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抽样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20096 考|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共8页。全卷共六道大题,22道小题。 生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须3在试卷(包括第I卷和第Ⅱ卷)密封线内准确填写区(县)名称、毕业学校 知姓名、报名号和准考证号 第I卷(共60分) 考生1.第I卷从第1页到第7页,共7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 须知2考生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 字母涂黑。(共8分,每小题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是: A.元宵(xiao)颠簸(bo)妄自菲薄(fi)无精打采(cai) B.双羸(ying)屹立(yi)鲜为人知(xian)杳无消息(yao) C.机械(xie)赈灾(zhen)眼花缭乱(liao)焕然一新(hun) D.对决(jue)狭隘(ai)班门弄斧(f)渊远流长(yua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胜景美不胜收 B.情境身临其境 C.单调风调雨顺 D.神奇心驰神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 又一重大举措。 B.学生会主席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学校文学社的意见。 C.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D.为了储蓄实名制的健康发展,金融等机构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解决。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B.《曹刿论战》——《左传》 C.《变色龙》一一契诃夫一一俄国
1 北京市西城区 2009 年抽样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2009.6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共 8 页。全卷共六道大题,22 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3.在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密封线内准确填写区(县)名称、毕业学校、 姓名、报名号和准考证号。 第 I 卷 (共 60 分) 考生 须知 1.第Ⅰ卷从第 1 页到第 7 页,共 7 页,共五道大题,21 道小题。 2.考生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 ...纸上..作答。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 字母涂黑。(共 8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是: A.元宵.(xiāo) 颠簸. (bō) 妄自菲.薄(fěi) 无精打采.(cǎi) B.双羸.(yínɡ) 屹.立(yì) 鲜.为人知(xiān)杳.无消息(yǎo) C.机械.(xiè) 赈.灾(zhèn) 眼花缭.乱(liáo)焕.然一新(huàn) D.对决.(jué) 狭隘.(ài) 班门弄斧.(fǔ) 渊.远流长(yuán)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胜.景 美不胜.收 B. 情境. 身临其境. C. 单调. 风调.雨顺 D. 神.奇 心驰神.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 又一重大举措。 B. 学生会主席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学校文学社的意见。 C. 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D. 为了储蓄实名制的健康发展,金融等机构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解决。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B.《曹刿论战》——《左传》 C.《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D.《范进中举》一一吴敬梓一一明 二、填空。(共8分) 5.默写(5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3)《岳阳楼记》中叙述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 6.名著阅读(3分)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成功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的 形象,使人过目不忘。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自称 是中国古典小 说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在玉帝传旨处死孙悟空时, 孙悟空 (填写一个“故事情节”),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的 桀骜不驯:在三调芭蕉扇中,他钻进」 (填写一个“人物”)的肚子 里,可见他的勇敢机智。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7—9小题。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 期。3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 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初三(2) 班本周要承担“国旗下演讲”的任务,演讲的主题是“中学生眼中的改革开放 30年的伟大成就”。请你协助班长做好以下工作: 7.为了说明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请你概括下面两则材料主要信息。(2 材料一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一览表 城镇居民人均可「农村居民人均「城乡居民人民币 支配收入(元) 收入(元)储蓄存款余额 (亿元) 78年343134 2l1 2007 13786 4140 17.3万 (数字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二 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调查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彩电、洗衣机 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在城镇地区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 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髙:农村居民中彩电、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
2 D.《范进中举》——吴敬梓——明 二、填空。(共 8 分) 5.默写(5 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 (3)《岳阳楼记》中叙述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 , ”。 6.名著阅读(3 分)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成功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的 形象,使人过目不忘。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自称 ,是中国古典小 说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在玉帝传旨处死孙悟空时, 孙悟空 (填写一个“故事情节”),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的 桀骜不驯;在三调芭蕉扇中,他钻进 (填写一个“人物”)的肚子 里,可见他的勇敢机智。 三、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 7—9 小题。 以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 期。30 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 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初三(2) 班本周要承担“国旗下演讲”的任务,演讲的主题是“中学生眼中的改革开放 30 年的伟大成就”。请你协助班长做好以下工作: 7.为了说明改革开放 30 年的巨大成就,请你概括下面两则材料主要信息。(2 分) 材料一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一览表 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 收入(元) 城乡居民人民币 储 蓄 存 款 余 额 (亿元) 1978 年 343 134 211 2007 年 13786 4140 17.3 万 (数字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二 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调查资料显示:从 1978 年到 2007 年,彩电、洗衣机、 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在城镇地区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 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农村居民中彩电、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
耐用消费品普及率也明显提高 你概括的主要信息是: 8.为充实演讲稿的内容,同学们选取了一些历史事件,其中不符合要求的 项是:(2分) A.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为中国火箭和导弹 技术的发展提出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做出重大贡献。 B.“当代毕昇”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 第二次革命。 C.2001年7月1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 国际奧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D.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成功,我国一举打破国外技 术垄断,成为第二个自主研发并拥有抗虫转基因技术专利的国家。 9.请为演讲稿写一段结束语,谈谈你对“改革开放30年巨大成就”的感想, 用上“今非昔比”“可歌可泣”两个词。(4分) 同学们: 初三(2)班“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0-12小题。(共9分) 当佘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 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 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至舍 同舍生皆被绮绣 B.烨然若神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 耐用消费品普及率也明显提高。 你概括的主要信息是: 8.为充实演讲稿的内容,同学们选取了一些历史事件,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 项是:(2 分) A.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为中国火箭和导弹 技术的发展提出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做出重大贡献。 B.“当代毕昇”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 第二次革命。 C.2001 年 7 月 13 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 112 次全会上,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D.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成功,我国一举打破国外技 术垄断,成为第二个自主研发并拥有抗虫转基因技术专利的国家。 9.请为演讲稿写一段结束语,谈谈你对“改革开放 30 年巨大成就”的感想, 用上“今非昔比”“可歌可泣”两个词。(4 分) 同学们: 初三(2)班“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 10—12 小题。(共 9 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 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 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 至舍. 同舍.生皆被绮绣 B. 烨然若.神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D.以衾拥覆 以中有足乐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略无慕艳意 翻译: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 12.用自己的话说说,末句提到的“勤且艰”的“艰”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哦,香雪》,完成13-15小题。