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大理八年级语文试题 、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n) 經亮(ceng)深恶痛疾诚惶诚悉 B.请责(ji6)阴(y)油光可鉴广袤无垠 C.笼恕(shu)山肴(y如o)翻来覆去暗然失色 D.禁錮(gu)佁然(y)正襟危坐冥思遐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公路上煤渣满天飞,遇到雨水天更是泥泞不堪让人深恶痛疾。 B.2014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年代步车粗制滥造,无人监管,不用上牌,导致事故频发。 C.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了。 D.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思敏捷、夸夸其谈,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 构建学生健全完的人格。 B.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 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大理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激 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4.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踏浪亭地处崖边,进入亭中,峡谷美景一览无余。 ②离石马上方不远处,有一座玲珑的观景亭,唤为踏浪亭。 ③在这深山之中,赏石浪,观石马,确实别有一番风情 ④此区域奇石众多,其中多有形似浪花者,猜想此亭因此而得名。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④①②③ 5.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 主要讲述 潜艇的故 6.根据提示填空。(8分)
2013年大理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锃.亮(cèng) 深恶痛疾 诚惶诚恐 B.诘.责(jié) 阴翳.(yì) 油光可鉴 广袤无垠 C.宽恕.(shù) 山肴.(yáo) 翻来覆去 暗然失色 D.禁锢.(gù) 佁.然(yí) 正襟危坐 冥思遐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公路上煤渣满天飞,遇到雨水天更是泥泞不堪,让人深恶痛疾 ....。 B.2014 央视 315 晚会曝光老年代步车粗制滥造 ....,无人监管,不用上牌,导致事故频发。 C.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 ....了。 D.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思敏捷、夸夸其谈 ....,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 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B.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 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大理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 8 个县以及漾 濞、巍山、南涧 3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4.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踏浪亭地处崖边,进入亭中,峡谷美景一览无余。 ②离石马上方不远处,有一座玲珑的观景亭,唤为踏浪亭。 ③在这深山之中,赏石浪,观石马,确实别有一番风情。 ④此区域奇石众多,其中多有形似浪花者,猜想此亭因此而得名。 A. ①③④② B. ②④①③ C. ②④③① D. ④①②③ 5.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 ,主要讲述 潜艇的故 事。 6.根据提示填空。(8分)
① ,松枝一何劲。 ②海内存知己 ,坐看云起时。 ④念天地之悠悠 ⑤刘禹锡的《醐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 是 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 句是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7-9小题,共6分) 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让我们走进自然,品读名山大川,领略风土人情。 7观察“中国旅游日”标志,阅读下面材料,请你提炼出该标志的含义。(2分) 树料: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 印鉴艺术。甲骨文“旅”字 中国旅游日”标志的变形与方形的印鉴外轮廓,突显了中 中国旅游曰 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为“中国 China Tourism Day 旅游日”注入了更加鲜明的文化色彩,在延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新的 视觉意象,符合现代人日益发展的审美需求,体现了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变形的“旅”字 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 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这有着强烈的具象化意义和象征,突显了“中国旅游日”的主旨与 核心,引导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旅游,体现了“中国旅游日”的号召力、影响力。同时,变形 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这组数字,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旅游日”的日期,让“中 国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8.大理州委外宜办向社会征集一条大理形象宜传语。请你参照下面的材料写一条(要求形
① ,松枝一何劲。 ②海内存知己, 。 ③ ,坐看云起时。 ④念天地之悠悠, 。 ⑤ 刘 禹 锡 的 《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 中 表 达 诗 人 积 极 进 取 精 神 的 诗 句 是: , 。 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 句是: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7-9小题,共6分) 5 月 19 日是 “中国旅游日”,让我们走进自然,品读名山大川,领略风土人情。 7.观察“中国旅游日”标志,阅读下面材料,请你提炼出该标志的含义。(2 分) 材料: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 印鉴艺术。甲骨文“旅”字 “中国旅游日”标志 的变形与方形的印鉴外轮廓,突显了中 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为“中国 旅游日”注入了更加鲜明的文化色彩,在延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新的 视觉意象,符合现代人日益发展的审美需求,体现了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变形的“旅”字 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 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这有着强烈的具象化意义和象征,突显了“中国旅游日”的主旨与 核心,引导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旅游,体现了“中国旅游日”的号召力、影响力。同时,变形 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这组数字,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旅游日”的日期,让“中 国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8. 大理州委外宣办向社会征集一条大理形象宣传语。请你参照下面的材料写一条(要求形
象贴切、朗朗上口、有感染力)。 材料: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是中国西南边 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 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洱海、苍山、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双廊、 南诏风情岛、天龙八部影视城的旅游景点。特别是大理古城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 洱海月"的风花雪月四景著称。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 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 朵金花”的故乡。 (2分) 9.在大理古城,你看到一个男青年正在乱写乱刻,这时你走上前去,劝阻道 ”(2分) 、阅读(本大题含10-23小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小题。(3分)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0.诗的最后两句非常耐人寻味,请分析其所蕴含作者的心境。(3分) (二)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1-14题。(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象贴切、朗朗上口、有感染力)。 材料: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是中国西南边 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 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洱海、苍山、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双廊、 南诏风情岛、天龙八部影视城的旅游景点。特别是大理古城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 洱海月"的风花雪月四景著称。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 藏、纳西等 26 个民族的地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 朵金花”的故乡。 (2 分) 9.在大理古城,你看到一个男青年正在乱写乱刻,这时你走上前去,劝阻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10-23小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小题。(3分) 辛夷坞 王 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0. 本诗的最后两句非常耐人寻味,请分析其所蕴含作者的心境。(3 分) (二)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1—14题。(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嚶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窺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窺谷忘反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3.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2分) 1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小题。(10分) 植物的意识 ①200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小城附近的树林里,一个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 的树砸死。警察找不到这棵树倒下的原因,因为伐木尚未开始。有一位植物学家指岀,这是 树林在反击,树林里的树木不愿再受到砍伐,它们形成了一个警报链。伐木队一开进树林, 这一报警链便活跃起来,最后有一棵树会以一种自杀行为对伐木工实行报复。这样的解释尽 管让人费解,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毎10万 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我伐木这一行当已经成为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 ②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 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楂物还能感觉到温度的波动、重力、紫外 线、地磁场和电磁场。植物根尖的某些细胞能分析土壤的质量、侦查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必 要时还会给别的植物发一个信号,让它们往别处长。据报道,植物最多可“测出”22种参数。 ⑧植物也有脑,长在根部,称“根脑”。一棵黑麦有600千米长的根系和140亿条根须 根脑处理来自感觉器官和根尖细胞的数据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如果玉米的根发现土壤中有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2)窥谷忘反. ( ) 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3.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2 分) 1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小题。(10分) 植物的意识 ①2009 年 11 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小城附近的树林里,一个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 的树砸死。警察找不到这棵树倒下的原因,因为伐木尚未开始。有一位植物学家指出,这是 树林在反击,树林里的树木不愿再受到砍伐,它们形成了一个警报链。伐木队一开进树林, 这一报警链便活跃起来,最后有一棵树会以一种自杀行为对伐木工实行报复。这样的解释尽 管让人费解,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每 10 万 名伐木工中便有 81 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伐木这一行当已经成为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②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 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植物还能感觉到温度的波动、重力、紫外 线、地磁场和电磁场。植物根尖的某些细胞能分析土壤的质量、侦查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必 要时还会给别的植物发一个信号,让它们往别处长。据报道,植物最多可“测出”22 种参数。 ③植物也有脑,长在根部,称“根脑”。一棵黑麦有 600 千米长的根系和 140 亿条根须, 根脑处理来自感觉器官和根尖细胞的数据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如果玉米的根发现土壤中有
毒,在几秒钟内便会改变生长方向 ④有意思的是,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诊断出”病毒感染,会分泌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原料 水杨酸。 ⑤植物的信号是溶于水的物质,它们随着植物汁水一起从下往上输送(比如从地下14 米的根尖一直送到40米高的树冠)作为个体,每一棵植株的智能不会很高,但植物善于发 挥群体智能,也就是说,它们习惯于互相沟通。沙漠地区的植物在非常干旱的时候会发出人 类听不到的超声波进行植株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研究者认为,植株根系间的信息传递受 到土壤中真菌丝的支持和牵系,如果没有海洋的话,植株间的通讯网就像一个万维网 ⑥植物是有意识的但它们的意识没有人类的意识那么明显所以被称为MO(微意识 某些玉米品种用一种有意识的杀灭方法对付它们的第一号敌人玉米螟。只要有第一条玉米螟 的幼虫啃咬某一植株,该植株便会进行唾液分析,确定敌人的种类,然后释放一种气味,向 整片玉米地发出警报。其他植株纷纷响应,玉米地于是笼罩着这种气体,引来大群马蜂。马 蜂在螫刺玉米螟虫茧时同时送进一枚卵,接着从茧内长岀一只马蜂,关起门来吃掉玉米螟。 最多两个星期,玉米地里所有的玉米螟幼虫便死于这场“血洗”。 ⑦种种研究和结果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伐木工被树木压死的原因正是树木的反击。 15.依据文章第段内容,用四字短语完成填空。(2分) 某一植株玉米被咬→ →其他植株 引来大群马蜂→ 16.说说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 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 说明方法 作用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每10万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 18.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植物的意识?(分点概括,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13分) 母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 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 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 棒槌敲打野菜发岀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 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 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
毒,在几秒钟内便会改变生长方向。 ④有意思的是,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诊断出”病毒感染,会分泌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原料 ——水杨酸。 ⑤植物的信号是溶于水的物质,它们随着植物汁水一起从下往上输送(比如从地下 14 米的根尖一直送到 40 米高的树冠)。作为个体,每一棵植株的智能不会很高,但植物善于发 挥群体智能,也就是说,它们习惯于互相沟通。沙漠地区的植物在非常干旱的时候会发出人 类听不到的超声波进行植株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研究者认为,植株根系间的信息传递受 到土壤中真菌丝的支持和牵系,如果没有海洋的话,植株间的通讯网就像一个万维网。 ⑥植物是有意识的,但它们的意识没有人类的意识那么明显,所以被称为 MC(微意识)。 某些玉米品种用一种有意识的杀灭方法对付它们的第一号敌人玉米螟。只要有第一条玉米螟 的幼虫啃咬某一植株,该植株便会进行唾液分析,确定敌人的种类,然后释放一种气味,向 整片玉米地发出警报。其他植株纷纷响应,玉米地于是笼罩着这种气体,引来大群马蜂。马 蜂在螯刺玉米螟虫茧时同时送进一枚卵,接着从茧内长出一只马蜂,关起门来吃掉玉米螟。 最多两个星期,玉米地里所有的玉米螟幼虫便死于这场“血洗”。 ⑦种种研究和结果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伐木工被树木压死的原因正是树木的反击。 15. 依据文章第⑥段内容,用四字短语完成填空。(2分) 某一植株玉米被咬→ 、 、 →其他植株 引来大群马蜂→ 。 16.说说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 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 说明方法: 作 用: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 .........,发现每 10 万名伐木工中便有 81 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 18.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植物的意识?(分点概括,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13分) 母 亲 莫言 ①我 5 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 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 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 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 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 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