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节烈观 1 也不主张真理,只是一味敷衍呢?汉朝以后,言论的机关,都 被“业儒”的垄断了。宋元以来,尤其利害。我们几乎看不见 一部非业儒的书,听不到一句非士人的话。除了和尚道士,奉 旨可以说话的以外,其余“异端”的声音,决不能出他卧房一 步。况且世人大抵受了“儒者柔也”的影响;不述而作,最为 犯忌。即使有人见到,也不肯用性命来换真理。即如失节 事,岂不知道必须男女两性,才能实现。他却专责女性;至于 破人节操的男子,以及造成不烈的暴徒,便都含糊过去。男子 究竟较女性难惹,惩罚也比表彰为难。其间虽有过几个男人 实觉于心不安,说些室女不应守志殉死的平和话?,可是社会 不听:再说下去,便要不容,与失节的女人一样看待。他便也 只好变了“柔也”,不再开口了。所以节烈这事,到现在不生 变革。 (此时,我应声明:现在鼓吹节烈派的里面,我颇有知道 的人。敢说确有好人在内,居心也好。可是救世的方法是不 对,要向西走了北了。但也不能因为他是好人,便竟能从正西 直走到北。所以我又愿他回转身来。) 其次还有疑问: 节烈难么?答道,很难。男子都知道极难,所以要表彰 他。社会的公意,向来以为贞淫与否,全在女性。男子虽然诱 惑了女人,却不负责任。譬如甲男引诱乙女,乙女不允,便是 贞节,死了,便是烈;甲男并无恶名,社会可算淳古。倘若乙 女允了,便是失节;甲男也无恶名,可是世风被乙女败坏了! 别的事情,也是如此。所以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 女子。糊糊涂涂的代担全体的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男子既 然不负责任,又不能自己反省,自然放心诱惑;文人著作,反 将他传为美谈。所以女子身旁,几乎布满了危险。除却他自己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一
也不主张真理, 只是一味敷衍呢 ? 汉朝以后, 言论的机关, 都 被“业儒”的垄断了。宋元以来, 尤其利害。我们几乎看不见 一部非业儒的书, 听不到一句非士人的话。除了和尚道士, 奉 旨可以说话的以外, 其余“异端”的声音, 决不能出他卧房一 步。况且世人大抵受了“儒者柔也”的影响; 不述而作, 最为 犯忌。即使有人见到, 也不肯用性命来换真理。即如失节一 事, 岂不知道必须男女两性, 才能实现。他却专责女性; 至于 破人节操的男子, 以及造成不烈的暴徒, 便都含糊过去。男子 究竟较女性难惹, 惩罚也比表彰为难。其间虽有过几个男人, 实觉于心不安, 说些室女不应守志殉死的平和话 17 , 可是社会 不听; 再说下去, 便要不容, 与失节的女人一样看待。他便也 只好变了“柔也”, 不再开口了。所以节烈这事, 到现在不生 变革。 (此时, 我应声明: 现在鼓吹节烈派的里面, 我颇有知道 的人。敢说确有好人在内, 居心也好。可是救世的方法是不 对, 要向西走了北了。但也不能因为他是好人, 便竟能从正西 直走到北。所以我又愿他回转身来。) 其次还有疑问: 节烈难么 ? 答道, 很难。男子都知道极 难, 所以 要表彰 他。社会的公意, 向来以为贞淫与否, 全在女性。男子虽然诱 惑了女人, 却不负责任。譬如甲男引诱乙女, 乙女不允, 便是 贞节, 死了, 便是烈; 甲男并无恶名, 社会可算淳古。倘若乙 女允了, 便是失节; 甲男也无恶名, 可是世风被乙女败坏了 ! 别的事情, 也是如此。所以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 每每归咎 女子。糊糊涂涂的代担全体的罪恶, 已经三千多年了。男子既 然不负责任, 又不能自己反省, 自然放心诱惑; 文人著作, 反 将他传为美谈。所以女子身旁, 几乎布满了危险。除却他自己 我 之 节 烈 观 7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8 鲁迅选集 的父兄丈夫以外,便都带点诱惑的鬼气。所以我说很难。 节烈苦么?答道,很苦。男子都知道很苦,所以要表彰 他。凡人都想活;烈是必死,不必说了。节妇还要活着。精神 上的惨苦,也姑且弗论。单是生活一层,已是大宗的痛楚。假 使女子生计已能独立,社会也知道互助,一人还可勉强生存。 不幸中国情形,却正相反。所以有钱尚可,贫人便只能饿死。 直到饿死以后,间或得了旌表,还要写入志书。所以各府各县 志书传记类的末尾,也总有几卷“烈女”。一行一人,或是 行两人,赵钱孙李,可是从来无人翻读。就是一生崇拜节烈的 道德大家,若问他贵县志书里烈女门的前十名是谁?也怕不能 说出。其实他是生前死后,竟与社会漠不相关的。所以我说很 苦。 照这样说,不节烈便不苦么?答道,也很苦。社会公意, 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社 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 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 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 里。不过他死后间有一回表彰,写入志书。不节烈的人,便生 前也要受随便什么人的唾骂,无主名的虐待。所以我说也很 苦。 女子自己愿意节烈么?答道,不愿。人类总有一种理想 一种希望。虽然高下不同,必须有个意义。自他两利固好,至 少也得有益本身。节烈很难很苦,既不利人,又不利己。说是 本人愿意,实在不合人情。