D.孺慕 瞋视 作揖 坐 落 沸反盈天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 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B.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 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C.近日,我认真拜读了您的大作,十分钦佩。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文章中有几 处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加以斧正 D.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了鲁迅的《阿Q 正传》。金庸小说的登堂入室未必不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表征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鲁迅去世后,胡风在发扬和继承鲁迅精神上不遗余力和百折不挠,使他和他 的流派成为承继鲁迅精神血脉的重要一支 B.像苏东坡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又望尘莫及的高士, 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他的作品,总能让人有种心境明澈的念想。 C.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网民的广泛参与性,使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 化,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创作、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D.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 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5.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一致的是( 例: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燕赵 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浙江省温州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与运用(共 11 题,每题 2 分,共 22 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 zhì 坍圮 tān 朱拓 tà 敕造 chì B.粜米 tiào 岑寂 céng 监生 jiàn 狙击 jū C.滂沱 pāng 炮烙 luò 笨拙 zhuō 亘古 gèn D.蹙缩 cù 熨帖 yù 胡诌 zōu 牲醴 lǐ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裨益 阜盛 草窠 桌 帏 一愁莫展 B.惊蜇 雕琢 酣眠 料 峭 目不暇接 C.蹒跚 斑驳 缪种 沧 海 功亏一篑 D.孺慕 瞋视 作揖 坐 落 沸反盈天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 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B.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 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C.近日,我认真拜读了您的大作,十分钦佩。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文章中有几 处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加以斧正。 D.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了鲁迅的《阿Q 正传》。金庸小说的登堂入室未必不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表征。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鲁迅去世后,胡风在发扬和继承鲁迅精神上不遗余力和百折不挠,使他和他 的流派成为承继鲁迅精神血脉的重要一支。 B.像苏东坡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又望尘莫及的高士, 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他的作品,总能让人有种心境明澈的念想。 C.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网民的广泛参与性,使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 化,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创作、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D.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 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5.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一致的是( ) 例: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燕赵 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6.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洎牧以谗 诛 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缦立远视,而 望幸焉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②为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哉 B.①杳不知其所之也 ②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 C.①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②戍卒叫, 函谷举 D.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洎牧 以谗诛 8.对下列课文中的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运用了反语,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体现出沉痛而愤激的情感。)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用了通感手法,写出了荷香幽微清雅、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特点。) C.