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 2014.01 命题:温岭中学台州中学 审卷:台州市第一中学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黝(you)黑按(an)揭 擘画(po) 风尘仆仆(p) B.撇(pie)开剽(biao)悍当(dang)真封妻荫(yin)子 C.挫(cuo)折胼胝(zhi) 媾(gou)和 负隅(yu)顽抗 D.黥(qing)刑锁钥(yue) 摭(zhi)拾 损兵折(zhe)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依然没有淡岀当今人们的视野,原因在于他和卓文君的一段传奇情 缘深受时人亲睐,司马相如也被今人誉为“情圣” B.东君小说中沉稳作璧上观的徐三白、为五斗米折腰的顾樵、附庸风雅的唐老 板父子,都不难找到广泛的生活原型。 C.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 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 享现代化成果 D.卡梅伦与李克强总理共同见证了中英两国投资、金融等10个领域合作文件的 签署。其中,捷豹路虎签署了在中国销售45亿英镑的和约,对此,卡梅伦在新 浪微博上及时向网友报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3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著名金融学家郭田勇与10余 家金融机构共同把脉互联网金融未来。 B.你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古老悠远的城墙遗址,宁谧幽雅的大成圣殿,古韵 流淌的宽窄老街……每一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景点都是一页唾手可得的活的 史书。 C.中日关系的发展并不令人乐观。如果发生意外,地区局势有可能失控,在未 来的数月乃至数年中,避免中日间矛盾的升级是十分重要的。 D.他们在一封致ABC的公开信中说,这段不当内容已远远超出童言无忌和美式幽 默的范畴,而主持人吉米·基梅尔和ABC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华人并不缺少幽 默感,但不能容忍这种公然歧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除了鸳鸯,厚脸皮的野鸬鹚和脸黑似包公的绿翅鸭也都爱在西湖过冬,美丽的 它们会否留下,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它们。 B.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硏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 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C.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汽车被公安机关处罚后表示,他会加强对法律 知识的认识和学习,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以此为警戒并给他 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D.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德国总 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冠军,包括彭丽媛在内的9名中国人榜上有名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浙江省台州市 2014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 2014.01 命题:温岭中学 台州中学 审卷:台州市第一中学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黝(yōu)黑 按(àn)揭 擘画(pò) 风尘仆仆(pú) B. 撇(piē)开 剽(biāo)悍 当(dàng)真 封妻荫(yìn)子 C. 挫(cuō)折 胼胝(zhī) 媾(gòu)和 负隅(yú)顽抗 D. 黥(qíng)刑 锁钥(yuè) 摭(zhí)拾 损兵折(zhé)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司马相如依然没有淡出当今人们的视野,原因在于他和卓文君的一段传奇情 缘深受时人亲睐,司马相如也被今人誉为“情圣”。 B. 东君小说中沉稳作璧上观的徐三白、为五斗米折腰的顾樵、附庸风雅的唐老 板父子,都不难找到广泛的生活原型。 C.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 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 享现代化成果。 D. 卡梅伦与李克强总理共同见证了中英两国投资、金融等 10 个领域合作文件的 签署。其中,捷豹路虎签署了在中国销售 45 亿英镑的和约,对此,卡梅伦在新 浪微博上及时向网友报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3 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著名金融学家郭田勇与 10 余 家金融机构共同把脉互联网金融未来。 B.你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古老悠远的城墙遗址,宁谧幽雅的大成圣殿,古韵 流淌的宽窄老街……每一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景点都是一页唾手可得的活的 史书。 C.中日关系的发展并不令人乐观。如果发生意外,地区局势有可能失控,在未 来的数月乃至数年中,避免中日间矛盾的升级是十分重要的。 D.他们在一封致 ABC 的公开信中说,这段不当内容已远远超出童言无忌和美式幽 默的范畴,而主持人吉米·基梅尔和 ABC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华人并不缺少幽 默感,但不能容忍这种公然歧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除了鸳鸯,厚脸皮的野鸬鹚和脸黑似包公的绿翅鸭也都爱在西湖过冬,美丽的 它们会否留下,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它们。 B. 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 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C. 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汽车被公安机关处罚后表示,他会加强对法律 知识的认识和学习,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以此为警戒并给他一 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D.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 2013 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德国总 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冠军,包括彭丽媛在内的 9 名中国人榜上有名。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摹仿,终于独 创 ,艺术就得到了新的生命一一不傍门户,不落窠臼,就是所 谓独创了。 ①从摹仿中蜕化出来 ②不摹仿打不起根基 ③但是不用着急 ④凭真诚的态度去摹仿的,自然而然会有蜕化的一天 ⑤摹仿久了就没有了自我,只好永远追随人家的脚后跟 A.②⑤③④① B.⑤②③①④ C.⑤①④③② D.②③⑤①④ 6.仿照示例,将下列两个字加以拆拼,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有积极 意义。(句式不作要求)(4分) 示例 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著地站立了一生。 值 (2分) 品 (2分) 7.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文字的含意。(不超过50个字)(5分) 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新 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 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处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 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中医非戴“科学”这帽子? 《美国首次认同中医药学为独立科学体系》这篇报道经网络转载后,又 引发了对中医的新一轮争议。这篇报道也受到反中医论者的指责,原因是FDA 的文件中并没有认同中医为“独立科学体系”。于是争论又回到老问题上去了 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确实,“独立科学体系”云云,不是FDA文件的原话。报道所引用的美国人 那份文件的原文是:传统医学体系是“有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与对抗疗法(西 方主流医学传统疗法)独立或平行发展而来”的一一美国人确实没有这样说。本 来中医已经被中科院院土、物理学家何祚庥戴上了“伪科学”的帽子,现在这篇 报道想替中医说句好话,没想到又给了反中医论者攻击的口实 要“科学”,不要“科学主义
