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着凉/着想 攒射/人头攒动 咬文嚼字/朵颐大嚼 B.鹬蚌/鬻爵 古刹/铩羽而归 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C.树阴/荫凉吐血/血雨腥风 车载斗量/载歌载舞 D.躯壳/脱壳幢/横冲直撞 直截了当/安步当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胁从 柱香 计日程功 树倒猢狲散 B.寒碜 显像管 焕然冰释 时世造英雄 C.文身 增值税 指手画脚 蚍蜉撼大树 D.熟稔 顶梁柱 世外桃园 针尖对麦芒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做的 _,揭露了被告李阳对妻子 kim实施家庭暴力的真相。 ②北京时间12月17日,在2011年世界羽联超级赛总决赛女单半决赛中,新科 世锦赛冠军王仪涵发挥出色,连下两城,击败对手汪鑫, 跻身决赛。 ③瑞典希望在不修改欧盟条约的情况下化解欧债危机:波兰和意大利则担心,法 德的修约建议会加深欧盟内部 ,拉大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国之 间的距离 A.申述率先隔阂 B.申诉首先隔 阂 C.申述首先隔膜 D.申诉率先隔 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台湾大选在即,民进党支持率仍落后于国民党,但蔡英文锦囊中的拉票诡计 也基本用完,是否会以所谓的“台湾共识”,蓄意制造两岸危机,以便火中取栗, 实在是难以预料。 B.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与地方政府上下其手,使房价开始回落,但我们应 该清醒地认识到,调控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房地产价格合理回落的基础仍不 稳固 C.青岛黑帮老大聂磊由于在公安局内部找到了靠山,更是肆无忌惮,无人敢惹, 其知名度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一时间成了社会上炙手可热的“明星”流氓 D.前些年,古槐路改造,张大爷从旧宅搬到太白路边的一栋商品楼,以为可以 安定下来,不再搬家了。可是没几年他又接到了通知,要他安土重迁,再次搬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的发言人称,在获悉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病逝的消息后, 野田19日要求政府建立一支有关朝鲜问题的危机处理小组。 B.足坛领域腐败案件的发生,暴露了中国足球改革以来出现的管理体制不顺、 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警示我们反腐倡廉必须警钟长鸣。 C.只有当我们身静、心静,独坐于空山,与那山那树那花那月融为一体,物我 两忘的时候,才可能听到山花落瓣的细微声响,嗅到绿苔地衣淡淡的腥香
山东济宁市 2012 届高三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着凉/着想 攒射/人头攒动 咬文嚼字/朵颐大嚼 B.鹬蚌/鬻爵 古刹/铩羽而归 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C.树阴/荫凉 吐血/血雨腥风 车载斗量/载歌载舞 D.躯壳/脱壳 一幢/横冲直撞 直截了当/安步当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胁从 一柱香 计日程功 树倒猢狲散 B.寒碜 显像管 焕然冰释 时世造英雄 C.文身 增值税 指手画脚 蚍蜉撼大树 D.熟稔 顶梁柱 世外桃园 针尖对麦芒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做的 ,揭露了被告李阳对妻子 kim 实施家庭暴力的真相。 ②北京时间 12 月 17 日,在 2011 年世界羽联超级赛总决赛女单半决赛中,新科 世锦赛冠军王仪涵发挥出色,连下两城,击败对手汪鑫, 跻身决赛。 ③瑞典希望在不修改欧盟条约的情况下化解欧债危机;波兰和意大利则担心,法 德的修约建议会加深欧盟内部 ,拉大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国之 间的距离。。 A.申述 率先 隔阂 B.申诉 首先 隔 阂 C.申述 首先 隔膜 D.申诉 率先 隔 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台湾大选在即,民进党支持率仍落后于国民党,但蔡英文锦囊中的拉票诡计 也基本用完,是否会以所谓的“台湾共识”,蓄意制造两岸危机,以便火中取栗, 实在是难以预料。 B.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与地方政府上下其手,使房价开始回落,但我们应 该清醒地认识到,调控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房地产价格合理回落的基础仍不 稳固。 C.青岛黑帮老大聂磊由于在公安局内部找到了靠山,更是肆无忌惮,无人敢惹, 其知名度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一时间成了社会上炙手可热的“明星”流氓。 D.前些年,古槐路改造,张大爷从旧宅搬到太白路边的一栋商品楼,以为可以 安定下来,不再搬家了。可是没几年他又接到了通知,要他安土重迁,再次搬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的发言人称,在获悉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病逝的消息后, 野田 19 日要求政府建立一支有关朝鲜问题的危机处理小组。 B.足坛领域腐败案件的发生,暴露了中国足球改革以来出现的管理体制不顺、 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警示我们反腐倡廉必须警钟长鸣。 C.只有当我们身静、心静,独坐于空山,与那山那树那花那月融为一体,物我 两忘的时候,才可能听到山花落瓣的细微声响,嗅到绿苔地衣淡淡的腥香
D.老子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他选用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毅然决然地离 开了人文荟萃的京都洛阳,骑上一头青牛,向着天高地远的西方云游而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济宁地名中折射的文化信息 李红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是人类 历史和社会活动的产物,是社会和时代的一种标志。从语言角度来说,地名是 种表示地理位置的语言符号;从文化角度来看,地名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 部分,又是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可以说地名是汉语文化语境中一种极为 鲜活的语言和文化现象。济宁地名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地名有相当大部分与古代社会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往往再现了当时手 工业、畜牧业、商业的发展情况。明清两代的济宁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大的商 业城市之一,因而在街名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迹。因手工业作坊聚集而得名的有 炉坊街、纸坊街、打绳街等。以商店聚集而得名的有:纸店街、眼药胡同、驴市 口、菜市街等。另外,许多地名与古代军事活动有关,“屯”“卫”“营”等都 是指军队的驻地或军队的防御工事。明代济宁设济宁卫,领5600人进行屯田垦 荒,近郊三里屯、五里屯、刘家营等都是当年的名称,济宁卫驻地得名“门卫口” 大多数地名都是当地居民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所起的名称,这些名称自然反 映出人们的心态和观念,反映出浓厚的民族传统心理特点。