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邵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三大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题序 总分合分人复分人 得分 得分评卷人复评人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一项是() A.恍惚(hu) 酝酿( niang) 应和( ying he) 混(hun)为一谈 B.烘(hong)托 抖擞(s6u) ( chuang 花团锦簇(cu) C.澄( cheng)清拆(chai)散贮(zh)蓄 煞(sha)有介事 D.热忱( cheng) 娇媚(mie) 僧(zeng)恨 刨(bao)根问底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遮蔽 掺和憔悴骸人听闻 B.睫毛 倜傥 不求胜解 C.怂恿 禁锢 侍弄咄咄逼人 D.确凿 寻觅 炫耀 粘轻怕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等很多蔬菜 B.“光头强”这个动漫形象对我并不陌生 C.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屠呦呦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B.“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 C.他经过一晚的休息,第二天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D.学龄前的妹妹总是把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混为一谈,让人哭笑不得。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飘逸着沁脾的清香: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只有细细品尝, 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1 湖南省新邵县 2018-2019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三大题。总分:120 分 考试时量:120 分钟) 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恍惚(hū) 酝酿(niàng) 应和(yìng hè) 混(hùn)为一谈 B.烘(hōng)托 抖擞(sǒu) 创(chuāng)伤 花团锦簇(cù) C.澄(chéng)清 拆(chāi)散 贮(zhù)蓄 煞(shà)有介事 D.热忱(chéng) 娇媚(miè) 憎(zèng)恨 刨(bào)根问底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遮蔽 掺和 憔悴 骸人听闻 B.睫毛 倜傥 淅沥 不求胜解 C.怂恿 禁锢 侍弄 咄咄逼人 D.确凿 寻觅 炫耀 粘轻怕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等很多蔬菜。 B.“光头强”这个动漫形象对我并不陌生。 C.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屠呦呦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的。 B. “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 ... 乐.。 C. 他经过一晚的休息,第二天神采奕奕 ....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D. 学龄前的妹妹总是把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混为一谈 ....,让人哭笑不得。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飘逸着沁脾的清香; ,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只有细细品尝, 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题序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③生命是茶 A.③②①B.①②③ ③①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想、高兴、他们、愿意”分别是名词、形容词、代词、副词。 B.“鱼塘”“地球”是单义词:“包袱”“负担”是多义词。 C.“狭隘、卑鄙、凶狠、损人利己”都是贬义词 D.“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运用了比喻修辞。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B.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去寒舍坐坐。 8.对《观沧海》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得分|评卷人复评人 、非选择题(54分) 9.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1)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5)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6)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0.综合性学习(共8分) 有同学从网上查找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指出关注中学
2 ① 生命是酒 ② 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①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理想、高兴、他们、愿意”分别是名词、形容词、代词、副词。 B.“鱼塘”“地球”是单义词;“包袱”“负担”是多义词。 C.“狭隘、卑鄙、凶狠、损人利己”都是贬义词。 D.“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运用了比喻修辞。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B.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去寒舍..坐坐。 8.对《观沧海》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 二、非选择题(54 分) 9.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空 1 分,共 8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 5 )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有同学从网上查找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指出关注中学
生饮食与健康的必要性。 【材料一】调査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肉类、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洋 快餐”,43%的学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 食品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 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 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这 些垃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1)请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材料一】 (2)为引导同学们正确饮食,有同学找到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要求补 写部分与前一部分内容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 五谷杂粮壮身体, 经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比起精制 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防癌 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菜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 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被民间尊为“蔬菜圣品”的 萝卜,则更是人们菜篮里的一剂“良药”。 (3)请结合“饮食与健康”这一主题写一句宣传语。(2分) (一)阅读(完成11-14题,共13分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 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 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 线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 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 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哪!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 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3 生饮食与健康的必要性。 【材料一】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肉类、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洋 快餐”,43%的学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 食品。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 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 (主要 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这 些垃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1)请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4 分)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引导同学们正确饮食,有同学找到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要求补 写部分与前一部分内容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 分) 五谷杂粮壮身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比起精制 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防癌 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菜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 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被民间尊为“蔬菜圣品”的 萝卜,则更是人们菜篮里的一剂“良药”。 (3)请结合“饮食与健康”这一主题写一句宣传语。(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完成 11-14 题,共 13 分)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 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 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 线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 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 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哪!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 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桌缝里, 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 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 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千娇百媚,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 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 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 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 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 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 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 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 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 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 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爽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 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 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11.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3分) 12.从第②③④段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3分) (1)第②段 (2)第③段 3)第④段 13.概括选文的中心思想(4分,每空2分) 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 的感 情,赞颂了师生之间 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14.第②段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为什么笑了?(3分)
4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桌缝里, 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 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 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千娇百媚,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 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 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 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 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 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 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 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 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 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 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爽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 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 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11.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3 分) 12.从第②③④段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3 分) (1)第②段: (2)第③段: (3)第④段: 13.概括选文的中心思想(4 分,每空 2 分) 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 情,赞颂了师生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14.第②段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为什么笑了?(3 分)
(二)阅读(完成15-18题,13分) 永恒的母亲 (1)我的母亲—一猎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 二十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2)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 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3〉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 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 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 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背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学问的人。我 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 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4)以前,母亲除了在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八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 难,飞去欧洲探望外孙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心碎的旅行。外孙的意外死亡, 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的那个中秋节 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 那父母亲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5)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 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地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6)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7)还是九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 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 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 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 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 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8)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 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 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的交给了 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5 (二)阅读(完成 15-18 题,13 分) 永恒的母亲 〈1〉我的母亲——猎进兰女士,在 19 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 二十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2〉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 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3〉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 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 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 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背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学问的人。我 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 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4〉以前,母亲除了在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八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 难,飞去欧洲探望外孙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心碎的旅行。外孙的意外死亡, 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的那个中秋节, 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 那父母亲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5〉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 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地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6〉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7〉还是九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 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 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 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 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 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8〉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 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 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的交给了 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