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 单项选择题 1真理是: 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 2.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 A.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B.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是不是具有绝对性 D.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3.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是自然规律 C.真理是社会规律 D.真理是正确认识 4.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第一章 (第二节) 单项选择题 1 真理是: A.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 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 2.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 A.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B.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是不是具有绝对性 D.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3.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是自然规律 C.真理是社会规律 D.真理是正确认识 4.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0.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 A.不确定性 B.主观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1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是: A.真理具有一元性 B.有用即真理 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 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1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A.真理不能继续发展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0.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 A. 不确定性 B.主观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1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是: A.真理具有一元性 B.有用即真理 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 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12.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A.真理不能继续发展
B.真理的无条件性 C.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 D.真理不需要检验 13.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的内容没有确定性 B.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 C.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 D.没有确定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14.真理的内容是: A.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D.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5.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同意 B.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 C.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D.是否能够激励人和影响人 16.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诡辩论的观点 B.经验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17.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 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 反。这说明: 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B.真理的无条件性 C.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 D.真理不需要检验 13.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的内容没有确定性 B.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 C.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 D.没有确定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14.真理的内容是: A.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D.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5.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同意 B.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 C.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D.是否能够激励人和影响人 16.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诡辩论的观点 B.经验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17.1633 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 年 11 月 10 日罗马教 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 340 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 反。这说明: 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18.“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9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20.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A.逻辑证明 B.客观事物 C.科学理论 D.社会实践 2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B.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C.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的 D.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 22.下列对实践概念理解错误的是: A.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C,实践是实现改造世界任务的唯一途径 D.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 23.逻辑证明是: 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B.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18.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9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20.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A. 逻辑证明 B.客观事物 C.科学理论 D.社会实践 2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B.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C.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的 D.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 22.下列对实践概念理解错误的是: A.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C.实践是实现改造世界任务的唯一途径 D.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 23.逻辑证明是: 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B.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2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5.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26.哲学上的“价值”是指: A.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B.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C.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某种活动的经济效益 27.哲学上价值概念具有: A.最小的效用性 B.最大的效用性 C.最小的普遍性 D.最大的普遍性 28.评价性认识是: A.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内容的 B.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内容的 C.以获得客体的“真”为目的的 D.以获得主体的“善”为目的的 29.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 A.是各自独立、毫不相干的 B.是相互冲突、无法统一的
2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5.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26.哲学上的“价值”是指: A.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B.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C.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某种活动的经济效益 27. 哲学上价值概念具有: A.最小的效用性 B.最大的效用性 C.最小的普遍性 D.最大的普遍性 28.评价性认识是: A.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内容的 B.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内容的 C.以获得客体的“真”为目的的 D.以获得主体的“善”为目的的 29.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 A.是各自独立、毫不相干的 B.是相互冲突、无法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