中国人不喜迁徙,不 善扩张,长期养成一种平和安详的心态,把安居乐业、福寿昌盛当作生活中的美 好理想,因此在地名中也处处流露出这种普遍的心态,例如济宁的济安桥、太和 桥、武泰闸等。 中华民族对龙凤二灵物的崇拜自古就有,龙隐含着升天潜渊、灵异善变的神性, 凤则有亲德嘉仁的神性。春秋以来,历代地名冠以“龙”字的可谓不胜枚举。据 统计,仅《辞海》、《中国古今地名辞典》所收录的带“龙”字的地名就有三百 多条。含“凤”“凤凰”的地名虽比不上“龙”的地名之多,但也不在少数。龙 凤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神物,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美好心理愿望。因此龙凤崇拜也反 映在济宁地名中,例如青龙街、龙行胡同、凤凰台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理人文观念,汉民族尤为突出。作为古运河的流经地,济 宁城临河滨湖,具有河港密布的水乡特点,素有“江北小苏州”的美称,不仅古 运河从城中心穿过,还有越河、洸河、府河相互交汇,因此以河及附于其上的人 工建筑物(桥、闸、坝、街等)得名的地名很多,处处显示出运河文化的特点。 例如草桥、天井闸、越河街、南岸街等 有趣的是一些街名的分布基本反映了古代济宁的城市布局:以运河命名的街描画 出运河的基本走向,而以官衔命名的街,绝大部分分布在老城城内的中心地带 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衙门林立冠盖云集的情形和作为政治中心的气势。而手工业和 商业又绝大多数分布在老城城外,这种城与市相分离又有联接的布局,恰好是中 国旧时城市规划模式的典型例证。商业街巷分布在运河两岸并有大道直通运河码 头,便于南北各地的货物进入市镇市场,使本地货物的对外输出转运更为便捷。 同行业店铺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形成按行业划分街巷的格局。这是商品贸易发 展的结果,反过来它也大大促进了商业、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地名是一个地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反映,在历史的 长河中,聪明的济宁人创造了形形色色、生动形象的地名。这些地名反映了济宁
D.老子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他选用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毅然决然地离 开了人文荟萃的京都洛阳,骑上一头青牛,向着天高地远的西方云游而去。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济宁地名中折射的文化信息 李 红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是人类 历史和社会活动的产物,是社会和时代的一种标志。从语言角度来说,地名是一 种表示地理位置的语言符号;从文化角度来看,地名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又是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可以说地名是汉语文化语境中一种极为 鲜活的语言和文化现象。济宁地名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地名有相当大部分与古代社会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往往再现了当时手 工业、畜牧业、商业的发展情况。明清两代的济宁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大的商 业城市之一,因而在街名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迹。因手工业作坊聚集而得名的有: 炉坊街、纸坊街、打绳街等。以商店聚集而得名的有:纸店街、眼药胡同、驴市 口、菜市街等。另外,许多地名与古代军事活动有关,“屯”“卫”“营”等都 是指军队的驻地或军队的防御工事。明代济宁设济宁卫,领 5600 人进行屯田垦 荒,近郊三里屯、五里屯、刘家营等都是当年的名称,济宁卫驻地得名“门卫口”。 大多数地名都是当地居民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所起的名称,这些名称自然反 映出人们的心态和观念,反映出浓厚的民族传统心理特点。中国人不喜迁徙,不 善扩张,长期养成一种平和安详的心态,把安居乐业、福寿昌盛当作生活中的美 好理想,因此在地名中也处处流露出这种普遍的心态,例如济宁的济安桥、太和 桥、武泰闸等。 中华民族对龙凤二灵物的崇拜自古就有,龙隐含着升天潜渊、灵异善变的神性, 凤则有亲德嘉仁的神性。春秋以来,历代地名冠以“龙”字的可谓不胜枚举。据 统计,仅《辞海》、《中国古今地名辞典》所收录的带“龙”字的地名就有三百 多条。含“凤”“凤凰”的地名虽比不上“龙”的地名之多,但也不在少数。龙 凤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神物,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美好心理愿望。因此龙凤崇拜也反 映在济宁地名中,例如青龙街、龙行胡同、凤凰台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理人文观念,汉民族尤为突出。作为古运河的流经地,济 宁城临河滨湖,具有河港密布的水乡特点,素有“江北小苏州”的美称,不仅古 运河从城中心穿过,还有越河、洸河、府河相互交汇,因此以河及附于其上的人 工建筑物(桥、闸、坝、街等)得名的地名很多,处处显示出运河文化的特点。 例如草桥、天井闸、越河街、南岸街等。 有趣的是一些街名的分布基本反映了古代济宁的城市布局:以运河命名的街描画 出运河的基本走向,而以官衔命名的街,绝大部分分布在老城城内的中心地带, 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衙门林立冠盖云集的情形和作为政治中心的气势。而手工业和 商业又绝大多数分布在老城城外,这种城与市相分离又有联接的布局,恰好是中 国旧时城市规划模式的典型例证。商业街巷分布在运河两岸并有大道直通运河码 头,便于南北各地的货物进入市镇市场,使本地货物的对外输出转运更为便捷。 同行业店铺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形成按行业划分街巷的格局。这是商品贸易发 展的结果,反过来它也大大促进了商业、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地名是一个地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反映,在历史的 长河中,聪明的济宁人创造了形形色色、生动形象的地名。这些地名反映了济宁
的历史地理、风物民情、文化风俗、商贸流变,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记忆,富 于知识性、趣味性,品味这些地名,可以窥见旧时大运河哺育繁荣济宁的盛况, 引发今人挚爱桑梓的情怀 (选自《长安学刊》2010年第4 期有改动) 6.下列各项中,对济宁地名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两代济宁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城市,纸坊街、菜市口、三里屯等地名都与 当时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再现了当年商业发展的情况。 B.济安桥的命名表现出济宁人民追求安居乐业、福寿昌盛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心理特点的一种具体反映 C.中华民族对龙凤崇拜的心理由来已久,龙凤是春秋以来劳动人民创造的寄寓 着美好愿望的神物,在济宁也有许多冠以“龙”“凤”的地名。 D.济宁城临河滨湖,古运河穿城而过,因而草桥、天井闸、越河街、南岸街等 这些附于运河之上的人工建筑物也都显示出运河文化的特点 7.下列各项中,对文中画线的“古代济宁的城市布局”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 一项是 A.以运河命名的街描画出运河的基本走向,而以官衔命名的街,绝大部分分布 在老城城内衙门林立的中心地带 B.手工业和商业绝大多数分布在老城城外,形成城与市相分离又有联接的布局, 这是一种中国旧时城市规划的典型模式。 