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免疫学的由来和发展 免疫学的经验时期(公元10-18世纪) 在十世纪,首次对天花做了清楚的临床描述,发现 天花病人复原后对天花具有持续的免疫性。并用病人 的痂接种未感染的人,使后者产生轻度的感染,并将不 再生天花,这是最先提出的关于获得性免疫的理论。 到十八世纪,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在东方颇为 盛行,明朝时期出过一本“种痘心得”,后传入其他国 家 1798年,英国的一位医生 Jenner发明了牛痘接种
第一节 免疫学的由来和发展 一. 免疫学的经验时期 (公元10-18 世纪) 在十世纪,首次对天花做了清楚的临床描述,发现 天花病人复原后对天花具有持续的免疫性。并用病人 的痂接种未感染的人,使后者产生轻度的感染, 并将不 再生天花, 这是最先提出的关于获得性免疫的理论。 到十八世纪, 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在东方颇为 盛行,明朝时期出过一本“种痘心得”,后传入其他国 家。 1798年, 英国的一位医生Jenner发明了牛痘接种
二实验免疫学时期(18世纪-20世纪中叶 1.牛痘的发明(1798)-标志进入实验免疫学时期 1804年牛痘疫苗传入中国,1980年WHO宣布天花灭绝。 2.减毒菌苗的发明-人为改造微生物或寻找一些低毒菌株(化学,物理,生物法) Paster1880年,炭疽菌减毒菌苗(用高温培养获得) 1885年,获得狂犬疫苗(兔体内传代法 法] Paster提出传染病的微生物病因学(并发现造酒变质是微生物引起) 3.抗毒素的发现 抗毒素: 提取外毒素后注射动物得到的动物血清 具有中和毒素的作用 外毒素: 细菌分泌的蛋白因 内毒素 细菌裂解后释放物质(脂多糖等 「德] Behring1890发现白喉减毒外毒素给动物注射,得到的动物血清 具有中和白喉减毒外毒素的作用--称抗毒素,1891用抗毒素治疗了白喉病人
二. 实验免疫学时期(18世纪-20世纪中叶) 1. 牛痘的发明(1798)--------标志进入实验免疫学时期 1804年牛痘疫苗传入中国,1980年WHO宣布天花灭绝。 2. 减毒菌苗的发明--人为改造微生物或寻找一些低毒菌株(化学,物理,生物法) Pastenr 1880年, 炭疽菌减毒菌苗(用高温培养获得) 1885年,获得狂犬疫苗(兔体内传代法) [法] Pastenr 提出传染病的微生物病因学(并发现造酒变质是微生物引起) 3. 抗毒素的发现 * 抗毒素:---------------提取外毒素后注射动物,得到的动物血清 具有中和毒素的作用 外毒素:---------------细菌分泌的蛋白因子 内毒素:--------------细菌裂解后释放物质(脂多糖等) [德] Bebring 1890发现 白喉减毒外毒素给动物注射,得到的动物血清 具有中和白喉减毒外毒素的作用---称抗毒素,1891用抗毒素治疗了白喉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