所以假如遇着少年女人,诚心祝赞 他将来节烈,一定发怒;或者还要受他父兄丈夫的尊拳。然而 仍旧牢不可破,便是被这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着。可是无论何 人,都怕这节烈。怕他竟钉到自己和亲骨肉的身上。所以我说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的父兄丈夫以外, 便都带点诱惑的鬼气。所以我说很难。 节烈苦么 ? 答道, 很苦。男子都知道很 苦, 所以 要表彰 他。凡人都想活; 烈是必死, 不必说了。节妇还要活着。精神 上的惨苦, 也姑且弗论。单是生活一层, 已是大宗的痛楚。假 使女子生计已能独立, 社会也知道互助, 一人还可勉强生存。 不幸中国情形, 却正相反。所以有钱尚可, 贫人便只能饿死。 直到饿死以后, 间或得了旌表, 还要写入志书。所以各府各县 志书传记类的末尾, 也总有几卷“烈女”。一行一人, 或是一 行两人, 赵钱孙李, 可是从来无人翻读。就是一生崇拜节烈的 道德大家, 若问他贵县志书里烈女门的前十名是谁 ? 也怕不能 说出。其实他是生前死后, 竟与社会漠不相关的。所以我说很 苦。 照这样说, 不节烈便不苦么 ? 答道, 也很苦。社会公意, 不节烈的女人, 既然是下品; 他在这社会里, 是容不住的。社 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 实在无理可讲; 能用历 史和数目的力量, 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 人团里, 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 节烈的女子, 也就死在这 里。不过他死后间有一回表彰, 写入志书。不节烈的人, 便生 前也要受随便什么人的唾骂, 无主名的虐待。所以我说也很 苦。 女子自己愿意节烈么 ? 答道, 不愿。人类总有一种理想, 一种希望。虽然高下不同, 必须有个意义。自他两利固好, 至 少也得有益本身。节烈很难很苦, 既不利人, 又不利己。说是 本人愿意, 实在不合人情。所以假如遇着少年女人, 诚心祝赞 他将来节烈, 一定发怒; 或者还要受他父兄丈夫的尊拳。然而 仍旧牢不可破, 便是被这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着。可是无论何 人, 都怕这节烈。怕他竟钉到自己和亲骨肉的身上。所以我说 8 鲁 迅 选 集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我之节烈观 不愿。 我依据以上的事实和理由,要断定节烈这事是:极难,极 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 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 临了还有一层疑问: 节烈这事,现代既然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节烈的女 人,岂非白苦一番么?可以答他说:还有哀悼的价值。他们是 可怜人;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 牺牲。可以开一个追悼大会。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 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 迷和强暴。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 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一九一八年七月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1918年8月北京惭青年》月刊第5卷第2号, 署名唐俟。后收入《妙。 ②康有为(1858一1927)字广厦,广东南海人,清末维新运动领 袖,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组织保皇党,反对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917年支持张勋复辟。他曾在上 海《不忍》杂志第9、10期合刊(1918年1月)上发表《供和平议沙和 《与徐太傅(徐世昌)物,声言中国不宜实行“民主共和”,而应实行 “虚君共和”(即君主立宪)。 ③陈独秀(1880一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新青年》杂志主编。1918年3月曾在《新青年》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一
