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过程 重大事件 重要决策 萌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 提出 1982年,中共十二大 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 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 体系的完整1992年,中共十四大 写入党章1997年,中共十五大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过 程 重大事件 重要决策 萌芽 成熟并形成体系 提出 初步形成 写入党章 体系的完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 会 1982年,中共十二大 1987年,中共十三大 1992年,“南方谈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 1997年,中共十五大 一、邓小平理论
“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 华国锋批准) 材料二: 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1977 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一邓小平(1987年4月) 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实质: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影响:“文革”的错误得不到彻底纠正,出现“文革”后 的“两年徘徊
“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 华国锋批准) 材料二: 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1977 年和1978年 ,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邓小平 (1987年4月) 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实 质: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影 响:“文革”的错误得不到彻底纠正,出现“文革”后 的 “两年徘徊
1978年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材料: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 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 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1月 思考: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导火线是什么?这 一讨论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导火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影晌响:①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②为开创 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底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材料: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实际 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 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1月 思考: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导火线是什么?这 一讨论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导火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影 响: 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开创 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北京) 重大决策: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 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意义:十-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我国 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北京) 重大决策: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 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我国 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意 义:
、邓小平理论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过程 重大事件 重要决策 萌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转移工作重心 提出 1982年,中共十二大 建设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 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 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 体系的完整1992年,中共十四大 写入党章1997年,中共十五大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过 程 重大事件 重要决策 萌芽 成熟并形成体系 提出 初步形成 写入党章 体系的完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 会 1982年,中共十二大 1987年,中共十三大 1992年,“南方谈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 1997年,中共十五大 确立思想路线; 转移工作重心。 一、邓小平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