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第四章操作技术 熟练掌握与组织培养相关的灭菌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培养和驯化的 方法和步骤;基本掌握褐变和玻璃化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重点 重点为无菌操作技术以及褐变和玻璃化原因及采取的对策:难点为对试管 苗增殖率计算公式的理解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消毒、灭菌与接种 3学时一、消毒和灭菌的概念及区别 (一)、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和区别 (二)、灭菌的方法种类 、灭菌方法 (一)、培养基的高压灭菌方法 二)、接种工具、植物材料的灭菌方法 (三)、不耐热物质的灭菌方法 (四)、一些物体表面的灭菌方法 (五)、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的灭菌方法 、无菌接种技术 (一)、无菌接种的含义 (二)、无菌接种的步骤 第二节培养和驯化 采用类比 、培养的概念和方法 法,并配 (一)、培养的概念 合实例讲 (二)、培养的方法 授;同时 、培养的步骤 运用多媒 (一)、初代培养 体课件作 (二)、继代培养 为辅助手 、试管苗的驯化移栽 1.移栽用的基质和容器 2.移栽前的练苗 3.移栽和幼苗的管理 第三节试管苗增殖率的计算 试管苗年增殖率的计算公式 Y:年增殖率(瓶) X:每周期增殖的倍数 n:一年增殖的周期数=365/增殖周期 增殖周期:指从接种开始到再次接种所需要的天数 增殖倍数:每个增殖周期中一瓶能接种多少瓶 注:只要每年能増殖8-10次,每次能增殖3-4倍以上,就可满 足快速繁殖的要求
名 称 第四章 操作技术 目 的 要 求 熟练掌握与组织培养相关的灭菌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培养和驯化的 方法和步骤;基本掌握褐变和玻璃化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重 点 难 点 重点为无菌操作技术以及褐变和玻璃化原因及采取的对策;难点为对试管 苗增殖率计算公式的理解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3 学时 第一节 消毒、灭菌与接种 一、消毒和灭菌的概念及区别 (一)、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和区别 (二)、灭菌的方法种类: 二、灭菌方法 (一)、培养基的高压灭菌方法 (二)、接种工具、植物材料的灭菌方法 (三)、不耐热物质的灭菌方法 (四)、一些物体表面的灭菌方法 (五)、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的灭菌方法 三、无菌接种技术 (一)、无菌接种的含义 (二)、无菌接种的步骤 第二节 培养和驯化 一、培养的概念和方法 (一)、培养的概念 (二)、培养的方法 二、培养的步骤 (一)、初代培养 (二)、继代培养 三、试管苗的驯化移栽 1.移栽用的基质和容器 2.移栽前的练苗 3.移栽和幼苗的管理 第三节 试管苗增殖率的计算 试管苗年增殖率的计算公式 Y=Xn Y:年增殖率(瓶) X:每周期增殖的倍数 n:一年增殖的周期数=365/增殖周期 增殖周期:指从接种开始到再次接种所需要的天数 增殖倍数:每个增殖周期中一瓶能接种多少瓶 注:只要每年能增殖 8-10 次,每次能增殖 3-4 倍以上,就可满 足快速繁殖的要求。 采用类比 法,并配 合实例讲 授;同时 运用多媒 体课件作 为辅助手 段
