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_4-5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3 课时数 4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教学 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务必使学生在学理上弄清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帮助他们明确 和要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求 (一)社会工作关于价值的概念,社会工作对人的价值的一般性论述,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 教学用具体表现,社会工作“反价值”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重点(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三大价值体系,即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价值体系、比斯台克的价值体 系、泰彻的价值体系: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主要 口课堂教授 口小组活动 口实验演示 口难点答疑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口文字材料 口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资源 OCAI课件 IP课件 口其他资源 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习 2、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工作关于价值的概念 1、什么是价值2、价值分类 二、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 (二)人的权力(三)人的责任 (四)社会的责任和需求 板 三、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表现 1、从事社会工作的动力系统。 2、社会工作者是“价值注满的个人”。 设 3、价值和知识的关系。 4、价值和技术的关系。 四、价值与反价值 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意义。有价值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 从理论形态而言,社会工作的反价值包括操纵和家长作风 1、操纵 2、家长作风 6
6 第 _4-5_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3 课时数 4 教学 章节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学习,务必使学生在学理上弄清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帮助他们明确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教学 重点 (一)社会工作关于价值的概念,社会工作对人的价值的一般性论述,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 用具体表现,社会工作“反价值”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三大价值体系,即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价值体系、比斯台克的价值体 系、泰彻的价值体系;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社会工作关于价值的概念 1、什么是价值 2、价值分类 二、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 (二)人的权力 (三)人的责任 (四)社会的责任和需求 三、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表现 1、从事社会工作的动力系统。 2、社会工作者是“价值注满的个人”。 3、价值和知识的关系。 4、价值和技术的关系。 四、价值与反价值 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意义。有价值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 . 从理论形态而言,社会工作的反价值包括操纵和家长作风。 1、操纵。 2、家长作风。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2、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45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板书设计 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2、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 3、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上的矛盾。 4、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7 第 _4-5_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 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 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2、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 3、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上的矛盾。 4、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第6-7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4 课时数 4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教学 目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从作用、历史、结构、范式归类等方面,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作一简要而 要明晰的梳理,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及主要流派。 求 教学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七个阶段和主要的11种理论流派是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重点(二)关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理论归类。 教学 ■课微教授 ☐小组活动 ■实哈演示 口难占答舒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使用 口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口IP课件 口其他资源 作业 试述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或练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习 3、试述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 4、简述11种西方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一、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加强 书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1、提供现象的解释 2、设定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目标 3、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8 第 _6-7_次课程教学方案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一、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加强 .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1、提供现象的解释 . 2、设定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目标 . 3、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试述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2、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3、试述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 4、简述11种西方社会工作理论。 教学 重点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七个阶段和主要的11种理论流派是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关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理论归类。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教学 章节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从作用、历史、结构、范式归类等方面,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作一简要而 明晰的梳理,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及主要流派。 周次 4 课时数 4
第6-7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及流派 理论发展的七个阶 1、 “调查”价段 2、 “精神分析学”阶段 “助人的艺术” 3、 “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 4、“获得”阶段 5、“盘点”阶段 (系统论+结构功能 主义) 书 6、“理论统一”阶段 7、“理论归类”阶段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有问题的人” 计 1、心理分析学理论 2、认知理论 3、行为主义理论 4、社会系统理论 5、标签理论 6、沟通理论 理解”或“解释” 7、人文人义理论 8、激进的人文主义的理论 9、马克思主义理论 “增权”或“倡导”理论 “意义世界” 11、女权主义理论
9 第 _6-7_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助人的艺术” . (系统论+结构功能 主义) . “有问题的人” . “理解”或“解释” . “意义世界”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及流派 一、理论发展的七个阶段 . 1、“调查”价段 2、“精神分析学”阶段 . 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 . 4、“获得”阶段 5、“盘点”阶段 . 6、“理论统一”阶段 7、“理论归类”阶段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 1、心理分析学理论 2、认知理论 . 3、行为主义理论 4、社会系统理论 . 5、标签理论 6、沟通理论 . 7、人文人义理论 8、激进的人文主义的理论 . 9、马克思主义理论 10、“增权”或“倡导”理论 . 11、女权主义理论
第8-9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5 课时数 第五章社会工作个案(一) 教学 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需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方法技巧 和要及其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践。 求 教学(一)心理社会疗法的工作过程和治疗方法 重点(二)人本治疗法的基本概念假设和方法与技术 主要 教学 口课堂教授 口小组活动 圆实验演示 口难点答疑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体 口文字材料 口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资 ☐CAI课件 OIP课件 己其他资源 简述心理社会疗法的理论背景 习 比较心理社会疗法和人本治疗法的治疗过程 第一节心理社会疗法 一、理论背景:受不同学说的影响心理社会疗法特别强调的几个理论假设 二、工作过程 1、开始接触 2、心理社会资料的收集 3、诊断:(I)心理动态诊断个人的自我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 板 (2)病因诊断 (3)分类诊断 三、治疗方法 设 (一)直接治疗,工作者直接与案主接触并进行研究、诊断及治疗的过程 1、非反映性(讨论)直接治疗 2、反映讨论的技术 (二)间接治疗的技术(①支持②直接影响③宣泄④反映讨论) 四、理论特点 1、融各家理论而为一体】 2、形成一套既丰富又细腻的工作技巧 3、强调环境工作 4、 要求案主有相当的沟通能力、内省能力和一个完整的自我
10 第 _8-9_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5 课时数 4 教学 章节 第五章 社会工作个案(一)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方法技巧 及其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践。 教学 重点 (一)心理社会疗法的工作过程和治疗方法 (二)人本治疗法的基本概念假设和方法与技术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心理社会疗法 一、理论背景:受不同学说的影响 心理社会疗法特别强调的几个理论假设 二、工作过程 1、开始接触 2、心理社会资料的收集 3、诊断:(1)心理动态诊断 个人的自我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 . (2)病因诊断 (3)分类诊断 三、治疗方法 . (一)直接治疗,工作者直接与案主接触并进行研究、诊断及治疗的过程 . 1、非反映性(讨论)直接治疗 2、反映讨论的技术 . (二)间接治疗的技术(①支持②直接影响③宣泄④反映讨论) 四、理论特点 1、融各家理论而为一体。 2、形成一套既丰富又细腻的工作技巧。 3、强调环境工作。 4、要求案主有相当的沟通能力、内省能力和一个完整的自我。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 简述心理社会疗法的理论背景 2. 比较心理社会疗法和人本治疗法的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