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IRW记录仪的调校原则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IV纪录仪零点、量程、线性等调校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达到熟练使用IRV纪录仪的要求。 二.设备与接线 所需设备: IRV记录仪 一台 电压电流发生器 脉冲发生器 台 稳压电源 按图92接线。 记录仪 第二笔用输入 电生 (⑦ (10 ④ ⑧ ② ① ⑤ 脉冲发生器 ② 37.5PPS 走纸用的脉 3 ④ ⑥ 图92RV纪录仪调校接线图 三.内容与步骤 (一)记录笔笔尖接触压力的校验 记录笔的笔尖和记录纸之间的接触压力较大时,由于摩擦和脉冲电动机所产生的力矩 .991
实验二 IRV 记录仪的调校原则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 IRV 纪录仪零点、量程、线性等调校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达到熟练使用 IRV 纪录仪的要求。 二.设备与接线 所需设备: IRV 记录仪 一台 电压电流发生器 二台 脉冲发生器 一台 稳压电源 一台 按图 9-2 接线。 记录仪 电压、电流 发生器 7 3 5 2 1 4 6 8 9 10 11 12 L1 L2 电压、电流 发生器 脉冲发生器 24V DC 走纸用的脉冲 37.5PPS 1~5V DC 第二笔用输入 图 9-2 IRV 纪录仪调校接线图 三.内容与步骤 (一)记录笔笔尖接触压力的校验 记录笔的笔尖和记录纸之间的接触压力较大时,由于摩擦和脉冲电动机所产生的力矩 - 99 -
将会造成滞后现象。为了消除这一弊病,就要进行笔尖接触压力的校验(接触压力设计约 为6g)。 校验的方法是:输入信号为50%,当指针停止转动时,用手稍微转动一下纪录纸。使 输入信号为100%,再让输入信号为50%,当指针停止转动时,用手转动纪录纸,若出现图 93所示的死区。则应调整笔尖接触压力调整螺钉。 80 7 50 0020 10 图9-3滞后现象示意图 (二)零点校验 零点校验的目的是使指针与记录纸、刻度板0%的位置相吻合。其方法是当输入信号为 %时,记录笔的笔尖应处于记录线0%的位置,否则应调整指针笔杆上的两个螺钉(粗调), 以及四连杆上的微调螺钉(细调)。调整完毕,要拧紧螺钉。然后,再松开刻度板的固定螺 钉,使刻度板0%的位置与指针一致,这样就能达到要求。 (三)量程校验 当输入信号为100%时,指针若没指示到刻度板100%的位置,则应调节量程调整螺钉(向 惩 左拧,则量程加大),然后再进行零点校验,如此反复调节,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上述两项校验的目的都是使0%的位置与记录纸的刻度相吻合,100%的位置与刻度板的 刻度相吻合。前者是因为链轮不能上下移动,所以0%位置要与记录纸0%相吻合后者是因 为记录纸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伸缩,所以100%位置要与刻度板100%相吻合。 (四)线性校验 当输入信号为50%时,若指针没有指在刻度板的50%处,则应调节线性调整螺钉,让 指针沿着产生误差的方向错开约10m左右,再在输入信号为0%时,进行零点校验。反复 调整线性和零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四.数据与处理 将正向行程和反向行程的零点、量程、线性测试数据记录下来,作误差分析。 -100
将会造成滞后现象。为了消除这一弊病,就要进行笔尖接触压力的校验(接触压力设计约 为 6g)。 校验的方法是:输入信号为 50%,当指针停止转动时,用手稍微转动一下纪录纸。使 输入信号为 100%,再让输入信号为 50%,当指针停止转动时,用手转动纪录纸,若出现图 9-3 所示的死区。则应调整笔尖接触压力调整螺钉。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图 9-3 滞后现象示意图 (二)零点校验 零点校验的目的是使指针与记录纸、刻度板 0%的位置相吻合。其方法是当输入信号为 0%时,记录笔的笔尖应处于记录线 0%的位置,否则应调整指针笔杆上的两个螺钉(粗调), 以及四连杆上的微调螺钉(细调)。调整完毕,要拧紧螺钉。然后,再松开刻度板的固定螺 钉,使刻度板 0%的位置与指针一致,这样就能达到要求。 (三)量程校验 当输入信号为 100%时,指针若没指示到刻度板 100%的位置,则应调节量程调整螺钉(向 左拧,则量程加大),然后再进行零点校验,如此反复调节,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上述两项校验的目的都是使 0%的位置与记录纸的刻度相吻合,100%的位置与刻度板的 刻度相吻合。前者是因为链轮不能上下移动,所以 0%位置要与记录纸 0%相吻合;后者是因 为记录纸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伸缩,所以 100%位置要与刻度板 100%相吻合。 (四)线性校验 当输入信号为 50%时,若指针没有指在刻度板的 50%处,则应调节线性调整螺钉,让 指针沿着产生误差的方向错开约 10mm 左右,再在输入信号为 0%时,进行零点校验。反复 调整线性和零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四.数据与处理 将正向行程和反向行程的零点、量程、线性测试数据记录下来,作误差分析。 - 100 -
