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中学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语文 注:此卷共10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缱绻(qudn) 鹰隼(sun) 夜盲症( zheng)命途多舛( chuan) B.逡巡(qn) 户牖(ybu)蹙眉头(cu) 寡廉鲜耻(xian) C.媲美(pi) 解剖(p0) 层翳(yi 应运而生(ying) D.趿拉(ta) 编纂(zuan)肇事者(zhdo)剜肉补疮(w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青青的草色,一直绵沿到舂天的足迹所能 达到的辽远的天涯……草比花有时更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和暇思 B.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 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 C.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只好瞌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D.随着网络功能的日益强大,以简短的文字记录信息并进行传递的发贴子成为网民们日常生 活的一部分,极大方便和丰富了网民的生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1年2月14日,罗纳尔多宣布退役,虽然他离开了驰骋多年的绿茵场,但那些,蹴而 就的精彩射门让无数的球迷记忆犹新 B.朱熹为官后,第一件事就是修复书院,建造孔子及其弟子塑像,聚集了一批学者门生,坐 而论道。 C.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婺源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数十万亩的油菜花让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 和游客纷至沓来。 D.很多90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 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肖邦故园不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 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B.要想脱胎换骨,重新赢得民众的信仰,中国红十字会要从转变观念和强化体制做起,勇于 接受第三方的审计和民众的监督 C.在建设“和谐社区”的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注重规划立意 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D.公共传播不应该过分宣扬求名、逐利、炫富、攀比的思想,这种思想的过分宣扬是对社会 公平机制和朴素平实风尚的极大冲击 二、阅读与鉴赏(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2分)
台州中学 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 语文 注:此卷共 100 分,其中卷面书写 5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缱绻.(quǎn) 鹰隼.(sǔn) 夜盲症.(zhēng) 命途多舛.(chuǎn) B.逡.巡(qūn) 户牖.(yǒu) 蹙.眉头(cù) 寡廉鲜.耻(xiǎn) C.媲.美(pì) 解剖.(pō) 一层翳.(yì) 应.运而生(yìng) D.趿.拉(tā) 编纂.(zuàn) 肇.事者(zhào) 剜.肉补疮(w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青青的草色,一直绵沿到春天的足迹所能 达到的辽远的天涯……草比花有时更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和暇思。 B.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 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 C.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只好瞌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D.随着网络功能的日益强大,以简短的文字记录信息并进行传递的发贴子成为网民们日常生 活的一部分,极大方便和丰富了网民的生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1 年 2 月 14 日,罗纳尔多宣布退役,虽然他离开了驰骋多年的绿茵场,但那些一蹴而 ... 就.的精彩射门让无数的球迷记忆犹新。 B.朱熹为官后,第一件事就是修复书院,建造孔子及其弟子塑像,聚集了一批学者门生,坐. 而论道 ...。 C.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婺源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数十万亩的油菜花让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 和游客纷至沓来 ....。 D.很多 90 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他们的某些过激言 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肖邦故园不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 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B.要想脱胎换骨,重新赢得民众的信仰,中国红十字会要从转变观念和强化体制做起,勇于 接受第三方的审计和民众的监督。 C.在建设“和谐社区”的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注重规划立意 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D.公共传播不应该过分宣扬求名、逐利、炫富、攀比的思想,这种思想的过分宣扬是对社会 公平机制和朴素平实风尚的极大冲击。 二、阅读与鉴赏(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 题(2 分)
最近在北京、浙江、广州等地热播的《甄嬛传》,在一片乱象的古装戏市场中,得到了 观众的广泛追捧。《甄嬛传》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上乘之作,原因诸多。除了郑晓龙导演 这块金字招牌外,更重要的是该剧经过“接地气”的处理,把朝代坐实了不说,更将大的历 史背景、历史人物都做了符合历史的编排,不仅如此,该剧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具有 文化品位追求的渗透,将清朝雍正年间,或者可以说整个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惨命运演 绎得淋漓尽致,揭露了在腐朽制度的残害下,人性、人情的极度扭曲,一改宫廷戏美化宫廷 把皇帝、妃子写成偶像的做法,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宫廷的阴暗,颇具“正剧”范儿,体现出 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正如郑晓龙所说:“如果把皇宫拍得阳光灲烂,让皇帝风流潇洒,后宫 佳丽美艳安逸,如果把封妃当嫔作为一件光荣而幸福的事,将宫廷戏全部偶像化,那实际上 是违背历史、违背人伦,也违背了人性最基本的准则。 (选自2011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5.《甄嬛传》“成为上乘之作”的根本原因是() A.该剧经过“接地气”的处理,把朝代坐实了,将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都做了符合历史 的编排。 B.具有文化品位追求的渗透,将清朝雍正年间,或者可以说整个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惨 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 C.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了在封建社会腐朽制度的残害下极度扭曲的人性和人情。 D.一改宫廷戏美化宫廷,把皇帝、妃子写成偶像的做法,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宫廷的阴暗,颇 具“正剧”范儿,体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共11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甲文: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戌之,乃还。 (选自《烛之武退秦 乙文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日:“吾闻 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 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文公日:“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 于是乃喜。 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 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日:‘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 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 罢兵。晋亦罢兵
