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150分钟)20096 考|1.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卷,第Ⅰ卷五道大题,24道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生|2.考生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名称、考试编号和姓名 须|3.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一律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6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共8分,1、2小题各2分,3-6小题各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脂肪zh倔强jue拮据j自给自足j B.颠簸b0酝酿 liang膝盖x不折不扣zhe C.贮藏zh解剖pou允许rin深恶痛疾j D.魁梧w惩罚 cheng提防di刚正不阿e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在这次振灾活动中,全民上下齐心协力,帮助四川灾区渡过地震难关。 B.为了出色地完成这次任务,他花费了不少工夫。 C.寒假期间,某校组织一批优秀学生远赴韩国考查。 D.王明同学刚刚转到我们班,请大家对他多多观照 3.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句是() A初中三年即将结束,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作为毕业生的我们,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B.书是使人进步的阶梯,为了我们的长远发展,请大家努力读书吧,切莫书到用时方 恨少。 C.有些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考试时无视校规校纪,通过手机短信来获取答案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大错误都是由小错误积累起来,由量变到质变的。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霜的红叶,如霞似火,溢彩流丹,是一道最美的秋季里的风景线。 修改:把“秋季里的”调到“一道”的前面 B.“中国记忆”展览所展出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不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修改:删去“感到”前的“不”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1页(共 8 页) 1 昌平区 2008—2009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 文 试 卷 (150 分钟)2009.6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分为两卷,第Ⅰ卷五道大题,24 道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2.考生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名称、考试编号和姓名。 3.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一律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 60 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共 8 分,1、2 小题各 2 分,3-6 小题各 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脂.肪 zhǐ 倔.强 jué 拮据. jù 自给.自足 jǐ B.颠簸. bō 酝酿. liàng 膝.盖 xī 不折.不扣 zhé C.贮.藏 zhù 解剖. pōu 允.许 rǔn 深恶痛疾.jí D.魁梧. wú 惩.罚 chéng 提.防 dī 刚正不阿.ē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这次振灾活动中,全民上下齐心协力,帮助四川灾区渡过地震难关。 B.为了出色地完成这次任务,他花费了不少工夫。 C.寒假期间,某校组织一批优秀学生远赴韩国考查。 D.王明同学刚刚转到我们班,请大家对他多多观照。 3.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句是( ) A.初中三年即将结束,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作为毕业生的我们,滴水之恩 ...., 当涌泉相报 .....。 B.书是使人进步的阶梯,为了我们的长远发展,请大家努力读书吧,切莫书到用时方 ..... 恨少..。 C.有些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考试时无视校规校纪,通过手机短信来获取答案。 D.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任何大错误都是由小错误积累起来,由量变到质变的。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霜的红叶,如霞似火,溢彩流丹,是一道最美的秋季里的风景线。 修改:把“秋季里的”调到“一道”的前面。 B.“中国记忆”展览所展出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不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修改:删去“感到”前的“不
C.在去重庆的日子里,有幸参观了梁实秋先生的故居“雅舍” 修改:在“去重庆”前加上“我”。 D.我们观察和描写一个事物,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发现并表达它的特点。 修改:把“表达”改为“表现”。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就是—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 在耕耘的 时候,你储蓄了 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 在微笑的时候,你 储蓄了 A.一个希望一片风景一个快乐一粒种子 B.一片风景一个希望一个快乐一粒种子 C.一个快乐一粒种子一片风景一个希望 D.一个希望一粒种子一片风景一个快乐 6.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①辛弃疾 ②吴敬梓 ③欧阳修 ④王维 ⑤王安石 ⑥刘禹锡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D.