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说明】全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Ⅱ卷和答题卡 按规定装袋上交。 第I卷(共2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场统一收回,集中管理。 积累与运用(50分)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挑衅(ban)谷穗(hui)哽咽(yan)争妍(yan)斗艳 B匿(ni)名瑟(she)索阔绰(chu)忍俊不禁(jin) C啜(chuo)泣亢(kng)奋朔(shuo)方气冲斗(dou)牛 D濒(bin)危吮(yin)吸剽(bio)悍遏(e)止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正确次序的一项是()(3分) 人生靠的是“气”。靠挺直脊梁,靠树立形象,靠迎来希望,靠增添 力量,靠实现理想,靠书写文章,靠团结兴旺 备选词语:①勇气②人气③骨气④才气⑤正气⑥朝气⑦志 A③⑤⑥①⑦④②B①③②⑤④⑦⑥C③⑥⑤①⑦④②D⑤③⑥①⑦②④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一上海世博会。 B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个人修养。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5.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 称“诗三百” B.《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 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 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 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6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 A.借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遂宁市 201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说明】全卷分为第 I 卷和第 II 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Ⅱ卷和答题卡 按规定装袋上交。 第 I 卷(共 24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场统一收回,集中管理。 一、积累与运用(50 分) (一)选择题(2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挑衅(bàn) 谷穗(huì) 哽咽(yān) 争妍(yán)斗艳 B.匿(nì)名 瑟(shè)索 阔绰(chuò) 忍俊不禁(jìn) C.啜(chuò)泣 亢(kàng)奋 朔(shuò)方 气冲斗(dǒu)牛 D.濒(bīn)危 吮(yǔn)吸 剽(biāo)悍 遏(è)止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正确次序的一项是( )(3 分) 人生靠的是“气”。靠____挺直脊梁,靠____树立形象,靠____迎来希望,靠____增添 力量,靠____实现理想,靠____书写文章,靠____团结兴旺。 备选词语:① 勇气 ②人气 ③骨气 ④才气 ⑤正气 ⑥朝气 ⑦志 气 A.③⑤⑥①⑦④② B.①③②⑤④⑦⑥ C.③⑥⑤①⑦④② D.⑤③⑥①⑦②④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 21 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B.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个人修养。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5.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也 称“诗三百”。 B.《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 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 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 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6.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3 分) 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 你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一跟牛马一样 D.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 信 8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3分)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 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 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 秀诗篇 第Ⅱl卷(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26分)9.古诗文积累。(每空1分,共计10分) ①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子曰:“君子坦荡荡, 《论语》 ④《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 ⑤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 创意出奇,以 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⑥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作为内容很合适。 10.语文实践活动。(13分) (1)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学生会准 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应宣传委员的要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 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 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 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
