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一中学 201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36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叱咤风云cha开花结果j拈花惹草nian牵强附会 qiang B.莺啼鸟啭 zhuan弄巧成拙zhuo应届毕业yng 奄奄一息yan C.面面相觑q潜移默化qian风尘仆仆pu 监守自盗jian D.敲骨吸髓 大大落落luo 哄而散h 淙淙流水co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迭床架屋买椟还珠大材小用人才辈出 B.认识肤浅悬梁刺股兵慌马乱张皇失措 C.风雨如晦掎角之势工程竣工实地勘察 D.流连忘返厉行节约山青水秀却之不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2)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 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唱,才能成为名人 (3)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 衅 是对台海地区 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重大威胁。 A.偶然固然也/乃至 B.偶尔当然更/和 C.偶尔固然也/乃至 D.偶然当然更/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台湾“五都选举”选后,部分绿营人土称虽然蓝营赢了席次,但是绿营赢下了基本盘 对于这个说法,深绿学者金恒炜不以为然。 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 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莫斯科的言论已经被俄罗斯和欧洲媒体爆炒到一字不漏, 其言论的前后矛盾不仅令本国媒体惊诧,还被国民贻笑大方 你尽管安心养病,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亿元,用于青海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 移安置和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B.在校的大学生应当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尽可能利用大学的资源多选修其他专业的 课程,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更多岗位的需要。 C.《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 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济宁市第一中学 2011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36 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共 15 分 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叱咤.风云 chà 开花结.果 jiē 拈.花惹草 niān 牵强.附会 qiǎng B.莺啼鸟啭. zhuàn 弄巧成拙. zhuō 应.届毕业 yīng 奄奄..一息 yǎn C.面面相觑. qù 潜.移默化 qiǎn 风尘仆.仆 pú 监.守自盗 jiān D.敲骨吸髓. suí 大大落.落 luō 一哄.而散 hòng 淙.淙流水 có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迭床架屋 买椟还珠 大材小用 人才辈出 B.认识肤浅 悬梁刺股 兵慌马乱 张皇失措 C.风雨如晦 掎角之势 工程竣工 实地勘察 D.流连忘返 厉行节约 山青水秀 却之不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⑴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⑵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 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唱,才能成为名人。 ⑶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 13 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 衅, _______是对台海地区_______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重大威胁。 A.偶然 固然 也/乃至 B.偶尔 当然 更/和 C.偶尔 固然 也/乃至 D.偶然 当然 更/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台湾“五都选举”选后,部分绿营人士称虽然蓝营赢了席次,但是绿营赢下了基本盘, 对于这个说法,深绿学者金恒炜不以为然 ....。 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 ....,绝大多数出 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莫斯科的言论已经被俄罗斯和欧洲媒体爆炒到一字不漏, 其言论的前后矛盾不仅令本国媒体惊诧,还被国民贻笑大方 ....。 D.你尽管安心养病,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 ...助.。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救灾资金 2 亿元,用于青海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 移安置和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B.在校的大学生应当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尽可能利用大学的资源多选修其他专业的 课程,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更多岗位的需要。 C.《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 200 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 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动物园全面清理各类动物表演项目,坚决取 缔和禁止有悖动物园公益性质的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 略论思维的“惰性 章炳元 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庀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 从而预见未来。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光线偏折.引力红移.引力辐射等科学预言, 马克思依据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表明了 人类的思维具有多么惊人的科学预见性!不仅如此,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 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 显示了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人类思维的巨大威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 和惰性ˆ的—面;它既能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 展。毛泽东同志曾列举当年游击战争的例子说:当斗争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后,我 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是在山上”。这种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除 去客观因素外,正是思维惰性ˆ的反映。自然界的物体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 因此静止的东西你要让它动起来必须下大力,而运动着的东西你要让它停下来也必须花大 劲。人们的思想也往往这样: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剔和 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就这样被窒息于呱呱坠地之时;可是,对于已经流行的观点,即使有 弊病也很难纠正。贝佛里奇在列举科学史上许多这样的事例后说: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 抗拒心理”。席勒在谈到这种抗拒心理时甚至这样说: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 法则。” 形成这种思维惰性ˆ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 统观念,而不是依据面前的新債况作判断.论是非的强烈倾向。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动物园全面清理各类动物表演项目,坚决取 缔和禁止有悖动物园公益性质的行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共 9 分 每小题 3 分) 略论思维的“惰性” 章炳元 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 从而预见未来。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光线偏折.引力红移.引力辐射等科学预言, 马克思依据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表明了 人类的思维具有多么惊人的科学预见性!不仅如此,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 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 显示了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的巨大威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 和“惰性”的一面;它既能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 展。毛泽东同志曾列举当年游击战争的例子说:当斗争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后,“我 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是在山上”。这种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除 去客观因素外,正是思维“惰性”的反映。自然界的物体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 因此静止的东西你要让它动起来必须下大力,而运动着的东西你要让它停下来也必须花大 劲。人们的思想也往往这样: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剔和 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就这样被窒息于呱呱坠地之时;可是,对于已经流行的观点,即使有 弊病也很难纠正。贝佛里奇在列举科学史上许多这样的事例后说: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 抗拒心理”。席勒在谈到这种抗拒心理时甚至这样说:“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 ‘法则’。” 形成这种思维“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 统观念,而不是依据面前的新情况作判断.论是非的强烈倾向。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
典物理学框框,提岀量子假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 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而爱因斯坦正是敢于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辐射和吸收上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 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二是迷信权威。伽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 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 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ˆ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ˆ的错误观点。为此,伽利略深有感触地 说:这些人甘心情愿做亚里斯多德的奴隶,把他的什么话都奉为圣旨,一点不能违反。” 三是怕犯错误。德国化学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 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清楚: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 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出来的丛葬,也使人非常害怕走进去”。看来,正是胆怯 和害怕出错扼杀了维勒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畏缩不前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得好 “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也就扼 杀了科学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项开创性工作,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的惰性”倘若只会 顺着权威的思路和传统的观念去想,只会进行再生性的和习惯性的思维,那么我们的事业就 不可能有开拓和进展。唯有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等惰 性ˆ心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使创造性思维的灿烂花朵盛开,杰出丰硕的果实。 6.下列对“思维惰性”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A.人类思维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的心理特征 B.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 规律,从而预见未来 C.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D.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精辟指出了人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的三个主观原因——因循守旧.迷信权威.怕 犯错误。 B.本文充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对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人类思维惰性产生的心
