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十八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镌刻(jua 恪守(ke) 迄今为止(qi) 煽风点火 (shan) B.劲敌(jing) 答理(da) 转弯抹角(mo) 悄无声 息(qiao) C.翘(qido)首 膝盖(qi) 舐犊情深(shi) 刚 愎自用(bi) D.蓦然(mo) 圭臬(nie) 少(shao)不更(geng)事 追本 溯(su)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 莫须有 囤积居奇 各行其事礼上往来 B.文身 挖墙脚 高屋建瓴 卑躬屈膝 轻歌曼舞 C.国粹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 眼花瞭乱 D.渲染 下马威 不肖子孙 面面俱到 虎视耽耽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10年岁末,国寿上海分公司和国际知名珠宝加工企业香港嘉麟金店,联手 为鹤卡客户推出了“钻石,献给我最爱的人”的大型惠赠活动。 B.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 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C.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 “抢盐潮”,这种现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D.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 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资料表明,五月份以来,国家提高房贷利率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打压房地产 市场,收到了明显成效,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房价虽继续攀升,但成交量大幅 萎缩 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 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C.目前多所高水平大学自发联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自主招生“联考” 在考试内容形式如何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如何突出不同高校学科特色 建立多元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D、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 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査,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 时刻的到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广西桂林十八中 2012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 文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镌刻(juān) 恪守(kè) 迄今为止(qì) 煽风点火 (shàn) B.劲敌(jìng) 答理(dá) 转弯抹角(mò) 悄无声 息(qiǎo) C.翘(qiáo)首 膝盖(qī) 舐犊情深(shì) 刚 愎自用(bì) D.蓦然(mò) 圭臬(niè) 少(shào)不更(gēng)事 追本 溯(sù)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 莫须有 囤积居奇 各行其事 礼上往来 B.文身 挖墙脚 高屋建瓴 卑躬屈膝 轻歌曼舞 C. 国粹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 眼花瞭乱 D. 渲染 下马威 不肖子孙 面面俱到 虎视耽耽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10 年岁末,国寿上海分公司和国际知名珠宝加工企业香港嘉麟金店,联手 为鹤卡客户推出了“钻石,献给我最爱的人”的大型惠赠活动。 B. 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 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 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C.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 “抢盐潮”,这种现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D.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 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资料表明,五月份以来,国家提高房贷利率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打压房地产 市场,收到了明显成效,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房价虽继续攀升,但成交量大幅 萎缩。 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 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C.目前多所高水平大学自发联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自主招生“联考”, 在考试内容形式如何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如何突出不同高校学科特色、 建立多元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D、2010 年 4 月 10 日,第 8 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 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 时刻的到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髙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 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 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 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 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 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 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 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 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 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 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 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 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 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 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 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四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 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撮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 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 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 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 性.唯一的途径是硏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 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 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 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 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 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 θ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 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 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5.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髙表明地球平均气 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硏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 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 变化的各种因素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㈠过去 5 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 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 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㈡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 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 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 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 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 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 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 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 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㈢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 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 温将上升 1 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 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 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 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㈣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 候敏感性在 2~4.5 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 3 撮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 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 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 预测的更高。 ㈤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 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 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 450 万年前),当时大气 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 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 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 3 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 25 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 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 平均气温升高 4.5 摄氏度。 ㈥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 会升高 3 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 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5.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 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 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 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 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 候变暖颇有价值。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 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 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 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 遇疾疫,唯遺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臼刺史,伪得喜 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①。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 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 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 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 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 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 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 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 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 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 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 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 先料其民力而燠休②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③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 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 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 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选 自《三国志》) 【注】①季娄,yulu,今河南商城县东北部、固始县南部,安徽霍邱县部分地 区。②燠休,使他们感到温暖和愉快。燠,y,温暖,使温暖。③颸,yngs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 候变暖颇有价值。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 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 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 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 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 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 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 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9 分) ㈠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 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 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①。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 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 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 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 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 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㈡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 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 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 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 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 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 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 先料其民力而燠休②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㈢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③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 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 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 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选 自《三国志》) 【注】①雩娄,yúlóu ,今河南商城县东北部、固始县南部,安徽霍邱县部分地 区。②燠休,使他们感到温暖和愉快。燠,yù,温暖,使温暖。③颺,yáng。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 B.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用:因此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 9.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3分)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④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⑤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 时 ⑥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 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 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 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 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5分)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5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晚景 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1、此词上片从哪些角度写景的?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4分)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 B.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用:因此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 9.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3 分)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④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⑤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 时 ⑥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 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 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 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 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 第Ⅱ卷(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5 分)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5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踏莎行 晚景 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1、此词上片从哪些角度写景的?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4 分)
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的?(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按第一题计分)(5分) (1)、问君西游何时 还 雄飞雌从绕林间。 细草微风岸, 月涌大江流。 ,歌诗 合为事而作。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 其行 廉 呼儿将出换美酒, ,哀民生之多艰。 五、(22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秋天的心 林清玄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 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 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 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无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 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 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 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 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的感慨其“文化”落后 逐渐冋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 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剌桐花了。 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 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 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晩五,冬天也是朝九晩五:晴天和雨天已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的?(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按第一题计分)(5 分) (1)、问君西游何时 还? 。 , 雄飞雌从绕林间。 细草微风岸, 。 , 月涌大江流。 ,歌诗 合为事而作。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 洁, ;其行 廉, 。 呼儿将出换美酒, 。 ,哀民生之多艰。 五、(22 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秋天的心 林清玄 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 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 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 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无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 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 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 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 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的感慨其“文化”落后, 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 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 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 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