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 你。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 信。 8.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3 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 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 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 秀诗篇。 第 II 卷(共 126 分) 注意事项: 1.第 II 卷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26 分)9.古诗文积累。(每空 1 分,共计 10 分) ①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子曰:“君子坦荡荡, ” 《论语》 ④《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 是: , , 。 ⑤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 创意出奇,以 , 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⑥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 。”作为内容很合适。 10.语文实践活动。(13 分) (1)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学生会准 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应宣传委员的要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 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一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 605 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 可耕地 3 万公顷,损失雨林 5700 公顷,减少动植物种 100~200 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 态系统有 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
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 人数 比例(%) 肯定关注 定程度上关注 不太关注 6 不关注 10 主要信息 3分) 主要信息二 (3分) (2)宣传委员准备借助下面的材料引导同学们开展富有创意的“低碳生活”活动,请 你将这则材料的题目补充完整。(3分)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 “阳光校园”节能减排活动暨“第四届中国尚德创意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将于2010 年5月29日举行,届时北京市19个区县的百所中小学将派代表队参加。大赛设立多项环保 创意比赛。通过角逐产生的10支优秀代表队将参加7月27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举行的全国 总决赛。 大赛组委会发表绿色宣言,号召学生们勇于探索,自愿选择有创意的低碳生活,养成低 碳生活习惯,为保护地球家园,保护人类的共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题目:比拼环保创意 (3)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意义的认识,宣传委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下面的材料 请你根据材料的内容,写出自己对“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不超过 20字)(4分) 材料: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以“低碳生活”为主题,旨在使公众认识到低碳生活是一 种优质的生活方式。例如,随手关灯,回收废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习惯:再如,调低空调的温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等,既可以节约能源,也有利于 身体健康。习惯于低碳生活的人士都认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摒弃奢华的物质追求,能带 来心灵的宁静 “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意思是 ll语言运用。(3分) 今年是龙年,身为龙的传人,我们就应传播“龙”的时代精神。请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联系实际,谈谈我们青年一代应该怎样要求自己 古语云:“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 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钱的极点》(有删改,作者:毕淑敏)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 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虽是无钱之人,却凭医疗常识,想像钱的功能是有限的,理由从 人的生理结构而来。钱能买来山珍海味,可再大的富豪也只有一个胃,一个胃的容积就那么
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 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 84 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 人数 比例(%) 肯定关注 28 33 一定程度上关注 42 50 不太关注 6 7 不关注 8 10 主要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主要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2)宣传委员准备借助下面的材料引导同学们开展富有创意的“低碳生活”活动,请 你将这则材料的题目补充完整。(3 分)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 “阳光校园”节能减排活动暨“第四届中国尚德创意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将于 2010 年 5 月 29 日举行,届时北京市 19 个区县的百所中小学将派代表队参加。大赛设立多项环保 创意比赛。通过角逐产生的 10 支优秀代表队将参加 7 月 27 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举行的全国 总决赛。 大赛组委会发表绿色宣言,号召学生们勇于探索,自愿选择有创意的低碳生活,养成低 碳生活习惯,为保护地球家园,保护人类的共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题目:比拼环保创意 (3)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意义的认识,宣传委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下面的材料, 请你根据材料的内容,写出自己对 “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不超过 20 字)(4 分) 材料: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以“低碳生活”为主题,旨在使公众认识到低碳生活是一 种优质的生活方式。