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土质学与士力学 Soil Properties and Soil Mechanics 课程代码:0991125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54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修读学期:第5学期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弹性力学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土的成因:熟悉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分类方法:了解黏性土物 理化学性质:熟悉土中水的运动规律;熟悉土中应力计算方法。【支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掌握地基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土坡稳定分析方法。 【支撑毕业要求2.1】 课程目标3:熟悉渗透系数测定试验,压缩性试验和抗剪强度测定试验的试验方 法,培养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4.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短目标 支排的业要求 支的业要求指标底 12掌提理论力学、材样力学、结构力争、道路工 1.工柱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 花村料、测量学、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 谋在目赫1 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 学、路基路而工程、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 快复杂工程问题。 测设计等解决复杂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问题月 需的基础加识和应用能力。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 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李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 课日标2 别、表谈、并调过文缺研空分析 理,识别与归纳复奈道路桥梁与渡河工柱问题。 复杂工柱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1
——1—— 《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土质学与土力学 Soil Properties and Soil Mechanics 课程代码:0991125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54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修读学期:第5学期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弹性力学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土的成因;熟悉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分类方法;了解黏性土物 理化学性质;熟悉土中水的运动规律;熟悉土中应力计算方法。【支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掌握地基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土坡稳定分析方法。 【支撑毕业要求2.1】 课程目标3:熟悉渗透系数测定试验﹑压缩性试验和抗剪强度测定试验的试验方 法,培养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4.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 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 决复杂工程问题。 1.2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道路工 程材料、测量学、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 学、路基路面工程、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 勘测设计等解决复杂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问题所 需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 2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 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 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 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 理,识别与归纳复杂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问题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 科学方法对复套工程问题进行研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道 课日标3 完,包括设计实验 分析与解 路桥与淀河工在问题选行分析并设计实验 数、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 有效的结论。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律的课狂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论 讲法、案例教学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柱分类 讲校法 谋柱目标I 6 第三章黏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讲控法 课程目桥】 4 第四章土中水运动规律 讲法 课程日标1、3 第五幸土体中的应力计界 讲浩 第六章土的压偏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讲校法、案例教学 课程日标2、3 6 第七章土的抗育强度 讲控法 课柱目标3 6 第入章挡上构物上的土压力 课程目标2 第九章土城稳定分析 讲授法、案例教写 6 第十章地基承载力 讲授法,紧例衣宇 课程目标2 6 第十一章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 讲授法 课柱目标】 合计 54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土质学与土力学的概念: 2了解土质学与土力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 3.理解土质学与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学习内容】 1土质学与土力学的概念: 2.土质学与土力学的发展筒史及现状: 3.土质学与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学习重点】 1土质学与土力学的概念。 -2
——2—— 课程目标 3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 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 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 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 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道 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方 案。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 2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6 第三章 黏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4 第四章 土中水运动规律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3 6 第五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5 第六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2、3 6 第七章 土的抗剪强度 讲授法 课程目标 3 6 第八章 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2 6 第九章 土坡稳定分析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2 6 第十章 地基承载力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2 6 第十一章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1 合计 54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土质学与土力学的概念; 2.了解土质学与土力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 3.理解土质学与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学习内容】 1.土质学与土力学的概念; 2.土质学与土力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 3.土质学与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学习重点】 1.土质学与土力学的概念
【学习难点】 1.土质学与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学习目标】 1了解土的成因类型及特点,理解土的颗粒特征,掌握土的三相组成; 2.了解黏性土的界限含水率:理解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3理解土的分类方法、名称确定方法。 【学习内容】 1土的成因类型及特点; 2.土的颗粒特征: 3.土的三相组成: 4.黏性土的界限含水率: 5理解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6.土的分类方法。 【学习重点】 1.土的三相组成: 2.土的分类方法。 【学习难点】 1.土的颗粒特征。 第三章黏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熟悉链力的概念: 2理解黏土矿物的结晶结构: 3.了解黏土颗粒表面带电性。 【学习内容】 1.键力: 2.黏土矿物的结晶结构: 3双电层。 【学习重点】 —3
——3—— 【学习难点】 1.土质学与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学习目标】 1.了解土的成因类型及特点,理解土的颗粒特征,掌握土的三相组成; 2.了解黏性土的界限含水率;理解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3.理解土的分类方法﹑名称确定方法。 【学习内容】 1.土的成因类型及特点; 2.土的颗粒特征; 3.土的三相组成; 4.黏性土的界限含水率; 5.理解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6.土的分类方法。 【学习重点】 1.土的三相组成; 2.土的分类方法。 【学习难点】 1.土的颗粒特征。 第三章 黏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熟悉键力的概念; 2.理解黏土矿物的结晶结构; 3.了解黏土颗粒表面带电性。 【学习内容】 1.键力; 2.黏土矿物的结晶结构; 3.双电层。 【学习重点】
1.土的几种主要键力: 2.矿物的化学成分:黏土矿物的结构: 3.黏土矿物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学习难点】 1矿物的化学成分:黏土矿物的结构: 2.黏土矿物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土中水运动规律 【学习目标】 1.熟悉土的渗透性与渗透定律: 2.理解动水力: 3.了解渗流破坏。 【学习内容】 1.土的渗透性; 2.动水力: 3渗流破坏。 【学习重点】 1.土的渗透性: 2.动水力。 【学习难点】 1.动水力。 第五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 2.掌握基底压力计算; 3.了解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4理解有效应力原理。 【学习内容】 1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 2.基底压力计算:
——4—— 1.土的几种主要键力; 2.矿物的化学成分;黏土矿物的结构; 3.黏土矿物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学习难点】 1.矿物的化学成分;黏土矿物的结构; 2.黏土矿物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土中水运动规律 【学习目标】 1.熟悉土的渗透性与渗透定律; 2.理解动水力; 3.了解渗流破坏。 【学习内容】 1.土的渗透性; 2.动水力; 3.渗流破坏。 【学习重点】 1.土的渗透性; 2.动水力。 【学习难点】 1.动水力。 第五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 2.掌握基底压力计算; 3.了解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4.理解有效应力原理。 【学习内容】 1.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 2.基底压力计算;
3.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4.有效应力原理。 【学习重点】 1.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 2基底压力计算: 3.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学习难点】 1有效应力原理。 第六章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土的压缩性; 2.理解地基沉降量计算: 3了解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4理解地基容许沉降量与减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学习内容】 1概述: 2.土的压缩性: 3.地基沉降量计算: 4.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5地基容许沉降量与减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学习重点】 1.土的压缩性; 2.地基沉降量计算: 3地基容许沉降量与减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学习难点】 1.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第七章土的抗剪强度 【学习目标】 1.掌握土的抗剪强度和破坏理论: 5
——5—— 3.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4.有效应力原理。 【学习重点】 1.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 2.基底压力计算; 3.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学习难点】 1.有效应力原理。 第六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土的压缩性; 2.理解地基沉降量计算; 3.了解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4.理解地基容许沉降量与减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学习内容】 1.概述; 2.土的压缩性; 3.地基沉降量计算; 4.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5.地基容许沉降量与减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学习重点】 1.土的压缩性; 2.地基沉降量计算; 3.地基容许沉降量与减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学习难点】 1.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第七章 土的抗剪强度 【学习目标】 1.掌握土的抗剪强度和破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