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崇左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传说为周文王所作,它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西方 的古典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时代。这个时代的古典主义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 简约、对称、节制。在这些美学原则的背后,隐含着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 式的追求。用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解读《周易》乾坤二卦中体现出的古典 美,可以探访两种文明之间深层的相似与不同 《周易》的简约之美不言而喻。就大的方面看,它取象以尽意。就小处 来看,《周易》卦爻辞简约的特点更是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字如千钧,意象 饱满、意蕴深厚。以坤卦的初爻辞为例,“履霜,坚冰至”,杨静池从历史唯物 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此爻讲行旅之人的旅程及在途中的艰难。《文言》则将此 爻用于人伦,认为弑君、弑父之事的发生,非一朝一夕之故。依此倒可以得见, 《周易》卦爻辞简约之下藏有丰富的意蕴,其用词简约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美。 在有关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的论述中,“对称”这个概念往往与其他概念 紧密相连,如:秩序、匀称、和谐等。在古典主义美学的奠基者贺拉斯那里,则 被称为“合式”,强调作品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从而构成首尾贯通的和谐整 体。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首先,乾下乾上构成全阳爻,光辉灿烂, 没有瑕疵。其次,六爻之间上下呼应,形成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对称关系。再 次,每两爻一组,象喻天、地、人的联系与互动,究其终是看人在天地构成的时 空维度中如何做到静则专、动则直,以悠游于天地间,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统 可见,乾卦结构上的对称呼应着意义土的和谐。 此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体现出对适度与节制的推崇。他认为“过” 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中道”在于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以合适的 度、对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乾卦中,“潜龙,勿用”,“亢龙,有悔”, “在田”好,“在天”好。体现出适时、适度,应时而变的重要,对中正柔和的 欣赏,以及对过刚过亢的警惕 由此可见,西方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适用于《周易》的美学解读。我们 不妨做进一步的推求。在古希腊文明中,对“正义”一词推崇备至。追溯至荷马 史诗,“正义”意味着天生万物,每一物都有自己应处的位置、应得的利益,每 个人都应得一己之所得,不企图得到他人之物。体现出对天地间万物和谐相处的 追求,这与《周易》中有关天地人的思想相同。另外,中希两种古代文明中都有 对“终极”的推求,试图把握万变中的不变,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也。但在西方文明中,对“道”的追求源于对“器”的有限性的充分 认识,希望通过对超越性的东西的追求来突破人类世界的有限性,这引导着他们 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求知求真。而在我们中国,对“道”的认识和追求,用来 断吉凶、知进退,非常务实。 (摘编自安宁《<周易>的古典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大致包含简约、对称和节制三点,这其中隐含 着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 2016 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周易》传说为周文王所作,它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西方 的古典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时代。这个时代的古典主义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 简约、对称、节制。在这些美学原则的背后,隐含着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 式的追求。用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解读《周易》乾坤二卦中体现出的古典 美,可以探访两种文明之间深层的相似与不同。 《周易》的简约之美不言而喻。就大的方面看,它取象以尽意。就小处 来看,《周易》卦爻辞简约的特点更是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字如千钧,意象 饱满、意蕴深厚。以坤卦的初爻辞为例,“履霜,坚冰至”,杨静池从历史唯物 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此爻讲行旅之人的旅程及在途中的艰难。《文言》则将此 爻用于人伦,认为弑君、弑父之事的发生,非一朝一夕之故。依此倒可以得见, 《周易》卦爻辞简约之下藏有丰富的意蕴,其用词简约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美。 在有关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的论述中,“对称”这个概念往往与其他概念 紧密相连,如:秩序、匀称、和谐等。在古典主义美学的奠基者贺拉斯那里,则 被称为“合式”,强调作品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从而构成首尾贯通的和谐整 体。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首先,乾下乾上构成全阳爻,光辉灿烂, 没有瑕疵。其次,六爻之间上下呼应,形成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对称关系。再 次,每两爻一组,象喻天、地、人的联系与互动,究其终是看人在天地构成的时 空维度中如何做到静则专、动则直,以悠游于天地间,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可见,乾卦结构上的对称呼应着意义土的和谐。 此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体现出对适度与节制的推崇。他认为“过” 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中道”在于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以合适的 度、对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乾卦中,“潜龙,勿用”,“亢龙,有悔”, “在田”好,“在天”好。体现出适时、适度,应时而变的重要,对中正柔和的 欣赏,以及对过刚过亢的警惕。 由此可见,西方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适用于《周易》的美学解读。我们 不妨做进一步的推求。在古希腊文明中,对“正义”一词推崇备至。追溯至荷马 史诗,“正义”意味着天生万物,每一物都有自己应处的位置、应得的利益,每 个人都应得一己之所得,不企图得到他人之物。体现出对天地间万物和谐相处的 追求,这与《周易》中有关天地人的思想相同。另外,中希两种古代文明中都有 对“终极”的推求,试图把握万变中的不变,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也。但在西方文明中,对“道”的追求源于对“器”的有限性的充分 认识,希望通过对超越性的东西的追求来突破人类世界的有限性,这引导着他们 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求知求真。而在我们中国,对“道”的认识和追求,用来 断吉凶、知进退,非常务实。 (摘编自安宁《<周易>的古典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大致包含简约、对称和节制三点,这其中隐含 着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