这熙风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 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 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 D.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 站着 (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祥林嫂经过挣扎,一切希望都破灭后悲哀痛 苦的心情。) 9.下列加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雄姿英发:卓越不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 始速祸焉 加速。 向死而生: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 B.终继五国迁灭:灭亡。当与秦相较:在……时候。讪讪:难为情的样 子 绿云扰扰:比喻宫女又黑又多的头发 C.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放诞:放纵,不守规范。行为偏僻性乖张: 偏激,不端正 多于在庾之粟粒:屋外贮积的谷仓 D.隽永:意味深长。 缦立远视:等待 烽火扬州路:宋代行 政区划名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10.下列各项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铁生,生于1951年,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B.欧·亨利,美国作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与法国福 楼拜、俄国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6.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洎牧以谗 诛 B.秦 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缦立远视,而 望幸焉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②为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哉 B.①杳不知其所之也 ②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 C.①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②戍卒叫, 函谷举 D.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洎牧 以谗诛 8.对下列课文中的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运用了反语,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体现出沉痛而愤激的情感。)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用了通感手法,写出了荷香幽微清雅、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特点。) C.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 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 (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 D.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 站着。 (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祥林嫂经过挣扎,一切希望都破灭后悲哀痛 苦的心情。) 9.下列加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雄姿英发:卓越不凡。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 始速祸焉: 加速。 向死而生: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 B.终继五国迁灭:灭亡。 当与秦相较:在……时候。 讪讪:难为情的样 子。 绿云扰扰:比喻宫女又黑又多的头发。 C.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放诞:放纵,不守规范。行为偏僻性乖张: 偏激,不端正。 多于在庾之粟粒:屋外贮积的谷仓。 D.隽永:意味深长。 缦立远视:等待。 烽火扬州路:宋代行 政区划名。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10.下列各项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铁生,生于 1951 年,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B.欧·亨利,美国作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与法国福 楼拜、俄国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唐文宗太和二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 等职,诗文俱佳,有《樊川文集》传世 D.鲁迅,原名周樟寿,后名树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1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尼采把梦和醉看做两种基本的艺术状态。除梦之外,酒与艺术也有不解之 缘 那么,酒只是工具,只要能达于醉的状态,没有酒也可。天下 酒徒未必都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往往无酒而常醉。Zxk ①曹操“对酒当歌”,李白“斗酒诗百篇”,欧阳修自号“醉翁” ②醉打破日常生活的藩篱,使人与山水相融合,与宇宙相融合 ③中国文人中多爱酒之人zxxk ④不过,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 阅读与鉴赏(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7分) 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嬤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 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 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 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 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髙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 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雌彝,一边是玻璃hai【上台下皿】。