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 22 23 27 28 30 图97YS170调节器结构认识和显示操作调校接3图 三.内容步骤 32 33 YS170共有3个画面组(操作、调整、工程),通速ⅢT+翻页键进行翻转,画面组 内部通过翻页键翻转。 35 确定在工程画面/CONFIG1/CTL为single:先将SE巧3卷置为ENABLE,然后通过与软键 相对应的硬键进行操作。 (一)测量信号和给定信号指示误差校验 1.将调节器的各开关置于测量、正作用、外给定.浆手动位置,当测量信号为1W、 3V、5V时,观察调整画面上的测量指针应指在0%、50%、1003度上,误差+±0.2%。 2.当外给定信号为1V、3V、5V时,观察调整画面上的给定指针应指在0%、50%、100% 刻度上,误差+±0.2%。 由源 (二)手动操作特性及输出信号指示误差校验 .将调节器的开关置于别武:软手动正作用、外给定各位拉动软手操板健,向 右轻按,输出以100s/满量程的变化速度增加。重按,输出以6s/满量程的变化速度增加。 向左轻按,输出以100s/满量程的变化速度减少。重按,输出以6s/满量程的变化速度减少 2.若不按软手操板键,则输出信号处于保持状态。当输出信号为100%时,输出信号 的保持特性为-0.5%/h。 3.按动软手操板键使输出信号指针分别指示在0%、50%、100%处,用直流毫安表检查 输出电流是否在4如A、12mA、20mA。指示误差应在±0.2%之内。 4.把自动/软手动/硬手动切换开关置于硬手动位置,将硬手动操作杆分别置于0%、 50%、100%时,输出信号应为4A、12血A、20血A。误差在士3%以内。 .104-
图 9-7 YS170 调节器结构认识和显示操作调校接线图 三.内容步骤 YS170 共有 3 个画面组(操作、调整、工程),通过 SHIFT+翻页键进行翻转,画面组 内部通过翻页键翻转。 确定在工程画面/CONFIG1/CTL 为 single:先将 SET 设置为 ENABLE,然后通过与软键 相对应的硬键进行操作。 (一)测量信号和给定信号指示误差校验 1.将调节器的各开关置于测量、正作用、外给定、软手动位置,当测量信号为 1V、 3V、5V 时,观察调整画面上的测量指针应指在 0%、50%、100%刻度上,误差≯±0.2%。 2.当外给定信号为 1V、3V、5V 时,观察调整画面上的给定指针应指在 0%、50%、100% 刻度上,误差≯±0.2%。 (二)手动操作特性及输出信号指示误差校验 1.将调节器的开关置于测量、软手动、正作用、外给定各位置,拨动软手操板键,向 右轻按,输出以 100s/满量程的变化速度增加。重按,输出以 6s/满量程的变化速度增加。 向左轻按,输出以 100s/满量程的变化速度减少。重按,输出以 6s/满量程的变化速度减少。 2.若不按软手操板键,则输出信号处于保持状态。当输出信号为 100%时,输出信号 的保持特性为—0.5%/h。 3.按动软手操板键使输出信号指针分别指示在 0%、50%、100%处,用直流毫安表检查 输出电流是否在 4mA、12mA、20mA。指示误差应在±0.2%之内。 4.把自动/软手动/硬手动切换开关置于硬手动位置,将硬手动操作杆分别置于 0%、 50%、100%时,输出信号应为 4mA、12mA、20mA。误差在±3%以内。 - 104 -
5.输出信号指示误差校验 (1)将控制方式打到M方式 (2)在调整画面上,设定输出信号为0%记下电流表读数,误差<1% (3)在调整画面上,设定输出信号为100%记下电流表读数,误差<1% (三)自动手动切换特性校险 调节器各开关分别置于测量、外给定、正作用、比例带P=100%(调整画面/PID1/PB1 要存入EEPROM,可连续按SAVE三秒)、微分时间T-0、积分时间T=T(调整画面/PID1/TI1)、 测量信号为ON、给定信号为0V。 1.用软手动使输出信号=124,然后切换到“自动”,再由“自动”切换到“软手动”, 其误差应小于±0.25%。 2.用软手动使输出信号=12mA,把硬手动操作杆移动到该输出值位置,然后切换到“硬 手动”,某误差应小于±5%。再由“硬手动”切换到“软手动”,其误差应小于士0.25%。 3.自动、软手动/硬手动双向切换: 硬手动置于OF,软手动状态,旋转硬手动旋钮,使绿灯亮(硬手操值与MW值相等) 硬手动置于0N,观察输出变化。无扰动切换,旋转硬手动旋钮观察输出变化,硬手动置于 OF,观察输出变化。