(共11分) 哦,香雪 铁凝 ①台儿沟这座掩藏在大山深深皱褶里的小村,住着女孩香雪、她的 女伴们以及十几户乡亲。 ②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在这一分钟里,香雪和女伴们抓紧时间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火车寳 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喜欢的 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旅客们爱买香雪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 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 么叫骗人或受骗。有时香雪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 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③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每天上学 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里的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 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 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 饭?”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地回答:“两顿。”然后又友 好地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三顿!”她们每次都理直气壮地 回答。“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又问。“那不是吗。”香雪 指指桌角。 ④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 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 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 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 吸铁石。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对她的再三 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 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她盯住同桌那只铅笔盒,猜测它 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猜测它的价值肯定非同寻常。三十个鸡蛋换得来吗? 还是四十个、五十个?
4 D.以.衾拥覆 以.中有足乐者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1)略无慕艳意 翻译: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 12. 用自己的话说说,末句提到的“勤且艰”的“艰”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3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阅读《哦,香雪》,完成 13—15 小题。(共 11 分) 哦,香雪 铁凝 ① 台儿沟这座掩藏在大山深深皱褶里的小村,住着女孩香雪、她的 女伴们以及十几户乡亲。 ②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在这一分钟里,香雪和女伴们抓紧时间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火车窗 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喜欢的发卡、纱巾, 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旅客们爱买香雪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 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 么叫骗人或受骗。有时香雪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 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③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每天上学 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里的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 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 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 饭?”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地回答:“两顿。”然后又友 好地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 “三顿!”她们每次都理直气壮地 回答。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又问。“那不是吗。”香雪 指指桌角。 ④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 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 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 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 吸铁石。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对她的再三 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 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她盯住同桌那只铅笔盒,猜测它 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猜测它的价值肯定非同寻常。三十个鸡蛋换得来吗? 还是四十个、五十个?
⑤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香雪在车站卖东西 的时候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 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 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如果不是隔着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冲动之中,香雪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 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 关上了。 ⑥伴着香雪和女伴们焦急的呼喊声,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 奔,台儿沟刹那间就被抛在后面了。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 三十里。香雪在西山口下了车,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 女学生座位下面了。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 铅笔盒时,女学生却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 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香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 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 ⑦现在,香雪一个人站在西山口,目送列车远去。眼前一片空旷, 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 害怕地缩起身子坐了下来。在皎洁的月光下,她仔细端详着手中的铅笔 盒: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 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 现在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⑧她站了起来,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 她想:将来台儿沟的姑娘不用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 问。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一定 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⑨走着走着,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 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台儿沟的姐妹们。同时,山谷里突 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古老的群山终于被 感动得颤栗了,它们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⑩哦,香雪!香雪! (原文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有删改) 13.第②段划线句子表现出台儿沟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4.本文写了一个乡村女孩香雪的故事。结合④-⑧的内容,在横线上概括故 事情节,并在括号里用一个词写出香雪相应的心理变化。(4分) 故事情节: →香雪发现自动铅笔盒→ 香雪心理 盼望→
5 ⑤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香雪在车站卖东西 的时候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 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如果不是隔着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冲动之中,香雪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 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 关上了。 ⑥伴着香雪和女伴们焦急的呼喊声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 奔,台儿沟刹那间就被抛在后面了。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 三十里。香雪在西山口下了车,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 女学生座位下面了。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 铅笔盒时,女学生却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 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香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 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 ⑦现在,香雪一个人站在西山口,目送列车远去。眼前一片空旷,一 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 害怕地缩起身子坐了下来。在皎洁的月光下,她仔细端详着手中的铅笔 盒: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 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 现在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⑧她站了起来,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 她想:将来台儿沟的姑娘不用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 问。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一定 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⑨走着走着,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 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台儿沟的姐妹们。同时,山谷里突 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古老的群山终于被 感动得颤栗了,它们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⑩哦,香雪!香雪! (原文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 年第五期,有删改) 13.第②段划线句子表现出台儿沟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14.本文写了一个乡村女孩香雪的故事。结合④—⑧的内容,在横线上概括故 事情节,并在括号里用一个词写出香雪相应的心理变化。(4 分) 故事情节: →香雪发现自动铅笔盒→ 香雪心理: 盼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