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 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 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2010年6月26日
1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 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 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2010 年 6 月 26 日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课程编号:ZI03005 总学时/总学分:160/7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644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96/3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开课单位:医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教有核心课、必修课。 2、课程目的: 了解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的地位和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和方法: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 知识、原理及有关内容的最新进展。 了解基础护理的技术和手段:掌握环境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重点掌握为患者提供一般护理 技术、治疗性护理技术、病情观察与监测的相关概念及专业知识。 了解基础护理相关的技术:掌握护理技术服务基本原则,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 点掌握满足患者有关舒适、安全、清洁的护理技术操作,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吸氧、生命体征的 测量、导尿、鼻饲、灌肠、给药、输液及输血等常用的治疗性技术,心肺复苏技术与遗体护理技术, 标本采集与医疗护理文件书写与记录技术。基本掌握和再现常用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技术,满足护 理服务对健康及健康促进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了解护理工作的方法,护士素质的培养:理解课程的重要性、基本任务。 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二章环境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医院环境的调控。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2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 课程编号:Z103005 总学时/总学分:160/7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64/4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96/3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开课单位:医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核心课、必修课。 2、课程目的: 了解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的地位和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和方法;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 知识、原理及有关内容的最新进展。 了解基础护理的技术和手段;掌握环境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重点掌握为患者提供一般护理 技术、治疗性护理技术、病情观察与监测的相关概念及专业知识。 了解基础护理相关的技术;掌握护理技术服务基本原则,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 点掌握满足患者有关舒适、安全、清洁的护理技术操作,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吸氧、生命体征的 测量、导尿、鼻饲、灌肠、给药、输液及输血等常用的治疗性技术,心肺复苏技术与遗体护理技术, 标本采集与医疗护理文件书写与记录技术。基本掌握和再现常用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技术,满足护 理服务对健康及健康促进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 论 2 学时 了解护理工作的方法,护士素质的培养;理解课程的重要性、基本任务。 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二章 环 境 2 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医院环境的调控。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三章志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15学时含实验13学时 第一节患者入院的护理 实验1:各种铺床法12学时 第二节患者出院的护理 第三节运送患者法 实验2:搬运法1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患者入院的程序:理解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掌握分级护理,搬运患者的方 法。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角色扮演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DVD/示教制分组练习指导阶段考核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2个实验室共10个小组练习 第四章舒适与安全 4学时含实验2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患者的卧位与舒适实验3:患者的各种卧位及更换2学时 第三节疼痛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患者的安全 教学要求:了解辅助器的使用方法:理解保护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疼痛患者的护理, 常用卧位及卧位的适应范围,更换卧位的方法。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角色扮演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2个实验室共10个小组练习 第五章志者的清洁卫生13学时含实验9学时 第一节口腔护理实验4:患者的清洁卫生(口腔护理)4学时 第二节头发护理 实验4:患者的清洁卫生(头发护理)2学时 第三节皮肤护理实验4:患者的清洁卫生(床上擦浴)2学时 第四节会阴部护理实验4:患者的清洁卫生(晨晚间护理)1学时 第五节晨晚间护理 教学要求:了解保持志者清洁卫生的重要性:理解床上浴、皮肤的护理,晨、晚间护理的工作 3
3 第三章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15 学时 含实验 13 学时 第一节 患者入院的护理 实验 1:各种铺床法 12 学时 第二节 患者出院的护理 第三节 运送患者法 实验 2:搬运法 1 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患者入院的程序;理解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掌握分级护理,搬运患者的方 法。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角色扮演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 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阶段考核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 2 个实验室共 10 个小组练习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4 学时 含实验 2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患者的卧位与舒适 实验 3:患者的各种卧位及更换 2 学时 第三节 疼痛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患者的安全 教学要求:了解辅助器的使用方法;理解保护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疼痛患者的护理, 常用卧位及卧位的适应范围,更换卧位的方法。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角色扮演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 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 2 个实验室共 10 个小组练习 第五章 患者的清洁卫生 13 学时 含实验 9 学时 第一节 口腔护理 实验 4:患者的清洁卫生(口腔护理) 4 学时 第二节 头发护理 实验 4:患者的清洁卫生(头发护理) 2 学时 第三节 皮肤护理 实验 4:患者的清洁卫生(床上擦浴) 2 学时 第四节 会阴部护理 实验 4:患者的清洁卫生(晨晚间护理) 1 学时 第五节 晨晚间护理 教学要求:了解保持患者清洁卫生的重要性;理解床上浴、皮肤的护理,晨、晚间护理的工作
