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饲料中其它有毒成分分析 本章所介绍的饲料有毒成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饲料调制不当产生的有毒物质。例如:许多青绿饲料加工不得法,可产 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果错误地进行发酵则可产生大量有毒 的蛋白质分解产物。这些有毒物质都可引起畜禽中毒。 2、饲料本身含有的少量有毒成分。如棉籽饼中的棉酚、髙梁苗中的氰甙等 这些饲料如果饲喂前不作去毒处理,长期大量饲喂,可引起中毒 有毒植物本身不作为饲料,故不列为本章的内容,但在兽医临床上,特别 在放牧家畜的疾病中,误食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时有发生,对此有兴趣的同学可 参阅家畜中毒学书籍。 由于饲料中有毒成分范围广、性质各不相同,故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也没 有规律性。本章将介绍亚硝酸盐、氰化物、硫甙、棉酚的分析。 第一节亚硝酸盐分析 、概述 青绿饲料(包括叶菜类、牧草、野菜等)及树叶类饲料,都不同程度地含 有硝酸盐,其中尤以叶菜类饲料,如小白菜、青菜等含量较髙,在新鲜的叶菜类 饲料中硝酸盐的含量可高达数千ppm,但一般不含亚硝酸盐或含量甚微,通常多 低于1ppm 对动物来说,硝酸盐是低毒的,而亚硝酸盐则是高毒的,临床上多见的畜 禽中毒都是由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引起的。 ()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条件 自然界很多细菌和真菌都含有硝酸盐还原酶,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通常将这些微生物称为硝酸盐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的种类很多,广泛存在 于土壤、水等外界环境以及动物的胃肠道和口腔等器官中。体内外的硝酸盐还原 菌如遇到适宜的条件,可大量繁殖,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饲料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可发生于动物摄食硝酸盐以前(体外转
1 第八章 饲料中其它有毒成分分析 本章所介绍的饲料有毒成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饲料调制不当产生的有毒物质。例如:许多青绿饲料加工不得法,可产 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果错误地进行发酵则可产生大量有毒 的蛋白质分解产物。这些有毒物质都可引起畜禽中毒。 2、饲料本身含有的少量有毒成分。如棉籽饼中的棉酚、高梁苗中的氰甙等, 这些饲料如果饲喂前不作去毒处理,长期大量饲喂,可引起中毒。 有毒植物本身不作为饲料,故不列为本章的内容,但在兽医临床上,特别 在放牧家畜的疾病中,误食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时有发生,对此有兴趣的同学可 参阅家畜中毒学书籍。 由于饲料中有毒成分范围广、性质各不相同,故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也没 有规律性。本章将介绍亚硝酸盐、氰化物、硫甙、棉酚的分析。 第一节 亚硝酸盐分析 一、概述 青绿饲料(包括叶菜类、牧草、野菜等)及树叶类饲料,都不同程度地含 有硝酸盐,其中尤以叶菜类饲料,如小白菜、青菜等含量较高,在新鲜的叶菜类 饲料中硝酸盐的含量可高达数千 ppm,但一般不含亚硝酸盐或含量甚微,通常多 低于 1ppm。 对动物来说,硝酸盐是低毒的,而亚硝酸盐则是高毒的,临床上多见的畜 禽中毒都是由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引起的。 ㈠ 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条件 自然界很多细菌和真菌都含有硝酸盐还原酶,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通常将这些微生物称为硝酸盐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的种类很多,广泛存在 于土壤、水等外界环境以及动物的胃肠道和口腔等器官中。体内外的硝酸盐还原 菌如遇到适宜的条件,可大量繁殖,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饲料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可发生于动物摄食硝酸盐以前(体外转
化),也可发生在摄入体内之后(即体内转化)。 体外转化 体外转化在生产实践中常见于如下两种场合 (1)青绿饲料长时间高温堆放 青绿饲料,尤其是经虫害、踏过的青绿饲料,堆放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 混杂于饲料中的某些硝酸盐还原菌得到适宜的温度、水分,大量繁殖,迅速将硝 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2)青绿饲料用小火焖煮或煮后久置 青绿饲料用小火焖煮时,煮成半生半熟,混杂于饲料中的细菌不但大多未 被杀死,反而得到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因此,与潮湿髙温堆放一样,极易促使硝 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此外,煮熟的青绿饲料放在不清洁的容器中,如果温度较 高,存放时间过久,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可增加 2、体内转化 即饲料中的硝酸盐被家畜采食后,经胃肠道中微生物的作用而转化为亚硝 酸盐。反刍动物(有时也见于单胃动物)在采食新鲜的青绿饲料后,有时发生亚 硝酸盐中毒,其原因就在于此 反刍动物在日粮搭配正常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摄入的硝酸盐在瘤 胃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还原成氨而被利用。所以,只要摄 入的硝酸盐的量同瘤胃还原能力保持平衡,则不会引起中毒。但是当反刍动物瘤 胃的pH值、还原所需的氢供给及微生物群发生变化,亚硝酸盐还原氨的速度受 到限制时,摄入过多的硝酸盐,就极易引起亚硝酸盐的积累而导致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和临床症状 亚硝酸盐毒性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数量。食欲越好,吃得越多的动物,中毒 机会也越多。 不同动物对亚硝酸盐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猪最敏感,牛、羊次之。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