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摹仿,终于独 创。 , , , , ,艺术就得到了新的生命——不傍门户,不落窠臼,就是所 谓独创了。 ①从摹仿中蜕化出来 ②不摹仿打不起根基 ③但是不用着急 ④凭真诚的态度去摹仿的,自然而然会有蜕化的一天 ⑤摹仿久了就没有了自我,只好永远追随人家的脚后跟 A.②⑤③④① B.⑤②③①④ C.⑤①④③② D.②③⑤①④ 6.仿照示例,将下列两个字加以拆拼,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有积极 意义。(句式不作要求) (4 分) 示例 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著地站立了一生。 值: (2 分) 品: (2 分) 7.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文字的含意。(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新 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 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处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 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中医非戴“科学”这帽子? 《美国首次认同中医药学为独立科学体系》这篇报道经网络转载后,又 引发了对中医的新一轮争议。这篇报道也受到反中医论者的指责,原因是 FDA 的文件中并没有认同中医为“独立科学体系”。于是争论又回到老问题上去了 ——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确实,“独立科学体系”云云,不是 FDA 文件的原话。报道所引用的美国人 那份文件的原文是:传统医学体系是“有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与对抗疗法(西 方主流医学传统疗法)独立或平行发展而来”的——美国人确实没有这样说。本 来中医已经被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何祚庥戴上了“伪科学”的帽子,现在这篇 报道想替中医说句好话,没想到又给了反中医论者攻击的口实。 要“科学”,不要“科学主义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现代科学,以及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源于西方, 有其若干基本准则,如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手段进行研究的方法,可以测量、 计算的数量原则,可以重复验证的机械性原则等。在“科学”的领地之外,不使 用这一套科学方法获取的知识,是“非科学”的知识,比如中医。“非科学”的 中医戴上“科学”这顶帽子,自然有“伪科学”的嫌疑了 但是,还有一个广义的“科学”。受了那么多年的“科学教育”,国人已经 习惯了用“科学”来指称那些好的、有用的、合理的事物:用“不科学”来指称 坏的、有害的、不合理的事情事物一—“科学”在我们心目中早已取得至高无上 的地位,成了我们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美国人的这份文件,在某种意义上毕竟 是对中医的一种承认和肯定。如果是广义地使用了“科学”一词,并无大错;断 然以“伪科学”责之,似乎忘记了“科学”一词在中国的历史语境。 科学是个好东西,但科学也是有其边界的。在“科学”这个知识体系之外, 还存在着其他的、“科学”所不能解释的知识。但是,有些人过于抬举“科学” 认为“科学”可以解释、评判一切事物,世上一切都逃不出“科学”的手掌心 如果某个事物不能被“科学”所解释,所兼容,那不是“科学”的错,而是这个 事物的错,说明你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一一这就是“科学主义”;这是客气的 说法,说得不客气一点,这是“科学霸权”,或“科学帝国主义”。 振兴中医要靠谁? 报道中提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可冀院士”;这个头衔颇有某种象征意 味。“中医科学院”,好像是将“中医”和“科学”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 硬拉在一起;“院士”及院士制度,也取自西方。在“科学主义者”看来,这个 头衔用词很可能同样有“伪科学”的嫌疑。但是,这个名称后面,是建国以后中 国人对科学的推崇,并力图将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真诚努力。在上个世纪 七十年代,“中西医结合”是全体医疗界的努力方向,“中西医结合”在当时几 乎是家喻户晓的一个“热词”;也许理念不一定对头,方法很不完备、不够“科 学”,但这种努力是值得尊重的,是有价值的。一百多年前,科学技术还被大清 帝国鄙为“奇淫机巧”,一百年后,中国人给予科学如此崇高的地位,并努力学 习之、掌握之;哪怕其中有谬误,有偏差,一个民族的历史性努力,仍然是值得 尊敬的;因为中医不在现代科学的体系之内,就要将它赶尽杀绝,这种做法和逻 辑本身就很不“科学” 当今中医的弱势地位,不是中医本身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很长时期以来对 待中、西医政策导向有问题有关,其中就有受“科学主义”的影响,不顾中医自 身的特点,没有平等、客观地对待中医和西医,“中西医结合”当中,更多的做 法是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来“收编”中医,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西医对中医的“科 学殖民”。振兴中医,还是要靠卫生部门当局者能够用恰当的“科学观”来看待 中医,在恰当的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出恰当的政策来。否则,中医这门古老的医学 真的有可能在“伪科学”这顶帽子下面咳血而死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8、下面不符合判断中医是否符合“科学”的基本准则的一项是 A.可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手段进行研究的原则。 B.可以测量、计算的数量原则。 C.可以重复验证的机械性原则。 D.可以由权威机构认证的原则。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现代科学,以及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源于西方, 有其若干基本准则,如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手段进行研究的方法,可以测量、 计算的数量原则,可以重复验证的机械性原则等。在“科学”的领地之外,不使 用这一套科学方法获取的知识,是“非科学”的知识,比如中医。“非科学”的 中医戴上“科学”这顶帽子,自然有“伪科学”的嫌疑了。 但是,还有一个广义的“科学”。受了那么多年的“科学教育”,国人已经 习惯了用“科学”来指称那些好的、有用的、合理的事物;用“不科学”来指称 坏的、有害的、不合理的事情事物——“科学”在我们心目中早已取得至高无上 的地位,成了我们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美国人的这份文件,在某种意义上毕竟 是对中医的一种承认和肯定。