①⑤⑥ 、填空、简答(共8分) 7古诗文默写(5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5)《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名句是 8.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 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鲁智深、武 松、林冲、花荣、戴宗等五位好汉回答问题。(3分) (1)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说出他上梁山的原因。(1分) (2)书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五位好汉中选择一位(不要 和(1)小题的人物重复),说出他的绰号及由来。(2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2页(共 8 页) 2 C.在去重庆的日子里,有幸参观了梁实秋先生的故居“雅舍”。 修改:在“去重庆”前加上 “我”。 D.我们观察和描写一个事物,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发现并表达它的特点。 修改:把“表达”改为“表现”。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 ; 在耕耘的 时候,你储蓄了 ; 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 ; 在微笑的时候,你 储蓄了 。 A.一个希望 一片风景 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B.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 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C.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 D.一个希望 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个快乐 6.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 ①辛弃疾 ②吴敬梓 ③欧阳修 ④王 维 ⑤王安石 ⑥刘禹锡 A.①②⑤ B.①③⑤ C. ③④⑤ D.①⑤⑥ 二、填空、简答(共 8 分) 7.古诗文默写(5 分) ⑴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⑵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⑶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⑷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⑸《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名句是: , 。 8.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 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鲁智深、武 松、林冲、花荣、戴宗等五位好汉回答问题。(3 分) ⑴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说出他上梁山的原因。(1 分) ⑵书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五位好汉中选择一位(不要 和⑴小题的人物重复),说出他的绰号及由来。(2 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公德心。我校开展了一次“你 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吗?”为主题的大讨论。初三(1)班针对此次活动召开了主题 班会,会上各小组同学做了以下工作: 9.同学们收集了以下几则材料,请你帮他们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内容。(2分) [材料一] 2006-2008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观测数据 项目 2006 2007 2008 乱扔垃圾 5.3% 2.86% 1.1% 交通拥挤 15% 陌生人问路给予帮助 90% 95% 97% 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80% 98% (数据来源中国广播网) [材料二] 根据新民网的报道,奥运期间_位苏州的杨先生到上海看了两场足球赛,上海赛 区的井然有序、志愿者的热情服务,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一些球迷的素质 却亟待提高,尽管足球赛开赛前后,观赛须知就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赛场环境卫生;在 比赛结束之前10多分钟,上海赛区办公室还向全场观众发送了短信,提醒退场时带 好随身物品,带走废弃物。但在退场的时候,杨先生还是看到看台上满是球迷丢弃的 饮料杯、零食袋、一次性雨衣等垃圾。 10.为了避免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同学们纷纷列举生活中缺少公德行为。请找出 不属于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两个选项。(2分) ①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口香糖 ②公共场所袒胸露背、衣冠不整等不雅行为 ③传播谣言、散步虚假信息、铺张浪费、盲目攀比 ④不消费长期占用消费区域,不给老幼病残让座 ⑤闯红灯、乱穿马路、不走人行横道。 ⑥上课逃课、旷课、迟到、早退 ⑦开弹簧门“顾己不顾人”,喝倒彩,公共场所吸烟。 11.作为学生,你觉得在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请你以书面形式给校长提两 条具体可行的建议。(80字以内)(4分)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3页(共 8 页) 3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公德心。我校开展了一次“你 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吗?”为主题的大讨论。初三(1)班针对此次活动召开了主题 班会,会上各小组同学做了以下工作: 9.同学们收集了以下几则材料,请你帮他们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内容。