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共35分,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打醮(zhan)槲寄生(hu)渣滓(zi)缂丝(ke) B.洗马(xian)桀骜(ao)喋血(die)赵佶(jie) C.立仆(pu)浸渍(azi)萌蘖(nie)综合征( zheng) D.赭衣(zhu)强颜( qiang)缧绁( lexie)愠色(we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奉诏奔弛过蒙拔擢门衰祚薄生当殒首 B.绳头微利气息奄奄人命微浅珊珊可爱 C.长歌当哭对诊下药无所适从物阜民丰 D.淡烟暮霭矜持作态黯然失色皓皓之白 3.依次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1)我虽然力求,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 避免的 (2)就某一种 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再讨论。 (3)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 的 A、严谨狭隘趋势B、审慎狭窄趋势 C、审慎狭隘趋向D、严谨狭窄趋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钱学森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科技奇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知识渊 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即使国外专家也不能不赞一词 B.“赛在北京,游在山西”,2008年山西省借助在奧运旅游中得天独厚的资源 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C.科技引领水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 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D.他这个人特别注重实际情况,从不对不了解的事情妄下断言。在当今的社会 中,这种品格真是卓尔不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公司收派员将快 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这意味着快递公司将无权要求消 费者“先签字后验货 B.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 游形态。自驾车旅游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选择性与季节 性 C.由于水资源对国民经济有着非常大的重要性,人工降水试验作为开发水资源的 种潜在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上先后有大约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 这项试验。 D.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 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浙江省慈溪 2014-2015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35 分,选择题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打醮(zhàn) 槲寄生(hú) 渣滓(zǐ) 缂丝(kè) B.洗马(xiǎn) 桀骜(ào) 喋血 (dié) 赵佶 (jié) C. 立仆(pū) 浸渍(zì) 萌蘖(niè) 综合征(zhēng) D.赭衣(zhū) 强颜(qiǎng) 缧绁(léixiè) 愠色(w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奉诏奔弛 过蒙拔擢 门衰祚薄 生当殒首 B.绳头微利 气息奄奄 人命微浅 珊珊可爱 C.长歌当哭 对诊下药 无所适从 物阜民丰 D.淡烟暮霭 矜持作态 黯然失色 皓皓之白 3.依次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 (1)我虽然力求______,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 避免的。 (2)就某一种_________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再讨论。 (3)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_________的。 A、严谨 狭隘 趋势 B、审慎 狭窄 趋势 C、审慎 狭隘 趋向 D、严谨 狭窄 趋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钱学森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科技奇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知识渊 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即使国外专家也不能不赞一词。 B.“赛在北京,游在山西”,2008 年山西省借助在奥运旅游中得天独厚的资源 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C.科技引领水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 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D.他这个人特别注重实际情况,从不对不了解的事情妄下断言。在当今的社会 中,这种品格真是卓尔不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2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公司收派员将快 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这意味着快递公司将无权要求消 费者“先签字后验货”。 B.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 游形态。