C.商业街巷分布在运河两岸并有大道直通运河码头的地方,且同行业店铺的地 理位置相对集中,形成按行业划分街巷的格局。 D.这种布局既能让人想见当年衙门林立冠盖云集的情形和作为政治中心的气势, 又促进了商业、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8.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名是人类历史和社会活动的产物,是社会和时代的一种标志,也是一种表示 地理位置的语言符号,又是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 B.“太和桥、武泰闸”与“龙行胡同、凤凰台”等地名都反映出济宁人的“心 态和观念”,也反映出“浓厚的民族传统心理特点” C.济宁的一些地名不仅是其一定历史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反映,也 是其古代城市布局的特点的反映,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D.济宁人创造了形形色色、生动形象的地名,通过了解这些地名,人们可以增 加文化知识,增加生活的趣味,利于激励今人挚爱桑梓之情怀。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 则布裹金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 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 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 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 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
的历史地理、风物民情、文化风俗、商贸流变,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记忆,富 于知识性、趣味性,品味这些地名,可以窥见旧时大运河哺育繁荣济宁的盛况, 引发今人挚爱桑梓的情怀。 (选自《长安学刊》2010 年第 4 期 有改动) 6.下列各项中,对济宁地名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两代济宁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城市,纸坊街、菜市口、三里屯等地名都与 当时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再现了当年商业发展的情况。 B.济安桥的命名表现出济宁人民追求安居乐业、福寿昌盛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心理特点的一种具体反映。 C.中华民族对龙凤崇拜的心理由来已久,龙凤是春秋以来劳动人民创造的寄寓 着美好愿望的神物,在济宁也有许多冠以“龙”“凤”的地名。 D.济宁城临河滨湖,古运河穿城而过,因而草桥、天井闸、越河街、南岸街等 这些附于运河之上的人工建筑物也都显示出运河文化的特点。 7.下列各项中,对文中画线的“古代济宁的城市布局”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 一项是 A.以运河命名的街描画出运河的基本走向,而以官衔命名的街,绝大部分分布 在老城城内衙门林立的中心地带。 B.手工业和商业绝大多数分布在老城城外,形成城与市相分离又有联接的布局, 这是一种中国旧时城市规划的典型模式。 C.商业街巷分布在运河两岸并有大道直通运河码头的地方,且同行业店铺的地 理位置相对集中,形成按行业划分街巷的格局。 D.这种布局既能让人想见当年衙门林立冠盖云集的情形和作为政治中心的气势, 又促进了商业、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8.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名是人类历史和社会活动的产物,是社会和时代的一种标志,也是一种表示 地理位置的语言符号,又是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 B. “太和桥、武泰闸”与“龙行胡同、凤凰台”等地名都反映出济宁人的“心 态和观念”,也反映出“浓厚的民族传统心理特点”。 C.济宁的一些地名不仅是其一定历史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反映,也 是其古代城市布局的特点的反映,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D.济宁人创造了形形色色、生动形象的地名,通过了解这些地名,人们可以增 加文化知识,增加生活的趣味,利于激励今人挚爱桑梓之情怀。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 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 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 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 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 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
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 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 回撈°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 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竟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 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 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 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 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 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撈:笞击考问。④絷: 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9.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不信,械之 械:用枷锁拘禁 B.会毛货金饰 货:出卖 C.一狼衔敝履委道上 委:舍弃 D.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遑:急迫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敷药如法,乃行 B.官不信,械之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其一疮痕犹在 君不为我昭雪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11.下列各句分编为四组,每句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撈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 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 证,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 C.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 最终抓到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帮助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 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可见这类事情在以前也多有发生。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4分)