B.《周易》取象以尽意,并且其中的卦爻辞非常简约,语言张力十足,这都 充分体现出《周易》的简约之美 C.杨静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履霜,坚冰至”进行解读,认为此爻写 出了旅行的过程和旅程的艰难 D.乾卦中的六爻之间上下呼应,每两爻一组,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体现 了结构上的对称和意义上的和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杨静池和《文言》对于坤卦中初爻辞的不同解读可以看出,《周易》卦 爻辞虽然简约,但是意蕴丰富。 B.贺拉斯是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作品因为首尾贯通,和谐 整体,所以各部分之间有机协调 C.乾卦中的一些卦辞体现出适时、适度,应时而变的重要,对中正柔和的欣 赏,以及对过刚过亢的警惕。 D.荷马史诗中对“正义”的理解体现出对天地间万物和谐相处的追求,这与 《周易》中有关天地人的思想相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而在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中,对称往往 与秩序、匀称、和谐等概念紧密相连 B.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过”与“不及”都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他的中道思 想,倡导人们凡事都要适度和节制 C.西方文明在“道”的追求上与中国古代文明明显不同,它意在突破人类世 界的有限性,而我们中国则用来断吉凶、知进退。 D.《周易》体现出古希腊的古典美,由此可见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 《周易》与古希腊文明有着极深的渊源。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 之,已而奂生,其父以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奂。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 指陈时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 岁癸巳,奂微服北渡,冠氏帅赵寿之即延致奂,待以师友之礼。门人有 自京师载书来者,因得聚而读之。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 戊戌,试诸道进士。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 耶律楚材,楚材奏荐之,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将行,言于楚 材曰:“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 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愿假以岁月,使得抚摩疮痍,以为朝廷 爱养基本万一之助。”楚材甚善。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 简易为事。按行境内,亲问盐务月课几何、难易若何。有以增额言者,奂责之曰: “剥下欺上,汝欲我为之耶?”即减元额四之一,公私便之。不逾月,政成,时 论翕然,以为前此漕司未之有也。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 世祖驿召奂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疾笃,处置后事如 平时,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谥文宪。 奂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 之交。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奂不治生产,家无十金之业,而喜周人
B.《周易》取象以尽意,并且其中的卦爻辞非常简约,语言张力十足,这都 充分体现出《周易》的简约之美。 C.杨静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履霜,坚冰至”进行解读,认为此爻写 出了旅行的过程和旅程的艰难。 D.乾卦中的六爻之间上下呼应,每两爻一组,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体现 了结构上的对称和意义上的和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杨静池和《文言》对于坤卦中初爻辞的不同解读可以看出,《周易》卦 爻辞虽然简约,但是意蕴丰富。 B.贺拉斯是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作品因为首尾贯通,和谐 整体,所以各部分之间有机协调。 C.乾卦中的一些卦辞体现出适时、适度,应时而变的重要,对中正柔和的欣 赏,以及对过刚过亢的警惕。 D.荷马史诗中对“正义”的理解体现出对天地间万物和谐相处的追求,这与 《周易》中有关天地人的思想相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而在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中,对称往往 与秩序、匀称、和谐等概念紧密相连。 B.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过”与“不及”都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他的中道思 想,倡导人们凡事都要适度和节制。 C.西方文明在“道”的追求上与中国古代文明明显不同,它意在突破人类世 界的有限性,而我们中国则用来断吉凶、知进退。 D.《周易》体现出古希腊的古典美,由此可见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 《周易》与古希腊文明有着极深的渊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 之,已而奂生,其父以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奂。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 指陈时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 岁癸巳,奂微服北渡,冠氏帅赵寿之即延致奂,待以师友之礼。门人有 自京师载书来者,因得聚而读之。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 戊戌,试诸道进士。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 耶律楚材,楚材奏荐之,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将行,言于楚 材曰:“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 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愿假以岁月,使得抚摩疮痍,以为朝廷 爱养基本万一之助。”楚材甚善。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 简易为事。按行境内,亲问盐务月课几何、难易若何。有以增额言者,奂责之曰: “剥下欺上,汝欲我为之耶?”即减元额四之一,公私便之。不逾月,政成,时 论翕然,以为前此漕司未之有也。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 世祖驿召奂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疾笃,处置后事如 平时,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谥文宪。 奂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 之交。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奂不治生产,家无十金之业,而喜周人
