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09-2010学年下期 2012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纸上。两卷 均应写上班级、学号、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札记(zha)玉笏(hu)肄业(si)戛然而止(ja) B.土坯(pi)檄文(xi)蕴藉(jie)相形见绌(chu) C.记载(zai)憎恶(zeng)付梓(zi) 万头攒动(cuan) D.监生(jan)譬如(pi 吮吸(shun)锱铢必较(zi)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踌躇寒暄国粹 恰如其份 B.取缔云宵针灸荒诞不经 C.怄气磕头车蓬 没精打采 D.驰骋自诩迢远俯首帖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小说在青少年的阅读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式各样新创作的小说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细心挑选 B.大自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的色彩,一搭配、一组合,天空 下子就变成万花筒啦 C.我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 来获取完整的偶尔的追求 D.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反之物体下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成青快速铁路”的正式运行,大大缩短了成都至青城山的时间,激发了成都市民去亲 近自然的热情,也吸引了其他各地渴望“问道青城山”的群众的高度关注 B.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 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C.西方主流媒体发表评论说,欧盟能否帮助希腊成功度过债务危机将成为推动欧洲经济 复苏的关键 D.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得失的 重要标准,以往各个学校重分数、轻素质的观念开始得以改变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龙涎香
成都七中 2009─2010 学年下期 2012 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Ⅰ卷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纸上。两卷 均应写上班级、学号、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札.记(zhá) 玉笏.(hù) 肄.业(sì) 戛.然而止(jiá) B.土坯.(pī) 檄.文(xí) 蕴藉.(jiè) 相形见绌.(chù) C.记载.(zǎi) 憎.恶(zèng) 付梓.(zǐ) 万头攒.动(cuán) D.监.生(jiān) 譬.如(pì) 吮.吸(shǔn) 锱.铢必较(zī)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踌躇 寒暄 国粹 恰如其份 B.取缔 云宵 针灸 荒诞不经 C.怄气 磕头 车蓬 没精打采 D.驰骋 自诩 迢远 俯首帖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小说在青少年的阅读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式各样新创作的小说让人眼花缭乱 ...., 我们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细心挑选。 B.大自然用出神入化 ....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的色彩,一搭配、一组合,天空一 下子就变成万花筒啦。 C.我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 来获取完整的偶尔..的追求。 D.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反之..物体下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成青快速铁路”的正式运行,大大缩短了成都至青城山的时间,激发了成都市民去亲 近自然的热情,也吸引了其他各地渴望“问道青城山”的群众的高度关注。 B.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 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C.西方主流媒体发表评论说,欧盟能否帮助希腊成功度过债务危机将成为推动欧洲经济 复苏的关键。 D.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得失的 重要标准,以往各个学校重分数、轻素质的观念开始得以改变。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龙涎香
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ˆ、“昋料之王等美誉。它与麝香的香韵一 样,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龙涎昋的昋味清灵而温雅,既含 有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种特别的甜气和莫可名状的奇 异香气。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它香料所不可比拟的,要比麝香长倍,作为固体香 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历史上流传有龙涎香与日月共长久ˆ的佳话。据说在英 国旧王室中,有一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仍香飘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东西是怎样产生的呢?《星槎胜揽》中记载:“龙涎屿,独然南ˉ 海中,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味…其龙涎初若胶脂,黑 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狺龙涎昋是龙之唾液ˆ。这 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 后经反复研究,海洋生物学家才真正解开了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原来,它源于抹香 鲸的体内。抹昋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锁管等动物,而章鱼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 喙ˆ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在抹昋鲸的体内不能消化,如果直接从体內排出的话,势必 割伤肠道,于是在干万年的进化中,抹昋鲸慢慢地适应了这种饮食ˆ习惯,它的胆囊能 够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ˆ'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昋,然后再缓慢地从 肠道排出体外,有的抹昋鲸也会通过呕吐排出。稀世昋料就这样产生了。 