不愿。 我依据以上的事实和理由, 要断定节烈这事是: 极难, 极 苦, 不愿身受, 然而不利自他, 无益社会国家, 于人生将来又 毫无意义的行为, 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 临了还有一层疑问: 节烈这事, 现代既然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 节烈的女 人, 岂非白苦一番么 ? 可以答他说: 还有哀悼的价值。他们是 可怜人; 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 做了无主名的 牺牲。可以开一个追悼大会。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 还要发愿: 要自己和别人, 都纯洁 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 迷和强暴。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 还要发愿; 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 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 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一九一八年七月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 1918 年 8 月北京 《新青年》 月刊第 5 卷第 2 号 , 署名唐俟。后收入 《坟》。 ②康有为 ( 1858—1927 ) 字广厦 , 广东南海人 , 清末维新运动领 袖 , 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 , 组织保皇党, 反对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 1917 年支持张勋复辟。他曾在上 海 《不忍》 杂志第 9、10 期合刊 (1918 年 1 月 ) 上发表 《共和平议》 和 《与徐太傅 ( 徐世昌 ) 书》, 声言中国不宜实行“民主共和”, 而应实行 “虚君共和”( 即君主立宪) 。 ③陈独秀 (1880—1942 ) 字仲甫 , 安徽怀宁人。“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 《新青年》 杂志主编。1918 年 3 月曾在 《新青年》 我 之 节 烈 观 9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10 鲁迅选集 第4卷第3号上发表《驳康有为共和平议》,抨击康氏“虚君共和”的主 ④灵学派指灵学会,1917年10月俞复、陆费逵等人在上海创立 并设盛德坛扶乩。次年1月出版《灵学丛志却》,提倡迷信与复古。在盛 德坛成立当天的扶乩中,推定孟轲“主坛”,“谕示”中有“如此主坛者 归孟圣矣乎”等语。《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曾刊载陈 百年的《僻灵学,钱玄同、刘半农的《斥灵学丛志》等文章,批驳他 们的谬论。陈百年名大齐,浙江海盐人;钱玄同(1887一1939)名 夏,浙江吴兴人,文字学家;刘半农(1891一1934)名复,江苏江阴 人,现代作家。以上三人当时均为北京大学教授。 ⑤《新青年综合性文化月刊,“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化运动、传 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陈独秀主编,初 名《猜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1916年底迁北京出版。从 1918年1月起李大钊、胡适、周作人等陆续参加编辑工作。1922年休 刊,共出9卷,每卷6期。鲁迅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曾一度参加 该刊编辑会议。 ⑥“表彰节烈”袁世凯为维护封建礼教,曾于1914年3月颁布 《褒扬条例,规定“妇女节烈贞操,可以风世者”,给予匾额、题字、 褒章等奖励。直到“五四”前后社会上还保留着这种风气,报刊常有赞 颂“节妇”、“烈女”的纪事诗文登载。 ⑦君政复古时代指袁世凯阴谋称帝时期。1916年1、2月间刘师 培曾有君政复古论》一文发表。 ⑧他“五四”以前,“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此处指 女性。 ⑨侦操论日本女作家与谢野晶子作,中译文载1918年5月 衡青年第4卷第5号。文中列举在贞操问题上的种种矛盾观点与态 度,以及男女不平等现象,认为贞操不应成为一种道德标准。 四“业儒”指宋代道学家,他们崇奉孔孟学说,提倡封建礼教 对妇女的伦理要求尤其苛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代道学家程颐的 话,见阿南程氏遗抄卷22:“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第 4 卷第 3 号上发表 《驳康有为共和平议》, 抨击康氏“虚君共和”的主 张。 ④灵学派 指灵学会 , 1917 年 10 月俞复、陆费逵等人在上海创立 , 并设盛德坛扶乩。次年 1 月出版 《灵学丛志》, 提倡迷信与复古。在盛 德坛成立当天的扶乩中 , 推定孟轲“主坛”, “谕示”中有“如此主坛者 归孟圣矣乎”等语。《新青年》 第 4 卷第 5 号 ( 1918 年 5 月 ) 曾刊载陈 百年的 《辟灵学》, 钱玄同、刘半农的 《斥灵学丛志》 等文章 , 批驳他 们的谬论。陈百年 名大齐, 浙江海盐人 ; 钱玄同 ( 1887—1939 ) 名 夏 , 浙江吴兴人 , 文字学家; 刘半农 ( 1891—1934 ) 名复 , 江苏江阴 人 , 现代作家。以上三人当时均为北京大学教授。 ⑤《新青年》 综合性文化月刊 , “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化运动、传 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1915 年 9 月创刊于上海 , 由陈独秀主编 , 初 名 《青年杂志》, 从第 2 卷起改名 《新青年》。1916 年底迁北京出版。从 1918 年 1 月起李大钊、胡适、周作人等陆续参加编辑工作。1922 年休 刊 , 共出 9 卷 , 每卷 6 期。鲁迅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曾一度参加 该刊编辑会议。 ⑥“表彰节烈” 袁世凯为维护封建礼教 , 曾于 1914 年 3 月颁布 《褒扬条例》, 规定“妇女节烈贞操 , 可以风世者”, 给予匾额、题字、 褒章等奖励。直到“五四”前后社会上还保留着这种风气, 报刊常有赞 颂“节妇”、“烈女”的纪事诗文登载。 ⑦君政复古时代 指袁世凯阴谋称帝时期。1916 年 1、2 月间刘师 培曾有 《君政复古论》 一文发表。 ⑧他“五四”以前, “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此处指 女性。 ⑨ 《贞操论》 日本女作家与谢野晶子作 , 中译文载 1918 年 5 月 《新青年》 第 4 卷第 5 号。文中列举在贞操问题上的种种矛盾观点与态 度 , 以及男女不平等现象 , 认为贞操不应成为一种道德标准。 ⑩“业儒” 指宋代道学家 , 他们崇奉孔孟学说 , 提倡封建礼教 , 对妇女的伦理要求尤其苛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宋代道学家程颐的 话 , 见 《河南程氏遗书》 卷 22 : “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 , 可再嫁 10 鲁 迅 选 集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我之节烈观 11 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 大” 1“重适”再嫁。 2“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元代白话文,当时皇帝在谕旨 前多用此语,是“上天眷命”的意思。元代皇帝都有蒙古语称号:“薛 禅”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称号,意为“聪明天纵”;“完泽笃”是元成 宗铁穆耳的称号,意为“有寿”,“曲律”是元武宗海山的称号,意为 “杰出”。 3“天兵”在封建社会里称本朝的军队为“天兵”,意谓承受天 意、具备神力的军队;而反对本朝的军队,通常被称为“逆兵”。 4“双烈合传”合叙两个烈女事迹的传记。“七姬墓志”,元末明 初潘元绍被徐达战败后,惟恐他的七个姬妾被夺,遂逼迫他们自缢,七 人死后合葬于苏州,明代张羽为其作墓志,称为《化姬权厝志》。 5钱谦益(1582一1664)字受之,常熟人。时代崇祯时任礼部侍 郎,清军占领南京时,他首先迎降,为世人所不齿。清乾隆时将他列入 贰臣传》中,著有《初学集》、《有学集》等。 6“妇者服也”语见《说文解字》卷十二。下文“儒者柔也”, 见同书卷八。 T“室女不应守志殉死的平和话”指明清间一些开明文人非议节 烈的言论,如明代归有光的《侦女论、清代汪中的《女子许嫁而婿死 从死及守志议》,曾指出封建节烈观的不合理性。嗣后俞正燮作《侦女 说,更表示了鲜明的反对态度。室女,即未嫁的女子。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一
否 ?’曰 : ‘只是后世怕寒饿死 , 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 , 失节事极 大 !” 1 “重适” 再嫁。 12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 元代白话文 , 当时皇帝在谕旨 前多用此语 , 是“上天眷命”的意思。元代皇帝都有蒙古语称号 : “薛 禅” 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称号 , 意为“聪明天纵”; “完泽笃” 是元成 宗铁穆耳的称号 , 意为“有寿”; “曲律” 是元武宗海山的称号, 意为 “杰出”。 13 “天兵” 在封建社会里称本朝的军队为“天兵”, 意谓承受天 意、具备神力的军队 ; 而反对本朝的军队 , 通常被称为“逆兵”。 14 “双烈合传” 合叙两个烈女事迹的传记。“七姬墓志”, 元末明 初潘元绍被徐达战败后 , 惟恐他的七个姬妾被夺 , 遂逼迫他们自缢 , 七 人死后合葬于苏州 , 明代张羽为其作墓志 , 称为 《七姬权厝志》。 15 钱谦益 ( 1582—1664 ) 字受之 , 常熟人。时代崇祯时任礼部侍 郎 , 清军占领南京时 , 他首先迎降 , 为世人所不齿。清乾隆时将他列入 《贰臣传》 中 , 著有 《初学集》、《有学集》 等。 16 “妇者服也” 语见 《说文解字》 卷十二。下文“儒者柔也”, 见同书卷八。 17 “室女不应守志殉死的平和话” 指明清间一些开明文人非议节 烈的言论 , 如明代归有光的 《贞女论》、清代汪中的 《女子许嫁而婿死 从死及守志议》, 曾指出封建节烈观的不合理性。嗣后俞正燮作 《贞女 说》, 更表示了鲜明的反对态度。室女 , 即未嫁的女子。 我 之 节 烈 观 11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