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13-11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八年级下册 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 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2.仿写对联:双目如炬,阅遍人间百态;一笔似椽,描尽世上万颜。 检测反馈: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愚din()xuan()昂污gou() gan gd()广mdo() quan()发甲zhou()伯due()刀剑入qio()hon ()首 jiu chan()不清 2.仿写句子:例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阅读理解: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 “托尔斯泰这 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文中“仅仅”的意思是 ,它在句中强调 2.便刀剑入鞘”是一种比喻,它的语境义是 3.段中的“像村妇那样”能否删去?为什么? 4.品味“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个句子所蕴含的含义。 答 我的收获: 作业:可以摘录或品析一下好句子,小练笔描写一人物外貌,写写自学收获 感悟,或摘抄与本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等 5再塑生命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及作者对 莎莉文老师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品味本文优美的景物描写和清新朴实的语言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字词积累(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 释,解决疑难字词) 1摘录字词(“读一读,写一写”及补充的字词) 2解词 迁徙 繁衍: 花团锦簇: 冥思遐想 轻而易举: 11
2021-2-13- 11 -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 八年级下册 - 11 - 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 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2.仿写对联:双目如炬,阅遍人间百态;一笔似椽,描尽世上万颜。 检测反馈: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愚dùn( ) xuān( )昂 污gòu ( ) gān gà( ) 广mào( ) quán( )发 甲zhòu( ) 伯dué( ) 刀剑入qiào( )hàn ( )首 jiū chán( )不清 2. 仿写句子:例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二、阅读理解: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 “托尔斯泰这 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文中“仅仅”的意思是 ,它在句中强调 2.便刀剑入鞘”是一种比喻,它的语境义是 3.段中的“像村妇那样”能否删去?为什么? 4.品味“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个句子所蕴含的含义。 答: 我的收获: 作业:可以摘录或品析一下好句子,小练笔描写一人物外貌,写写自学收获、 感悟,或摘抄与本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等。 5 再塑生命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及作者对 莎莉文老师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品味本文优美的景物描写和清新朴实的语言。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一、字词积累(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 释,解决疑难字词) 1.摘录字词(“读一读,写一写”及补充的字词) 2.解词 迁徙: 繁衍: 花团锦簇: 冥思遐想: 轻而易举:
2021-2-13-12-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八年级下册 期期艾艾: 不可名状: 恍然大悟 3.词语的运用(自选不少于三个词语造句或连词成段) 、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2查阅背景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上解决。 探究案:(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思索) 1.概括文章内容。 2.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受教于莎莉文老师的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本文最感染你的是什么?(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为什么? 例:我喜欢“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 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别一只手上拼写 war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 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我的理解:在这里莎莉文老师既让小海伦从刚才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又准确 地抓住时机让海伦将“坏”和“水”分开认识了水这个事物。从中可以看出莎 莉文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多么奇妙啊! 4.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 5你是怎样理解本文的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的? 拓展延伸:1.你能举出像海伦一样具有为屈不挠奋斗精神的人名吗,说说他们 的事迹 2送给莎莉文老师一副对联
2021-2-13- 12 -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 八年级下册 - 12 - 期期艾艾: 不可名状: 恍然大悟: 3.词语的运用(自选不少于三个词语造句或连词成段) 二、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2.查阅背景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上解决。 探究案:(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思索) 1.概括文章内容。 2.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受教于莎莉文老师的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本文最感染你的是什么?(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为什么?) 示例:我喜欢“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 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别一只手上拼写 war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 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我的理解:在这里莎莉文老师既让小海伦从刚才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又准确 地抓住时机让海伦将“坏”和“水”分开认识了水这个事物。从中可以看出莎 莉文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多么奇妙啊! 4.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 5.你是怎样理解本文的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的? 拓展延伸:1.你能举出像海伦一样具有为屈不挠奋斗精神的人名吗,说说他们 的事迹。 2.送给莎莉文老师一副对联