奇怪的是,刚刚诞生的龙涎昋不仅不香,还奇臭无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 阳光的照下,在空气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减,然后淡昋岀现,逐渐变得浓烈 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 质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成上品。 5.下列对龙涎香的介绍,准确的一项是() A.龙涎香因其香气独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和麝香的香韵一样,它是所 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有一种特别的甜气和难以形容的奇异香气,它含有麝香的 气息,又带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较浓的混合香气。 C.龙涎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拟的,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气数百 年之久 D.刚刚诞生的龙涎香是浅黑色,无香气可言,而且奇臭无比,它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和漫 长的时间,香气才逐渐散发出来,最后成为香料中的珍品 6.下列对龙涎香的来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星搓胜揽》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龙涎香,它是“龙的涎水”积久而成的。这种说法虽然 不科学,但对海洋生物学家真正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B.《星槎胜揽》中的有关记载对龙涎香的来源作了生动的描述,给神奇的龙涎香蒙上了 层神秘的色彩,反映了我们的前人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龙涎香源于抹香鲸的体内,被抹香鲸吞吃的章鱼类动物体内有坚 硬的“角喙”,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鲸胃内存积下 来,它们是形成龙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鲸排出被胆固醇包裹的“角喙”有两条途径:一是缓慢地从肠道排岀,二是通过呕 吐排出。“角喙”被排出后,芳香袭人的稀世香料龙涎香就诞生了。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它与麝香的香韵一 样,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既含 有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一种特别的甜气和莫可名状的奇 异香气。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它香料所不可比拟的,要比麝香长一倍,作为固体香 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历史上流传有龙涎香“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据说在英 国旧王室中,有一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仍香飘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东西是怎样产生的呢?《星槎胜揽》中记载:“龙涎屿,独然南立 海中,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味……其龙涎初若胶脂,黑 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龙涎香是“龙之唾液”。这 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 后经反复研究,海洋生物学家才真正解开了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原来,它源于抹香 鲸的体内。抹香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锁管等动物,而章鱼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 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在抹香鲸的体内不能消化,如果直接从体内排出的话,势必 割伤肠道,于是在千万年的进化中,抹香鲸慢慢地适应了这种“饮食”习惯,它的胆囊能 够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香,然后再缓慢地从 肠道排出体外,有的抹香鲸也会通过呕吐排出。稀世香料就这样产生了。 奇怪的是,刚刚诞生的龙涎香不仅不香,还奇臭无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 阳光的照射下,在空气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减,然后淡香出现,逐渐变得浓烈; 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 质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成上品。 5.下列对龙涎香的介绍,准确的一项是( ) A.龙涎香因其香气独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和麝香的香韵一样,它是所 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有一种特别的甜气和难以形容的奇异香气,它含有麝香的 气息,又带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较浓的混合香气。 C.龙涎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拟的,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气数百 年之久。 D.刚刚诞生的龙涎香是浅黑色,无香气可言,而且奇臭无比,它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和漫 长的时间,香气才逐渐散发出来,最后成为香料中的珍品。 6.下列对龙涎香的来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搓胜揽》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龙涎香,它是“龙的涎水”积久而成的。这种说法虽然 不科学,但对海洋生物学家真正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B.《星槎胜揽》中的有关记载对龙涎香的来源作了生动的描述,给神奇的龙涎香蒙上了 一层神秘的色彩,反映了我们的前人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龙涎香源于抹香鲸的体内,被抹香鲸吞吃的章鱼类动物体内有坚 硬的“角喙”,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鲸胃内存积下 来,它们是形成龙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鲸排出被胆固醇包裹的“角喙”有两条途径:一是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二是通过呕 吐排出。“角喙”被排出后,芳香袭人的稀世香料龙涎香就诞生了。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涎香“修”成上品,需要许多条件,如海波的摩挲,阳光的照射,空气的催化,海水 的浸泡等。因此可以说,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 B.