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中学2008-2009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陈荣明2008918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视为0分。) 、文言文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6分)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斗宿,牛宿,都是星宿名 B、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 C、渺渺兮予怀 予:我 D、方其破荆州 方:刚 2.下列各句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侣渔虾而友糜鹿 B、寄蜉蝣于天地 C、羡长江之无穷 托遗响于悲风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B、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C、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 D、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 B、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 C、这是人们无尽的收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 D、这是人们无尽的收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 5.对《赤壁赋》理解有误的项是 A、作者在江风秋月中与客对饮,显出一种乐观的情怀。 B、作者对客人箫声悲凉而感到不解,因而发问 C、客人箫声婉转,主要是内心怀慕前贤。 D、客人转悲为喜,最后主客畅饮而酣睡舟中。 6.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愀然(qiao)狼籍(j) 床蓐(ru)茕茕孑立( qiong) B、洗马(x1)逋慢(bu)拔擢(zhuo)终鲜兄弟(xian) (高一语文共12页第1页)
(高一语文共12页 第1页) 恒大中学 2008-2009 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陈荣明 2008.9.18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视为 0 分。)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 2 分,计 36 分)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斗宿,牛宿,都是星宿名。 B、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 C、渺渺兮予.怀 予:我 D、方.其破荆州 方:刚 2.下列各句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侣.渔虾而友糜鹿 B、寄.蜉蝣于天地 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B、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C、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 D、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 B、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 C、这是人们无尽的收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 D、这是人们无尽的收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 5.对《赤壁赋》理解有误的项是 ( ) A、作者在江风秋月中与客对饮,显出一种乐观的情怀。 B、作者对客人箫声悲凉而感到不解,因而发问。 C、客人箫声婉转,主要是内心怀慕前贤。 D、客人转悲为喜,最后主客畅饮而酣睡舟中。 6.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愀.然(qiǎo) 狼籍.(jí) 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 逋.慢(bū) 拔擢.(zhuó) 终鲜.兄弟(xiǎn)
C、象笏(hu)老妪(bu) 阖门(he) 逮奉圣朝(dai) D、缧绁(16i)圜墙(yuan)诎体(q) 臧获婢妾(zang)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扣弦而歌之 扣:扶着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愠色陨首肴核舳舻千里 B、渗漉扃脯门扉逾庖而宴 C、栏楯囹圄匏樽沧海一栗 D、期功兰桨强颜猥以微贱 9.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子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 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 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朝不虑夕。 D、孤苦伶仃的小伢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10.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 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 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 上的恩宠。 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未尝废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高一语文共12页第2页)
(高一语文共12页 第2页) C、象笏.(hù) 老妪.(ǒu) 阖.门(hé) 逮.奉圣朝(dài) D、缧.绁(lěi) 圜.墙(yuán) 诎.体(qǔ) 臧.获婢妾(zàng)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扣.弦而歌之 扣:扶着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愠色 陨首 肴核 舳舻千里 B、渗漉 扃牗 门扉 逾庖而宴 C、栏楯 囹圄 匏樽 沧海一栗 D、期功 兰桨 强颜 猥以微贱 9.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 ....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 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 ....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 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朝不虑夕 ....。 D、孤苦伶仃 ....的小伢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10.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 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 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 上的恩宠。 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未尝废.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见狱吏则头枪地 B、及罪至罔加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则仆偿前辱之责 其次诎体受辱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将军被坚执锐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D、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15.下列各句中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流俗之所轻也 B、其次不辱身 C、下流多谤议 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例句相同的两项是 例句: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A、不可胜计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C、学然后知不足 D、杂然相许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高一语文共12页第3页)
