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水力学与桥涵水文 Hydraulics and Hydrology for Bridge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991122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54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修读学期:第5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是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由水力学 基本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桥涵工程中一般水力学计算三部分组成。其中,通过 学习桥涵水文知识和桥涵的设计技能,使学生具备一般小桥涵设计的实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初步具有应用流体力学理论 和试验手段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基础流动特征和复杂流动问题建模的基础 理论。【支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了解河川径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熟悉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掌握 桥涵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方法。掌握桥涵工程中一般水力学问题的计算方法,能够确 定桥涵位置、和桥粱孔径,也能够确定桥涵嫩台基础的埋置深度和桥面及路堤的合理 标高等。【支撑毕业要求4.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谦程目标 支排的毕业要求 支港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深程目标1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1.2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道路工程材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料、测量学、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路基 1
——1——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水力学与桥涵水文 Hydraulics and Hydrology for Bridge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991122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54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修读学期:第5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是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由水力学 基本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桥涵工程中一般水力学计算三部分组成。其中,通过 学习桥涵水文知识和桥涵的设计技能,使学生具备一般小桥涵设计的实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 1:熟练掌握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初步具有应用流体力学理论 和试验手段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基础流动特征和复杂流动问题建模的基础 理论。【支撑毕业要求 1.2】 课程目标 2:了解河川径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熟悉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掌握 桥涵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方法。掌握桥涵工程中一般水力学问题的计算方法,能够确 定桥涵位置、和桥梁孔径,也能够确定桥涵墩台基础的埋置深度和桥面及路堤的合理 标高等。【支撑毕业要求 4.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 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 1.2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道路工程材 料、测量学、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路基
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来工程路面工程、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勒测设计等解 问颗 决复杂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问题所需的茶础知识和应 用能力。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型 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 程问颗进行研空,和妖设 4,1能悠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道路桥 课程目标2 计实骏,分析与解释数据、 粱与湾河工程问题透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 有效的结论。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内容 学方法文的课程目标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讲授法 果程目标1 第二章水静力学苤础 讲授法 课程目标1 第三幸水动力学酷 讲授法 课程目标1 6 第四章水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讲授法 深程目标1、2 6 第五章有压管流与孔口、管魔出流 讲授法 课程目标1,2 第六幸明渠水流 讲授法 课程目标1、2 6 第七幸堰流、闸孔出流及港水建筑物下游的衔接与消能 讲授法 漾程目标1、2 第八章渗流 讲授法 课程目标1,2 第九幸河流概论 讲授法 课程目标1、2 第十章水文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讲授法 课程目标1、2 3 第十一章桥酒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 讲授法 课程目标1,2 6 第十二幸大中桥位粉测设计 讲授法 课程目标2 第十三章桥梁嫩台冲刷计算 讲授法 课程目标1、2 4 第十四章小桥酒粉测设计 讲授法 课程目标2 3 合计 54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2
——2—— 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 问题。 路面工程、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等解 决复杂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应 用能力。 课程目标 2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 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 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 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 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道路桥 梁与渡河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 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3 第二章 水静力学基础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3 第三章 水动力学基础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6 第四章 水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6 第五章 有压管流与孔口、管嘴出流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2 第六章 明渠水流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6 第七章 堰流、闸孔出流及泄水建筑物下游的衔接与消能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3 第八章 渗流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2 第九章 河流概论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2 第十章 水文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3 第十一章 桥涵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6 第十二章 大中桥位勘测设计 讲授法 课程目标 2 5 第十三章 桥梁墩台冲刷计算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4 第十四章 小桥涵勘测设计 讲授法 课程目标 2 3 合计 54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2.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黏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 3.掌握:连续性介质假设、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学习内容】 1.水力学与桥涵水文的性质与任务: 2.水力学的研究方法: 3.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4.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学习重点】 1.流动的连续介质假设: 2.表面力和质量力: 3.流体的黏性、可压缩性和热膨胀性,牛顿内摩擦定律 【学习难点】 1.连续介质假设: 2.牛顿内摩擦定律 第二章水静力学基础 【学习目标】 1.熟悉:流体静压强的概念,掌握静压强分布规律及特性: 2.熟悉: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各物理量含义: 3.掌握:平衡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及点压强的计算方法: 4.掌握: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总压力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 1静止流体中的应力特性: 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3.重力场中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4.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 5.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学习重点】 1.静压强及其特性; 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3