自驾车旅游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选择性与季节 性。 C.由于水资源对国民经济有着非常大的重要性,人工降水试验作为开发水资源的 一种潜在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上先后有大约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 这项试验。 D.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 270 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 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稻草人》、《倪焕 之》等。景泰蓝,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 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B.《斑纹》主要说明和描写了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也写到了其他自然和社 会现象,如山川地貌和人类劳作的痕迹等。文中的“斑纹”的含义既是具体的 又是抽象的,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的意 味,指的是一切存在 C.《南州六月荔枝丹》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 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 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 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 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 情趣。 D.《报任安书》司马迁在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 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 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 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 7、下列有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终鲜兄弟最终B.臧获古代对奴婢的鄙称 C.莞尔微笑的样子D.汶汶玷辱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蓄 B.流俗之所轻也 C.臣具以表闻 D.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是以见放。 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0.下面是赵老师在家接听学生来电时的回话,请据此补写出这位学生在电话中 说的话。要求符合情境,语言得体。(4分) 你好!我是赵老师。不晚,我还没有休息。你有什么事,慢慢说。一次考试说明 不了什么,你的语文基础还是不错的。不要灰心,分析一下原因。作文偏题了 得分低是正常的,你自己明白就好了。明天中午你带着试卷来我办公室,我们再 具体分析。(4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杭州地铁禁食的两条理由,并做简析(4分) 记者问:《杭州地铁乘客守则》中,为什么明文规定列车内禁食? 杭州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回答:如果有人在封闭的地铁车厢内吃韭菜包子、葱油饼 糖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品,坐在旁边的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万一不小心把油渍蹭 到你身上,那就更是“悲剧”了。倘若食物残渣、水滴、牛奶、油性食品等,洒 落在地上,不但容易使乘客滑到,还极易引来蚊蝇、蟑螂和老鼠。老鼠咬断电缆 就会造成通讯、信号中断,甚至引发火灾。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A.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稻草人》、《倪焕 之》等。景泰蓝,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 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B.《斑纹》主要说明和描写了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也写到了其他自然和社 会现象,如山川地貌和人类劳作的痕迹等。文中的“斑纹”的含义既是具体的, 又是抽象的,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的意 味,指的是一切存在。 C.《南州六月荔枝丹》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 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 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 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 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 情趣。 D.《报任安书》司马迁在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 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 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 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 7、下列有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终鲜兄弟最终 B. 臧获 古代对奴婢的鄙称 C.