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 第一节 一般均衡 济学 章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 使学生理解一般均衡的含义 目的 重点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区别、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难点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区别 第一节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D D 讲授内容 (a)原油市场 (b)煤市场 (c)汽油市场 (d)汽车市场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1、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是否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该价 格体系下,所有商品的供求均相等呢?
第十 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 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 课 时 1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 目的 使学生理解一般均衡的含义 重 点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区别、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难 点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区别 讲 授 内 容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D S E P Q P Q D S E (a) 原油市场 (b) 煤市场 P Q D S E (c) 汽油市场 P Q D S E (d) 汽车市场 S’ E’ S’ E’ D’ E’ D’ E’ D’ E’’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1、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是否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该价 格体系下,所有商品的供求均相等呢?
2、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第一个提岀了一般均衡的数 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对 般均衡的唯一性、稳定性及最优性等问题做过探索)并采取了从 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式(交换的一般均衡→生产的一般均衡 考虑资本积累的一般均衡;实物经济→货币经济) 3、然而,瓦尔拉斯对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却是错误的。 4、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 相当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而且, 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 三、实现-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1、实际经济体系是否会达到理论上的一般均衡状态呢? 2、瓦尔拉斯通过引入“拍卖人”来解决上述问题。而拍卖人 是通过不断的“ˆ试探过程″来找到满足一般均衡的价格体系的。 第二节经济效率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 行为做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 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
2、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 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对一 般均衡的唯一性、稳定性及最优性等问题做过探索)。并采取了从 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式(交换的一般均衡→ 生产的一般均衡→ 考虑资本积累的一般均衡;实物经济→货币经济)。 3、然而,瓦尔拉斯对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却是错误的。 4、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 相当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而且, 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1、实际经济体系是否会达到理论上的一般均衡状态呢? 2、瓦尔拉斯通过引入“拍卖人”来解决上述问题。而拍卖人 是通过不断的“试探过程”来找到满足一般均衡的价格体系的。 第二节 经济效率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 行为做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 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
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回答“应当是什 么”的问题 福利经济学”属于一种规范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 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 各种政策问题,简言之,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假定A、B代表任意两种资源配置状态,如果 社会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 全社会的观点看A一定优于B。 如果对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至少使一个人的状 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 动为帕累托改进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 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 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 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 要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回答“应当是什 么”的问题。 “福利经济学”属于一种规范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 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 各种政策问题,简言之,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假定 A、B 代表任意两种资源配置状态,如果 社会中至少有一人认为 A 优于 B,而没有人认为 A 劣于 B,则从 全社会的观点看 A 一定优于 B。 如果对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至少使一个人的状 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 动为帕累托改进。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 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 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 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 要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III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MRSs=MRSB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要求任意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 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在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两个消费者无差异曲 线的切点就构成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 连接各个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连线被称为“交换的契约 曲线”或“效率曲线” 在没有关于社会福利分配偏好的假定情况下,不能比较契约 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优劣 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OA XA YA V V OB YB XB ⅢB ⅠA e c b ⅡB ⅡA ⅠB ⅢA g a d f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A B MRS MRS XY XY =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要求任意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 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在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两个消费者无差异曲 线的切点就构成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 连接各个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连线被称为“交换的契约 曲线”或“效率曲线”。 在没有关于社会福利分配偏好的假定情况下,不能比较契约 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优劣。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K Ilp IIc q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MRTS= MrTs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要求任意两个生产者对任意两种生产 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在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两个生产者 等产量曲线的切点就构成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 连接各个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连线被称为“生产的契约 曲线”或“效率曲线 在没有关于社会福利分配偏好的假定情况下,不能比较契约 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优劣。 第五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问题和假定 假设两个消费者和两个生产者,两种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 效用函数与生产函数给定;资源禀赋(及生产要素总量)给定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OC LC KC q q OD KD LD ⅢD ⅠC e c b ⅡD ⅡC ⅠD ⅢC g a d f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C D MRTS MRTS LK LK =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要求任意两个生产者对任意两种生产 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在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两个生产者 等产量曲线的切点就构成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 连接各个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连线被称为“生产的契约 曲线”或“效率曲线”。 在没有关于社会福利分配偏好的假定情况下,不能比较契约 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优劣。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问题和假定 假设两个消费者和两个生产者,两种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 效用函数与生产函数给定;资源禀赋(及生产要素总量)给定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