(高一语文共12页 第3页) ③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见狱吏则头枪地 B、及罪至罔加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则仆偿前辱之责 其次诎体受辱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将军被坚执锐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 )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D、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15.下列各句中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流俗之所轻.也 B、其次不辱.身 C、下流..多谤议 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例句相同的两项是 ( ) 例句: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A、不可胜.计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C、学然.后知不足 D、杂然.相许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 县与邻接,有人以特牛注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 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 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 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 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 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 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选自《旧唐书·良吏列传》) 注:狞(zi)牛:雌牛。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将异居 异居:住到别处 B、县司累政不能决 累政:多次审理。 C、允济遂发蒙 发蒙:揭示原委。 D、结庵守之 结庵:搭建草屋。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 B、但归,不烦守也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C、若遇盗,当来告令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D、果得盗葱者 如言果得 2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怀之 称代前文的“张允济”。 B、可以牛归之 称代前文的“女婿”。 C、元武县司闻之 称代前文的“妻家叩头服罪”。 D、结庵守之 称代前文的“葱”。 2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允济施政才能的一组是 ) ①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②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高一语文共12页第4页)
(高一语文共12页 第4页)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 2 分,计 10 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 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注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 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 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 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 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 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 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选自《旧唐书•良吏列传》) 注:牸(zì)牛:雌牛。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将异居.. 异居:住到别处。 B、县司累政..不能决 累政:多次审理。 C、允济遂发蒙.. 发蒙:揭示原委。 D、结庵..守之 结庵:搭建草屋。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 B、但.归,不烦守也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C、若遇盗,当.来告令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D、果.得盗葱者 如言果.得 2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姓怀之. 称代前文的“张允济”。 B、可以牛归之. 称代前文的“女婿”。 C、元武县司闻之. 称代前文的“妻家叩头服罪”。 D、结庵守之. 称代前文的“葱”。 2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允济施政才能的一组是 ( ) ①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②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③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 ④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⑤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2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允济做武阳令时,十分注重用道德来教化百姓,后来武阳境内出现“路不拾 遗”的局面,跟张允济的这一做法是密切相关的。 B、张允济略施小计,就顺利解决了邻县一桩久拖不决的赖牛案,使得妻家不仅把 赖着的牛归还了女婿,而且诚惶诚恐地表示服罪认错 C、张允济担心守在田边的老妇人会遇到强盗,就劝她回家去,让她有事报告县令, 这件事体现了张允济的爱民之心。 D、张允济治理武阳,政绩突出,文中对此着墨不多,可谓行文简洁而又具体生动。 三、课文名句填空。(每小题3分,计15分) 击孔明兮溯流光 ,望美人兮天 方 ,倚歌而和之, 25.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 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26.臣欲奉诏奔驰,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7.但以刘日薄西山 28.《项脊轩志》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是 四、翻译(每小题3分,计6分) 29.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30.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 五、诗歌鉴赏(每小题3分,计6分) 31.阅读下面一首词,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霜天晓角娥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娥眉亭在安徽当涂县北牛渚山下采石矶上,前对东西梁山,二山夹江对峙 形似天门,又称天门山。从亭上望二山,如两道娥眉,故名。 (高一语文共12页第5页)
(高一语文共12页 第5页) ③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 ④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⑤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允济做武阳令时,十分注重用道德来教化百姓,后来武阳境内出现“路不拾 遗”的局面,跟张允济的这一做法是密切相关的。 B、张允济略施小计,就顺利解决了邻县一桩久拖不决的赖牛案,使得妻家不仅把 赖着的牛归还了女婿,而且诚惶诚恐地表示服罪认错。 C、张允济担心守在田边的老妇人会遇到强盗,就劝她回家去,让她有事报告县令, 这件事体现了张允济的爱民之心。 D、张允济治理武阳,政绩突出,文中对此着墨不多,可谓行文简洁而又具体生动。 三、课文名句填空。(每小题 3 分,计 15 分) 24. ,击孔明兮溯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 方。 ,倚歌而和之。 25.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 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26.臣欲奉诏奔驰, ; ,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7.但以刘日薄西山, , , 。 28.《项脊轩志》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是 。 四、翻译(每小题 3 分,计 6 分) 29.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译: 30.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 五、诗歌鉴赏 (每小题 3 分,计 6 分) 31.阅读下面一首词,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霜天晓角 娥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娥眉亭在安徽当涂县北牛渚山下采石矶上,前对东西梁山,二山夹江对峙, 形似天门,又称天门山。从亭上望二山,如两道娥眉,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