地下两溜十六张 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 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1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子是匾额的“落款”与印章,表明匾上的题字是皇帝的御笔。 B.“书赐荣国公”,一个“赐”字表明贾府与皇室的特殊关系。 C.作者作如此详细的介绍,其主要目的在于表现林黛玉的“处处留心,时时在 意 D.印玺上的文字“万几”是指皇帝日理万机的意思;“宸”的本意是北极星,这 里是指代皇帝;“翰”即墨迹、书法。 13.对文中这副对联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了对偶、拟人、夸张的手法,显示来往客人很多,且地位很高 B.运用了对偶、拟人、夸张的手法,形容主人和来往客人的衣饰华贵。 C.运用了对偶、比喻、夸张的手法,显示来往客人很多,且地位很髙。 D.运用了对偶、比喻、夸张的手法,形容主人和来往客人的衣饰华贵 14.请简述这段典型环境的特点和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4分) 黄酒 邹汉明
C.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唐文宗太和二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 等职,诗文俱佳,有《樊川文集》传世。 D.鲁迅,原名周樟寿,后名树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1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尼采把梦和醉看做两种基本的艺术状态。除梦之外,酒与艺术也有不解之 缘。 。那么,酒只是工具,只要能达于醉的状态,没有酒也可。天下 酒徒未必都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往往无酒而常醉。Zxxk ①曹操“对酒当歌”,李白“斗酒诗百篇”,欧阳修自号“醉翁” ②醉打破日常生活的藩篱,使人与山水相融合,与宇宙相融合 ③中国文人中多爱酒之人 zxxk ④不过,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二、阅读与鉴赏(3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7 分)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 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 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 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 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 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 hǎi【上台下皿】。地下两溜十六张 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 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1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 画线句子是匾额的“落款”与印章,表明匾上的题字是皇帝的御笔。 B.“书赐荣国公”,一个“赐”字表明贾府与皇室的特殊关系。 C. 作者作如此详细的介绍,其主要目的在于表现林黛玉的“处处留心,时时在 意”。 D.印玺上的文字“万几”是指皇帝日理万机的意思;“宸”的本意是北极星,这 里是指代皇帝;“翰”即墨迹、书法。 13.对文中这副对联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运用了对偶、拟人、夸张的手法,显示来往客人很多,且地位很高。 B. 运用了对偶、拟人、夸张的手法,形容主人和来往客 人的衣饰华贵。 C. 运用了对偶、比喻、夸张的手法,显示来往客人很多,且地位很高。 D. 运用了对偶、比喻、夸张的手法,形容主人和来往客人的衣饰华贵。 14.请简述这段典型环境的特点和作用。(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14 分) 黄 酒 邹汉明
①如果要在酒类中找出一种契合江南人性格的品种来,那既非性情火暴的白干, 也非浑浊暧昧的米酒,更不是带着翻译口味的葡萄酒之类的假洋鬼子,而几乎 肯定一一是黄酒。 ②首先是它的颜色,黄酒的暗黄,那是全体中国人民皮肤的颜色。最初的造酒师 傅一定洞悉了空气、皮肤与水的关系,才造出了那么一种与劳苦大众的脸庞相呼 应的性格鲜明的中国酒。不用问,百家姓里,黄酒自然姓黄,是一种有着绵长时 间概念的暗黄:是一灯如豆,映在原木家具上的暖色调的黄;一种草黄,而非紫 禁城里富贵至尊华美雍容的黄金之黄。这样一瓶与天下穷苦人的脸色相匹配的黄 酒,千百年间,在底层百姓的手上传递着,温暖着他们眼睛里浑浊的希望。苍白 的嘴唇,浑浊的眼睛,慢腾腾的性格,一张油浸浸的八仙桌,都是适合黄酒登场 的。“菰正堪烹蟹正肥”的时候,村场酒薄,光膀赤膊,点几粒花生米,呷一小 口一小口的黄酒,酒力泛滥,一醉又有何妨!只是,黄酒仅仅局限在长江以南 块并不很大的区域一一此间又以广大寒冷的乡村最为常见 ③当然,黄酒的中心是绍兴,绍酒天下名。说黄酒,不说到绍兴是怎么也说不过 去的。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对绍酒推崇备至,把它比作品行高洁、超凡轶 群的清官和名士。老头儿大概喝绍酒的确有点过量,一张嘴终于彻底绵软下来, 于是,冲口而出:“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 耆英长留人问,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一句话,黄酒在士大夫文人心中占据的 位置极重要。正宗的、窖藏数十年的绍酒,总是不多见的,吾辈也极少有机会喝 到。但在江南底层百姓的八仙桌上,在油浸浸的老灶头边,每家每户,至少是有 瓶包装简陋、价格便宜的黄酒在的一一那是用于去除腥味的料酒,担当的,是 和姜、葱、蒜一样的角色。比如,在剖开的鱼、捏好的肉丸子里兑上一点黄酒, 立刻就散发一种醉人的酒香。即使在某些蔬菜如茄子,清炒的时候兑入一些黄酒, 也别有一种风味。 ④黄酒有一股中药味,入口绵软,回味醇厚,暖心暖胃,其酒力是慢慢地上身的, 喝起来不会像高度白酒,感觉到喉咙里有一道火舌流过。黄酒如丝绸,是一层 层温柔地抽剥你或缠绕你,不知不觉地,你就醉在了其中一一醉得如软泥一般, 扶也扶不起来。故性子刚烈的北方人,是不大敢喝黄酒的,他们宁愿喝性格暴烈 的白酒,也不愿喝丝绸般缠绵悱恻、被江南人唤做“中国可乐”的黄酒。黄酒的 功夫是渗透,是温柔的黑甜乡,在你还没有觉察到它的劲道,完全将它忽略的时 候,轻轻地将你掀翻。黄酒就是这样一把温柔的软刀子,杀人的功夫其实远在白 酒一类的利器之上。所以,黄酒的缘分,总是偏向于阴郁的江南人,它似乎是为 了顺应江南人的性格而发明的。 ⑤如果往抽象里考量,黄酒带有中国哲学里特有的颜色和气味。它一味的顺从 宽厚、无奈以及庞大的苦难意识,是有点像过于普通的江南百姓。在一灯如豆的 旧江南,你不会想到,围着火炉,有着数量庞大的人群正在喝它,因为有这样 种和他们的困难相匹配的黄酒,渐渐地,由沉默,他们开始变得多嘴多话。这个 国家的人民,或许真的因为喝多了黄酒,才不知不觉变得这样的沉闷、守旧、琐 细和绝望—一幸亏善良的眼睛里还残存着最后一丝温存。很明显,黄酒一旦过量 喝醉,一时间还真不易醒转过来。而有着黄酒性格的江南人,一旦从沉闷、守旧 绝望中觉醒,我相信,其抗击的坚韧勇毅,自会令人肃然起敬。 (选自《散文》,有删改) 15.作者说,“黄酒自然姓黄”,为什么?(2分)