无扰动切换,输出不变,说明软手操与硬手操的区别软手操为积分 作用,变化慢,硬手操按照旋钮值迅速变化说明硬手操的作用事故处理 (四)开环情况下PID特性校验 1.P作用 (1) 在手动状态将工程画面/设定画面2/ACT1设为DIR(正作用) (2) 令P=100%,T=9999,T-0,测量信号=给定信号=50%,C/A/M切换开关置于手 动,软手操使输出信号=4mA (3) C/A/M切换开关置于自动 (4) 改变输入为3.25V,通过电流表或MW观察输出绘出输出图输出为9ma (5) 再令P=50%,反作用,重新执行通过电流表或MV观察输出绘出输出图输出为 6ma 2.PT作用 (1)在手动状态将工程画面/设定画面2/ACT1设为DIR(正作用) (2) PB=100%,TI=60s,TD=0s,测量信号-给定信号=50%,C/A/N切换开关置于手 动,软手操使输出信号=4如A。 (3) C/A/M切换开关置于自动 (4) 增加输入0.25v(电压为3.25V),通过用手表记下电流表或MW的输出,列表 并绘出输出图。图形的60秒处应为3.5v, 3.PID作用(正作用): (1)在手动状态将工程画面/设定画面2/ACT1设为DIR(正作用)手动方式, (2) PB=100%,T1=60s,TD=15s,测量信号=给定信号=50%,C/A/M切换开关置于 手动,软手操使输出信号=4如A。 (3)C/A/M切换开关置于自动 (4) 增加输入0.25v(电压为3.25V),通过用手表记下电流表或W的输出,列表 -105
5.输出信号指示误差校验 (1)将控制方式打到 M 方式 (2)在调整画面上,设定输出信号为 0%记下电流表读数,误差<1% (3)在调整画面上,设定输出信号为 100%记下电流表读数,误差<1% (三)自动手动切换特性校验 调节器各开关分别置于测量、外给定、正作用、比例带PB=100%(调整画面/PID1/PB1, 要存入EEPROM,可连续按SAVE三秒)、微分时间TD=0、积分时间TI=T Imax(调整画面/PID1/TI1)、 测量信号为 0V、给定信号为 0V。 1.用软手动使输出信号=12mA,然后切换到“自动”,再由“自动”切换到“软手动”, 其误差应小于±0.25%。 2.用软手动使输出信号=12mA,把硬手动操作杆移动到该输出值位置,然后切换到“硬 手动”,某误差应小于±5%。再由“硬手动”切换到“软手动”,其误差应小于±0.25%。 3.自动、软手动/硬手动双向切换: 硬手动置于 OFF,软手动状态,旋转硬手动旋钮,使绿灯亮(硬手操值与 MV 值相等), 硬手动置于 ON,观察输出变化。无扰动切换,旋转硬手动旋钮观察输出变化,硬手动置于 OFF,观察输出变化。无扰动切换,输出不变, 说明软手操与硬手操的区别软手操为积分 作用,变化慢,硬手操按照旋钮值迅速变化说明硬手操的作用事故处理 (四)开环情况下 PID 特性校验 1.P 作用 (1) 在手动状态将工程画面/设定画面 2/ ACT1 设为 DIR(正作用) (2) 令PB=100%,TI=9999,TD=0,测量信号=给定信号=50%,C/A/M切换开关置于手 动,软手操使输出信号=4mA。 (3) C/A/M 切换开关置于自动 (4) 改变输入为 3.25V,通过电流表或 MV 观察输出绘出输出图输出为 9ma (5) 再令PB=50%,反作用,重新执行通过电流表或MV观察输出绘出输出图输出为 6ma 2.PI 作用 (1) 在手动状态将工程画面/设定画面 2/ ACT1 设为 DIR(正作用) (2) PB=100%,TI=60s,TD=0s,测量信号=给定信号=50%,C/A/M 切换开关置于手 动,软手操使输出信号=4mA。 (3) C/A/M 切换开关置于自动 (4) 增加输入 0.25v(电压为 3.25V),通过用手表记下电流表或 MV 的输出,列表 并绘出输出图。图形的 60 秒处应为 3.5v, 3.PID 作用(正作用): (1) 在手动状态将工程画面/设定画面 2/ ACT1 设为 DIR(正作用)手动方式, (2) PB=100%,TI=60s,TD=15s,测量信号=给定信号=50%,C/A/M 切换开关置于 手动,软手操使输出信号=4mA。 (3) C/A/M 切换开关置于自动 (4) 增加输入 0.25v(电压为 3.25V),通过用手表记下电流表或 MV 的输出,列表 - 105 -