最近在北京、浙江、广州等地热播的《甄嬛传》,在一片乱象的古装戏市场中,得到了 观众的广泛追捧。《甄嬛传》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上乘之作,原因诸多。除了郑晓龙导演 这块金字招牌外,更重要的是该剧经过“接地气”的处理,把朝代坐实了不说,更将大的历 史背景、历史人物都做了符合历史的编排,不仅如此,该剧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具有 文化品位追求的渗透,将清朝雍正年间,或者可以说整个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惨命运演 绎得淋漓尽致,揭露了在腐朽制度的残害下,人性、人情的极度扭曲,一改宫廷戏美化宫廷, 把皇帝、妃子写成偶像的做法,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宫廷的阴暗,颇具“正剧”范儿,体现出 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正如郑晓龙所说:“如果把皇宫拍得阳光灿烂,让皇帝风流潇洒,后宫 佳丽美艳安逸,如果把封妃当嫔作为一件光荣而幸福的事,将宫廷戏全部偶像化,那实际上 是违背历史、违背人伦,也违背了人性最基本的准则。” (选自 2011 年 12 月 21 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5.《甄嬛传》“成为上乘之作”的根本原因是 ( ) A.该剧经过“接地气”的处理,把朝代坐实了,将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都做了符合历史 的编排。 B.具有文化品位追求的渗透,将清朝雍正年间,或者可以说整个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惨 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 C.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了在封建社会腐朽制度的残害下极度扭曲的人性和人情。 D.一改宫廷戏美化宫廷,把皇帝、妃子写成偶像的做法,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宫廷的阴暗,颇 具“正剧”范儿,体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共 11 分,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甲文: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选自《烛之武退秦 师》) 乙文: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 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 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 于是乃喜。 …… 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 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 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 罢兵。晋亦罢兵
(选自《史记晋世家》)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让责子玉,子玉自杀 让:谦让 C.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 庸:怎么 D.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 间:暗中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 ②以大中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①将焉取之 ②必得郑君而甘心焉 C.①子玉之败而归, ②行李之往来 D.①夜缒而出 ②胜楚而君犹忧 8.下列跟例句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A.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B.择善而从之 C.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D.毕礼而归之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分) ②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2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共5分) 虞美人·梳楼 将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 乡关远,借与花消遺。海棠红近绿栏杄。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0.请分析词的上阙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1.请分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的写景艺术。(3分) (四)阅读下面课内名篇的文段,完成12-13题。(共4分)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 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们漫 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 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呜曲中那结尾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
(选自《史记·晋世家》)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让.责子玉,子玉自杀 让:谦让 C.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 庸:怎么 D.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 间:暗中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 ② 以.大中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①将焉.取之 ②必得郑君而甘心焉. C.①子玉之.败而归, ②行李之.往来 D.①夜缒而.出 ②胜楚而.君犹忧 8.下列跟例句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A.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B.择善.而从之 C.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D.毕礼而归.之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①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 分) ②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2 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共 5 分) 虞美人·梳楼 将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 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0.请分析词的上阙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11.请分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的写景艺术。(3 分) (四)阅读下面课内名篇的文段,完成 12-13 题。(共 4 分)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 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们漫 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 “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
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 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 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岀银铃般凊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如今既没 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妺—一只有无 边的静寂。一切都成为往事了 只有他还住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 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倘若你在这样一个隆冬季节,站在小屋的前边,望着被积雪压弯了的屋顶、光秃秃的树 枝、黑洞洞的窗口,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12.这几段文字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把景物与肖邦的人生、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来写,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写的秋、冬的特点。(2分) 秋 冬 13.最后一段“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有何深层意义?(2分) (五)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17题。(共13分) 傅雷 杨绛 ①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 ②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 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 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 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 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开。只见门后的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 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孩子在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 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已温 言告诫。等他们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 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 中和作用。只听傅雷厉声呵喝,夹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 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谈。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 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③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 老鼠”——是否因为莫罗阿曾把伏尔泰比作“一头躲在窟中的野兔”呢?傅雷的自比,乍 听未兔滑稽。梅馥称傅雷为“老傅″;我回家常和钟书硏究:那是“老傅”还是“老虎 因为据他们的乡音,“傅”和“虎”没有分别,而我觉得傅雷在家里有点儿老虎似的。他却 自比为“小老鼠”!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真实心情
