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武汉市黄陂区九年级12月31日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蓬首垢gou面褴褛lnl悲怆 chuang静穆 B.慘淡经营yng思忖can流觞 shang 颦pin蹙 C.左睇di右盼幽咽ye嗔chen视 醴l泉 D.稍纵zng即逝翌l年 嬴lei弱 枯躁zao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如今,心中那条民族 的长城,也早已不复存在。人们爬长城,是为了怀古远眺:人们去草原,是 为了寻幽揽胜 (2)马背驮着夕阳,隐进了 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的积雪,红得热 烈,红得悲壮 (3)雾霭轻抹山谷 山峰,飘然而去。近处的树木,枝丫伸展,形成光怪陆离的景象。眼看着一切都 陷入空旷的“无”中。 A.隔阂镶掠过 B.隔膜画越过C.隔阂画掠过 D.隔膜镶越 3.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一张叶卡捷琳娜二世的18世纪油画在画展上意外蹿红的原因是因为画中的俄国女皇与英国现任首 相卡梅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B.本次展览以“番禺都会”、“海上丝路”、“革命之源”三大主题,彰显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 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城市特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各文博 单位联手举办的规模最大、文物级别最高 C.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说:“当世界上的一切己经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诗歌只有像爱情一样,可以 表达最深刻的本质。” D.德国圣诞博物馆馆长霍普特纳表示,可口可乐公司为了宣传,需要将圣诞老人塑造成总是笑哈哈的形象 但关于圣诞老人的起源众说纷纭 4.将“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绿竹林青草地。”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A)泉水一冲岀深山罅隙,月光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B)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 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 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C)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 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D) (共9分,每小题3分) 人体的3秒钟定则 你也许是一个球迷,那你有没有掐表算过人们在赢球之后的拥抱时间?英国心理学家艾米斯纳吉可留意过这 件事情。她观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1项运动赛事录像,并对赛后运动员与教练、队友、对手之间的拥抱 进行了计时,结果发现,来自32个国家的运动员和教练,每次拥抱的时间平均为3秒 而此前,科学家通过一项跨文化的研究就曾表明,人类行为的“3秒钟节奏”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两人握手时的摆动、抚摸孩子的亲昵表示、挥手告别等等,其动作节律要么是3秒钟,要么是3秒钟的倍
2013 年武汉市黄陂区九年级 12 月 31 日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总分:120 分 )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蓬首垢.gòu 面 褴褛..lán lǚ 悲怆.chuàng 静穆.mù B.惨淡经营.yíng 思忖.cǔn 流觞.shāng 颦.pín 蹙 C.左睇.dì右盼 幽咽.yè 嗔.chēn 视 醴.lǐ泉 D.稍纵.zòng 即逝 翌.lì年 赢.léi 弱 枯躁.zào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如今,心中那条民族 的长城,也早已不复存在。人们爬长城,是为了怀古远眺;人们去草原,是 为了寻幽揽胜。 ⑵马背驮着夕阳,隐进了 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的积雪,红得热 烈,红得悲壮。 ⑶雾霭轻抹山谷, 山峰,飘然而去。近处的树木,枝丫伸展,形成光怪陆离的景象。眼看着一切都 陷入空旷的“无”中。 A.隔阂 镶 掠过 B.隔膜 画 越过 C.隔阂 画 掠过 D.隔膜 镶 越 过 3.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一张叶卡捷琳娜二世的 18 世纪油画在画展上意外蹿红的原因是因为画中的俄国女皇与英国现任首 相卡梅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B.本次展览以“番禺都会”、“海上丝路”、“革命之源”三大主题,彰显广 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 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城市特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各文博 单位联手举办的规模最大、文物级别最高。 C.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说:“当世界上的一切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诗歌只有像爱情一样,可以 表达最深刻的本质。” D.德国圣诞博物馆馆长霍普特纳表示,可口可乐公司为了宣传,需要将圣诞老人塑造成总是笑哈哈的形象, 但关于圣诞老人的起源众说纷纭。 4.将“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绿竹林青草地。”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 (A)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B)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 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 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C)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 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D)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来源:www.sh ulihua.net] 人体的 3 秒钟定则 你也许是一个球迷,那你有没有掐表算过人们在赢球之后的拥抱时间?英国心理学家艾米斯·纳吉可留意过这 件事情。她观看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 21 项运动赛事录像,并对赛后运动员与教练、队友、对手之间的拥抱 进行了计时,结果发现,来自 32 个国家的运动员和教练,每次拥抱的时间平均为 3 秒。 而此前,科学家通过一项跨文化的研究就曾表明,人类行为的“3 秒钟节奏”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两人握手时的摆动、抚摸孩子的亲昵表示、挥手告别等等,其动作节律要么是 3 秒钟,要么是 3 秒钟的倍
摄影师拍照片时,为一个画面停留的时间通常接近3秒或,是其倍数; 在田径赛场上,从发出预备令到开始的时间间隔大约是3秒钟 交通信号灯由黄变红有3秒钟间歇,这样可使驾车者从容刹车 美国的心理学家经过对1万多名约会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初次见面时,大多数人在3秒,钟内就作出了是 否和对方继续交往的决定 不仅如此,我们的许多基本生理活动,如一次深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运行,持续时间也是3秒钟。 这一现象不仅限于人类。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某些生理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例如,科学家对生活在动物 园中的长颈鹿、浣熊、熊猫和袋鼠等动物进行硏究后发现:从咀嚼到排便,虽然它们毎一个动作持续的时间相当 多变,但平均时间是3秒钟 凡此种种,让心理学家很早就产生一种猜测:3秒钟间隔也许是人类感知生命的一个基本单位,我们对于“此 刻”的感知,大概就倾向于持续3秒钟。这个猜测简称为“3秒钟定则"。 你可不要小觑这短短的3秒钟。有神经生物学家认为,这一节奏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化 如果这个节奏时间缩短,比如缩短到10毫秒,那么尽管我们也许能够对外界潜在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但 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是,我们将时刻生活在恐惧和提心吊胆之中。例如在上述情况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颗朝你 呼啸而来的子弹,就像能看到一只铅球向你砸来一样。