白色的龙涎香是龙涎香中的上品,因此鉴定龙涎香的纯度和品质,从色泽上进行观察 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C.龙涎香来之不易,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因此这种罕见的植物香料一定非常昂贵 难以“飞人寻常百姓家”。 D.龙涎香的持久性虽然很强,但历史上流传的龙涎香可“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不过是夸 张的说法而已,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 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 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 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毎使欣书, 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 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 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 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日:“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 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鮮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 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 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 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 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 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 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 《宋书羊欣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欣少靖默,无竞于人 竞:争斗 B.称病自免,屏居里巷 屏:隐退 C.弟徽被遇于高祖 遇:对待 D.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 诣:去、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龙涎香“修”成上品,需要许多条件,如海波的摩挲,阳光的照射,空气的催化,海水 的浸泡等。因此可以说,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 B.白色的龙涎香是龙涎香中的上品,因此鉴定龙涎香的纯度和品质,从色泽上进行观察 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C.龙涎香来之不易,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因此这种罕见的植物香料一定非常昂贵, 难以“飞人寻常百姓家”。 D.龙涎香的持久性虽然很强,但历史上流传的龙涎香可“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不过是夸 张的说法而已,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三、(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 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 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 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 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 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 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 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 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 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 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 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 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 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 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 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 ——《宋书·羊欣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欣少靖默,无竞.于人 竞:争斗 B.称病自免,屏.居里巷 屏:隐退 C.弟徽被遇.于高祖 遇:对待 D.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 诣:去、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献之书裙数幅而去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不以高卑见色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殿中礼乐所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转在义兴,非其好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欣在十二岁时就得到王献之的赏识,王献之在羊欣睡觉的时候,在羊欣的新绢裙上 写了几幅字,羊欣的书法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B.会稽王世子元显经常让羊欣给他写字,羊欣坚决推辞,因而被贬为军府舍人,但羊欣 却能泰然对之 C.羊欣多次被征召为官,但他却无意于仕途,或辞不就命,或称病自免,即便在任,也 常以山水为娱。 D.羊欣平常喜欢黄老之学,经常抄写黄老典籍,即使生病也不吃药,但他却精通医术, 还撰写了十卷《药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共27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5分) (2)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间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通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I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谪居此地的什么感情?(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 ,身死人手,为 天下笑者,何也? ”借言秦过失,为汉帝谋“长治久安”之策