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 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 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如今既没 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妹——只有无 边的静寂。一切都成为往事了。 只有他还住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 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倘若你在这样一个隆冬季节,站在小屋的前边,望着被积雪压弯了的屋顶、光秃秃的树 枝、黑洞洞的窗口,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12.这几段文字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把景物与肖邦的人生、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来写,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写的秋、冬的特点。(2 分) 秋: 冬: 13.最后一段“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有何深层意义?(2 分) 答: (五)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14—17 题。(共 13 分) 傅 雷 杨绛 ①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 ②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 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 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 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 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的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 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孩子在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 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已温 言告诫。等他们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 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 中和作用。只听傅雷厉声呵喝,夹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 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谈。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 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③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 老鼠”——是否因为莫罗阿曾把伏尔泰比作“一头躲在窟中的野兔”呢?傅雷的自比,乍 听未免滑稽。梅馥称傅雷为“老傅”;我回家常和钟书研究:那是“老傅”还是“老虎”, 因为据他们的乡音,“傅”和“虎”没有分别,而我觉得傅雷在家里有点儿老虎似的。他却 自比为“小老鼠”!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真实心情
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诚。但众多的朋友里,难免夹着些不够朋友的人。误会、偏见、忌 妒、骄矜,会造成人事上无数矛盾和倾轧。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 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 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 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 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 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 可是他也许遵循《刚第特》的教训吧?只潜身书斋,做他的翻译工作 ④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 让给梅馥了。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 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 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他有些朋友(包括我们俩)批评他不让阿聪进 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钟书建议 他临什么字贴,他就临什么字贴;钟书忽然兴用草书抄笔记,他也高兴地学起十七贴来,并 用草书抄稿子。 ⑤1954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 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岀许多谬误的例句;他 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池拈出例句 就好比挑岀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 得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 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语,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 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 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 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又回复书信来往。 ⑥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个十足地道的傅雷。有一次他称赞我的 翻译。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 照例谦逊一句。傅雷佛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 是不容易的。“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岀他的错误。可是 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 估计别人。 14.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样,请以第②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 15.第③段别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作者回家常和钟书硏究:他像老虎。而他自己却 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联系全文,谈谈为什么有如此之比?(4分)
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诚。但众多的朋友里,难免夹着些不够朋友的人。误会、偏见、忌 妒、骄矜,会造成人事上无数矛盾和倾轧。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 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 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 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 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 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 可是他也许遵循《刚第特》的教训吧?只潜身书斋,做他的翻译工作。 ④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 让给梅馥了。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 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 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他有些朋友(包括我们俩)批评他不让阿聪进 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钟书建议 他临什么字贴,他就临什么字贴;钟书忽然兴用草书抄笔记,他也高兴地学起十七贴来,并 用草书抄稿子。 ⑤1954 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 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 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 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 得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 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语,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 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 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 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又回复书信来往。 ⑥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有一次他称赞我的 翻译。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 照例谦逊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 是不容易的。“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可是 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 估计别人。 14.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样,请以第②段为例进行分析。(4 分) 答: 15.第③段别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作者回家常和钟书研究:他像老虎。而他自己却 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联系全文,谈谈为什么有如此之比?(4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