例如,随手关灯,回收废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习惯;再如,调低空调的温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等,既可以节约能源,也有利于 身体健康。习惯于低碳生活的人士都认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摒弃奢华的物质追求,能带 来心灵的宁静。 “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意思是: 11.语言运用。(3 分) 今年是龙年,身为龙的传人,我们就应传播“龙”的时代精神。请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联系实际,谈谈我们青年一代应该怎样要求自己。 古语云:“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 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二、阅读与理解(40 分) (一)阅读《钱的极点》(有删改,作者:毕淑敏)一文,完成 12—14 题。(10 分) 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 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虽是无钱之人,却凭医疗常识,想像钱的功能是有限的,理由从 人的生理结构而来。钱能买来山珍海味,可再大的富豪也只有一个胃,一个胃的容积就那么
大,至多装上两三斤的食物,外加一罐扎啤,也就物满为患了。你要是愣往里揣,轻则是慢 性胃炎,重了就是急性胃扩张,后者有生命危险呢。更不屑说,长期的膏粱厚味,引起高胆 固醇糖尿病等等。钱能买来绫罗绸缎,可再娇美的妇人也只有一副身段,一次只能向世人展 现套在身体最外层的那套衣服 人和动物在结构上实在是大同小异,从翩飞的蝴蝶到一只最小的蚂蚁,都有腹腔和眼睛。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 比如理想,比如亲情,比如自由……都是金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了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 了金钱而被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人的躯体的每一个细 微之处,都是很容易满足的。造物以此来制约人对物质的欲望,鼓励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 在有了果腹的兽肉和蔽体的树叶之后,就开始创造语言、绘画和音乐……积蓄了一代又一代 的精华,于是我们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哲学的探讨和对宇宙的访问……那都是永无穷 尽的奥妙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上天入地呕心沥血地寻找与提炼 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 依精神,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12.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13.联系上下文,简述“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 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这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4分) 14.结合上文的相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对末节中“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 财富”这句话的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15-18题。(20分)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一幅很简单的画面拨动了我的心弦。 是那种很老很旧的仿日式小楼。略显笨拙的门廊下,站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手里 摆弄着一只红艳的蝴蝶结。在她的身后,她的母亲贴近她站着,正在细细地为她梳头。晨光 从街对面的楼顶上斜铺过来,将门廊分成界限清晰的两部分,一明一暗。小女孩就站在这水 样的阳光中,全身流淌着透明的新鲜与灵气,像摇曳在晨风中的一朵新蕾。母亲则被推在 暗影里,辨不清面容,只有恒久的安详与幸福隐约在眉宇间。也许是谁说了个笑话,母女二 人忽然开心地笑起来,满门廊都鼓荡着,拥塞着灿若朝霞的笑声, 似乎有一双手抚过我的心灵,温暖立刻弥漫了全身。记忆的叶片纷纷飘落,家的面貌从 遥远的地方一下子飞到了眼前 那是一片亲情的海啊! 母爱就从云蒸霞蔚中突现出来,如雨后的彩虹,满世界一片澄明。我试着用诗的触角感 知她,于是,我看见一棵缀满花朵的树,安详地沐浴在阳光中 譬如一株柳 就是在城市和乡村都极易见到的那种树。春天里披一身鹅黄,仲夏里撑一地浓阴,安安 静静地生长在每个人的视野中。雨天里或者阳光下,她更像一位淡妆肃立的女子。她的普遍 导致了她的普通,而她天性的安静又使她默默无闻。漫漫旅途中,在路旁或水边,能有几人 会因为一株柳的突然出现而驻足慨叹?只有当脚步接近荒原接近情感的边缘地带时,对于 的渴望才使旅人回头寻觅。在远方,那株柳仍然绿意葱茏地独立在风中。这道遥远的风景很 容易使人伤感,旅人便很自然地想起了童年和少年的大段时光
大,至多装上两三斤的食物,外加一罐扎啤,也就物满为患了。你要是愣往里揣,轻则是慢 性胃炎,重了就是急性胃扩张,后者有生命危险呢。更不屑说,长期的膏粱厚味,引起高胆 固醇糖尿病等等。钱能买来绫罗绸缎,可再娇美的妇人也只有一副身段,一次只能向世人展 现套在身体最外层的那套衣服。 人和动物在结构上实在是大同小异,从翩飞的蝴蝶到一只最小的蚂蚁,都有腹腔和眼睛。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 比如理想,比如亲情,比如自由……都是金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了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 了金钱而被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人的躯体的每一个细 微之处,都是很容易满足的。造物以此来制约人对物质的欲望,鼓励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 在有了果腹的兽肉和蔽体的树叶之后,就开始创造语言、绘画和音乐……积蓄了一代又一代 的精华,于是我们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哲学的探讨和对宇宙的访问……那都是永无穷 尽的奥妙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上天入地呕心沥血地寻找与提炼。 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 依精神,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12.