实验三SLPC调节器编程的调校原则(设计性)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SLP℃调节器编程调校的内容和方法,达到熟练编制控制系统的 程序以及对该程序进行修改和运行的要求。 二.设备与接线 所需设备: SLPC调节器 一台 SPRG编程器 一台 按图9-4接线。 ① ⑧ X @ ② SLPC SPRG 图94SLPC调节器编程功能的调校接线图 三.内容与步骤 (一)用户程序的设计 根据图9-5的工作单编写主程序和仿真程序。 .101
实验三 SLPC 调节器编程的调校原则(设计性) 一. 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 SLPC 调节器编程调校的内容和方法,达到熟练编制控制系统的 程序以及对该程序进行修改和运行的要求。 二. 设备与接线 所需设备: SLPC 调节器 一台 SPRG 编程器 一台 按图 9-4 接线。 A C 1 2 D B Y1 Y2 250Ω X1 SLPC SPRG 图 9-4 SLPC 调节器编程功能的调校接线图 三.内容与步骤 (一)用户程序的设计 根据图 9-5 的工作单编写主程序和仿真程序。 - 101 -
X11 ⊕ -p: PV -p2 SV--BSC LAG1 MV 图95工作单 (二)送电、键入主程序和仿真程序 1.送电 送电原则是先外设后主机,所以先插SPRG编程器电源插头,后插SLPC调节器电源插 头。断电时恰好相反。SLPC调节器在带电运行时不能断开和SPG编程器的通信连线,以 免造成调节器故隆。 2.键入主程序和仿真程序 键入主程序和仿真程序之前需对调节器和编程器进行初始化,在键入过程中如发现错 误,可按【C】键,作部分删除。如果要删除一行程序,则按【DEL】键。 (三)对输入信号X标定工程量 在键入数字时,必须达到4位有效数字。 (四)键入可变参数并定标 注意可变参数的上下限和01内部数据的对应关系。 (五)对测量值PV、设定值SV的刻度定标 定标之后应在SLPC调节器的侧面盘上,连续按【SCALE】查看有关数值是否正确。 (六)确定CNT.及方式 (七)设定MODE方式 按【▲】时,必须按够1s的时间。 (八)设定PID整定参数 (九)试运行 试运行的曲线应满足图96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的要求。如果运行 不成功,先检查软件连接是否有故障,再检查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102
BSC LAG1 DED1 x1 p1 p2 p3 SV PV MV Y1 Y2 图 9-5 工作单 (二)送电、键入主程序和仿真程序 1.送电 送电原则是先外设后主机,所以先插 SPRG 编程器电源插头,后插 SLPC 调节器电源插 头。断电时恰好相反。SLPC 调节器在带电运行时不能断开和 SPRG 编程器的通信连线,以 免造成调节器故障。 2.键入主程序和仿真程序 键入主程序和仿真程序之前需对调节器和编程器进行初始化,在键入过程中如发现错 误,可按【C】键,作部分删除。如果要删除一行程序,则按【DEL】键。 (三)对输入信号X n标定工程量 在键入数字时,必须达到 4 位有效数字。 (四)键入可变参数并定标 注意可变参数的上下限和 0~1 内部数据的对应关系。 (五)对测量值 PV、设定值 SV 的刻度定标 定标之后应在 SLPC 调节器的侧面盘上,连续按【SCALE】查看有关数值是否正确。 (六)确定CNT n及方式 (七)设定 MODE 方式 按【▲】时,必须按够 1s 的时间。 (八)设定 PID 整定参数 (九)试运行 试运行的曲线应满足图 9-6 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的要求。如果运行 不成功,先检查软件连接是否有故障,再检查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 102 -
y(t) 图9-6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 四.数据与处理 纪录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分析P、T、T的增加和减小对过渡过程 曲线的影响。 实验四YS170调节器的结构认识和显示操作调校原则(综合性)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YS170调节器的结构特征和显示操作的方法,达到熟悉YS170调 节器结构,熟悉显示画面和操作方法的要求。 二. 设备与接线 万用表 1台 电压电流发生器 1台 YS170调节器 1台 直流毫安表 1台 按图9-7接线 .103
B A B ′ y(t) tp ts t y(∞) 图 9-6 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 四. 数据与处理 纪录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分析PB、TI、TD的增加和减小对过渡过程 曲线的影响。 实验四 YS170 调节器的结构认识和显示操作调校原则(综合性)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 YS170 调节器的结构特征和显示操作的方法,达到熟悉 YS170 调 节器结构,熟悉显示画面和操作方法的要求。 二.设备与接线 万用表 1 台 电压电流发生器 1 台 YS170 调节器 1 台 直流毫安表 1 台 按图 9-7 接线 - 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