2 化),也可发生在摄入体内之后(即体内转化)。 1、体外转化 体外转化在生产实践中常见于如下两种场合: ⑴ 青绿饲料长时间高温堆放 青绿饲料,尤其是经虫害、踏过的青绿饲料,堆放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 混杂于饲料中的某些硝酸盐还原菌得到适宜的温度、水分,大量繁殖,迅速将硝 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⑵ 青绿饲料用小火焖煮或煮后久置 青绿饲料用小火焖煮时,煮成半生半熟,混杂于饲料中的细菌不但大多未 被杀死,反而得到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因此,与潮湿高温堆放一样,极易促使硝 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此外,煮熟的青绿饲料放在不清洁的容器中,如果温度较 高,存放时间过久,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可增加。 2、体内转化 即饲料中的硝酸盐被家畜采食后,经胃肠道中微生物的作用而转化为亚硝 酸盐。反刍动物(有时也见于单胃动物)在采食新鲜的青绿饲料后,有时发生亚 硝酸盐中毒,其原因就在于此。 反刍动物在日粮搭配正常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摄入的硝酸盐在瘤 胃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还原成氨而被利用。所以,只要摄 入的硝酸盐的量同瘤胃还原能力保持平衡,则不会引起中毒。但是当反刍动物瘤 胃的 pH 值、还原所需的氢供给及微生物群发生变化,亚硝酸盐还原氨的速度受 到限制时,摄入过多的硝酸盐,就极易引起亚硝酸盐的积累而导致中毒。 ㈡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和临床症状 亚硝酸盐毒性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数量。食欲越好,吃得越多的动物,中毒 机会也越多。 不同动物对亚硝酸盐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猪最敏感,牛、羊次之。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
(1)亚硝酸盐是一种血液毒,其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使血 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而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methemoglobin,简称 MHb),又称变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细胞缺氧 亚硝酸盐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松驰血管平滑肌,导致血管扩张, 外周循环衰竭。 中毒家畜表现为一系列缺氧症状:高度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皮肤呈乌青 色,粘膜发绀,血液暗红色,凝固不良 白饲料中亚硝酸盐的卫生标准 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含量(以亚硝酸钠计),在我国国家饲料卫生标准中作 了规定(表8-1) 饲料名称 亚硝酸盐允许量(mgkg) 鱼粉 ≤60 鸡配合饲料,猪配合、混合饲料 ≤15 二、样品处理 亚硝酸盐是一种水溶性毒物,所以样品处理比较简单, 取样品5~10g,研碎,加水至100m,振荡数分钟,过滤,取中间滤液10ml 作为供试液。如果滤液中色素含量较髙,可用活性炭脱色 三、亚硝酸盐定量分析 亚硝酸盐的定量分析常采用重氮偶合比色法。依据使用试剂不同分为盐酸 萘乙二胺法和α一萘胺比色法。两种方法均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随意 选择。 ()a一恭胺法(格利斯法, Griess法 1、原理:亚硝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后, 再与a一萘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仪器与器皿 分光光度计,比色管。 3
3 ⑴ 亚硝酸盐是一种血液毒,其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使血 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而形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简称 MHb),又称变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细胞缺氧。 ⑵ 亚硝酸盐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松驰血管平滑肌,导致血管扩张, 外周循环衰竭。 中毒家畜表现为一系列缺氧症状:高度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皮肤呈乌青 色,粘膜发绀,血液暗红色,凝固不良。 ㈢ 饲料中亚硝酸盐的卫生标准 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含量(以亚硝酸钠计),在我国国家饲料卫生标准中作 了规定(表 8—1) 饲 料 名 称 亚硝酸盐允许量(mg/kg) 鱼粉 ≤60 鸡配合饲料,猪配合、混合饲料 ≤15 二、样品处理 亚硝酸盐是一种水溶性毒物,所以样品处理比较简单。 取样品 5~10g,研碎,加水至 100ml,振荡数分钟,过滤,取中间滤液 10ml 作为供试液。如果滤液中色素含量较高,可用活性炭脱色。 三、亚硝酸盐定量分析 亚硝酸盐的定量分析常采用重氮偶合比色法。依据使用试剂不同分为盐酸 萘乙二胺法和α—萘胺比色法。两种方法均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随意 选择。 ㈠ α—萘胺法(格利斯法,Griess 法) 1、原理:亚硝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后, 再与α—萘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仪器与器皿 分光光度计,比色管
3、试剂 (1)亚硝酸钠标准液:精密称取经115+-5℃千燥至恒重的分析纯亚硝酸钠 0.1495g,用水溶解,移入100m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液每ml相当于 I moNo2。 (2)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吸取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lml,置于100m容量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液每m相当于10ugNO2-。 (3)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取0.3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50ml1%醋酸溶液中。 贮存于棕色瓶中。如溶液有颜色,临用时加入少许活性炭加热至80℃并进行过 滤,即可脱色。 (4)盐酸α一萘胺溶液:取02g盐酸α一萘胺溶于20m水中,加浓盐酸 05nl,微热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如有颜色,可用活性炭 脱色 (5)醋酸钠缓冲液:取164g无水醋酸钠,溶于100ml水中 4、操作 取供试液2ml,标准液0.0、0.5、10、1.5、2.0、2.5ml,分别加入50m大 试管中,加水稀释至25ml。 于标准管和样品管中分别加λ.5m醋酸钠缓冲液,lm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和lml盐酸α一萘胺溶液,摇匀放置10min,以零管作参比,lcm比色皿,于波 长525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管各种浓度所测定的吸收度绘出标准曲线。 根据检液所测的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査出检液的含量(A),再算出样品中亚硝酸 盐的含量: 亚硝酸盐含量A×1 1000 ÷1000(mg 50A 2 式中:A—一样品管测得的含量(μg); m—一称取样品质量(g)。 盐酸萘乙二胺法(国家标准法) 1、原理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
