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诺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 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 瓦解了。”这反映出: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 发展无关紧要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 相结合(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 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 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A.驱逐满人 B.汉人掌 权 C.建立民 国 D.平均地权 3.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 A.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 B.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 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1 。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 16 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单选题(共 15 题;共 30 分) 1.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诺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 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 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 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 相结合(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2.“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 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 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 A. 驱逐满人 B. 汉人掌 权 C. 建立民 国 D. 平均地权 3.孙中山先生在 1924 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 ) A. 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 B. 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 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 D.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 史功绩 4.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 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要有牺牲和奉献精 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5.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土地私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②③④ D.①②③ 6.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 利益和要求 C.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 制 D.没有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7.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 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 B.社会保 障 权 D.君主立宪 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 他提出了
2 C. 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 D. 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 史功绩 4.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 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 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 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 要有牺牲和奉献精 神 D. 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5.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土地私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6.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 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 求 B. 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 利益和要求 C. 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 制 D. 没有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7.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 到下列哪一概念? ( ) A. 共和 B. 社会保 障 C. 人 权 D. 君主立宪 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 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 C.民生主 义 D.民粹主义 9.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 义义 C.民生主 D.民主与科学 10.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阐述了中国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 实现“中国梦”的昨天,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 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改良社会经济 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C.“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 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11.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中国今日之 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 提出了实现共 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 体 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2.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 的是孙中山的() 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 C.民生主义思 D.国民革命思想
3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 义 C. 民生主 义 D. 民粹主义 9.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 义 C. 民生主 义 D. 民主与科学 10.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阐述了中国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 实现“中国梦”的昨天,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 权主义思想的是( )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改良社会经济 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C. “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D. “涤二百六十年之龌 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11.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中国今日之 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 础 B. 提出了实现共 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 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 治 D. 体现 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2.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 的是孙中山的( ) A. 民族主义思想 B. 民权主义思 想 C. 民生主义思 想 D. 国民革命思想
13.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一一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 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 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 B.“创立民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 本 D.“天下为公” 14.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指出:“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独夫取而代之,不复与民 众为伍。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益……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 由民众成之。”据此可知,孙中山旨在阐明( A.民主革命的最终理 想 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C.民主革命的主要力 民主革命失败的根源 1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 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 义 C.民权主 义 D.民主主义 、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35分) 16.一个世纪以来,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核心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 大变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被设想为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里,封建的“等级 社会”相继被以世俗、平等为原则并宣称人民主权的社会所取代,这些社会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构成民族 国家。 一美·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4 13.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 些新的思考。 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 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 B. “创立民 国” C. “平均地权”与“节制资 本” D. “天下为公” 14.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指出:“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独夫取而代之,不复与民 众为伍。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益……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 由民众成之。”据此可知,孙中山旨在阐明( ) A. 民主革命的最终理 想 B. 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C. 民主革命的主要力 量 D. 民主革命失败的根源 1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 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A. 民族主义 B. 民生主 义 C. 民权主 义 D. 民主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共 3 题;共 35 分) 16.一个世纪以来,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核心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 大变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被设想为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里,封建的“等级 社会”相继被以世俗、平等为原则并宣称人民主权的社会所取代,这些社会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构成民族 国家。 ——美•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华夷之辨”的族群认识论基础之上,在方法论上常常表现为“非 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大防”式的狭隘的种族主义。到了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封闭的 大门,也带来了西方的民族主义,它直接促使中国民族观念的近代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追求 国家民族独立,摆脱帝国主义压迫,走繁荣富强道路的指导思想。从完整意义上说,它包括对外反抗帝国 主义侵略,对内清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 特征,就是人们越来越自觉地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力求在市场经济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现 代化。 一一姜义华著《现代性:中国重撰》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原则。 2)根据材料二的视角,你认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何不足?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中 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学贯中西,兼通文理,纵晓古今。他把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王道等普世观念,同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法治、科学等普 世精神,进行融合,而创造出三民主义学说。他不仅包容兼通东西方文化,还能与时俱进。当俄国十月革 命成功后,他又吸纳部分马克思主义,称自己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一摘自朱相远《辛亥百年的主航道》 材料二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 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有何发展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生活上种种黑暗腐败,比清朝更甚, 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 材料二“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 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5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华夷之辨”的族群认识论基础之上,在方法论上常常表现为“非 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大防”式的狭隘的种族主义。到了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封闭的 大门,也带来了西方的民族主义,它直接促使中国民族观念的近代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追求 国家民族独立,摆脱帝国主义压迫,走繁荣富强道路的指导思想。从完整意义上说,它包括对外反抗帝国 主义侵略,对内清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材料三: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 特征,就是人们越来越自觉地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力求在市场经济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现 代化。 ——姜义华著《现代性:中国重撰》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原则。 (2)根据材料二的视角,你认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何不足?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中 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学贯中西,兼通文理,纵晓古今。他把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王道等普世观念,同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法治、科学等普 世精神,进行融合,而创造出三民主义学说。他不仅包容兼通东西方文化,还能与时俱进。当俄国十月革 命成功后,他又吸纳部分马克思主义,称自己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摘自朱相远《辛亥百年的主航道》 材料二 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 20 世纪 20 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思想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有何发展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生活上种种黑暗腐败,比清朝更甚, 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 材料二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 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