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概括作者的观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联系上下文,简述“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 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这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上文的相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对末节中“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 财富”这句话的认识。(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 15-18 题。(20 分)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一幅很简单的画面拨动了我的心弦。 是那种很老很旧的仿日式小楼。略显笨拙的门廊下,站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手里 摆弄着一只红艳的蝴蝶结。在她的身后,她的母亲贴近她站着,正在细细地为她梳头。晨光 从街对面的楼顶上斜铺过来,将门廊分成界限清晰的两部分,一明一暗。小女孩就站在这水 一样的阳光中,全身流淌着透明的新鲜与灵气,像摇曳在晨风中的一朵新蕾。母亲则被推在 暗影里,辨不清面容,只有恒久的安详与幸福隐约在眉宇间。也许是谁说了个笑话,母女二 人忽然开心地笑起来,满门廊都鼓荡着,拥塞着灿若朝霞的笑声。 似乎有一双手抚过我的心灵,温暖立刻弥漫了全身。记忆的叶片纷纷飘落,家的面貌从 遥远的地方一下子飞到了眼前。 那是一片亲情的海啊! 母爱就从云蒸霞蔚中突现出来,如雨后的彩虹,满世界一片澄明。我试着用诗的触角感 知她,于是,我看见一棵缀满花朵的树,安详地沐浴在阳光中。 譬如一株柳。 就是在城市和乡村都极易见到的那种树。春天里披一身鹅黄,仲夏里撑一地浓阴,安安 静静地生长在每个人的视野中。雨天里或者阳光下,她更像一位淡妆肃立的女子。她的普遍 导致了她的普通,而她天性的安静又使她默默无闻。漫漫旅途中,在路旁或水边,能有几人 会因为一株柳的突然出现而驻足慨叹?只有当脚步接近荒原接近情感的边缘地带时,对于绿 的渴望才使旅人回头寻觅。在远方,那株柳仍然绿意葱茏地独立在风中。这道遥远的风景很 容易使人伤感,旅人便很自然地想起了童年和少年的大段时光
那么,母爱生而为一株柳 譬如一株枣树 小巷的土墙边,山涧的崖畔上,河埠头,沟谷中,似乎没有什么条件可以限制她的脚步 她的躯干生来与粗壮无缘,春天里她静立一隅,瘦弱单薄,很让人担心,让人怀疑那样绵软 甘甜的枣子是不是这样的躯干捧出来的。然而不久就证实了,面对秋风中挂满枝头的小灯笼 似的红果,没有人否认那是她苦心凝聚的爱的糖汁。那份甘香穿越寒暑,历久弥香,引着漂 泊的游子不远万里,叩响家门… 她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她从未苛求更多的水、空气和阳光,她不需施肥、浇水,似乎 也没有人想过要为她施一点肥、浇一些水。在乡人的眼里,她的生长开花结果似乎都是自然 而然的事,用不着为此大惊小怪费力伤神。他们在秋天里采摘她的果实时不必稍存愧疚或者 感激 那么,母爱生而为一株枣树。 面对一棵树,在接受了她浓阴的慰藉之后,在分享了她生命的果实之后,我们是否想过 要为她做点什么,比如为她遮一遮风挡一挡雨,比如坐下来倾听她心底的诉说,比如尽我们 的力量给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微笑 那么,面对母爱呢? 面对母爱,正如面对一棵树,我们心清如水,倾听叶落的声音 15.文章开头描写了一幅母亲为女儿梳头的画面,请回答:(1)这幅画面表现了什么主 题?(不超过6个字)(2)画面给人的感受怎样?(不超过6个字)(4分)[来源Z。xx 16.“我试着用诗的触角感知她,于是,我看见一棵缀满花朵的树,安详地沐浴在阳光中。”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17.为什么说“母爱生而为一棵树”?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的比喻都写出了母爱的 什么特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6分) 18.人们对母爱的理解有很多方面,也用很多的比喻来表达对母爱的体会,请仿照例句 再造两句。(4分) 例句: 母爱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爱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慵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飘荡,使你眼前一片青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922题(10分) (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议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那么,母爱生而为一株柳。 譬如一株枣树。 小巷的土墙边,山涧的崖畔上,河埠头,沟谷中,似乎没有什么条件可以限制她的脚步。 她的躯干生来与粗壮无缘,春天里她静立一隅,瘦弱单薄,很让人担心,让人怀疑那样绵软 甘甜的枣子是不是这样的躯干捧出来的。然而不久就证实了,面对秋风中挂满枝头的小灯笼 似的红果,没有人否认那是她苦心凝聚的爱的糖汁。那份甘香穿越寒暑,历久弥香,引着漂 泊的游子不远万里,叩响家门…… 她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她从未苛求更多的水、空气和阳光,她不需施肥、浇水,似乎 也没有人想过要为她施一点肥、浇一些水。在乡人的眼里,她的生长开花结果似乎都是自然 而然的事,用不着为此大惊小怪费力伤神。他们在秋天里采摘她的果实时不必稍存愧疚或者 感激。 那么,母爱生而为一株枣树。 …… 面对一棵树,在接受了她浓阴的慰藉之后,在分享了她生命的果实之后,我们是否想过 要为她做点什么,比如为她遮一遮风挡一挡雨,比如坐下来倾听她心底的诉说,比如尽我们 的力量给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微笑…… 那么,面对母爱呢? 面对母爱,正如面对一棵树,我们心清如水,倾听叶落的声音…… 15.文章开头描写了一幅母亲为女儿梳头的画面,请回答:(1)这幅画面表现了什么主 题?(不超过 6 个字)(2)画面给人的感受怎样?(不超过 6 个字)(4 分)[来源:Z。xx。 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试着用诗的触角感知她,于是,我看见一棵缀满花朵的树,安详地沐浴在阳光中。”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什么说“母爱生而为一棵树”?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的比喻 都写出了母爱的 什么特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们对母爱的理解有很多方面,也用很多的比喻来表达对母爱的体会,请仿照例句 再造两句。(4 分) 例句: 母爱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爱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慵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飘荡,使你眼前一片青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19—22 题(10 分) (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议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