莞尔 微笑的样子 D.汶汶 玷辱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蓄 B.流俗之所轻也 C.臣具以表闻 D.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是以见放。 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0.下面是赵老师在家接听学生来电时的回话,请据此补写出这位学生在电话中 说的话。要求符合情境,语言得体。( 4 分 ) 你好!我是赵老师。不晚,我还没有休息。你有什么事,慢慢说。一次考试说明 不了什么,你的语文基础还是不错的。不要灰心,分析一下原因。作文偏题了, 得分低是正常的,你自己明白就好了。明天中午你带着试卷来我办公室,我们再 具体分析。(4 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杭州地铁禁食的两条理由,并做简析(4 分) 记者问:《杭州地铁乘客守则》中,为什么明文规定列车内禁食? 杭州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回答:如果有人在封闭的地铁车厢内吃韭菜包子、葱油饼、 糖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品,坐在旁边的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万一不小心把油渍蹭 到你身上,那就更是“悲剧”了。倘若食物残渣、水滴、牛奶、油性食品等,洒 落在地上,不但容易使乘客滑到,还极易引来蚊蝇、蟑螂和老鼠。老鼠咬断电缆 就会造成通讯、信号中断,甚至引发火灾。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共10分) 近年来,“大数据”这个概念突然火爆起来,成为业界人士舌尖上滚烫的话题。 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大到难以用我们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合理撷 取、管理、处理、整理。“大数据”概念是“信息”概念的3.0版,主要是对新 媒体语境下信息爆炸情境的生动描述。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成见:信息是个好东西。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应该多多益 善。这种想法是信息稀缺时代的产物。由于我们曾吃尽信息贫困和蒙昧的苦头, 于是就拼命追逐信息、占有信息。我们甚至还固执地认为,占有的信息越多,就 越好,越有力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再稀缺,这种成见就会受到 冲击。信息的失速繁衍造成信息的严重过剩。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 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们会不堪重负 信息的超速繁殖源自于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打开 了信息所罗门的瓶子,数字化的信息失速狂奔,使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在 后面。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两年翻一番,目前世界上的 90%以上数据是近几年才产生的。2000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 之一,另外四分之三的信息都存储在报纸、胶片、黑胶唱片和盒式磁带这类媒介 上。2007年,只有7%是存储在报纸、书籍、图片等媒介上的模拟数据,其余都 是数字数据。到2013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中,数字数据超过98%。面对数字 数据的大量扩容,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 现在还无法预料。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则以“一场革命”来 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等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时代会 引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生产力,更是信息生产关系 不仅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内容,更是其生产与传播方式。 我们此前的知识生产是印刷时代的产物。它是15世纪古登堡时代的延续。印刷 革命引爆了人类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哥白尼式革命”,它使得知识的生产和 传播突破了精英、贵族的垄断,开启了知识传播的大众时代,同时,也确立了“机 械复制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与印刷时代相比,互联网新媒体开启的 “大数据”时代,则是一场更为深广的革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生产与 传播往往是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颠覆了 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新媒体遍地开花,打破了传统知识主体对知识 生产与传播的垄断。新媒体技术改写了静态、单向、线性的知识生产格局,改变 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中。在 “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知识生产若再固守印刷时代的知识车产理念,沿袭此前 的知识生产方式,就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后面 (节选自2013.2.22《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 12.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据规模巨大,信息严重过剩,总量已超过了人们的承受极限值而成为社会 的负担。 B.