名称 第五章植物器官的培养 般掌握离体根培养的取材部位、培养基的选择、胚胎培养的类型与各自 的注意事项。熟练掌握茎尖培养的种类和操作步骤;茎段培养中材料的选择 要求处理及培养基的调整:离体叶片的培养步骤 重点 茎尖和离体叶片培养的操作步骤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营养器官的培养 4学时一、离体根的培养 (一)、意义 培养基的选择 (二)、培养方法 无性系的建立 培养条件 离体茎的培养 1.材料处理 (1)取材(2)消毒(3)接种 (一)、茎尖培养)2.培养方法 (1)培养基的选择(2)培养条件 (3)继代培养(4)生根培养 3.驯化移栽:(1)炼苗(2)移栽 1.材料处理: (1)取材(2)消毒(3)接种 (二)、茎段培养 2.培养方法 采用讲授 (1)培养基的选择(2)培养条件 同时 (3)继代培养(4)生根培养 运用多媒 3.驯化移栽:(1)炼苗(2)移栽 体课件作 为辅助手 、离体叶的培养 (一)、叶的结构:叶原基、叶柄、叶鞘、叶片、子叶 1.材料选取 (二)、叶片的培养方法了2.消毒与接种 3.培养条件 第二节生殖器官的培养 花器官和种子的培养 1.取材、消毒和接种 (一)、花蕾培养 2.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1.种子培养的意义 (二)、种子培养 2.培养基、灭菌和接种培养
名 称 第五章 植物器官的培养 目 的 要 求 一般掌握离体根培养的取材部位、培养基的选择、胚胎培养的类型与各自 的注意事项。熟练掌握茎尖培养的种类和操作步骤;茎段培养中材料的选择、 处理及培养基的调整;离体叶片的培养步骤。 重 点 难 点 茎尖和离体叶片培养的操作步骤。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 学时 第一节 营养器官的培养 一、离体根的培养 (一)、意义 培养基的选择 (二)、培养方法 无性系的建立 培养条件 二、离体茎的培养 1.材料处理: (1)取材(2)消毒(3)接种 (一)、茎尖培养 2.培养方法: (1)培养基的选择(2)培养条件 (3)继代培养 (4)生根培养 3.驯化移栽:(1)炼苗(2)移栽 1.材料处理: (1)取材(2)消毒(3)接种 (二)、茎段培养 2.培养方法: (1)培养基的选择(2)培养条件 (3)继代培养 (4)生根培养 3.驯化移栽:(1)炼苗(2)移栽 三、离体叶的培养 (一)、叶的结构:叶原基、叶柄、叶鞘、叶片、子叶 1.材料选取 (二)、叶片的培养方法 2.消毒与接种 3.培养条件 第二节 生殖器官的培养 一、花器官和种子的培养 1.取材、消毒和接种 (一)、花蕾培养 2.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1.种子培养的意义 (二)、种子培养 2.培养基、灭菌和接种培养 采用讲授 法;同时 运用多媒 体课件作 为辅助手 段
1.胚胎培养的意义 (三)、胚胎培养 成熟胚的培养 幼胚培养的方式 3.幼胚培养 影响培养成功的因素 (四)简单介绍胚株和胚乳的培养
1.胚胎培养的意义 (三)、胚胎培养 2.成熟胚的培养 幼胚培养的方式 3.幼胚培养 影响培养成功的因素 (四)简单介绍胚株和胚乳的培养
名称 第六章植物无病毒苗木的培育 初步掌握植物无病毒苗培养的意义:深入掌握热处理和微茎尖脱毒的原理 及方法;基本掌握无病毒植物的鉴定和利用;一般性掌握脱毒苗木的保存和利 要求用方法 重点 热处理和微茎尖脱毒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培育无病毒苗木在生产上的意义 4学时一、无病毒苗木的概念 、培育无病毒苗木的意义 第二节培育无病毒苗木的方法 热处理脱毒 (一)、热处理脱毒的发现及原理 (二)、热处理脱毒的方法 1.温汤浸渍处理 2.热空气处理 、微茎尖培养脱毒 1)基本培养基 1.微茎尖培养的培养基 2)激素 1)外植体预处理 2.培养方法 2)茎尖的剖离与接种 采用引 导、讲授 3)培养条件 与学生自 其它的脱毒方法 1)方法 1.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学相结合 2)原理 的教法方 3)缺点 1)含义 法,并辅 助多媒体 2.茎尖微体嫁接脱毒 课件等现 2)方法 3.花药培养脱毒 代化教学 4.化学药物脱毒 第三节无病毒苗木的鉴定方法 、指示植物鉴定法 1.含义2.优点3.对指标植物的基本要求 4.鉴定方法1)汁液涂抹法2)小叶嫁接法 抗血清鉴定法 1.原理与含义2.鉴定方法3.优点 电子显微镜检查法 简要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四、酶联免疫鉴定法 简要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无病毒苗木的繁殖、保存与利用(自学) 问答题:无病毒苗木的保存方法?
