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音乐和影视艺术 【课标要求】 1.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 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 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影视艺术兴起 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 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 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 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主要通过一系列生 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 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 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 的影响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引言由照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乐圣贝多芬和他的故事。本课引言的目的一方面 是通过介绍贝多芬,介绍19世纪欧洲音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发展,和文学美术等艺 术一样,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同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建议教师播放 段贝多芬的音乐片段后以谈话法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听了贝多芬的 音乐以后,谈谈你听后的感受。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 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第 24 课 音乐和影视艺术 【课标要求】 1.列举 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维目标】[来源:Z _xx _k. Co m] (1)知识与能力:。理解 19 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 合时代的变化理解 20 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 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影视艺术兴起 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 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 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来源:学科网]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 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主要通过一系列生 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 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 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教学课时】1 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 的影响。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引言由照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乐圣贝多芬和他的故事。本课引言的目的一方面 是通过介绍贝多芬,介绍 19 世纪欧洲音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发展,和文学美术等艺 术一样,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同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建议教师播放 一段贝多芬的音乐片段后以谈话法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听了贝多芬的 音乐以后,谈谈你听后的感受。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 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19世纪上半期 欧洲一些国家如英、法、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 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 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 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19世纪的欧洲 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的建立、1848年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等重大事件,这期间由于国情不同各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有所不同:法国需要进 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德意志、意大利需要完成国家的统一;俄国需 要消灭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而东欧地区许多弱小和落后的国家则要完成反抗外来压迫反对 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家把对现实 的不满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 性 (2)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第一,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教材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主要特点以及代 表人物及其作品。 1)兴起和发展。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 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主要特点。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 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 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 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德意 志的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其作 品题材十分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如《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 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都被列入世界名曲。奥地利的舒伯特不到2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 音乐创作生涯。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歌曲之王”。《小夜曲》是其代表作 品之一。此外还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音乐等作品。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不到
一、“19 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19 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19 世纪上半期 欧洲一些国家如英、法、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 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 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 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19 世纪的欧洲 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的建立、1848 年革命、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等重大事件,这期间由于国情不同各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有所不同:法国需要进 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德意志、意大利需要完成国家的统一;俄国需 要消灭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而东欧地区许多弱小和落后的国家则要完成反抗外来压迫反对 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家把对现实 的不满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 性。 (2)19 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第一,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教材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主要特点以及代 表人物及其作品。 1)兴起和发展。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 19 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 意志为中心。19 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主要特点。浪漫主义音乐与 19 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 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 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 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德意 志的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 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其作 品题材十分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如《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 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都被列入世界名曲。奥地利的舒伯特不到 20 岁就开始了自己的 音乐创作生涯。一生创作了 600 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歌曲之王”。《小夜曲》是其代表作 品之一。此外还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音乐等作品。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不到
7岁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他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圆 舞曲闻名于世,有“圆舞曲之王”之称。法国的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代 表作品是《幻想交响曲》。这是一部有文学标题的、浪漫主义的和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它的 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五个乐章的情节线索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标题提供给 听众。《幻想交响曲》受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很大影响,表现出更鲜明的浪漫主义 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在歌剧中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意大利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他还 是美声唱法的开创者。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对当时 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其代表作 品《茶花女》是名扬世界的巨作。普契尼的音乐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 如《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代表作品还有《蝴蝶夫人》等。法国的比才 的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 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德意志瓦格纳的作品极有独创性。他用近20年的时 间完成的巨作《尼布龙根的指环》具有鲜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乐派。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民族乐派的作曲 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 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 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 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伟大的祖国、民族和人 民,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 人。他创作的俄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伊万·苏萨宁》描写了一位俄国农民把波兰军队引入歧 路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歌剧。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 器富于表现力。《天鹅湖》《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19世纪的音乐以浪漫主义音乐为主。教材介绍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它们几 乎都是世界级音乐大师和世界名曲。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播放风格不同的几个音乐片 段,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语言并在鉴赏中比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共同特点。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