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唯恐其名不闻;或小过 失,必尽言劝止,不计其怨怒也。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 《正统书》六十卷,行于世 (选自《元史·杨奂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 /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B.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 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C.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 /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D.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 /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 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 官吏私访。 C.诸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 续至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 A.杨奂出身有传奇色彩,他受人尊敬。他出生之前,母亲梦见东南方的阳光 照在自已的身上;赵寿之将他请来,以师友之礼相待,严实询问他的行止 B.杨奂关心民生,办事坚持原则。他巡视河南辖境时,过问盐税情况,严厉 批评提出增加盐税的人,下令减少盐税,官府百姓两相便利 C.杨奂敢言劝谏,心直口快。他作万言策上奏皇上,批评当时的弊政:;他向 耶律楚材吐露心声,得到称赞:别人有小过,他毫不顾忌地予以指出 D.杨奂为文喜新,著作丰富。他写文章绝不因袭古人,务必去除陈词滥调; 他著有《还山集》和《正统书》等,一共一百多卷流传于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5分) (2)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这首诗歌,完成8-9题。 送友人游河东① [唐]项斯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注】①河东:指唐代时的河东道,在今山两省永济县。②湖波:指代作者 所在的南方。③槐驿:指代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驿舍多种落叶乔木槐树
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唯恐其名不闻;或小过 失,必尽言劝止,不计其怨怒也。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 《正统书》六十卷,行于世。 (选自《元史·杨奂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 /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B.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 /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C.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 /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D.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 /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 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 官吏私访。 C.诸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 续至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 分) A.杨奂出身有传奇色彩,他受人尊敬。他出生之前,母亲梦见东南方的阳光 照在自已的身上;赵寿之将他请来,以师友之礼相待,严实询问他的行止。 B.杨奂关心民生,办事坚持原则。他巡视河南辖境时,过问盐税情况,严厉 批评提出增加盐税的人,下令减少盐税,官府百姓两相便利。 C.杨奂敢言劝谏,心直口快。他作万言策上奏皇上,批评当时的弊政;他向 耶律楚材吐露心声,得到称赞;别人有小过,他毫不顾忌地予以指出。 D.杨奂为文喜新,著作丰富。他写文章绝不因袭古人,务必去除陈词滥调; 他著有《还山集》和《正统书》等,一共一百多卷流传于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5 分) (2)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这首诗歌,完成 8-9 题。 送友人游河东① [唐]项斯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②晴见雁,槐驿③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注】①河东:指唐代时的河东道,在今山两省永济县。②湖波:指代作者 所在的南方。③槐驿:指代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驿舍多种落叶乔木槐树
8.诗歌首联表现了诗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5 分) 9.诗歌颈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 替过程中的 景象,富含哲理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 苦闷心情,无奈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征服 陈忠实 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南葫 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南葫芦晰渐看分明了 那是南红卫。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 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 只见南红卫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南葫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举着钢 又。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 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走!见队长!”倒霉透咧!南红卫边走边 想。队长南恒是我的对头。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 爸又怎么样呢?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 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 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问:“啥 事 光彩事!”是葫芦得意的调门。南恒明白了:南红卫偷了南葫芦承包 的大葱。 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 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 哈呀!葫芦叔一一”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 派去的 你说啥?”南葫芦打断他的话。 我派他去拔葱的。”南恒肯定地说 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 “我想看你到底负不负责任。”南恒仍然平静地说,简直跟真的
