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概念]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特 征性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 病程多迁延。 患病率最新报告为5.69%0,男女比为11.6。发病率0.27%0。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主要来源于流行病学调查 1双生子的调查纽约kallmann1946年的调查报告起双卵双生子发病 机率为86%单卵双生子为14%。 2阳性家族史调查阳性家族史中发病率7.47%:阴性家族史发病率为 4.05%,阳性家族史较阴性者搞20倍之多。 3寄养子调查对寄养字的调查是通过观察患病的双亲的寄养子在正 常家庭中长大的与健康双亲的寄养子的对比发现,尽管同为寄养子, 但是对比二者的发病率发现有显著差别。有人推测遗传的基因可能 存在于第五对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上。 (二)社会环境因素 国内、国外在流行病调查中均发现经济水平底的地区发病率均比经济 水平高的发病率高。推测可能与经济水平低、社会生活环境差、生活 动荡、职业无保障等社会心理应激有关。 (三)躯体生物因素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概念]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特 征性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 病程多迁延。 患病率 最新报告为 5.69‰,男女比为 1:1.6。 发病率 0.27‰。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主要来源于流行病学调查 1 双生子的调查 纽约kallmann 1946 年的调查报告起双卵双生子发病 机率为 86% 单卵双生子为 14%。 2 阳性家族史调查 阳性家族史中发病率 7.47%;阴性家族史发病率为 4.05‰,阳性家族史较阴性者搞 20 倍之多。 3 寄养子调查 对寄养字的调查是通过观察患病的双亲的寄养子在正 常家庭中长大的与健康双亲的寄养子的对比发现,尽管同为寄养子, 但是对比二者的发病率发现有显著差别。 有人推测遗传的基因可能 存在于第五对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上。 (二)社会环境因素 国内、国外在流行病调查中均发现经济水平底的地区发病率均比经济 水平高的发病率高。推测可能与经济水平低、社会生活环境差、生活 动荡、职业无保障等社会心理应激有关。 (三)躯体生物因素
有些精神精神病学家对发病者进行前瞻性回顾发现某些高危人群是 否发病同他们在胎儿期是否被病毒感染过、出生时是否患有合并症如 子痫、室息等有关。 (四)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多巴胺活动过度假说酚噻嗪类及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 用主要是阻断多巴受体,而治疗发作性睡病的苯丙胺是多巴胺的促动 剂,当其中毒时可出现与精神分裂症相类似的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而多巴阻断则精神症状消失。 假说 (五)脑结构的研究 CT和MRI发现约有30%到40%的病人有脑室扩大、脑沟增宽,其预 后较差,对治疗也不明显。 科学家们共同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生化基础、 心理社会因素、脑结构变化的多种因素单一发病。 临床表现 精神症状本病症状复杂多样,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可以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其具有思维、知觉、情感、行为方面的特征 性表现。 1)联想障碍 联想障碍缺乏连贯性、逻辑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主要表现如 下: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指语句之间、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
有些精神精神病学家对发病者进行前瞻性回顾发现某些高危人群是 否发病同他们在胎儿期是否被病毒感染过、出生时是否患有合并症如 子痫、窒息等有关。 (四)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多巴胺活动过度假说 酚噻嗪类及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 用主要是阻断多巴受体,而治疗发作性睡病的苯丙胺是多巴胺的促动 剂,当其中毒时可出现与精神分裂症相类似的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而多巴阻断则精神症状消失。 假说 (五)脑结构的研究 CT 和 MRI 发现约有 30%到 40%的病人有脑室扩大、脑沟增宽,其预 后较差,对治疗也不明显。 科学家们共同认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生化基础、 心理社会因素、脑结构变化的多种因素单一发病。 临床表现 精神症状 本病症状复杂多样,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可以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其具有思维、知觉、情感、行为方面的特征 性表现。 1)联想障碍 联想障碍缺乏连贯性、逻辑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主要表现如 下: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 指语句之间、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