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 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 回搒③掠死矣!”狼见毛被絷④,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 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 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 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 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 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⑤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 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搒:笞击考问。④絷: 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9.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不信,械之 械:用枷锁拘禁 B.会毛货金饰 货:出卖 C.一狼衔敝履委道上 委:舍弃 D.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遑:急迫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敷药如法,乃行 B.官不信,械之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其一疮痕犹在 D.君不为我昭雪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11.下列各句分编为四组,每句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 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 证,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 C.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 最终抓到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帮助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 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可见这类事情在以前也多有发生。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4 分)
译 文 (2)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3分) 文 (3)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3分) 译 文 14.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过南旺守闸① 刘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 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国,浮云少昊③墟, 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1311-1375年),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 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 开启。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少吴为传说中的 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其中的三个小题)(6分) (1)仓廪实则知礼节, (《管子·牧民》)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 行》)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3)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过春风十里 。(姜夔《扬州慢》) 五、(12分) 1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在横线处写一个总结句。(20个字以内)(3分) 汉儒董仲舒曾精辟指出,“大富则骄,大贫则暴”。在贫富分化的社会结构中, 富人和穷人的心理和行为都会扭曲,并造成人际关系的广泛紧张、对立,在现实 中主要表现为官民对立、精英大众对立。在东南沿海地区,也表现为外来人口遭 到本地政府和民众的排斥。社会的信任与团结因此迅速流失。同时,高房价、就 业困难、财富与权力的世袭导致青年人的普遍消沉乃至绝望。凡此种种,都表 明
译 文: (2)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3 分) 译 文: (3)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3 分) 译 文: 14.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 分) 过南旺守闸① 刘 基 客路三千里, 舟行二月余。 壮颜随日减, 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②国, 浮云少昊③墟。 秋心如汶水, 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1311—1375 年),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 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 开启。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 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 分)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其中的三个小题)(6 分) (1)仓廪实则知礼节,___ ___ ________。(《管子·牧民》)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 行》)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哀吾生之须臾, ____ _ ___ 。(苏轼《赤壁赋》) (3)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4)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过春风十里, 。(姜夔《扬州慢》) 五、(12 分) 16.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在横线处写一个总结句。(20 个字以内)(3 分) 汉儒董仲舒曾精辟指出,“大富则骄,大贫则暴”。在贫富分化的社会结构中, 富人和穷人的心理和行为都会扭曲,并造成人际关系的广泛紧张、对立,在现实 中主要表现为官民对立、精英大众对立。在东南沿海地区,也表现为外来人口遭 到本地政府和民众的排斥。社会的信任与团结因此迅速流失。同时,高房价、就 业困难、财富与权力的世袭导致青年人的普遍消沉乃至绝望。凡此种种,都表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