——3—— 2.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黏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 3.掌握:连续性介质假设、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学习内容】 1.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的性质与任务; 2. 水力学的研究方法; 3.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4.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学习重点】 1. 流动的连续介质假设; 2. 表面力和质量力; 3. 流体的黏性、可压缩性和热膨胀性,牛顿内摩擦定律。 【学习难点】 1.连续介质假设; 2.牛顿内摩擦定律。 第二章 水静力学基础 【学习目标】 1. 熟悉:流体静压强的概念,掌握静压强分布规律及特性; 2. 熟悉: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各物理量含义; 3. 掌握:平衡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及点压强的计算方法; 4. 掌握: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总压力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 1. 静止流体中的应力特性; 2.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3. 重力场中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4. 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 5. 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学习重点】 1.静压强及其特性; 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3静压强分布规律,点压强的计算,静压强分布图: 4.液体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总压力。 【学习难点】 1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2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计算。 第三章水动力学基础 【学习目标】 1熟悉:流体运动规律及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掌握:恒定流的连续方程、恒定流的能量方程、恒定流的动量方程: 3熟悉:流体运动的两种形态及判别指标: 4掌握:水力学三大方程(总流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及应用。 【学习内容】 1.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欧拉法的基本概念: 3.恒定流连续性方程: 4.恒定流元流能力方程: 5.恒定流实际液体总流能力方程: 6.恒定总流动量方程。 【学习重点】 1.水力学三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 2.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学习难点】 1.实际液体的总流能量方程: 2.总流动量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第四章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 【学习目标】 1了解: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雷诺试验过程及层流、紊流的流态特点: 2.掌握:液体流态的判别标准: 3熟悉: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圆管过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水 4
——4—— 3.静压强分布规律,点压强的计算,静压强分布图; 4.液体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总压力。 【学习难点】 1.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2.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计算。 第三章 水动力学基础 【学习目标】 1.熟悉:流体运动规律及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掌握:恒定流的连续方程、恒定流的能量方程、恒定流的动量方程; 3.熟悉:流体运动的两种形态及判别指标; 4.掌握:水力学三大方程(总流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及应用。 【学习内容】 1.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 欧拉法的基本概念; 3. 恒定流连续性方程; 4. 恒定流元流能力方程; 5. 恒定流实际液体总流能力方程; 6. 恒定总流动量方程。 【学习重点】 1. 水力学三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 2.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学习难点】 1. 实际液体的总流能量方程; 2. 总流动量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第四章 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 【学习目标】 1.了解: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雷诺试验过程及层流、紊流的流态特点; 2.掌握:液体流态的判别标准; 3.熟悉: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圆管过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水
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4.掌握:管路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计算。 【学习内容】 1.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 2.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3.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4.圆管层流沿程阻力系数: 5.圆管素流沿程阻力系数: 6.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学习重点】 1.雷诺数及流态判别 2.圆管层流运动规律: 3.沿程阻力系数的确定: 4.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学习难点】 1.阻力系数的确定: 2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第五章有压管流与孔口、管嘴出流 【学习目标】 掌握:短管(虹吸管、水泵吸水管、有压涵管等)的水力计算及其应用。 【学习内容】 1.有压管路的类型; 2.短管水力计算。 【学习重点】 短管的水力计算 【学习难点】 有压涵管的水力计算。 第六章明渠水流 【学习目标】
——5—— 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4.掌握:管路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计算。 【学习内容】 1.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 2. 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3.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4. 圆管层流沿程阻力系数; 5. 圆管紊流沿程阻力系数; 6.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学习重点】 1. 雷诺数及流态判别; 2. 圆管层流运动规律; 3. 沿程阻力系数的确定; 4. 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学习难点】 1.阻力系数的确定; 2.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第五章 有压管流与孔口、管嘴出流 【学习目标】 掌握:短管(虹吸管、水泵吸水管、有压涵管等)的水力计算及其应用。 【学习内容】 1. 有压管路的类型; 2. 短管水力计算。 【学习重点】 短管的水力计算。 【学习难点】 有压涵管的水力计算。 第六章 明渠水流 【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