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课程:植物组织培养 学时:30学时 班级:植保、农学、园艺、园林 教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教 案 课 程: 植物组织培养 学 时: 30 学时 班 级:植保、农学、园艺、园林 教 师: 黑 龙 江 八 一 农 垦 大 学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学时 教学内容 2绪论及组织培养的试验室组成 2组织培养的设备、环境调控及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 2345678 2培养基的培制、选择和对前三讲的复习总结 2消毒、灭菌、接种、培养和驯化 试管苗增殖率的计算及营养器官的培养 2离体叶的培养及生殖器官的培养 2培育无病毒苗木的意义及方法 2无病毒苗木的鉴定、繁殖、保存和利用 2花药和花粉粒的培养 原生质体的培养 2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2香石竹的组织培养及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兰科花卉的组织培养 水果作物的组织培养 马铃薯和番茄的组织培养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理论课实验课总课 周次时数时数|时数 绪论 2组织培养的试验设备及培养条件 2.5 3培养基 2.5 4操作技术 5植物器官的培养 6植物无病毒苗木的培育 7花药和花粉粒的培育 34423 8原生质体培养 3 10兰科花卉的组织培养 11水果作物的组织培养 12马铃薯和番茄的组织培养
一、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 绪论及组织培养的试验室组成 2 2 组织培养的设备、环境调控及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 3 2 培养基的培制、选择和对前三讲的复习总结 4 2 消毒、灭菌、接种、培养和驯化 5 2 试管苗增殖率的计算及营养器官的培养 6 2 离体叶的培养及生殖器官的培养 7 2 培育无病毒苗木的意义及方法 8 2 无病毒苗木的鉴定、繁殖、保存和利用 9 2 花药和花粉粒的培养 10 2 原生质体的培养 11 2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12 2 香石竹的组织培养及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13 2 兰科花卉的组织培养 14 2 水果作物的组织培养 15 2 马铃薯和番茄的组织培养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 周次 理论课 时数 实验课 时数 总课 时数 1 绪论 1 1 2 组织培养的试验设备及培养条件 2.5 2.5 3 培养基 2.5 2.5 4 操作技术 3 3 5 植物器官的培养 4 4 6 植物无病毒苗木的培育 4 4 7 花药和花粉粒的培育 2 2 8 原生质体培养 3 3 9 草木花卉的组织培养 2 2 10 兰科花卉的组织培养 2 2 11 水果作物的组织培养 2 2 12 马铃薯和番茄的组织培养 2 2 合 计 30 30
三、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章绪论 目的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类型:掌握组织培养的特点;初步 掌握组织培养的发展史;基本掌握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类型及其特点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1学时 植物组织培养的狭义概念、广义概念、外植体概念及组织培养 的特点 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启发式讲 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授:并配 探索阶段 合多媒体 、奠基阶段 课件 迅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植物组织培养与农业的关系 、快速繁殖苗木 、获得脱毒苗木 、为农作物育种提供有利的手段 四、实现工厂化育苗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 称 第一章 绪论 目 的 要 求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类型;掌握组织培养的特点;初步 掌握组织培养的发展史;基本掌握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重 点 难 点 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类型及其特点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 学时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狭义概念、广义概念、外植体概念及组织培养 的特点 二、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一、探索阶段 二、奠基阶段 三、迅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与农业的关系 一、快速繁殖苗木 二、获得脱毒苗木 三、为农作物育种提供有利的手段 四、实现工厂化育苗 启发式讲 授;并配 合多媒体 课件
名称 第二章组织培养的试验设备及培养条件 基本掌握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熟练掌握实验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 掌握组织培养的主要环境条件。 点组织培养常用仪器的使用及组织培养的主要环境条件的调控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组织培养的实验室组成 2.5 、洗涤室 学时 1.作用: 2.组成 、配置室 1.作用: 2.组成 无菌室 2.组成 四、培养室 1.作用: 2.需要具备的条件: 第二节常用设备与器材 玻璃器皿 试管、三角瓶、培养皿,其中最常用的是三角瓶 讲授式 (一)、对玻璃器皿的要求: 并配合多 (二)、玻璃器皿的规格 媒体课件 器材用具 作为辅助 镊子、剪刀、解剖刀、解剖针 手段 第三节影响组织培养的各种环境因素的调控 、温度 、光照 1.光强: 光质 3.光照时间 湿度 1.培养瓶内的湿度 2.环境湿度 四、渗透压 五、p值
名 称 第二章 组织培养的试验设备及培养条件 目 的 要 求 基本掌握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熟练掌握实验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 掌握组织培养的主要环境条件。 重 点 难 点 组织培养常用仪器的使用及组织培养的主要环境条件的调控。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5 学时 第一节 组织培养的实验室组成 一、洗涤室 1.作用: 2.组成: 二、配置室 1.作用: 2.组成: 三、无菌室 1.作用: 2.组成: 四、培养室 1.作用: 2.需要具备的条件: 第二节 常用设备与器材 一、玻璃器皿 试管、三角瓶、培养皿,其中最常用的是三角瓶 (一)、对玻璃器皿的要求: (二)、玻璃器皿的规格: 二、器材用具 镊子、剪刀、解剖刀、解剖针 第三节 影响组织培养的各种环境因素的调控 一、温度 二、光照 1.光强: 2.光质: 3.光照时间: 三、湿度 1.培养瓶内的湿度 2.环境湿度 四、渗透压 五、pH 值 六、气体 讲授式; 并配合多 媒体课件 作为辅助 手段
名称 第三章培养基 掌握培养基的种类和特点;基本掌握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和适宜的剂量;熟 练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初步掌握培养基的筛选方法 重点 培养基的种类、制备方法和步骤;培养基的选择。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 2.5 培养基的种类、特点及相应的组成 学时 培养基 特点一组成 、培养基的成分及相应作用 (一)、成分:1.水2.无机化合物3.有机化合物4.植物 激素5.培养材料的支持物6.抗生物质7.抗氧化 物质8.活性碳 (二)、各成分的相应作用 第二节培养基的培制 讲授法 、母液的配制 (讲述 1.种类: 讲解、讲 2.母液的浓缩倍数: 读);并配 、工作培养基的培制 合多媒体 (一)、量取母液 果件作为 (二)、定容 辅助手段 (三)、加热 (四)、灭菌 第三节培养基的选择 (一)单因子试验法 、培养基的选择方法〈(二)多因子试验法 (三)广谱试验法
名 称 第三章 培养基 目 的 要 求 掌握培养基的种类和特点;基本掌握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和适宜的剂量;熟 练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初步掌握培养基的筛选方法。 重 点 难 点 培养基的种类、制备方法和步骤;培养基的选择。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5 学时 第一节 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 一、培养基的种类、特点及相应的组成 培养基 特点 组成 二、培养基的成分及相应作用 (一)、成分:1.水 2.无机化合物 3.有机化合物 4.植物 激素 5.培养材料的支持物 6.抗生物质 7.抗氧化 物质 8.活性碳 (二)、各成分的相应作用 第二节 培养基的培制 一、母液的配制 1.种类: 2.母液的浓缩倍数: 二、工作培养基的培制 (一)、量取母液 (二)、定容 (三)、加热 (四)、灭菌 第三节 培养基的选择 (一)单因子试验法 一、培养基的选择方法 (二)多因子试验法 (三)广谱试验法 讲授法 (讲述、 讲解、讲 读);并配 合多媒体 课件作为 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