①如果要在酒类中找出一种契合江南人性格的品种来,那既非性情火暴的白干, 也非浑浊暧昧的米酒,更不是带着翻译口味的葡萄酒之类的假洋鬼子,而几乎 ——肯定——是黄酒。 ②首先是它的颜色,黄酒的暗黄,那是全体中国人民皮肤的颜色。最初的造酒师 傅一定洞悉了空气、皮肤与水的关系,才造出了那么一种与劳苦大众的脸庞相呼 应的性格鲜明的中国酒。不用问,百家姓里,黄酒自然姓黄,是一种有着绵长时 间概念的暗黄;是一灯如豆,映在原木家具上的暖色调的黄;一种草黄,而非紫 禁城里富贵至尊华美雍容的黄金之黄。这样一瓶与天下穷苦人的脸色相匹配的黄 酒,千百年间,在底层百姓的手上传递着,温暖着他们眼睛里浑浊的希望。苍白 的嘴唇,浑浊的眼睛,慢腾腾的性格,一张油浸浸的八仙桌,都是适合黄酒登场 的。“菰正堪烹蟹正肥”的时候,村场酒薄,光膀赤膊,点几粒花生米,呷一小 口一小口的黄酒,酒力泛滥,一醉又有何妨!只是,黄酒仅仅局限在长江以南一 块并不很大的区域——此间又以广大寒冷的乡村最为常见。 ③当然,黄酒的中心是绍兴,绍酒天下名。说黄酒,不说到绍兴是怎么也说不过 去的。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对绍酒推崇备至,把它比作品行高洁、超凡轶 群的清官和名士。老头儿大概喝绍酒的确有点过量,一张嘴终于彻底绵软下来, 于是,冲口而出:“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 耆英长留人问,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一句话,黄酒在士大夫文人心中占据的 位置极重要。正宗的、窖藏数十年的绍酒,总是不多见的,吾辈也极少有机会喝 到。但在江南底层百姓的八仙桌上,在油浸浸的老灶头边,每家每户,至少是有 一瓶包装简陋、价格便宜的黄酒在的——那是用于去除腥味的料酒,担当的,是 和姜、葱、蒜一样的角色。比如,在剖开的鱼、捏好的肉丸子里兑上一点黄酒, 立刻就散发一种醉人的酒香。即使在某些蔬菜如茄子,清炒的时候兑入一些黄酒, 也别有一种风味。 ④黄酒有一股中药味,入口绵软,回味醇厚,暖心暖胃,其酒力是慢慢地上身的, 喝起来不会像高度白酒,感觉到喉咙里有一道火舌流过。黄酒如丝绸,是一层一 层温柔地抽剥你或缠绕你,不知不觉地,你就醉在了其中——醉得如软泥一般, 扶也扶不起来。故性子刚烈的北方人,是不大敢喝黄酒的,他们宁愿喝性格暴烈 的白酒,也不愿喝丝绸般缠绵悱恻、被江南人唤做“中国可乐”的黄酒。黄酒的 功夫是渗透,是温柔的黑甜乡,在你还没有觉察到它的劲道,完全将它忽略的时 候,轻轻地将你掀翻。黄酒就是这样一把温柔的软刀子,杀人的功夫其实远在白 酒一类的利器之上。所以,黄酒的缘分,总是偏向于阴郁的江南人,它似乎是为 了顺应江南人的性格而发明的。 ⑤如果往抽象里考量,黄酒带有中国哲学里特有的颜色和气味。它一味的顺从、 宽厚、无奈以及庞大的苦难意识,是有点像过于普通的江南百姓。在一灯如豆的 旧江南,你不会想到,围着火炉,有着数量庞大的人群正在喝它,因为有这样一 种和他们的困难相匹配的黄酒,渐渐地,由沉默,他们开始变得多嘴多话。这个 国家的人民,或许真的因为喝多了黄酒,才不知不觉变得这样的沉闷、守旧、琐 细和绝望——幸亏善良的眼睛里还残存着最后一丝温存。很明显,黄酒一旦过量 喝醉,一时间还真不易醒转过来。而有着黄酒性格的江南人,一旦从沉闷、守旧、 绝望中觉醒,我相信,其抗击的坚韧勇毅,自会令人肃然起敬。 (选自《散文》,有删改) 15.作者说,“黄酒自然姓黄”,为什么?(2 分)
16.在第三段中,作者先引用袁子才语,把黄酒比作“清官和名士”,后又说黄 酒常出现在“底层百姓的八仙桌上”和“油浸浸的老灶头边”,是否矛盾?你如 何理解?(4分) 17.文章末段有“有着黄酒性格的江南人”之语。从全文看,你觉得“江南人 有哪些“黄酒性格”?(4分)zxxk 18.本文以“黄酒”为题,评论者对此褒贬不一。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14分) 总章二年十一月,丁亥 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李世)寝疾,上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归侍疾。 上及太子所赐药,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 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修短有期,岂能复就医工求活! 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少愈,可共置酒为乐。”于是子孙悉集, 酒阑,谓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 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 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 闻。”自是不复更言。十二月,戊申,薨。上闻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宫,登楼 望车恸哭。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
16.在第三段中,作者先引用袁子才语,把黄酒比作“清官和名士”,后又说黄 酒常出现在“底层百姓的八仙桌上”和“油浸浸的老灶头边”,是否矛盾?你如 何理解?(4 分) 17.文章末段有“有着黄酒性格的江南人”之语。从全文看, 你觉得“江南人” 有哪些“黄酒性格”?(4 分) zxxk 18.本文以“黄酒”为题,评论者对此褒贬不一。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3 题。(14 分) 总章二年十一月,丁亥。 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李世)寝疾,上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归侍疾。 上及太子所赐药,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 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修短有期,岂能复就医工求活!”一 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少愈,可共置酒为乐。”于是子孙悉集, 酒阑,谓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 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 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 闻。”自是不复更言。十二月,戊申,薨。上闻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宫,登楼 望车恸哭。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