8.诗歌首联表现了诗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5 分) 9.诗歌颈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 “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 替过程中的 景象,富含哲理。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 苦闷心情,无奈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征 服 陈忠实 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南葫 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南葫芦晰渐看分明了, 那是南红卫。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 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 只见南红卫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南葫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举着钢 又。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 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走!见队长!”倒霉透咧!南红卫边走边 想。队长南恒是我的对头。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 爸又怎么样呢?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 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问:“啥 事?” “光彩事!”是葫芦得意的调门。南恒明白了:南红卫偷了南葫芦承包 的大葱。 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 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 “哈呀!葫芦叔——”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 派去的……” “你说啥?”南葫芦打断他的话。 “我派他去拔葱的。”南恒肯定地说。 “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 “我想看你到底负不负责任。”南恒仍然平静地说,简直跟真的一样
“噢!这……”南葫芦一下泄了气。南红卫转过脸,发出两声尴尬的笑 声 三人散后的好一会儿,南恒又听到有人敲门。南恒拉开门闩,一眼瞅见 门口站着南红卫,问:“你还没睡?” “睡不着· 好,咱俩扯扯。”南恒热情地说。于是俩人走在街巷里 刚才那事,你下一步…准备咋办呢?” “没有下一步。”村巷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 田野里比村巷里亮多了,清凉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气的夜风,吹得人心胸 里好舒畅,河滩里水鸟单调的叫声,更显出田野的寂静。两人在大路边坐下。 你为啥不整我呢?”南红卫突然转过头问。 我不想整任何人,我今年当队长,能不能把南村的事办好,是另一回 事 “你刚一上台,把你堂哥整惨了,”南红卫说,“对我咋这么客气? “我堂哥挪用公款,不能不整!你呢?我想拉你进队委会,把你的面皮 扒光了,就不好用了 “把我拉进你的班子?你是怯那些‘四清’运动中挨了整的人,是不 是?”南红卫反问。 “对!”南恒承认了。 南红卫得意起来:“我早就看穿了你。” 你先别得意,”南恒说,“你只说对了一半 那一半是啥?”南红卫问。 你有文化,有本事,对村里有用处。”南恒说,“你当队长那几年, 村里烂了,穷了,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你有几件事办得好,比如办秦川牛场、 办砖场……” 甭提了!”南红卫叹了口气,“一样也没成。” 不成的原因,关键在你只依靠你的那一股势力,把另外几股势力当敌 人。”南恒说。 南红卫沉吟丰晌,不得不承认。 你宁可南村继续烂下去,也不能容忍我南恒当队长!”南恒毫不回避 既然谈开了,就索性说个明白。“痛快!我承认。”南红卫激动地站起 来,“我今晚来找你,就是想听你说句实话 南恒也站起来,“不整你,就是这原因。” “我这号人……吃软不吃硬,”南红卫表白说,“其实,真正厉害的, 是老弟你这号人!” 甭钩心斗角了!老哥!”南恒也诚恳地说,“斗了十几年了,斗得大 家碗里一天比一天稀!” “南村不是没能人!”南红卫说,“却把本事花到钩心斗角上去了。” 南恒扶一下眼镜,高兴地叫起来:“这才是一句实扎扎的话。再往下说 呀 “完了。”南红卫说,“我睡不着。你包庇我,比罚我更叫人羞愧。我 找你就是想说这句话……
“噢!这……”南葫芦一下泄了气。南红卫转过脸,发出两声尴尬的笑 声。 三人散后的好一会儿,南恒又听到有人敲门。南恒拉开门闩,一眼瞅见 门口站着南红卫,问:“你还没睡?” “睡不着……” “好,咱俩扯扯。”南恒热情地说。于是俩人走在街巷里。 “刚才那事,你下一步……准备咋办呢?” “没有下一步。”村巷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 田野里比村巷里亮多了,清凉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气的夜风,吹得人心胸 里好舒畅,河滩里水鸟单调的叫声,更显出田野的寂静。两人在大路边坐下。 “你为啥不整我呢?”南红卫突然转过头问。 “我不想整任何人,我今年当队长,能不能把南村的事办好,是另一回 事。” “你刚一上台,把你堂哥整惨了,”南红卫说,“对我咋这么客气?” “我堂哥挪用公款,不能不整!你呢?我想拉你进队委会,把你的面皮 扒光了,就不好用了。” “把我拉进你的班子?你是怯那些‘四清’运动中挨了整的人,是不 是?”南红卫反问。 “对!”南恒承认了。 南红卫得意起来:“我早就看穿了你。” “你先别得意,”南恒说,“你只说对了一半。” “那一半是啥?”南红卫问。 “你有文化,有本事,对村里有用处。”南恒说,“你当队长那几年, 村里烂了,穷了,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你有几件事办得好,比如办秦川牛场、 办砖场……” “甭提了!”南红卫叹了口气,“一样也没成。” “不成的原因,关键在你只依靠你的那一股势力,把另外几股势力当敌 人。”南恒说。 南红卫沉吟丰晌,不得不承认。 “你宁可南村继续烂下去,也不能容忍我南恒当队长!”南恒毫不回避。 既然谈开了,就索性说个明白。“痛快!我承认。”南红卫激动地站起 来,“我今晚来找你,就是想听你说句实话。” 南恒也站起来,“不整你,就是这原因。” “我这号人……吃软不吃硬,”南红卫表白说,“其实,真正厉害的, 是老弟你这号人!” “甭钩心斗角了!老哥!”南恒也诚恳地说,“斗了十几年了,斗得大 家碗里一天比一天稀!” “南村不是没能人!”南红卫说,“却把本事花到钩心斗角上去了。” 南恒扶一下眼镜,高兴地叫起来:“这才是一句实扎扎的话。再往下说 呀!” “完了。”南红卫说,“我睡不着。你包庇我,比罚我更叫人羞愧。我 找你就是想说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