反之,如果节奏延长到1分钟,那么我们对自然界中发生 的许多事情都将无法作出及时的反应。 总之,正是这恰到好处的3秒钟,使我们既能够对外界的威胁适时地作出反应,又能够比较从容地生活一 一任何改变都可能不利于我们的生存。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3秒钟节奏”呢?这个秘密或许就藏在我们的大脑中。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对外界 事物的感知毎隔3秒钟要重新调整一次,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同时作岀反应。换句话说,客观事物 每次作用于人脑并使之作出反应的时间约为3秒钟,不足3秒钟容易出现差错,超过3秒钟则显得多余。 5.文章介绍了关于“人体三秒钟定则”的知识,下列对于文本内容概括不能并列的一项是() A.“三秒钟定则”现象 B.“三秒钟定则”存在的意义 C.缩短“三秒钟节奏”的副作用 D.出现“三秒钟节奏”的原因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数; 摄影师拍照片时,为一个画面停留的时间通常接近 3 秒或,是其倍数; 在田径赛场上,从发出预备令到开始的时间间隔大约是 3 秒钟: 交通信号灯由黄变红有 3 秒钟间歇,这样可使驾车者从容刹车; 美国的心理学家经过对 1 万多名约会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初次见面时,大多数人在 3 秒,钟内就作出了是 否和对方继续交往的决定; 不仅如此,我们的许多基本生理活动,如一次深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运行,持续时间也是 3 秒钟。 这一现象不仅限于人类。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某些生理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例如,科学家对生活在动物 园中的长颈鹿、浣熊、熊猫和袋鼠等动物进行研究后发现:从咀嚼到排便,虽然它们每一个动作持续的时间相当 多变,但平均时间是 3 秒钟。 凡此种种,让心理学家很早就产生一种猜测:3 秒钟间隔也许是人类感知生命的一个基本单位,我们对于“此 刻”的感知,大概就倾向于持续 3 秒钟。这个猜测简称为“3 秒钟定则”。 你可不要小觑这短短的 3 秒钟。有神经生物学家认为,这一节奏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化。 如果这个节奏时间缩短,比如缩短到 10 毫秒,那么尽管我们也许能够对外界潜在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但 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是,我们将时刻生活在恐惧和提心吊胆之中。例如在上述情况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颗朝你 呼啸而来的子弹,就像能看到一只铅球向你砸来一样。反之,如果节奏延长到 1 分钟,那么我们对自然界中发生 的许多事情都将无法作出及时的反应。 总之,正是这恰到好处的 3 秒钟,使我们既能够对外界的威胁适时地作出反应,又能够比较从容地生活— —任何改变都可能不利于我们的生存。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3 秒钟节奏”呢?这个秘密或许就藏在我们的大脑中。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对外界 事物的感知每隔 3 秒钟要重新调整—次, 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同时作出反应。换句话说,客观事物 每次作用于人脑并使之作出反应的时间约为 3 秒钟,不足 3 秒钟容易出现差错,超过 3 秒钟则显得多余。 5.文章介绍了关于“人体三秒钟定则”的知识,下列对于文本内容概括不能并列的一项是( ) A.“三秒钟定则”现象 B.“三秒钟定则”存在的意义 C.缩短“三秒钟节奏”的副作用 D.出现“三秒钟节奏”的原因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英国心理学家艾米斯纳吉可观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1项运动赛事录像后,发现来自32个国家的 动员和教练,每次拥抱的时间平均为3秒。 B.继艾米斯纳吉可的发现后,科学家通过一项跨文化的研究也曾表明,人类行为的“3秒钟节奏”在生活中 十分普遍 C.两人握手时的摆动、抚摸孩子的亲昵表示、挥手告别、交通信号灯的间歇等等,其动作节律要么是3秒 钟,要么是3秒钟的倍数 D.“3秒钟节奏”不仅限于人类,一些哺乳动物、鸟类的某些生理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 7.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摄影师拍照片时,为了遵循“3秒钟节奏”,所以常常喊“1,2,3”,然后“啪”按下快门,一个画面停 留的时间通常接近3秒或是其倍数 B.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初次见面时,大多数人在3秒钟内就作出了是否和对方继续交往的决定, 所以与人交往,要尽量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C.如果这个节奏时间缩短,比如缩短到10毫秒,那么我们能够对外界潜在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比如 说能快速躲开一颗向你呼啸而来的子弹 D.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每隔3秒钟要重新调整一次,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 同时作出反应,由此可见“一心不能二用”。 文言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日:“请献干 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日:“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日:“不 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一此为何若人?”王日:“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干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 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 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 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所以:用……方法 B.宋莫能守 莫:不
A.英国心理学家艾米斯纳吉可观看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 21 项运动赛事录像后,发现来自 32 个国家的运 动员和教练,每次拥抱的时间平均为 3 秒。 B.继艾米斯纳吉可的发现后,科学家通过一项跨文化的研究也曾表明,人类行为的“3 秒钟节奏”在生活中 十分普遍。 C.两人握手时的摆动、抚摸孩子的亲昵表示、挥手告别、交通信号灯的间歇等等,其动作节律要么是 3 秒 钟,要么是 3 秒钟的倍数。 D.“3 秒钟节奏”不仅限于人类,一些哺乳动物、鸟类的某些生理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 7.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摄影师拍照片时,为了遵循“3 秒钟节奏”,所以常常喊“1,2,3”,然后“啪”按下快门,一个画面停 留的时间通常接近 3 秒或是其倍数。 B.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初次见面时,大多数人在 3 秒钟内就作出了是否和对方继续交往的决定, 所以与人交往,要尽量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C.如果这个节奏时间缩短,比如缩短到 10 毫秒,那么我们能够对外界潜在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比如 说能快速躲开一颗向你呼啸而来的子弹。 D.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每隔 3 秒钟要重新调整一次,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 同时作出反应,由此可见“一心不能二用”。 三、文言文阅读(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千 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 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 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 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 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所以:用……方法 B.宋莫.能守 莫:不
