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4分) 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我们感动于邓稼先“鞠躬尽cui(),死而后已”的一生,领略到黄 河伟大而又坚强的英雄气gai(),感受到端木蕻良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挚痛的爱国情怀,也见 证了杨绛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徜徉()(2)鞠躬尽cui )(3)气gai )(4)挚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譬如烦躁侮辱微不足道 B.取缔霹雳热忱锋芒必露 祷告震悚斑斓契而不舍D.婉转哺育愧怍扑朔眯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_。世界无 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 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黄干涸堕落 B.枯萎干涸堕落 C.枯萎千旱陨落 D.枯黄干旱陨落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B.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河满子简直就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夸张) B.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排比) C.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比喻) D.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湖南省武冈市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时量: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 积累运用(34 分) 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 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我们感动于邓稼先“鞠躬尽 cuì( ),死而后已”的一生,领略到黄 河伟大而又坚强的英雄气 gài( ),感受到端木蕻良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挚.痛的爱国情怀,也见 证了杨绛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徜.徉( )(2)鞠躬尽 cuì( )(3)气 gàì( )(4)挚.痛(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譬如 烦躁 侮辱 微不足道 B.取缔 霹雳 热忱 锋芒必露 C.祷告 震悚 斑斓 契而不舍 D.婉转 哺育 愧怍 扑朔眯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 ,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 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 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黄 干涸 堕落 B.枯萎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 B.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 ....,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D.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 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河满子简直就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夸张) B.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排比) C.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比喻) D.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首个集夏奥、冬奥 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 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C.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 强的民族精神。 B.《木兰诗》这首长篇叙事诗,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 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D.《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 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他们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8.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2)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3)草树知春不久归 (《晚春》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9.名著阅读题(每空1分,共4分 老舍先生在小说《骆驼祥子》中,描写了与祥子有关的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 ,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老姑娘 ,被罪恶的社会所逼一步步走向毁 灭的 还有敲诈了祥子第二次买车钱的 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10.诗歌鉴赏(4分)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分)
A. 2015 年 7 月 31 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 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首个集夏奥、冬奥 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 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C.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 强的民族精神。 B.《木兰诗》这首长篇叙事诗,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 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D.《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 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他们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8.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 ⑴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⑵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⑶草树知春不久归, 。(《晚春》) ⑷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⑸《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9. 名著阅读题(每空 1 分,共 4 分) 老舍先生在 小说《 骆驼祥子 》中, 描写了与 祥子有 关的各色 人物, 如残忍 霸道的车 主 ,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老姑娘 ,被罪恶的社会所逼一步步走向毁 灭的 ,还有敲诈了祥子第二次买车钱的 ,展示 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10.诗歌鉴赏(4 分)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 分)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 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独”字好在哪里?(2分) 11.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4分) 七年级(5)班决定开展“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设计两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2分) (2)、 ②在爱国诗歌朗诵活动中,请你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2分) 、阅读理解(36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 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 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 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 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 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 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 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 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 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独”字好在哪里?(2 分) 11.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4 分) 七年级(5)班决定开展“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设计两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2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爱国诗歌朗诵活动中,请你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2 分) 二、阅读理解(36 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6 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 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 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 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 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 15 度为 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 个节气正好 360 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 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 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 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2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 等节气中。(2分) 13.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 方面来介绍。(3分) 14.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 )(1 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二)枣核 萧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 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 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 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 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 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 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 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 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 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 “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
12.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 、 等节气中。(2 分) 13.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 、 、 三方面来介绍。(3 分) 14.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 )(1 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二)枣 核 萧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 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 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 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 “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 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 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 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 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 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 “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
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 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 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 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 前。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 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 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5.“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缺的是什么?为 什么?(2分) 16.本文叙述了作者同窗的哪几件事?从全文看,叙事线索是什么?(2分) .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18.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2分) (三)传递 (1)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2)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 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 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 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 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 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 前。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 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 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5.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缺的是什么? 为 什么?(2 分) 16.本文叙述了作者同窗的哪几件事?从全文看,叙事线索是什么?(2 分) 17.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 分) 18.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2 分) (三)传 递 ⑴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⑵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 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 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