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起源 这里面分几个小问题:第一个是道家的基本情况,简单说一 下道家的起源,道家的起源我认为是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个是它有它的传统,它的传统是什么呢?就是道家和我 们中国古代的隐士。(不是后来的隐士,那些都是假隐士)当时 都是真隐士,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 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他就跑到河边,把耳朵洗 洗。这当然是后世的追溯,但是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 有一种隐士的存在,《诗经》里面有一篇是考槃,前面几句是: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侯没有卡拉OK和KTV可以唱,他 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他悠闲自在,并且表示不管外界如 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我所看到目前最早关于隐士 生活的状态。 到了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 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推销他的学说、他 的理想而周游列国,他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的怪,比 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 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的过日子。这种 人当时非常多。孔子的态度当然是很不以为然,他说:“鸟兽不
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起源 这里面分几个小问题:第一个是道家的基本情况,简单说一 下道家的起源,道家的起源我认为是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个是它有它的传统,它的传统是什么呢?就是道家和我 们中国古代的隐士。(不是后来的隐士,那些都是假隐士)当时 都是真隐士,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 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他就跑到河边,把耳朵洗 洗。这当然是后世的追溯,但是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 有一种隐士的存在,《诗经》里面有一篇是考槃,前面几句是: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候没有卡拉 OK 和 KTV 可以唱,他 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他悠闲自在,并且表示不管外界如 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我所看到目前最早关于隐士 生活的状态。 到了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 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推销他的学说、他 的理想而周游列国,他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的怪,比 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 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的过日子。这种 人当时非常多。孔子的态度当然是很不以为然,他说:“鸟兽不
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对孔子也是瞧不起,说 他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他们是隐士的群体, 这些群体生活在哪里?都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 都是小国家,都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和安徽的北部这一带,这 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地带,这个地方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 楚国管不了,这个地方是统治相对最薄弱的地方,可以胡思乱想, 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个地方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 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 革的时代。在这个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 利中枢,但也有一些人这个时候被边缘化了,边缘化的结果使得 他们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所以他们满腹牢骚, 可是又是“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他们看惯 了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自己都有很高 的文化水平。 道家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 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 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他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所以给 档案馆、图书馆文化单位的经费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 没有味道。加上他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不一致,所
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对孔子也是瞧不起,说 他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他们是隐士的群体, 这些群体生活在哪里?都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 都是小国家,都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和安徽的北部这一带,这 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地带,这个地方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 楚国管不了,这个地方是统治相对最薄弱的地方,可以胡思乱想, 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个地方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 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 革的时代。在这个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 利中枢,但也有一些人这个时候被边缘化了,边缘化的结果使得 他们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所以他们满腹牢骚, 可是又是“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他们看惯 了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自己都有很高 的文化水平。 道家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 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 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他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所以给 档案馆、图书馆文化单位的经费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 没有味道。加上他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不一致,所
以他觉得难以为继,所以就出关去。总之,老子原来是当官的, 虽然是一个清贫没油水的官,但是毕竟是官。 庄子也是当过官的,庄子最早当过漆园吏,相当于养殖 基地的主任、种植、国营农场的场长。后来他不当了,因为这 个官太小了,他每天跑前跑后,上级部门老是要来考核,一回儿 填报表、一下子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可是庄子 还有一个机会当大官,特别大的官,人家是让他去当楚国的宰相, 他也不愿意去,大官也不好当,“伴君如伴虎”,整天生活在刀 光剑影的恐惧之中,说完就完了。所以他觉得宰相这个官大是大, 权利大。但权利大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大。所以他也不愿意当。 庄子想当的就是不大不小的中号官。中号官比较好,处于材与不 材之间。有权可以签字买单、有机会出国考察、有小秘投怀送抱。 但是时代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所以他最后干脆就不当了。这样 来,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而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庄子 不当官之后,他的生活原则也有特点,他叫做游世,怎么个游世 法呢?就是游戏人间,就像叶倩文的歌,“谁也不知人间多少的 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他的意思就是不要去评价当局,不要 去冒犯大人物,意思是我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实际上 我心理却没有和他们在一起,愤世嫉俗兼以指点江山是不可以的。 嵇康处世不行,在那里“薄汤武而非周公”,得罪了别人,结果 被司马昭给杀了