联系,使人不能理解。 思维破裂较思维松弛更重。表现为言语杂乱无章,支离破碎,又称 词的杂拌。 思维中断在无外界原因的基础上,思维突然中断: 思维涌现(强制性思维)在无外界原因的基础上,涌现大量思维并伴 有不自主感。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用一些普通动作或词,代表某些特殊的,除自己 外别人不能理解的意义。 如:将一根红毛线将自己和暖器片连起来,比做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 相结合。 语词新作用一些特殊的文字或自创符号赋予特殊意义。如:男女放 到一起称谓结婚,四代表同学,八和红色代表李洪治。 2)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早期是较细腻情感,如对家人或同志关心减少,继之对周 围任何事情均不关心,出现情感倒错。即情感反应和环境不协调,与 思维内容不配合。 如:病人用快乐情感叙述自己痛苦经历。“在监狱里吃带眼儿的窝头。” 3)意志活动障碍 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 意志活动减退活动减少、行为被动、无故矿工等。 意志活动缺乏对任何事物均无兴趣,长期不洗澡、不理发、终日无 所事事
联系,使人不能理解。 思维破裂 较思维松弛更重。表现为言语杂乱无章,支离破碎,又称 词的杂拌。 思维中断 在无外界原因的基础上,思维突然中断。 思维涌现(强制性思维)在无外界原因的基础上,涌现大量思维并伴 有不自主感。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用一些普通动作或词,代表某些特殊的,除自己 外别人不能理解的意义。 如;将一根红毛线将自己和暖器片连起来,比做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 相结合。 语词新作 用一些特殊的文字或自创符号赋予特殊意义。如;男女放 到一起称谓结婚,四代表同学,八和红色代表李洪治。 2)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 早期是较细腻情感,如对家人或同志关心减少,继之对周 围任何事情均不关心,出现情感倒错。即情感反应和环境不协调,与 思维内容不配合。 如:病人用快乐情感叙述自己痛苦经历。“在监狱里吃带眼儿的窝头。” 3)意志活动障碍 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 意志活动减退 活动减少、行为被动、无故矿工等。 意志活动缺乏 对任何事物均无兴趣,长期不洗澡、不理发、终日无 所事事
意向倒错行为与环境不配合,吃不能吃的东西等。 4)其它常见症状 幻觉是精神分裂症较常见的症状,约有二分之一的病人可以查到幻 觉。 幻听较常见。除一般性幻听外,还存在几种特殊的幻听。命令性幻 听:命令病人做事情,自杀,是较为危险症状。评论性幻听:以评论 病人的言语为主。思维鸣响:幻听说出病人的思想内容 幻味感到食物当中有一些特殊的味道,为此病人拒食。 幻触 感到被一种特殊的物质刺激自己。如电打。 幻嗅闻到特殊的气味。 人格解体感到自己的脑袋没了、脸不是自己的、下肢不存在等。 妄想常见的妄想有: 关系妄想病人认为周围的事与自己有关,包括他人的咳嗽、吐痰、 关门等。 被控制感坚信有外力在控制、干扰、和支配自己的行为。 影响妄想认为有某些特殊仪器、电波、电子计算机再操纵和控制他。 被洞悉感坚信自己的内心感受,所想的事尽人皆知。 5)自知力 绝大部分病人自知力缺乏。 2常见类型 1)单纯型较少见。青少年发病,起病缓慢、持续进行、自发缓解者
意向倒错 行为与环境不配合,吃不能吃的东西等。 4)其它常见症状 幻觉 是精神分裂症较常见的症状,约有二分之一的病人可以查到幻 觉。 幻听 较常见。除一般性幻听外,还存在几种特殊的幻听。命令性幻 听:命令病人做事情,自杀,是较为危险症状。评论性幻听:以评论 病人的言语为主。思维鸣响:幻听说出病人的思想内容。 幻味 感到食物当中有一些特殊的味道,为此病人拒食。 幻触 感到被一种特殊的物质刺激自己。如电打。 幻嗅 闻到特殊的气味。 人格解体 感到自己的脑袋没了、脸不是自己的、下肢不存在等。 妄想 常见的妄想有: 关系妄想 病人认为周围的事与自己有关,包括他人的咳嗽、吐痰、 关门等。 被控制感 坚信有外力在控制、干扰、和支配自己的行为。 影响妄想 认为有某些特殊仪器、电波、电子计算机再操纵和控制他。 被洞悉感 坚信自己的内心感受,所想的事尽人皆知。 5)自知力 绝大部分病人自知力缺乏。 2 常见类型 1)单纯型 较少见。青少年发病,起病缓慢、持续进行、自发缓解者
少、早期可出现类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易疲劳、工作效率低等。 渐之孤僻、被动、生活懒散、情感淡漠、幻觉妄想不明显。治疗效果 较差。 2)青春型较常见。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发展较快、临床表现以 思维内容离奇、喜怒无常、表情做作、兴奋冲动、意向亢进表现为 主。及时治疗效果较好。 3)紧张型较少见。青壮年发病、以木僵表现为主可有蜡样屈曲及冲 动行为。可自动缓解, 治疗效果较好。 4)偏执形又称妄想型。青壮年或中年发病。起病缓慢、以妄想为主 可伴有幻觉、感知综合 障碍。治疗效果较好。 5)其他型包括未分化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型。 (二)发病、病程、和预后 发病:年龄在20-30岁之间,少数病人在儿童或中年发病。起病可急、 亚急或缓慢发病。以慢 性或亚急性较多。 病程:有间断发作和持续发作两种形式。 预后;预后与临床特点、治疗和家庭照顾有关。精神分裂症预后较好 的标志有;起病急;有明显诱因;性格无缺陷;遗传史不明显:紧张 及偏执型;治疗及时:家庭照顾好者预后好。 (三)诊断原则:
少、早期可出现类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易疲劳、工作效率低等。 渐之孤僻、被动、生活懒散、情感淡漠、幻觉妄想不明显。治疗效果 较差。 2)青春型较常见。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发展较快、临床表现以 思维内容离奇、喜怒无常、 表情做作、兴奋冲动、意向亢进表现为 主。及时治疗效果较好。 3)紧张型 较少见。青壮年发病、以木僵表现为主可有蜡样屈曲及冲 动行为。可自动缓解, 治疗效果较好。 4)偏执形 又称妄想型。青壮年或中年发病。起病缓慢、以妄想为主 可伴有幻觉、感知综合 障碍。治疗效果较好。 5)其他型 包括未分化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型。 (二)发病、病程、和预后 发病:年龄在 20-30 岁之间,少数病人在儿童或中年发病。起病可急、 亚急或缓慢发病。以慢 性或亚急性较多。 病程:有间断发作和持续发作两种形式。 预后;预后与临床特点、治疗和家庭照顾有关。精神分裂症预后较好 的标志有;起病急;有明显诱因;性格无缺陷;遗传史不明显;紧张 及偏执型;治疗及时;家庭照顾好者预后好。 (三)诊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