4 3、试剂 ⑴ 亚硝酸钠标准液:精密称取经 115+5℃干燥至恒重的分析纯亚硝酸钠 0.1495g,用水溶解,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液每 ml 相当于 1mgNO2-。 ⑵ 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吸取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 1ml,置于 100ml 容量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液每 ml 相当于 10ugNO2-。 ⑶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取 0.3g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 150ml12%醋酸溶液中。 贮存于棕色瓶中。如溶液有颜色,临用时加入少许活性炭加热至 80℃并进行过 滤,即可脱色。 ⑷ 盐酸α—萘胺溶液:取 0.2g 盐酸α—萘胺溶于 20ml 水中,加浓盐酸 0.5ml,微热溶解,加水稀释至 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如有颜色,可用活性炭 脱色。 ⑸ 醋酸钠缓冲液:取 16.4g 无水醋酸钠,溶于 100ml 水中。 4、操作 取供试液 2ml,标准液 0.0、0.5、1.0、1.5、2.0、2.5ml,分别加入 50ml 大 试管中,加水稀释至 25ml。 于标准管和样品管中分别加入 0.5ml 醋酸钠缓冲液,1m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和 1ml 盐酸α—萘胺溶液,摇匀放置 10min,以零管作参比,1cm 比色皿,于波 长 525nm 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管各种浓度所测定的吸收度绘出标准曲线。 根据检液所测的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检液的含量(A),再算出样品中亚硝酸 盐的含量: 亚硝酸盐含量= A×100 2 × 1000 m ÷1000(mg/kg)= 50A m 式中:A——样品管测得的含量(g); m——称取样品质量(g)。 ㈡ 盐酸萘乙二胺法(国家标准法) 1、原理 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
物,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色定量 2、仪器与器皿 分光光度计,比色管。 3、试剂 (1)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取04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00m120%盐酸中, 贮存于棕色瓶中。如溶液有颜色,临用时加入少许活性炭加热至80℃C并进行过 滤,备用。一周内使用。 (2)0.3%盐酸萘乙二胺盐溶液:取0.2g盐酸萘乙二胺溶于100m水中。贮 存于棕色瓶中。一日内使用 (3)亚硝酸钠标准液:精确称取.l00g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的亚硝酸 钠,加水溶解,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液每ml相当于200ug (4)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液500n,置于200m容量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液每m相当于5μgNO2-。 4、操作 取七只50m容量瓶按下表操作 6 标准液(ml) 000.51.01.5|2.02.5 样液(ml) 2.0 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ml) 2.0 混匀,静置3~5min。 0.2%盐酸萘乙二胺盐溶液(m) 10 蒸馏水 至50ml。 混匀,静置15min。以零管调零,于波长538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 为纵坐标,各标准液中所含NO2.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 程,根据样液的吸光度,求样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5 物,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色定量。 2、仪器与器皿 分光光度计,比色管。 3、试剂 ⑴ 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取 0.4g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 100ml20%盐酸中, 贮存于棕色瓶中。如溶液有颜色,临用时加入少许活性炭加热至 80℃并进行过 滤,备用。一周内使用。 ⑵ 0.2%盐酸萘乙二胺盐溶液:取 0.2g 盐酸萘乙二胺溶于 100ml 水中。贮 存于棕色瓶中。一日内使用。 ⑶ 亚硝酸钠标准液:精确称取 0.1000g 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 24h 的亚硝酸 钠,加水溶解,置于 5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液每 ml 相当于 200g NO2-。 ⑷ 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液 5.00ml,置于 200ml 容量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液每 ml 相当于 5g NO2-。 4、操作 取七只 50ml 容量瓶按下表操作: 管 号 0 1 2 3 4 5 6 标准液(ml) 0.0 0.5 1.0 1.5 2.0 2.5 样液(ml) 2.0 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ml) 2.0 混匀,静置 3~5min。 0.2%盐酸萘乙二胺盐溶液(ml) 1.0 蒸馏水 至 50ml。 混匀,静置 15min。以零管调零,于波长 538nm 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 为纵坐标,各标准液中所含 NO2-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 程,根据样液的吸光度,求样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