以他觉得难以为继,所以就出关去。总之,老子原来是当官的, 虽然是一个清贫没油水的官,但是毕竟是官。 庄子也是当过官的,庄子最早当过漆园吏,相当于养殖 基地的主任、种植、国营农场的场长。后来他不当了,因为这 个官太小了,他每天跑前跑后,上级部门老是要来考核,一回儿 填报表、一下子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可是庄子 还有一个机会当大官,特别大的官,人家是让他去当楚国的宰相, 他也不愿意去,大官也不好当,“伴君如伴虎”,整天生活在刀 光剑影的恐惧之中,说完就完了。所以他觉得宰相这个官大是大, 权利大。但权利大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大。所以他也不愿意当。 庄子想当的就是不大不小的中号官。中号官比较好,处于材与不 材之间。有权可以签字买单、有机会出国考察、有小秘投怀送抱。 但是时代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所以他最后干脆就不当了。这样一 来,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而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庄子 不当官之后,他的生活原则也有特点,他叫做游世,怎么个游世 法呢?就是游戏人间,就像叶倩文的歌,“谁也不知人间多少的 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他的意思就是不要去评价当局,不要 去冒犯大人物,意思是我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实际上 我心理却没有和他们在一起,愤世嫉俗兼以指点江山是不可以的。 嵇康处世不行,在那里“薄汤武而非周公”,得罪了别人,结果 被司马昭给杀了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当时时代文化的要 求,道家属于失意的人群,但是这些人有一个特点,他们都是贵 族,当时知识都在他们的手上,他们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 来对自然规律进行探讨,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对自己人生的意 义进行认识,特别是对生存的方式进行了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 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它的学说精华的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 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 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去,不然的话他们为什么要写书呢?老子也好、 庄子也好,都是有书留下来的,就是说明他们希望用自己对自然 对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大家如何生活。所以成了独立的思想学派, 这是道家的起源。 2、道家的分化 道家和任何的学派一样,都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最早当然是老子,老子之后就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就是南道: 他的代表人物就是庄子,把老子对自然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 更加彻底的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 所说的道家指的就是这部分道家。所谓“秉要执本,清虛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但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 有另外的追求,就是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 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比如说窦太后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当时时代文化的要 求,道家属于失意的人群,但是这些人有一个特点,他们都是贵 族,当时知识都在他们的手上,他们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 来对自然规律进行探讨,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对自己人生的意 义进行认识,特别是对生存的方式进行了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 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它的学说精华的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 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 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去,不然的话他们为什么要写书呢?老子也好、 庄子也好,都是有书留下来的,就是说明他们希望用自己对自然 对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大家如何生活。所以成了独立的思想学派, 这是道家的起源。 2、道家的分化 道家和任何的学派一样,都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最早当然是老子,老子之后就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就是南道; 他的代表人物就是庄子,把老子对自然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 更加彻底的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 所说的道家指的就是这部分道家。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但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 有另外的追求,就是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 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比如说窦太后
我们都看过《汉武大帝》,知道那时候太后比汉武帝还厉害。北 道的叙述在哪个地方有最集中的体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论 六家要旨”里面有几句话就点明了北道(黄老)的特征,即是“因 阴阳之大顺”,“兼儒墨之善,操各法之要,与时迁移,因物变 化”,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 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一看这就不是正宗 的道家,是戴着道家的帽子和面具来做法家。所以司马迁把老子 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3,历史上的三个老子 老子这个人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司马迁这个 时候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所以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 个老子:第一个老子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这个聃, 是大耳朵、耳朵大的意思。所谓老聃者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老头子的意思,然后变成他的名字了。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24孝》里面有老 莱子这个人。他活了100多岁,他很孝顺,尽管自己年纪也七老 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然后摇着玩具让父母高兴,也就 是彩衣娱亲的出处。这个人也算是老子。 还有一个老子就是战国的时候周太史儋,这是第三个老 子。但是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尽管他写三个老子
我们都看过《汉武大帝》,知道那时候太后比汉武帝还厉害。北 道的叙述在哪个地方有最集中的体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论 六家要旨”里面有几句话就点明了北道(黄老)的特征,即是“因 阴阳之大顺”,“兼儒墨之善,撮各法之要,与时迁移,因物变 化”,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 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一看这就不是正宗 的道家,是戴着道家的帽子和面具来做法家。所以司马迁把老子 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3,历史上的三个老子 老子这个人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司马迁这个 时候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所以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 个老子:第一个老子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这个聃, 是大耳朵、耳朵大的意思。所谓老聃者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老头子的意思,然后变成他的名字了。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24 孝》里面有老 莱子这个人。他活了 100 多岁,他很孝顺,尽管自己年纪也七老 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然后摇着玩具让父母高兴,也就 是彩衣娱亲的出处。这个人也算是老子。 还有一个老子就是战国的时候周太史儋,这是第三个老 子。但是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尽管他写三个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