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自上而下, 而是相反 C.精英与贵族的知识垄断被冲破,传统知识主体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和传 播者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共 10 分) 近年来,“大数据”这个概念突然火爆起来,成为业界人士舌尖上滚烫的话题。 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大到难以用我们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合理撷 取、管理、处理、整理。“大数据”概念是“信息”概念的 3.0 版,主要是对新 媒体语境下信息爆炸情境的生动描述。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成见:信息是个好东西。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应该多多益 善。这种想法是信息稀缺时代的产物。由于我们曾吃尽信息贫困和蒙昧的苦头, 于是就拼命追逐信息、占有信息。我们甚至还固执地认为,占有的信息越多,就 越好,越有力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再稀缺,这种成见就会受到 冲击。信息的失速繁衍造成信息的严重过剩。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 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们会不堪重负。 信息的超速繁殖源自于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打开 了信息所罗门的瓶子,数字化的信息失速狂奔,使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在 后面。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两年翻一番,目前世界上的 90%以上数据是近几年才产生的。2000 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 之一,另外四分之三的信息都存储在报纸、胶片、黑胶唱片和盒式磁带这类媒介 上。2007 年,只有 7%是存储在报纸、书籍、图片等媒介上的模拟数据,其余都 是数字数据。到 2013 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中,数字数据超过 98%。面对数字 数据的大量扩容,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 现在还无法预料。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则以“一场革命”来 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等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时代会 引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生产力,更是信息生产关系; 不仅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内容,更是其生产与传播方式。 我们此前的知识生产是印刷时代的产物。它是 15 世纪古登堡时代的延续。印刷 革命引爆了人类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哥白尼式革命”,它使得知识的生产和 传播突破了精英、贵族的垄断,开启了知识传播的大众时代,同时,也确立了“机 械复制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与印刷时代相比,互联网新媒体开启的 “大数据”时代,则是一场更为深广的革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生产与 传播往往是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颠覆了 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新媒体遍地开花,打破了传统知识主体对知识 生产与传播的垄断。新媒体技术改写了静态、单向、线性的知识生产格局,改变 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中。在 “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知识生产若再固守印刷时代的知识车产理念,沿袭此前 的知识生产方式,就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后面。 (节选自 2013.2.22《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 12.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数据规模巨大,信息严重过剩,总量已超过了人们的承受极限值而成为社会 的负担。 B.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自上而下, 而是相反。 C.精英与贵族的知识垄断被冲破,传统知识主体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和传 播者
D.“机械复制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被颠覆,呈动态、多向和空前的不确 定性。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在信息稀缺时代形成的占有信息越多越好、越有力量的认识,将随着“大 数据”时代的到来而改变。 B.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信息的产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带 来的数字化信息的失速狂奔。 C.从2000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到2013年超过98%,说 明了传统媒体正被新媒体取代 D.将印刷革命和“大数据”时代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表明了知识生产与 传播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4.