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度下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8) 本试卷分第丨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30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均正确的一项是 A.罗帏(wei)藏匿(mi)厄(e运侍(ci)候 B.谂(ren)知窥伺(si)咂(zh)摸神龛(kan) C.罪愆(qin)吞噬(shi)搭讪shdn)敲诈(z) D.阡(qin)陌骄横(heng)嗜(shi)好谛(d)听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蹩脚 冠冕堂皇 老态龙肿 B.陪偿 自惭形秽 鞠躬尽粹 C.身分 得意洋洋 凭心而论 D.誊写 面面相觑 不径而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①几年来,他们了不少资料,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华移民遭受歧视和虐待的详情 ②这类事件,十年前有它,现在可没听说过 ③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表,这实在让人深思 A.收集允许勘误 B.搜集容许勘误 C.收集容许刊误 D.搜集允许刊误 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漫步在武当的山阴道上,风景络绎不绝,使我们应接不暇 B.许多人做不好事情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通盘考虑,顾此失彼,目无全牛 C.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D.校门口的小摊贩市场在被取缔不到一周后,又东山再起,再次喧闹起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1 - 2004- 20 05 学 年 度下 学 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8) YCY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30 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均正确的一项是 ( ) A.罗帏.(wéi) 藏匿.(nì) 厄.(è)运 侍.(cì)候 B.谂.(rěn)知 窥伺.(sì) 咂.(zhā)摸 神龛.(kān) C.罪愆.(qiān) 吞噬.(shì) 搭讪.(shàn) 敲诈.(zā) D.阡.(qiān)陌 骄横.(hèng) 嗜.(shì)好 谛.(dì)听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蹩脚 冠冕堂皇 老态龙肿 B.陪偿 自惭形秽 鞠躬尽粹 C.身分 得意洋洋 凭心而论 D.誊写 面面相觑 不径而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 ①几年来,他们__了不少资料,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华移民遭受歧视和虐待的详情。 ②这类事件,十年前__有它,现在可没听说过。 ③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__表,这实在让人深思。 A.收集 允许 勘误 B.搜集 容许 勘误 C.收集 容许 刊误 D.搜集 允许 刊误 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们漫步在武当的山阴道上,风景络绎不绝 ....,使我们应接不暇。 B.许多人做不好事情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通盘考虑,顾此失彼,目无全牛 ....。 C.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 ....,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D.校门口的小摊贩市场在被取缔不到一周后,又东山再起 ....,再次喧闹起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我们鉴赏一部小说,不但要透过故事情节仔细寻味生活这棵常青的大树的根,而且要 在故事情节的枝枝叶叶上感受作者的匠心 B.京剧缺少观众就会影响整个剧种的存亡,这简单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创作与欣赏是密不 可分的 C.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4个小时惊心动魄地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 汹涌澎湃的激流中,保住了大坝,终于战胜了洪水 D.微笑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它证明了你内心不带虚饰自然的喜悦,你的快乐情绪 马上会影响你周围的人,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家的一个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 你知道吗? B.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 贤慧,也很规矩。” C.周朴园说:“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 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牡丹亭》把梦幻和现实融为一体,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有力地揭露了程朱理 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C.去以六月息者 息:气息 D.置杯焉则胶 胶:着地 8.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德合一君 ①负青天,然后图南 ②岁征民间 ③试使斗而才 ④裘马过世家焉 ⑤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⑥辄倾数家之产 ⑦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 ⑧成以其小,劣之 ⑨思试之斗以觇之 ⑩细疏其能 B.②⑤ C.⑧⑩ 9.与例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莫之天阏者
- 2 - A.我们鉴赏一部小说,不但要透过故事情节仔细寻味生活这棵常青的大树的根,而且要 在故事情节的枝枝叶叶上感受作者的匠心。 B.京剧缺少观众就会影响整个剧种的存亡,这简单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创作与欣赏是密不 可分的。 C.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 4 个小时惊心动魄地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 汹涌澎湃的激流中,保住了大坝,终于战胜了洪水。 D.微笑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它证明了你内心不带虚饰自然的喜悦,你的快乐情绪 马上会影响你周围的人,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梅家的一个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 ——你知道吗? B.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 贤慧,也很规矩。” C.周朴园说:“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牡丹亭》把梦幻和现实融为一体,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有力地揭露了程朱理 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C.去以六月息.者 息:气息 D.置杯焉则胶. 胶:着地 8.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 例句:德合.一君 ①负青天,然后图南 ②岁征民间 ③试使斗而才 ④裘马过世家焉 ⑤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⑥辄倾数家之产 ⑦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 ⑧成以其小,劣之 ⑨思试之斗以觇之 ⑩细疏其能 A.①③④⑦ B.②⑤ C.⑧⑩ D.⑥⑨ 9.与例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莫之夭阏者