并绘出输出图。 (五)自动报警功能显示 1.C/A/M切换开关置于M 2.在调整画面上按翻页键进入PID设定画面1,将测量值下限报警PL1设定为20% 3.测量信号=1V 4.观察报警现象 5.在回路画面的报警画面(通过翻页)按软键相对应的P℉确认报警,回到在PD设定 画面1(通过SHIFT+翻页)设定PL1为0%,报警消失。 四.数据与处理 在A、C状态下分别改变SV、PV两种运行状态的响应MW有何异同?为什么? 实验五YS170调节器编程的调校原则(设计性)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P0L语言编程的方法和技巧,达到熟练掌握YS170调节器编 程方法、步骤及要领的要求。 二.设备与接线 所需设备: 万用表 1台 电压电流发生器 1台 YS170调节器 个人电脑 1台 直流毫安表 1台 YS170调节器专用通讯电缆 1条 三.内容与步骤 (一)程序设计 1.确定控制要求 本实验为一个带夹套的聚合釜温度-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如图9-8所示。要求釜内的温 度维持在70℃,设计一个夹套温度和釜内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广义对象中的主对象用二阶 滞后环节+纯滞后环节仿真,二阶滞后环节的时间常数分别是5s和10s,纯滞后环节的时 .106
并绘出输出图。 (五)自动报警功能显示 1.C/A/M 切换开关置于 M 2.在调整画面上按翻页键进入 PID 设定画面 1,将测量值下限报警 PL1 设定为 20% 3.测量信号=1V 4.观察报警现象 5.在回路画面的报警画面(通过翻页)按软键相对应的 PF 确认报警,回到在 PID 设定 画面 1(通过 SHIFT+翻页)设定 PL1 为 0%,报警消失。 四.数据与处理 在 A、C 状态下分别改变 SV、PV 两种运行状态的响应 MV 有何异同?为什么? 实验五 YS170 调节器编程的调校原则(设计性)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 POL 语言编程的方法和技巧,达到熟练掌握 YS170 调节器编 程方法、步骤及要领的要求。 二.设备与接线 所需设备: 万用表 1 台 电压电流发生器 1 台 YS170 调节器 1 台 个人电脑 1 台 直流毫安表 1 台 YS170 调节器专用通讯电缆 1 条 三.内容与步骤 (一)程序设计 1.确定控制要求 本实验为一个带夹套的聚合釜温度-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如图 9-8 所示。要求釜内的温 度维持在 70℃,设计一个夹套温度和釜内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广义对象中的主对象用二阶 滞后环节+纯滞后环节仿真,二阶滞后环节的时间常数分别是 5s 和 10s,纯滞后环节的时 - 106 -
间常数=0.1s。副对象为一阶滞后环节+干扰环节仿真,一阶滞后环节的时间常数=10s,干 扰量=±10多。假如停电则采用热启动. 周来合度聚制系发 2.确定YS170调节器的任务 合 串级控制 PID预置功能 报警功能 夹 釜 3.确定控制功能 控制单元:CSC 控制要素:CNTI为PID控制:CNT2为PI控制 控制管式:主回路控生制采用比例先行T-DP,副回路制采用微分行PT-一D 寄存器:控制数据寄存器、控制参数寄存器、控制标志寄存器、系统标志寄存器。 4.确定操作显示功能 PV、SV、MW的数字和棒图显示 P℉功能键在预置PID状态下为ON显示,在报警状态下为闪烁显示 C/A/M运行状态显示 报警显示及报警类型的输出 5.确定仿真对象数学模型 主对象为e1(1+10s)(1+5s) 副对象为1/(1+10s) 6.工作单 .107
间常数=0.1s。副对象为一阶滞后环节+干扰环节仿真,一阶滞后环节的时间常数=10s,干 扰量=±10%。假如停电则采用热启动。 图 9-8 聚合釜温度串级自动控制系统图 2.确定 YS170 调节器的任务 串级控制 PID 预置功能 报警功能 3.确定控制功能 控制单元:CSC 控制要素: CNT1 为 PID 控制;CNT2 为 PI 控制 控制算式: 主回路控制采用比例先行 I-DP,副回路控制采用微分先行 PI-D 寄存器: 控制数据寄存器、控制参数寄存器、控制标志寄存器、系统标志寄存器。 4.确定操作显示功能 PV、SV、MV 的数字和棒图显示 PF 功能键在预置 PID 状态下为 ON 显示,在报警状态下为闪烁显示 C/A/M 运行状态显示 报警显示及报警类型的输出。 5.确定仿真对象数学模型 主对象为 e-τs /(1+10s)(1+5s) 副对象为 1/(1+10s) 6.工作单 - 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