(2 分) [材料一] 2006-2008 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观测数据 项目 2006 2007 2008 乱 扔 垃 圾 5.3% 2.86% 1.1% 交 通 拥 挤 15% 5% 2.2% 陌生人问路给予帮助 90% 95% 97% 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80% 95% 98% (数据来源中国广播网) [材料二] 根据新民网的报道,奥运期间一位苏州的杨先生到上海看了两场足球赛,上海赛 区的井然有序、志愿者的热情服务,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一些球迷的素质 却亟待提高,尽管足球赛开赛前后,观赛须知就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赛场环境卫生;在 比赛结束之前 10 多分钟,上海赛区办公室还向全场观众发送了短信,提醒退场时带 好随身物品,带走废弃物。但在退场的时候,杨先生还是看到看台上满是球迷丢弃的 饮料杯、零食袋、一次性雨衣等垃圾。 10.为了避免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同学们纷纷列举生活中缺少公德行为。请找出 不属于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两个选项。(2 分) ①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口香糖。 ②公共场所袒胸露背、衣冠不整等不雅行为。 ③传播谣言、散步虚假信息、铺张浪费、盲目攀比。 ④不消费长期占用消费区域,不给老幼病残让座。 ⑤闯红灯、乱穿马路、不走人行横道。 ⑥上课逃课、旷课、迟到、早退。 ⑦开弹簧门“顾己不顾人”,喝倒彩,公共场所吸烟。 11.作为学生,你觉得在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请你以书面形式给校长提两 条具体可行的建议。(80 字以内)(4 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12-14题。(共8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佁然不动 (2)斗折蛇行(3)以其境过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这个结论的。(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梦里花落知多少》,完成15-18题。(共12分) 梦里花落知多少 ①很少人知道我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因为相对于二十来年的记者生涯,它太短了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4页(共 8 页) 4 四、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 12-14 题。(共 8 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⑴佁.然不动 ⑵斗折蛇.行 ⑶以.其境过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 分) ⑴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这个结论的。(3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梦里花落知多少》,完成 15—18 题。(共 12 分) 梦里花落知多少 ①很少人知道我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因为相对于二十来年的记者生涯,它太短了
仅一年。可我经常怀念那一年。1983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被分配在市里的一所中 学教初一的语文,还兼着班主任。 ②生性率直的我,感觉这个不苟言笑的职业太痛苦了。初来乍到发生的一连串的事 情,更让我手足无措。那个时候,校方规定学生一律不得穿牛仔裤上学。每天早晨,校 门口就守着几位拿着小本的值日生,将穿牛仔裤的学生拦住,劝他们回家换服装。有- 天,值日生将穿着牛仔裤的我给拦住了,问我是髙中部哪个班级的学生。恰好有个老师 经过,给我解了围。她一边陪我上楼,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师应该给学生作表率, “你看看,全校的老师没有一个穿牛仔裤的。 ③第二天,我就换了一条黑裙子,女老师常选择的那种。黑色常常代表庄重。穿了 裙子的我又在走廊上给老校长叫住了,他和蔼地提醒我,是不是把披在肩上的长发扎起 来,因为校方也要求女生不能留披肩发的。还说,有个班主任反映,她班上有个女生不 肯剪去长发,并振振有词地辩解“范老师也是这个发型"。 ④我一听,也觉得事情严重了。仔细地留意了一下女老师们的发型,她们都象一个 理发师剪理的,短发齐耳,唯一的装饰品也仅是一枚黑色的细细的发夹。在大家的劝说 下,我下课后就走进了学校附近的一家理发店。老校长再次碰见我,很满意地夸道“好!, 我的目光凝视着操场上一排绿化树,它们被修理得齐齐整整,宛若一个笼里蒸出的圆润 的大馒头。 ⑤有一天,我正在教室上课,点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那位同学可能上课分心了, 回答得南辕北辙,我忍不住想笑,但內心有个声音严肃地提示我:老师不能当着学生笑。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5页(共 8 页) 5 仅一年。可我经常怀念那一年。1983 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被分配在市里的一所中 学教初一的语文,还兼着班主任。 ②生性率直的我,感觉这个不苟言笑的职业太痛苦了。初来乍到发生的一连串的事 情,更让我手足无措。那个时候,校方规定学生一律不得穿牛仔裤上学。每天早晨,校 门口就守着几位拿着小本的值日生,将穿牛仔裤的学生拦住,劝他们回家换服装。有一 天,值日生将穿着牛仔裤的我给拦住了,问我是高中部哪个班级的学生。恰好有个老师 经过,给我解了围。她一边陪我上楼,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师应该给学生作表率, “你看看,全校的老师没有一个穿牛仔裤的。” ③第二天,我就换了一条黑裙子,女老师常选择的那种。黑色常常代表庄重。穿了 裙子的我又在走廊上给老校长叫住了,他和蔼地提醒我,是不是把披在肩上的长发扎起 来,因为校方也要求女生不能留披肩发的。还说,有个班主任反映,她班上有个女生不 肯剪去长发,并振振有词地辩解“范老师也是这个发型”。 ④我一听,也觉得事情严重了。仔细地留意了一下女老师们的发型,她们都象一个 理发师剪理的,短发齐耳,唯一的装饰品也仅是一枚黑色的细细的发夹。在大家的劝说 下,我下课后就走进了学校附近的一家理发店。老校长再次碰见我,很满意地夸道“好!”。 我的目光凝视着操场上一排绿化树,它们被修理得齐齐整整,宛若一个笼里蒸出的圆润 的大馒头。 ⑤有一天,我正在教室上课,点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那位同学可能上课分心了, 回答得南辕北辙,我忍不住想笑,但内心有个声音严肃地提示我:老师不能当着学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