内容:掌握口腔护理的方法及特殊口腔护理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压疮的定义、预防、分期、临床 表现及护理。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讨论式角色扮演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DVD际教/分组练习指导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2个实验室共10个小组练习 第六章休息与活动2学时 了解休息的意义与条件,睡眠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性:理解睡眠的需要与评估,患者活动受限 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对患者活动的评估和护理:掌握协助患者休总的护理措施,促进睡眠的护 理措施,对志者活动的指导。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板书结合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感染 15学时含实验9学时 第一节医院感染 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第三节无菌技术 实验5:无菌技术7学时 第四节隔离技术实验6:隔离技术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及类型,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理解医院感染的基本概 念,清洁、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无南技术、隔离技术的概念:掌握无南技术操作原则,清洁 消毒、灭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无茵技术基本操作方法,隔离技术的原则、种类和方法。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阶段考核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2个实验室共10个小组练习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15学时含实验9学时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实验7:生命体征的测量(体温测量法)0.5学时
4 内容;掌握口腔护理的方法及特殊口腔护理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压疮的定义、预防、分期、临床 表现及护理。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讨论式/角色扮演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 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 2 个实验室共 10 个小组练习 第六章 休息与活动 2 学时 了解休息的意义与条件,睡眠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性;理解睡眠的需要与评估,患者活动受限 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对患者活动的评估和护理;掌握协助患者休息的护理措施,促进睡眠的护 理措施,对患者活动的指导。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板书结合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感染 15 学时 含实验 9 学时 第一节 医院感染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第三节 无菌技术 实验 5:无菌技术 7 学时 第四节 隔离技术 实验 6:隔离技术 2 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及类型,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理解医院感染的基本概 念,清洁、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的概念;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清洁、 消毒、灭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隔离技术的原则、种类和方法。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 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阶段考核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 2 个实验室共 10 个小组练习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15 学时 含实验 9 学时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实验 7:生命体征的测量(体温测量法) 0.5 学时
第二节脉搏的评估与护理实验7:生命体征的测量(脉搏测量法)0.5学时 第三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实验7:生命体征的测量(血压测量法)2学时 第四节呼吸的评估与护理实验7:生命体征的测量(呼吸测量法)0.5学时 实验8:生命体征的测量(氧气吸入疗法)5.5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体温调节的生理,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缺氧的分类:理解影响T、P、 R、B即变化的因素及意义,体温计的消毒方法及核对方法: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 观察和异常的护理,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吸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氧气疗法的适应症、副作 用。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时论式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真人操作阶段考核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2个实验室共10个小组练习 第九章冷、热疗法 5学时含实验3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冷热疗法的应用实验9:冷、热疗法的应用(乙醇擦浴)3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冷、热疗法的效应:理解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常用的冷、热疗方法:掌握 冷、热疗的适应症、禁忌症,乙醇擦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学导式/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2个实验室共10个小组练习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7学时含实验3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医院饮食 第三节营养状况的评估 第四节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 第五节特殊饮食护理 实验10:鼻饲法3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人体对营养的需要:理解病人饮食的护理:掌握医院腊食的种类,特殊饮食的 5
5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实验 7:生命体征的测量(脉搏测量法) 0.5 学时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实验 7:生命体征的测量(血压测量法) 2 学时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实验 7:生命体征的测量(呼吸测量法) 0.5 学时 实验 8:生命体征的测量(氧气吸入疗法) 5.5 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体温调节的生理,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缺氧的分类;理解影响 T、P、 R、BP 变化的因素及意义,体温计的消毒方法及核对方法;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 观察和异常的护理,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吸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氧气疗法的适应症、副作 用。 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 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真人操作/阶段考核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 2 个实验室共 10 个小组练习 第九章 冷、热疗法 5 学时 含实验 3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冷热疗法的应用 实验 9:冷、热疗法的应用(乙醇擦浴) 3 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冷、热疗法的效应;理解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常用的冷、热疗方法;掌握 冷、热疗的适应症、禁忌症,乙醇擦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学导式/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理论: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教学 实验:教学 DVD/示教/分组练习指导 教学形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每班分 2 个实验室共 10 个小组练习 第十章 饮食与营养 7 学时 含实验 3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院饮食 第三节 营养状况的评估 第四节 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 第五节 特殊饮食护理 实验 10:鼻饲法 3 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人体对营养的需要;理解病人饮食的护理;掌握医院膳食的种类,特殊饮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