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物权 第三节农村承包经营权 、概述 农村集体组织、农户或个人对于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 生产资料,依据承包合同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特征: 1、依承包合同取得 2、取得原因具有身份性—集体成员 3、客体为农业用途的不动产生产资料 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 独立的经营权 2、承包权的处分权—不同于承包财产的处分权
第三节 农村承包经营权 一、概述 第三编 物权 农村集体组织、农户或个人对于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 生产资料,依据承包合同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特征: 1、依承包合同取得 2、取得原因具有身份性——集体成员 3、客体为农业用途的不动产生产资料 二、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 1、独立的经营权 2、承包权的处分权——不同于承包财产的处分权
第三编物权 、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民法通则》—“与所有权有关的民事权利”—“承包经营权 2、他人物之用益的两种模式 (1)债权性用益—适用于对于稳定性要求较差的用益权利 (2)物权性用益—适用于对于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用益权利 3、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方法的表现 (1)对承包人而言—权利及于物上 (2)对发包人而言—所有权承受负担 (3)对第三人而言—受到承包经营权对世性、排他性的排斥 (4)对于国家而言—受到经营权“外部效力”的制约——征 用
第三编 物权 三、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1、《民法通则》——“与所有权有关的民事权利”——“承包经营权” 2、他人物之用益的两种模式—— (1)债权性用益 ——适用于对于稳定性要求较差的用益权利 (2)物权性用益 ——适用于对于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用益权利 3、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方法的表现—— (1)对承包人而言——权利及于物上 (2)对发包人而言——所有权承受负担 (3)对第三人而言——受到承包经营权对世性、排他性的排斥 (4)对于国家而言——受到经营权“外部效力”的制约——征 用
第三编物权 第四节国有企业经营权 、概述 全民所有制企业对于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依法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特征: 1、新型的用益物权 2、取得原因具有行政性 3、客体为集合物 二、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内容 1、经营决策权 2、财产支配权 3、劳动人事权 3、拒绝摊派权
第四节 国有企业经营权 一、概述 第三编 物权 全民所有制企业对于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依法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特征: 1、新型的用益物权 2、取得原因具有行政性 3、客体为集合物 二、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内容 1、经营决策权 2、财产支配权 3、劳动人事权 3、拒绝摊派权
第三编物权 国有企业改革与“两权分立”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旨 1、政府附庸——市场主体 2、市场机制——利益独立 3、利益独立—财产独立 (二)“两权分立”模式 1、财产独立的改革要求,与公有制法律实现方式之间的妥协 2、财产独立的尴尬之一:所有权的缺失 3、财产独立的尴尬之二:两权并举的主管机关 4、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 (1)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独立 (2)出资主体多元化与出资行为民事化
第三编 物权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两权分立”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旨 1、政府附庸——市场主体 2、市场机制——利益独立 3、利益独立——财产独立 (二)“两权分立”模式 1、财产独立的改革要求,与公有制法律实现方式之间的妥协 2、财产独立的尴尬之一:所有权的缺失 3、财产独立的尴尬之二:两权并举的主管机关 4、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 (1)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独立 (2)出资主体多元化与出资行为民事化
第三编物权 第五节典权 概述 承典人基于典权合同支付典价,对出典人的不动产进行占有、 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支付典价 典权合同 出典人 承典人 交付典物 特征: 1、传统习俗的用益物权化 2、客体为不动产 3、支付典价,为典权成立的条件—“典半” 4、期限性、可回赎性
第五节 典权 一、概述 第三编 物权 承典人基于典权合同支付典价,对出典人的不动产进行占有、 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出典人 承典人 典权合同 支付典价 交付典物 特征: 1、传统习俗的用益物权化 2、客体为不动产 3、支付典价,为典权成立的条件 —— “典半” 4、期限性、可回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