名 称 第六章 植物无病毒苗木的培育 目 的 要 求 初步掌握植物无病毒苗培养的意义;深入掌握热处理和微茎尖脱毒的原理 及方法;基本掌握无病毒植物的鉴定和利用;一般性掌握脱毒苗木的保存和利 用方法。 重 点 难 点 热处理和微茎尖脱毒的原理和方法。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 学时 第一节 培育无病毒苗木在生产上的意义 一、无病毒苗木的概念 二、培育无病毒苗木的意义 第二节 培育无病毒苗木的方法 一、热处理脱毒 (一)、热处理脱毒的发现及原理 (二)、热处理脱毒的方法 1.温汤浸渍处理 2.热空气处理 二、微茎尖培养脱毒 1)基本培养基 1.微茎尖培养的培养基 2)激素 1)外植体预处理 2.培养方法 2)茎尖的剖离与接种 3)培养条件 三、其它的脱毒方法 1)方法 1.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2)原理 3)缺点 1)含义 2.茎尖微体嫁接脱毒 2)方法 3.花药培养脱毒 4.化学药物脱毒 第三节 无病毒苗木的鉴定方法 一、指示植物鉴定法 1.含义 2.优点 3.对指标植物的基本要求 4.鉴定方法 1)汁液涂抹法 2)小叶嫁接法 二、抗血清鉴定法 1.原理与含义 2.鉴定方法 3.优点 三、电子显微镜检查法 简要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四、酶联免疫鉴定法 简要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无病毒苗木的繁殖、保存与利用(自学) 问答题:无病毒苗木的保存方法? 采用引 导、讲授 与学生自 学相结合 的教法方 法,并辅 助多媒体 课件等现 代化教学 手段
名称 第七章花药和花粉粒的培育 初步掌握花药和花粉培养的意义、花药与花粉的区别、花药培养的最佳接 种时期、花药培养的大致过程;基本掌握花药培养中花粉的发育途径:;并初步 要求掌握花粉培养的过程 重点 花药、花粉培养的大致过程:花粉发育的四种途径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花药和花粉粒培养的意义 2学时一、花药和花粉粒培养的概念 1.花药培养2.花粉粒培养 、花药和花粉粒培养的意义 第二节花药的培养 培养基的选择 基本培养基:MS、B5、、B6 诱愈培养基2.分化培养基3.生根培养基 花药材料的选取时期 具体依据:1.生理状态2.外观形态 、材料处理与培养 1.消毒与接种 2.培养条件 四、花药培养中花粉的发育途径 营养细胞发育途径 2.生殖细胞发育途径 采用讲授 3.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共同发育途径 教法,并 4.花粉粒均等分裂发育途径 辅助多媒 第三节花粉粒的培养 体课件等 培养基的选择 现代化教 材料的低温预处理 学手段 花粉粒的分离 四、培养方法 1.微室培养法 2.看护培养法
名 称 第七章 花药和花粉粒的培育 目 的 要 求 初步掌握花药和花粉培养的意义、花药与花粉的区别、花药培养的最佳接 种时期、花药培养的大致过程;基本掌握花药培养中花粉的发育途径;并初步 掌握花粉培养的过程。 重 点 难 点 花药、花粉培养的大致过程;花粉发育的四种途径。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学时 第一节 花药和花粉粒培养的意义 一、花药和花粉粒培养的概念 1.花药培养 2.花粉粒培养 二、花药和花粉粒培养的意义 第二节 花药的培养 一、培养基的选择 基本培养基:MS、B5、、B6 1.诱愈培养基 2.分化培养基 3.生根培养基 二、花药材料的选取时期 具体依据:1.生理状态 2.外观形态 三、材料处理与培养 1.消毒与接种 2.培养条件 四、花药培养中花粉的发育途径 1.营养细胞发育途径 2.生殖细胞发育途径 3.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共同发育途径 4.花粉粒均等分裂发育途径 第三节 花粉粒的培养 一、培养基的选择 二、材料的低温预处理 三、花粉粒的分离 四、培养方法 1.微室培养法 2.看护培养法 采用讲授 教法,并 辅助多媒 体课件等 现代化教 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