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第二节人本治疗法(当事人中心治疗法)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1、人的本性 2、自我概念 3、问题产生的原因:理想自我的过高与自我概念的过低,两者的冲突导致问题的出现。 三、方法与技术 板书设计 1、真或表里一致 2、无条件的关怀 同成 四、 理论特点 二真实的 看法和感受 时 地”的感受和双方彼此之间的交往 也四 试与案主分享一些个人的感受和见解,而不应刻意与他分析他的问题或 找出解决办法
11 第 _8-9_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人本治疗法(当事人中心治疗法) .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1、人的本性 2、自我概念 3、问题产生的原因:理想自我的过高与自我概念的过低,两者的冲突导致问题的出现。 三、方法与技术 1、真挚或表里一致 2、无条件的关怀 3、同感 四、理论特点 1、营造整个辅导过程中安详、无威胁性的气氛。 2、不应尝试否定或斥责案主对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 3、留意案主与工作者会谈时的表现、他“此时此地”的感受和双方彼此之间的交往。 4、工作者也应尝试与案主分享一些个人的感受和见解,而不应刻意与他分析他的问题或 . 找出解决办法
第10-11_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课时数 整 第五章社会工作个案(二) 教学 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需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方法技巧 和要及其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践。 求 教学 (一)行为疗法的策略和技巧 重点 (二)试述理性情绪疗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假设 主要 口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口实验演示 口难点答疑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使用 口文字材料 口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口其他资调 第三节行为治疗法 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1、人性观:机械的2、科学方法 3、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 三、治疗的方法与技巧 1、评估方案 (1)基点记录 (2)方案①A-B设计(前一一后设计)②A-B-A-B设计(逆转设计)③多种基点设计 2、治疗的策略与技巧(1)反应性技巧(2)操作性技巧(3)综合性技巧 3、增强物 两类初级增强物和次级增强物 4、强化程序强化程序是指奖励的具体计划,如应在何时给予奖励
12 第 _10-11_次课程教学方案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 行为治疗法 一、理论背景 .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1、人性观:机械的 2、科学方法 3、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 . 三、治疗的方法与技巧 1、评估方案 (1)基点记录 (2)方案①A-B设计(前——后设计)②A-B-A-B设计(逆转设计)③多种基点设计 . 2、治疗的策略与技巧(1)反应性技巧(2)操作性技巧(3)综合性技巧 . 3、增强物 两类:初级增强物和次级增强物 . 4、强化程序 强化程序是指奖励的具体计划,如应在何时给予奖励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 设计一套治疗方案,并思考如何在此方案中运用行为治疗法的一些技巧 2. 试述理性情绪疗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假设 教学 重点 (一)行为疗法的策略和技巧 (二)试述理性情绪疗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假设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教学 章节 第五章 社会工作个案(二)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方法技巧 及其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践。 周次 6 课时数 4
第10-11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第四节理性情绪疗法 理论背景 、 基本假设与概念 1、哲学性原则 2、人性观 3、基本假设(ABC性格理论) A (activating event简称A)相当于刺激,C(emotional consequence,.简称C)是反 应,B(belief System,简称B)是有机体,即个人的看法和信念 4、11种非理性信念 三、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1、辅导目标 2、治疗过程 设计 3、工作者的角色工作者需具备11项素质 4、具体治疗方法」 (1)理性功课 (2)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3)通过想像或角色扮演处于某种境地 直接询问他人的看法 (5)让案主尝试冒险 (6)运用行为治疗学派的技巧
13 第 _10-11_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板 书 设 计 第四节 理性情绪疗法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假设与概念 1、 哲学性原则 2、人性观 3、基本假设(ABC性格理论) . A(activating event 简称A)相当于刺激,C(emotional consequence,简称C)是反 . 应,B(belief System,简称B)是有机体,即个人的看法和信念 . 4、11种非理性信念 三、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1、辅导目标 2、治疗过程 . 3、工作者的角色 工作者需具备11项素质 . 4、具体治疗方法。 (1)理性功课 (2)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3)通过想像或角色扮演处于某种境地 (4)直接询问他人的看法 (5)让案主尝试冒险 (6)运用行为治疗学派的技巧
第12-13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课时数 章 第五章社会工作个案(三) 教学 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需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方法技巧 要及其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践。 求 (一)结构式家庭疗法的过程与技巧 (二)现实疗法的一些基本假设和概念 主要 教学 口课堂教授 口小组活动 口实验演示 口难点答疑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界 口文字材料 口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粒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资源 口CAI课件 口其他资 设计一套 方案 何合适的介入家 庭以 如何观察家庭的系统结构 如何看待现实疗生实智人性现的假设以及对人关行动、需求与知觉间的关系的系统的解说 第五节结构式家庭疗法 理论背景 基本概念与假设1、家庭系统 2、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间固定化了的交往关系 (1)次系统(2)边界(3)角色和责任分工(4)权力架构 板书设计 3、病态的家庭结构 三、方法与技巧 1、进入家庭保持中立 三种立场:①贴近的立场②中间的立场③远离的立场 2、评估(1)家庭的形态和结构(2)家庭系统的弹性(3)家庭系统的回馈 (4)家庭生命周期(5)家庭成员的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 3、介入(1)改变家庭的看法(2)改善家庭的结构 (3)改变家庭错误的世界观
14 第 _12-13_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7 课时数 4 教学 章节 第五章 社会工作个案(三)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方法技巧 及其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践。 教学 重点 (一)结构式家庭疗法的过程与技巧 (二)现实疗法的一些基本假设和概念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板 书 设 计 第五节 结构式家庭疗法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1、家庭系统 2、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间固定化了的交往关系 . (1)次系统(2)边界(3)角色和责任分工(4)权力架构 . 3、病态的家庭结构 三、方法与技巧 1、进入家庭 保持中立 三种立场:①贴近的立场②中间的立场③远离的立场 . 2、评估(1)家庭的形态和结构(2)家庭系统的弹性(3)家庭系统的回馈 . (4)家庭生命周期(5)家庭成员的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 . 3、介入(1)改变家庭的看法(2)改善家庭的结构 . (3)改变家庭错误的世界观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 设计一套方案,考虑如何合适的介入家庭以及如何观察家庭的系统结构。 2. 如何看待现实疗法关于人性观的假设以及对人类行动、需求与知觉间的关系的系统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