7 岁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他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圆 舞曲闻名于世,有“圆舞曲之王”之称。法国的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代 表作品是《幻想交响曲》。这是一部有文学标题的、浪漫主义的和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它的 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五个乐章的情节线索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标题提供给 听众。《幻想交响曲》受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很大影响,表现出更鲜明的浪漫主义 特征。[来源: 学。科。网] 浪漫主义音乐在歌剧中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意大利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他还 是美声唱法的开创者。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对当时 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其代表作 品《茶花女》是名扬世界的巨作。普契尼的音乐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 如《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代表作品还有《蝴蝶夫人》等。法国的比才 的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 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德意志瓦格纳的作品极有独创性。他用近 20 年的时 间完成的巨作《尼布龙根的指环》具有鲜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乐派。民族乐派出现于 19 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民族乐派的作曲 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 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 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 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他们通过 自己的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伟大的祖国、民族和人 民,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 人。他创作的俄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伊万·苏萨宁》描写了一位俄国农民把波兰军队引入歧 路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歌剧。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 器富于表现力。《天鹅湖》《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19 世纪的音乐以浪漫主义音乐为主。教材介绍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它们几 乎都是世界级音乐大师和世界名曲。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播放风格不同的几个音乐片 段,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语言并在鉴赏中比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共同特点。 二、20 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 (1)20 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20 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
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在众多的流派中,流行音 乐脱颖而出。 (2)流行音乐的发展及评价 第一,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Jaz2)。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 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 要乐器是小号。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2) 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其中摇滚乐(Rock&Rol)成 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是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 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 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奏者 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摇滚乐的代表 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也是风格独特的摇滚乐代表。 他们的演奏对以后的摇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时人们对摇滚乐的评价不一。【历史纵横】 提供了相关历史背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析。(3)20世纪70年代以后,音乐风 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 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第二,对20世纪流行音乐的评价。流行音 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 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 娱乐和生活方式 (3)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繁荣的原因 当代音乐具有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 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因素促进了当代音乐的日益繁荣。 教学建议: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流派纷呈、风格多样。不仅继承 和发展了20世纪前的音乐精粹,还出现了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流行音乐。教材重点阐述了 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和发展方向。这些内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建议教师在教学 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师生对话、同学辩论和同学表演中体会音乐的魅力, 深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在众多的流派中,流行音 乐脱颖而出。 (2)流行音乐的发展及评价 第一,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Jazz)。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 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 要乐器是小号。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2) 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其中摇滚乐(Rock&Roll)成 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是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 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 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奏者 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摇滚乐的代表 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也是风格独特的摇滚乐代表。 他们的演奏对以后的摇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时人们对摇滚乐的评价不一。【历史纵横】 提供了相关历史背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析。(3)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音乐风 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 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第二,对 20 世纪流行音乐的评价。流行音 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 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 娱乐和生活方式。 (3)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繁荣的原因 当代音乐具有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 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因素促进了当代音乐的日益繁荣。 教学建议:20 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流派纷呈、风格多样。不仅继承 和发展了 20 世纪前的音乐精粹,还出现了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流行音乐。教材重点阐述了 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和发展方向。这些内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建议教师在教学 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师生对话、同学辩论和同学表演中体会音乐的魅力, 深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教材写了两个问题:首先,分析了电影起源和发展的条件。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 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 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 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 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地推出满足观 众期待需求的作品。其次,概述电影起源、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主要从电影的发明、无声 片发展时期、有声片时期、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电影、电影多元化趋势、世界电影生产 基地、二战后电影新技术的发展等方面作了介绍。教材简述了“活动电影机”的发明人、电 影的诞生日、第一座电影院、“第七艺术”等有关知识,建议教师补充讲解。路易·卢米埃 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 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一一是一种既是摄 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 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 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 造型艺术形式。电影的初期是所谓的无声片时代,涌现了一批世界电影名作和著名艺术家 教材简单介绍了格里菲斯和卓别林。当时观众已经厌倦了只有10分钟左右的短片,格里菲 斯设想:复杂的情节故事、丰富的布景,也许能吸引观众。因此他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 艺术性于一身的长故事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反映了美国总统 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白人组织三K党对付黑人的残暴行为的情节充满了 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 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度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它是第一部以镜头为基本组织 单位的长故事片,在电影技巧上开创性的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 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因此,他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20世纪20~40年代 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 化制作。电影艺术开始成熟。教材简述了有声片时期和彩色电影的标志。1925年,美国电 话和电报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投资数百万美元,终于解决了有声电影的关键技术一一音画 同步的问题。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购买了该技术,1927年该公司拍摄了电影 《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只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它使对 白、音乐、歌唱融为一体,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一一有声片时期的开始,从此电影
(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教材写了两个问题:首先,分析了电影起源和发展的条件。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 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 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 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 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 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地推出满足观 众期待需求的作品。其次,概述电影起源、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主要从电影的发明、无声 片发展时期、有声片时期、20 世纪 20~30 年代苏联电影、电影多元化趋势、世界电影生产 基地、二战后电影新技术的发展等方面作了介绍。教材简述了“活动电影机”的发明人、电 影的诞生日、第一座电影院、“第七艺术”等有关知识,建议教师补充讲解。路易·卢米埃 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 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 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1911 年,意大利诗人和电 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 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 造型艺术形式。电影的初期是所谓的无声片时代,涌现了一批世界电影名作和著名艺术家, 教材简单介绍了格里菲斯和卓别林。当时观众已经厌倦了只有 10 分钟左右的短片,格里菲 斯设想:复杂的情节故事、丰富的布景,也许能吸引观众。因此他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 艺术性于一身的长故事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反映了美国总统 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白人组织三 K 党对付黑人的残暴行为的情节充满了 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 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度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它是第一部以镜头为基本组织 单位的长故事片,在电影技巧上开创性的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 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因此,他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20 世纪 20~40 年代, 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 化制作。电影艺术开始成熟。教材简述了有声片时期和彩色电影的标志。1925 年,美国电 话和电报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投资数百万美元,终于解决了有声电影的关键技术——音画 同步的问题。1926 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购买了该技术,1927 年该公司拍摄了电影 《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只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它使对 白、音乐、歌唱融为一体,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有声片时期的开始,从此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