如果是广义地使用了“科学”一词,并无大错;断 然以“伪科学”责之,似乎忘记了“科学”一词在中国的历史语境。 科学是个好东西,但科学也是有其边界的。在“科学”这个知识体系之外, 还存在着其他的、“科学”所不能解释的知识。但是,有些人过于抬举“科学”, 认为“科学”可以解释、评判一切事物,世上一切都逃不出“科学”的手掌心; 如果某个事物不能被“科学”所解释,所兼容,那不是“科学”的错,而是这个 事物的错,说明你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科学主义”;这是客气的 说法,说得不客气一点,这是“科学霸权”,或“科学帝国主义”。 振兴中医要靠谁? 报道中提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可冀院士”;这个头衔颇有某种象征意 味。“中医科学院”,好像是将“中医”和“科学”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 硬拉在一起;“院士”及院士制度,也取自西方。在“科学主义者”看来,这个 头衔用词很可能同样有“伪科学”的嫌疑。但是,这个名称后面,是建国以后中 国人对科学的推崇,并力图将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真诚努力。在上个世纪 七十年代,“中西医结合”是全体医疗界的努力方向,“中西医结合”在当时几 乎是家喻户晓的一个“热词”;也许理念不一定对头,方法很不完备、不够“科 学”,但这种努力是值得尊重的,是有价值的。一百多年前,科学技术还被大清 帝国鄙为“奇淫机巧”,一百年后,中国人给予科学如此崇高的地位,并努力学 习之、掌握之;哪怕其中有谬误,有偏差,一个民族的历史性努力,仍然是值得 尊敬的;因为中医不在现代科学的体系之内,就要将它赶尽杀绝,这种做法和逻 辑本身就很不“科学”。 当今中医的弱势地位,不是中医本身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很长时期以来对 待中、西医政策导向有问题有关,其中就有受“科学主义”的影响,不顾中医自 身的特点,没有平等、客观地对待中医和西医,“中西医结合”当中,更多的做 法是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来“收编”中医,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西医对中医的“科 学殖民”。振兴中医,还是要靠卫生部门当局者能够用恰当的“科学观”来看待 中医,在恰当的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出恰当的政策来。否则,中医这门古老的医学 真的有可能在“伪科学”这顶帽子下面咳血而死。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8、下面不符合判断中医是否符合“科学”的基本准则的一项是 A.可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手段进行研究的原则。 B.可以测量、计算的数量原则。 C.可以重复验证的机械性原则。 D.可以由权威机构认证的原则。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医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在现代科学的体系之内,有不能被“科学”所解 释、所兼容的一面 B.本来中医在国内的科学地位就备受质疑,原本好意的《美国首次认同中医药 学为独立科学体系》报道又给了反中医论者攻击的口实。 C.使用“科学”一词在某种层面上表现了对中医的一种承认和肯定,并无大错, 所以不能断然以“伪科学”责之。 D.振兴中医,需要相关部门在恰当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出恰当的政策,根据中医 自身的特点,平等、客观地对待中医和西医 10.文章最后说“振兴中医,还是要靠卫生部门当局者能够用恰当的‘科学观 来看待中医”,这个“科学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探 究。(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蓝墨水的上游 陈启文 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她有两个源头,一个源 出江西修水,另一个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 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一一河泊潭。 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 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 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 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 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一一沉沙港。 ②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 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 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 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 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 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 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 蓝墨 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 处在平江青冲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 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 忆。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游泳。那里的河滩,平 缓,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 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
A.中医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在现代科学的体系之内,有不能被“科学”所解 释、所兼容的一面。 B.本来中医在国内的科学地位就备受质疑,原本好意的《美国首次认同中医药 学为独立科学体系》报道又给了反中医论者攻击的口实。 C.使用“科学”一词在某种层面上表现了对中医的一种承认和肯定,并无大错, 所以不能断然以“伪科学”责之。 D. 振兴中医,需要相关部门在恰当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出恰当的政策,根据中医 自身的特点,平等、客观地对待中医和西医。 10.文章最后说“振兴中医,还是要靠卫生部门当局者能够用恰当的‘科学观’ 来看待中医”,这个“科学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探 究。(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蓝墨水的上游 陈启文 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她有两个源头,一个源 出江西修水,另一个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 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河泊潭。 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 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一 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 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 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沉沙港。 ②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 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 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 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 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 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 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蓝墨 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 处在平江青冲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 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 忆。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游泳。那里的河滩,平 缓,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 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
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 绿的草汁从它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 上便有了 但看不见鸟。鸟躲在绿荫里 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 默不作声地披着霞光, 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 树掩映着,水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浄,愈深 邃。干净的河水里,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 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 阳光照进来,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 闪烁出来。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 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 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 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 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 类很欣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 ⑤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⑥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 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 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 堆,倾倒在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 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 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 地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裂开 了一道道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被 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的 疯狂 ⑦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觅见一泓清泉 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一渴。渴得最厉害时, 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 感觉到 11.作者第③段中说:“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 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其中的“上游”该怎样理解?(2分) 12.在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 绿的草汁从它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 上便有了歌唱。听见鸟唱,但看不见鸟。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 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 默不作声地披着霞光,每一片叶子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 树掩映着,水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 邃。干净的河水里,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 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 阳光照进来,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 闪烁出来。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 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 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 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 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 类很欣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 ⑤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⑥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 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 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 堆,倾倒在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 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 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 地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裂开 了一道道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被 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的 疯狂。 ⑦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觅见一泓清泉 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渴。渴得最厉害时, 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 感觉到。 11.作者第③段中说:“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 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其中的“上游”该怎样理解?(2 分) 12.在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