C.宋之地方五百里 方:方圆 D.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 御 9.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B.不耻下问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先天下之 忧而忧 10.下列句子中“之”字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A.宋无罪而攻之 B.荆之地方五千里 C.宋何罪之有 D.吾知子之所以距 我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12.在下列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每句2分,共10分) (1)郡邑浮前浦, 身世浮沉雨打萍。 (3)了却君王天下事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节”是古代 这句诗表现了作者 的心理状态。 四、文学作品阅读(18分) 一颗不灭的灵魂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 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 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⑧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 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 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 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呜蝉此起彼 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 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 春柳衍生岀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舂。”“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 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C.宋之地方.五百里 方:方圆 D.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 御 9.下列加点词没有 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B.不耻.下问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先.天下之 忧而忧 10.下列句子中“之”字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A.宋无罪而攻之. B.荆之.地方五千里 C.宋何罪之.有 D.吾知子之.所以距 我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12.在下列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每句 2 分,共 10 分) (1)郡邑浮前浦, 。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节”是古代 , 这句诗表现了作者 的心理状态。 四、文学作品阅读(18 分) 一颗不灭的灵魂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 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 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⑧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 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 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 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呜蝉此起彼 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 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 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 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 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澘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 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 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 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 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 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13.按提示,填写文章的内容概要:(6分) (1)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_①和柳的声音、柳的妙处、柳的 (2)文段④划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柳树具有实用价值和 两个方面。(4分 14.结合文段语言环境,鉴赏下面句子。(4分) 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 15.说说文中引用诗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有什么作用?(4分) 16.通读全文,品读⑤至⑧段,说说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柳有哪两个方面的“不灭的灵魂”?(4分) 五、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8分) 教育部近日制定完成有关高考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其中计划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一年多 考。此消息一出,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学校准备开展以“正确看待英语高考改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你们小组确定的选题是“英语高考改革的利弊”,现在准备收集资料,请你设计一个调查项目。(2分)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资料,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两条英语高考改革之后人们对英语学习的看法。(4分)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 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 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 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 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 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 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13.按提示,填写文章的内容概要:(6 分) (1)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 ① 和柳的声音、柳的妙处、柳的 ② 。 (2)文段④划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柳树具有实用价值和 ③ 两个方面。(4 分) 14.结合文段语言环境,鉴赏下面句子。(4 分) 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 15.说说文中引用诗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有什么作用?(4 分) 16.通 读全文,品读⑤至⑧段,说说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柳有哪两个方面的 “不灭的灵魂”?(4 分) 五、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8 分) 教育部近日制定完成有关高考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其中计划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一年多 考。此消息一出,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学校准备开展以“正确看待英语高考改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你们小组确定的选题是“英语高考改革的利弊”,现在准备收集资料,请你设计一个调查项目。(2 分) 18.某同学搜集到以下资料,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两条英语高考改革之后人们对英语学习的看法。(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