根据文意,写出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两点建议。(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共20分) 渴望生活一一梵高传(节选) 五月下旬的一个下午,上完曼德斯的课,温森特①提出:“德科斯塔先生,您能 抽空同我一起散散步吗?” 曼德斯对温森特内心的斗争已经有所察觉,他预感到这个年轻人此时已到了应当 马上作出抉择的时刻 “好的,我本来也打算出去走走哩!雨后的空气真是清新得很,我倒乐于陪你走 程。”他往脖子上围了一条毛围巾,穿起高领的黑色外衣。两人来到街上,从 那座三百多年前曾把巴鲁克·斯宾诺莎驱逐出去的犹太教堂旁经过,又穿过几条 街道,走过伦勃朗在齐斯特拉特的故居 “他是在贫困和耻辱中死去的。”当他们从那幢旧房子旁边过去时,曼德斯淡淡 地说。 温森特迅速抬头望了他一眼。曼德斯习惯于在别人尚未提出问题之前,就把问题 一语道破。此人思想深沉,心胸豁达得很。对别人说的事情,他总是经过深思熟 虑之后再做回答。而在约翰叔叔和斯特里克姨夫那里呢?别人的话就像撞在硬邦 邦的墙上似的,很快就反弹回来一个“是”或“不是”的答复。在曼德斯那里 你的想法总要先被他放进他那 丰富学识的深井中浸一 “但是,他死的时候并没有感到不幸。”温森特说 “是的,”曼德斯答道,“他已经充分表达了他内心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所作所 为的价值。在他的时代,他是唯一做到这一点的人。 “那么,了解到这个事实就使他完全满足了吗?假如他一向做的都错了呢?假如 社会对他所持的冷落态度是对的呢 “至于社会如何对待他,那是无所谓的。伦勃朗不得不画。他画得好坏与否是无 关紧要的,有了绘画他才成其为一个人。艺术的主要价值,温森特,在于艺术家 把自己的内心表达得怎样。伦勃朗实现了他所认定的生活目的,而这就使他感到 欣慰。即使他的作品毫无价值,他作为画家所取得的成就,也远比他放弃自己的 愿望去做阿姆斯特丹最富有的商人要高出千百倍。” “我懂了。” 今天,伦勃朗的作品给全世界带来的艺术享受全部都是无偿的。”曼德斯仿佛 在沿着自己的思路自言自语,“他死去时,他的一生堪称是完美成功的一生,尽 管他是惨遭迫害离开人世的。他的生命的史册就这样合上了,然而这却是制作完 美的一部书。重要的是他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的品质,而
D.“机械复制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被颠覆,呈动态、多向和空前的不确 定性。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人们在信息稀缺时代形成的占有信息越多越好、越有力量的认识,将随着“大 数据”时代的到来而改变。 B.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信息的产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带 来的数字化信息的失速狂奔。 C.从 2000 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到 2013 年超过 98%,说 明了传统媒体正被新媒体取代。 D.将印刷革命和“大数据”时代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表明了知识生产与 传播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4.根据文意,写出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两点建议。(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共 20 分) 渴望生活——梵高传(节选) 五月下旬的一个下午,上完曼德斯的课,温森特①提出:“德科斯塔先生,您能 抽空同我一起散散步吗?” 曼德斯对温森特内心的斗争已经有所察觉,他预感到这个年轻人此时已到了应当 马上作出抉择的时刻。 “好的,我本来也打算出去走走哩!雨后的空气真是清新得很,我倒乐于陪你走 一程。”他往脖子上围了一条毛围巾,穿起高领的黑色外衣。两人来到街上,从 那座三百多年前曾把巴鲁克·斯宾诺莎驱逐出去的犹太教堂旁经过,又穿过几条 街道,走过伦勃朗在齐斯特拉特的故居。 “他是在贫困和耻辱中死去的。”当他们从那幢旧房子旁边过去时,曼德斯淡淡 地说。 温森特迅速抬头望了他一眼。曼德斯习惯于在别人尚未提出问题之前,就把问题 一语道破。此人思想深沉,心胸豁达得很。对别人说的事情,他总是经过深思熟 虑之后再做回答。而在约翰叔叔和斯特里克姨夫那里呢?别人的话就像撞在硬邦 邦的墙上似的,很快就反弹回来一个“是”或“不是”的答复。在曼德斯那里, 你的想法总要先被他放进他那蕴涵着丰富学识的深井中浸一浸,才奉还给你。 “但是,他死的时候并没有感到不幸。”温森特说。 “是的,”曼德斯答道,“他已经充分表达了他内心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所作所 为的价值。在他的时代,他是唯一做到这一点的人。” “那么,了解到这个事实就使他完全满足了吗?假如他一向做的都错了呢?假如 社会对他所持的冷落态度是对的呢?” “至于社会如何对待他,那是无所谓的。伦勃朗不得不画。他画得好坏与否是无 关紧要的,有了绘画他才成其为一个人。艺术的主要价值,温森特,在于艺术家 把自己的内心表达得怎样。伦勃朗实现了他所认定的生活目的,而这就使他感到 欣慰。即使他的作品毫无价值,他作为画家所取得的成就,也远比他放弃自己的 愿望去做阿姆斯特丹最富有的商人要高出千百倍。” “我懂了。” “今天,伦勃朗的作品给全世界带来的艺术享受全部都是无偿的。”曼德斯仿佛 在沿着自己的思路自言自语,“他死去时,他的一生堪称是完美成功的一生,尽 管他是惨遭迫害离开人世的。他的生命的史册就这样合上了,然而这却是制作完 美的一部书。重要的是他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的品质,而