A.献之书裙数幅而.去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不以.高卑见色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殿中礼乐所.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转在义兴,非其.好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欣在十二岁时就得到王献之的赏识,王献之在羊欣睡觉的时候,在羊欣的新绢裙上 写了几幅字,羊欣的书法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B.会稽王世子元显经常让羊欣给他写字,羊欣坚决推辞,因而被贬为军府舍人,但羊欣 却能泰然对之。 C.羊欣多次被征召为官,但他却无意于仕途,或辞不就命,或称病自免,即便在任,也 常以山水为娱。 D.羊欣平常喜欢黄老之学,经常抄写黄老典籍,即使生病也不吃药,但他却精通医术, 还撰写了十卷《药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共 27 分) 11.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谪居此地的什么感情?﹙4 分﹚网 2 1 世纪教育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 分) ⑴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 ,身死人手,为 天下笑者,何也? 。”借言秦过失,为汉帝谋“长治久安”之策
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 非秦也 天下也。”借秦亡的教训批评了唐统治者广建宫室的行为。 (2)厌恶官场的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 飘飘而吹衣。”表现归 途的轻松之乐。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6)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王开岭 ①在先哲关于生命、时空、信念……”的声音中,有一帖话,于我堪称最璀璨、最完美 的表述,此即康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它们在我心里唤起的敬 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②“仰望星空—许多年来,这个朴素的举止,它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一直 感动和濡染着我。在我眼里,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种信仰仪式。它教会了我迷恋 和感恩,教会了我如何守护童年的品行,如何小心翼翼地以虔敬之心看世界,向细微之物学 习谦卑与忠诚……谦卑,人只有恢复到谦卑,生命才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才能生出竹节 的高度与尊严 ③如果说仰望ˆ有着精神同义词的话,我想,那应是憧憬、虔敬、守朴、遵诺、履约、 皈依、忠诚……”之类。“仰望—一让人端直和挺拔!它既是自然意义的翘首,又是社会属性 的膜拜;它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文化品性和精神姿势。因此多年来 我养成了一个观察习惯:看个人对星空的态度—有无仰”之虔敬,有无和仰”相匹配 的气质……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如何消费星空,便可粗略判断他是如何消费生命的。于一 个时代的整体人群而言,亦如此 ④在古希腊,在古埃及,在古华夏,当追溯文明之源时,你会发现:最早的文化灵感和 生命智识莫不受孕于对天象的注视,莫不诞生于玉穹苍庐的感召和月晕清辉的谕示!神话、 咏叹、时令、历法、图腾、祭礼哲学、诗词、占卜、宗教、艺术.…概莫能外。日月交迭, 星转斗移;阴晴亏盈,风云变幻;文化与天地共栖,人伦与神明同息;银河璀璨之时,也是 人文潮汐高涨的季节。星空,对地面爬行的人来说,不仅是生理依赖,也是精神的依赖;不 仅是光线来源,也是诗意与梦想、神性与理性的来源。从雅典神庙的认识你自己到贝多芬 我的王国在天空”;从屈原“夜光何德,死而又育的天问,到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 月何年初照人”之唏嘘…正是在星光的抚照与萦绕下,“人”才印证了自己的立足点,确立 着无限和有限,感受到天道的永恒与轮回,从而在坐标系中获得生命的镇定
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 ,非秦也; ,非 天下也。”借秦亡的教训批评了唐统治者广建宫室的行为。 ⑵厌恶官场的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 ,风飘飘而吹衣。”表现归 途的轻松之乐。 ⑶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⑸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⑹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王开岭 ①在先哲关于“生命、时空、信念……”的声音中,有一帖话,于我堪称最璀璨、最完美 的表述,此即康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它们在我心里唤起的敬 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②“仰望星空”──许多年来,这个朴素的举止,它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一直 感动和濡染着我。在我眼里,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种信仰仪式。它教会了我迷恋 和感恩,教会了我如何守护童年的品行,如何小心翼翼地以虔敬之心看世界,向细微之物学 习谦卑与忠诚……谦卑,人只有恢复到谦卑,生命才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才能生出竹节 的高度与尊严。 ③如果说“仰望”有着精神同义词的话,我想,那应是“憧憬、虔敬、守朴、遵诺、履约、 皈依、忠诚……”之类。“仰望”──让人端直和挺拔!它既是自然意义的翘首,又是社会属性 的膜拜;它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文化品性和精神姿势。因此多年来, 我养成了一个观察习惯:看一个人对“星空”的态度──有无“仰”之虔敬,有无和“仰”相匹配 的气质……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如何消费星空,便可粗略判断他是如何消费生命的。于一 个时代的整体人群而言,亦如此。 ④在古希腊,在古埃及,在古华夏,当追溯文明之源时,你会发现:最早的文化灵感和 生命智识莫不受孕于对天象的注视,莫不诞生于玉穹苍庐的感召和月晕清辉的谕示!神话、 咏叹、时令、历法、图腾、祭礼、哲学、诗词、占卜、宗教、艺术……概莫能外。日月交迭, 星转斗移;阴晴亏盈,风云变幻;文化与天地共栖,人伦与神明同息;银河璀璨之时,也是 人文潮汐高涨的季节。星空,对地面爬行的人来说,不仅是生理依赖,也是精神的依赖;不 仅是光线来源,也是诗意与梦想、神性与理性的来源。从雅典神庙的“认识你自己”到贝多芬 “我的王国在天空”;从屈原“夜光何德,死而又育”的天问,到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 月何年初照人”之唏嘘……正是在星光的抚照与萦绕下,“人”才印证了自己的立足点,确立 着无限和有限,感受到天道的永恒与轮回,从而在坐标系中获得生命的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