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布财沉活院 《微观经济学》讲稿 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厔
《微观经济学》讲稿 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五章成本论
第五章 成本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者行为分析之二——成本与收益 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四章分析了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但 是,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还要分析生产者的成本 掌握原则。因为产量最大并不等于利润最大,投入最少并 不等于成本最小。于是就引出了这一章的讨论 ·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确定 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本章的分析假定 、厂商处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2、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者行为分析之二——成本与收益 之间的经济关系) • 第四章分析了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但 是,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还要分析生产者的成本 掌握原则。因为产量最大并不等于利润最大,投入最少并 不等于成本最小。于是就引出了这一章的讨论。 • 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确定 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 本章的分析假定: 1、厂商处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2、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
第一节关于成本的几个概念 邡会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种资源投入 到某一特定的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 大利益。(见教材的例子) 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 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2、机会成本是作岀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 中最好的一种 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我们在作出任何决 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 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不合理的
第一节 关于成本的几个概念 一、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种资源投入 到某一特定的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 大利益。(见教材的例子) 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 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2、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 中最好的一种。 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我们在作出任何决 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 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不合理的
机会成本的例子 假定某人利用自己的房屋开小杂货店,自己经营,并 雇用一雇员。进货总金额为6000元/月,电话费、水电 费、销售税等费用支出900元/月,雇员工资600元/月 销售收入为9000元/月。 会计成本为:6000+900+600=7500元/月 -会订利滴为:900-6000-900-600=1500元/月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成本不止7500元/月,还应包括店 主放弃其他工作的最高收入(假定为1400元/月)和房 屋他用的收入(假定为300元/月 经济成小为:6000+900+600+1400+300=9200元/月 经济利为:9000-9200=200元/月
机会成本 的例子 – 假定某人利用自己的房屋开小杂货店,自己经营,并 雇用一雇员。进货总金额为6000元/月,电话费、水电 费、销售税等费用支出900元/月,雇员工资600元/月, 销售收入为9000元/月。 – 会计成本为:6000+900+600=7500元/月 – 会计利润为:9000-6000-900-600=1500元/月 –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成本不止7500元/月,还应包括店 主放弃其他工作的最高收入(假定为1400元/月)和房 屋他用的收入(假定为300元/月)。 – 经济成本为:6000+900+600+1400+300=9200元/月 – 经济利润为:9000-9200=-2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