不是他的作品的优劣。” 他们停下来,观看正在造船厂附近装卸沙车的人们工作,然后又穿过许多道旁有 爬满青藤的小花园的狭窄街道。 “但是,一个年轻人怎么能知道自己的抉择是不是正确呢,先生?譬如他认为应 当用自己的一生,去从事某项特别值得做的工作,而后却又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适 合于这种工作,那怎么办呢? 曼德斯的下巴颏儿从大衣领子里伸出来,黑眼睛一亮。“看哪,温森特,”他喊 叫起来,“夕阳给那些灰色的云块儿抹上了一层红色!” 他们已来到港口旁。船只的桅杆,滨水的一排古老房屋和树木,在天色衬托下显 得分外醒目,这一切都倒映在须德海的海面上。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默默无言地 走着,风把他们喷吐的烟雾吹向身后。 “你永远不可能总是对任何事情都做到确有把握。你所能做到的就是用你的勇气 和力量去做你认为是正确的事。结果也许会证明你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然而至 少你是去做了,这才是重要的。我们应当按照理智的最佳指令行事,然后任凭上 帝对它的价值做出最终的判断。如果你此刻已经决定要以一种或另外一种方式为 我们的造物主服务,那么,这个信念就是指引你今后行动的唯一指南。不要胆怯, 要相信你的信念。”曼德斯说,“人人都有一种正直的品格,温森特,如果他们 保持这种品格,那无论做什么,最终都会有好结果的。如果你还在做画商,那么, 那种把你造就成这种人的正直的品格,就会使你成为一名成功的画商。这也适用 于你正在接受的教育。不论你选择哪种途径,总有一天,你会把你内心的一切都 充分地表现出来的 【注】①温森特:画家梵高 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 对于未来该走怎样的路,梵髙感到很迷惘,为此,他向曼德斯讨教。曼德斯 用伦勃朗的际遇含蓄地提醒梵髙应坚定地以绘画为事业。 B.伦勃朗生前穷困潦倒,蒙受耻辱,惨遭迫害;离开人世后,他却嬴得了身后 荣誉。这在于他能坚持自己的风格,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选文主题部分重点写了曼德斯对伦勃朗的介绍,既承接了上文“走过伦勃朗 在齐斯特拉特的故居”,又为结尾的一番议论做好了铺垫。 D.曼德斯认为人不可能有把握做好任何事情但只要尽心尽力了,即使没有做成 功也无可厚非;如果人有了正直的品格,都会取得成功。 E.梵高担心自己会用尽一生的精力去从事某项自己认为特别值得做的工作,最 后却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对此疑问,曼德斯没有解答,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文中,梵髙说:“我懂了。”梵髙懂得了什么呢?请简要分析。(4分) 18、从曼德斯和梵髙的对话来看,曼德斯对梵髙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结合 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21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1题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沈复① 余自粤东归来,有吴云客偕毛忆香、王星灿邀余游西山小静室,余适腕底无闲, 嘱其先往。吴曰:“子能出城,明午当在山前水踏桥之来鹤庵相候。”余诺之, 越日,余独步出阊门,至山前,过水踏桥,循田睦而西。见一庵南向,门带清流
不是他的作品的优劣。” 他们停下来,观看正在造船厂附近装卸沙车的人们工作,然后又穿过许多道旁有 爬满青藤的小花园的狭窄街道。 “但是,一个年轻人怎么能知道自己的抉择是不是正确呢,先生?譬如他认为应 当用自己的一生,去从事某项特别值得做的工作,而后却又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适 合于这种工作,那怎么办呢?” 曼德斯的下巴颏儿从大衣领子里伸出来,黑眼睛一亮。“看哪,温森特,”他喊 叫起来,“夕阳给那些灰色的云块儿抹上了一层红色!” 他们已来到港口旁。船只的桅杆,滨水的一排古老房屋和树木,在天色衬托下显 得分外醒目,这一切都倒映在须德海的海面上。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默默无言地 走着,风把他们喷吐的烟雾吹向身后。 “你永远不可能总是对任何事情都做到确有把握。你所能做到的就是用你的勇气 和力量去做你认为是正确的事。结果也许会证明你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然而至 少你是去做了,这才是重要的。我们应当按照理智的最佳指令行事,然后任凭上 帝对它的价值做出最终的判断。如果你此刻已经决定要以一种或另外一种方式为 我们的造物主服务,那么,这个信念就是指引你今后行动的唯一指南。不要胆怯, 要相信你的信念。”曼德斯说,“人人都有一种正直的品格,温森特,如果他们 保持这种品格,那无论做什么,最终都会有好结果的。如果你还在做画商,那么, 那种把你造就成这种人的正直的品格,就会使你成为一名成功的画商。这也适用 于你正在接受的教育。不论你选择哪种途径,总有一天,你会把你内心的一切都 充分地表现出来的。” 【注】①温森特:画家梵高 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6 分) A.对于未来该走怎样的路,梵高感到很迷惘,为此,他向曼德斯讨教。曼德斯 用伦勃朗的际遇含蓄地提醒梵高应坚定地以绘画为事业。 B.伦勃朗生前穷困潦倒,蒙受耻辱,惨遭迫害;离开人世后,他却赢得了身后 荣誉。这在于他能坚持自己的风格,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选文主题部分重点写了曼德斯对伦勃朗的介绍,既承接了上文“走过伦勃朗 在齐斯特拉特的故居”,又为结尾的一番议论做好了铺垫。 D.曼德斯认为人不可能有把握做好任何事情但只要尽心尽力了,即使没有做成 功也无可厚非;如果人有了正直的品格,都会取得成功。 E.梵高担心自己会用尽一生的精力去从事某项自己认为特别值得做的工作,最 后却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对此疑问,曼德斯没有解答。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 17、文中,梵高说:“我懂了。”梵高懂得了什么呢?请简要分析。(4 分) 18、从曼德斯和梵高的对话来看,曼德斯对梵高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结合 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 分)21 三、古诗文阅读(共 2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1 题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沈复① 余自粤东归来,有吴云客偕毛忆香、王星灿邀余游西山小静室,余适腕底无闲, 嘱其先往。吴曰:“子能出城,明午当在山前水踏桥之来鹤庵相候。”余诺之。 越日,余独步出阊门,至山前,过水踏桥,循田睦而西。见一庵南向,门带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