典物理学框框,提出量子假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 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而爱因斯坦正是敢于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辐射和吸收上,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 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二是迷信权威。伽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 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 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的错误观点。为此,伽利略深有感触地 说:“这些人甘心情愿做亚里斯多德的奴隶,把他的什么话都奉为圣旨,一点不能违反。” 三是怕犯错误。德国化学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 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清楚: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 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出来的丛莽,也使人非常害怕走进去”。看来,正是胆怯 和害怕出错扼杀了维勒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畏缩不前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得好: “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也就扼 杀了科学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项开创性工作,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的“惰性”。倘若只会 顺着权威的思路和传统的观念去想,只会进行再生性的和习惯性的思维,那么我们的事业就 不可能有开拓和进展。唯有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等“惰 性”心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使创造性思维的灿烂花朵盛开,杰出丰硕的果实。 6.下列对“思维惰性”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 A.人类思维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的心理特征。 B.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 规律,从而预见未来。 C.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D.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精辟指出了人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的三个主观原因——因循守旧.迷信权威.怕 犯错误。 B.本文充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对“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惰性产生的心
理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C.作者鼓励人们打破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桎梏,克服思维的“惰性”,让创造思维的花朵 盛开。 D.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和著名人物的许多言论,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却 又无堆砌之感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因而能自觉地 控制思维“惰性”的产生 B.人类只要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三种“惰性 心理,就能充分发挥好思维的创造性。 C.人类思维常常超前于实践,又时时会落后于实践;既能指导实践,又限制新事物发 展,所以人类难以驾驭 D.人脑中的固守现成流行的传统观念的倾向,使得人们无法对面前的新情况作出是非 判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共12分) 盲者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日:“子年几何矣?日:“年 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日:“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 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姸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 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日:“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 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 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 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 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 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 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 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 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
理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C.作者鼓励人们打破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桎梏,克服思维的“惰性”,让创造思维的花朵 盛开。 D.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和著名人物的许多言论,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却 又无堆砌之感。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因而能自觉地 控制思维“惰性”的产生。 B.人类只要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三种“惰性” 心理,就能充分发挥好思维的创造性。 C.人类思维常常超前于实践,又时时会落后于实践;既能指导实践,又限制新事物发 展,所以人类难以驾驭。 D.人脑中的固守现成流行的传统观念的倾向,使得人们无法对面前的新情况作出是非 判断。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共 12 分) 盲 者 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矣?”曰:“年 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 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 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 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 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 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 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 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 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 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 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
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 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若晋 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注】①日者:占卜。②瞽:“瞽ˆ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 审:判断,辨别 B.而亦无颠危之患 危:跌倒 C.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 第:常理 D.喜为非礼之貌 非礼:不合礼制 10.下列加点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其谁非盲也 其孰能讥之乎 B.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下列句子中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 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 C.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 D.邪正在前不能释 12.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表现了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矇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 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 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 第Ⅱ卷(11分) 四、(24分) 13.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4分) ②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3分)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 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若晋 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注】① 日者:占卜。② 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 审:判断,辨别 B.而亦无颠危.之患 危:跌倒 C.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 第:常理 D.喜为非礼..之貌 非礼:不合礼制 10.下列加点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天下其.谁非盲也 其.孰能讥之乎 B.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闻其音而.知其姓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下列句子中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 B.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 C.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 D.邪正在前不能释 12.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表现了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矇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 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 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 第Ⅱ卷 (114 分) 四、(24 分) 13.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 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4 分) ②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3 分) ③ 焉用亡郑以陪邻?(3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共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