2021-2-13-13-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八年级下册 检测反馈: 、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团锦cu()不可mng()状冥思xia()想繁花似j( 落英bin()纷you()然而生悔恨莫j() huang()然大悟 2选词填空。 忽然,有一个人拉着我的手,然后把我紧紧(抱、搂、揽)在怀里。 那是一个(明朗、明媚、晴朗)的清晨,我和老师散步到一个较远的地 方 我紧紧搂住老师,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的脚又重新踏在(坚实、平坦 肥沃)的土地上。 3填空。 (1)本文作者是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 (2)本文标题“再塑生命”,用通俗的话可以理解为 ,表达了 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 之情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1)教师节那天,全校师生汇聚一堂,谈笑风生, 场面很是热闹 (2)这次征文,在主题和文体上 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生的积极性。 (3)新建的烈士陵园,依山傍水,主碑两侧各有一条环山小路伸向远处,造 A.无拘无束不拘一格别具一格B.不拘一格无拘无束别具一格 C.不拘一格无拘无束独辟蹊径D.无拘无束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政府工作就要互帮互助,决不能各行其是。 B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明察秋毫。 C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自己的不 足而盲目悲观。 D经过认真的准备,张亮终于在演讲比赛中拔得头筹,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 子 我的收获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 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2021-2-13- 13 -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 八年级下册 - 13 - 检测反馈: 一、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团锦 cù( ) 不可 míng( )状 冥思 xiá( )想 繁花似 jĭn( ) 落英 bīn( )纷 yóu( )然而生 悔恨莫 jí( ) huăng( )然大悟 2.选词填空。 忽然,有一个人拉着我的手,然后把我紧紧 (抱、搂、揽)在怀里。 那是一个 (明朗、明媚、晴朗)的清晨,我和老师散步到一个较远的地 方。 我紧紧搂住老师,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的脚又重新踏在 (坚实、平坦、 肥沃)的土地上。 3.填空。 (1)本文作者是 国著名的 女作家、教育家。 (2)本文标题“再塑生命”,用通俗的话可以理解为 ,表达了 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 、 之情。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教师节那天,全校师生汇聚一堂,谈笑风生, ,场面很是热闹。 (2)这次征文,在主题和文体上 ,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生的积极性。 (3)新建的烈士陵园,依山傍水,主碑两侧各有一条环山小路伸向远处,造 型 。 A.无拘无束 不拘一格 别具一格 B.不拘一格 无拘无束 别具一格 C.不拘一格 无拘无束 独辟蹊径 D.无拘无束 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政府工作就要互帮互助,决不能各行其是。 B 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明察秋毫。 C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自己的不 足而盲目悲观。 D 经过认真的准备,张亮终于在演讲比赛中拔得头筹,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 子。 我的收获: 第五单元 21 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 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2021-2-13-14-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八年级下册 、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2文体介绍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 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 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及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2.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 负势竞上 绝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 直视无碍 一百许里 百叫无绝 百叫无绝 3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 互相轩邈 望峰息心 负势竞上 4古今异义 5重点词 从流 甚箭 猛浪若奔 负势 寒树 独绝: 直指 轩邈 千转 好鸟 百叫无绝 戾天 横柯上蔽 纶 共色: 俱净 百许里 六、整体感知 1、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我的疑问:
2021-2-13- 14 -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 八年级下册 - 14 - 二、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2 文体介绍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 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 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及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2.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 负势竞上 绝 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 直视无碍 一百许里 百叫无绝 百叫无绝 3.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 互相轩邈 望峰息心 负势竞上 4.古今异义 5.重点词: 从流: 甚箭 猛浪若奔 负势 寒树 独绝: 直指 轩邈 千转 好鸟 百叫无绝 戾天 横柯上蔽 经纶 共色: 俱净: 一百许里’: 六、整体感知 1、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我的疑问:
2021-2-13-15-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八年级下册 探究案: 1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据此划分层次并思考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 么? 2读第2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3.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些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用优美的语言加入自己的想象,描写富春江山水美 检测反馈:一、积累应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湍泠泠柯嘤嘤轩邈 鸢()飞戾 ()天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丛流漂荡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王转不穷 鸢飞戾天经纶世务 任意东西 负势竞上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下列各项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横柯上蔽,疏条交映 4.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5.翻译句子: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寒”来 称树 答 我的收获 22五柳先生传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021-2-13- 15 -曙光学校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 八年级下册 - 15 - 探究案: 1.文章的 3 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据此划分层次并思考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 么? 2.读第 2 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3.读第 3 段,思考:作者从哪些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用优美的语言加入自己的想象,描写富春江山水美 景。 检测反馈: 一、积累应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 湍 泠泠 柯 嘤嘤 轩邈 鸢( )飞戾 ( )天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流漂荡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千 转不穷 鸢飞戾天 经纶世务 任意东西 负势竞上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下列各项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横柯上蔽,疏条交映。 4.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5. 翻译句子: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寒”来 称树? 答: 我的收获: 22 五柳先生传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