A.之二虫又何知 B.奚以其其然也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而彼奚适也 10.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元杂剧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有时为剧情 的需要,在四折之外,加上“楔子”,有的穿插在剧本中间,相当于现代剧中的过场, 有的放在剧首,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 B.“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琵琶记》)所达到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 就,为我国戏曲史、文化史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汤显祖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的 位文化巨人。人们称赞汤显祖的剧作是“艺苑明灯”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先 后创作了《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四大悲剧。“放弃时间 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就是他的名言。 D.曹禺,原名万家宝,《雷雨》是他的处女作,解放前著有《蜕变》《北京人》等剧本, 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解放后,创作了话剧《明朗的天》《胆剑篇》(执 笔)、《王昭君》等。 二、(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其祖德成生允,卒平定知州致仕,思诚父也。母冯氏,梦 丈夫,乌巾、白襕衫、红鞋束带,趋而揖曰:“我文昌星也。”及寤,思诚生,目有神光, 见者异之。及长,从人学治经。已而入国子学为陪堂生,试国子伴读,中其选。擢泰定元年 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未赴。改景州蓓县尹。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役;刻孔子象,令社 学祀事;每岁春行田,树畜勤敏者,赏以农器,人争趋事,地无遗力。民石安兒等,流离积 年,至是,闻风复业。印识文簿,畀社长藏之,季月报县,不孝弟、不事生业者,悉书之 罚其输作。胥吏至社者,用饮食若干,多者责偿其直。豪猾者窜名职田户,思诚尽祛其弊 天历兵兴,豫贷钞于富民,令下造军器,事皆先集,民用不扰。于后得官价,亟以还民。翟 彝自其大父因河南乱,被掠为人奴,岁纳丁粟以免作。思诚知彝力学,如其主与之约,终彝 身粟三十石,仍代之输,彝得为良民。他日买羊,刘智社民李,持酒来见,诉其弟匿羊,思 诚叱之退。王青兄弟四人,友爱弥笃,思诚至其家,取酒劝酬,欢同骨肉。李之兄弟相谓曰 “我等终不敢见尹矣。”各具酒食相切责,悔前过,析居三十年,复还同爨。镇民张复,叔 母媚居,且瞽,丐食以活,恐思诚闻之,即日迎养。思诚怜其贫,令为媒互人以养之。天旱 道土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 遂有年。县多淫祠,动以百余计,刑牲以祭者无虚日,思诚悉命毁之,唯存江都相董仲舒祠 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俄升编修。文宗在奎章阁,有旨取国史阅之,左右舁匮以往,院
- 3 - A.之二虫又何知 B.奚以其其然也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而彼奚适也 10.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元杂剧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有时为剧情 的需要,在四折之外,加上“楔子”,有的穿插在剧本中间,相当于现代剧中的过场, 有的放在剧首,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 B.“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琵琶记》)所达到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 就,为我国戏曲史、文化史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汤显祖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的 一位文化巨人。人们称赞汤显祖的剧作是“艺苑明灯”。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先 后创作了《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四大悲剧。“放弃时间 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就是他的名言。 D.曹禺,原名万家宝,《雷雨》是他的处女作,解放前著有《蜕变》《北京人》等剧本, 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解放后,创作了话剧《明朗的天》《胆剑篇》(执 笔)、《王昭君》等。 二、(1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其祖德成生允,卒平定知州致仕,思诚父也。母冯氏,梦 一丈夫,乌巾、白襕衫、红鞓束带,趋而揖曰:“我文昌星也。”及寤,思诚生,目有神光, 见者异之。及长,从人学治经。已而入国子学为陪堂生,试国子伴读,中其选。擢泰定元年 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未赴。改景州蓚县尹。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役;刻孔子象,令社 学祀事;每岁春行田,树畜勤敏者,赏以农器,人争趋事,地无遗力。民石安兒等,流离积 年,至是,闻风复业。印识文簿,畀社长藏之,季月报县,不孝弟、不事生业者,悉书之, 罚其输作。胥吏至社者,用饮食若干,多者责偿其直。豪猾者窜名职田户,思诚尽祛其弊。 天历兵兴,豫贷钞于富民,令下造军器,事皆先集,民用不扰。于后得官价,亟以还民。翟 彝自其大父因河南乱,被掠为人奴,岁纳丁粟以免作。思诚知彝力学,如其主与之约,终彝 身粟三十石,仍代之输,彝得为良民。他日买羊,刘智社民李,持酒来见,诉其弟匿羊,思 诚叱之退。王青兄弟四人,友爱弥笃,思诚至其家,取酒劝酬,欢同骨肉。李之兄弟相谓曰: “我等终不敢见尹矣。”各具酒食相切责,悔前过,析居三十年,复还同爨。镇民张复,叔 母孀居,且瞽,丐食以活,恐思诚闻之,即日迎养。思诚怜其贫,令为媒互人以养之。天旱, 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 遂有年。县多淫祠,动以百余计,刑牲以祭者无虚日,思诚悉命毁之,唯存江都相董仲舒祠。 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俄升编修。文宗在奎章阁,有旨取国史阅之,左右舁匮以往,院
长贰无敢言。思诚在末僚,独跪阁下争日:“国史纪当代人君善恶,自古天子无观阅之者。” 事遂寝。寻擢国孑监丞,升司业,拜监察御史。与斡玉伦徒等劾中书平章政事彻里帖木兒变 乱朝政,章上,留中不下,思诚纳印绶殿前,遂出佥广西廉访司事。巡行郡县,土官有于元 帅者,恃势鱼肉人,恐事觉,阴遺其子迓思诚于道。思诚缚之,悉发其阴私,痛惩其罪 道震肃。移浙西。达识帖睦迩时为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臣有隙,嗾思诚劾之,思诚曰 吾为天子耳目,不为台臣鹰犬也。”不听。已而闻行省平章左吉贪墨,浙民多怨之,思诚 奏疏其罪,流之海南 (《元史吕思诚传》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趋而揖曰:“我文昌星也。”及寤寤睡醒 B.擢泰定元年进士第 擢:选拔 C.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役 差:分等级 D.事遂寝 寝:睡觉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①树畜勤敏者,赏以农器 ②于后得官价,亟以还民 ③被掠为人奴,岁纳丁粟以免作 ④有旨取国史阅之,左右舁匮以往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3.下面各项全都表现吕思诚“不为势力所屈”的一组是 ①授同知辽州事,未赴 ②印识文簿,畀社长藏之 ③豪猾者窜名职田户,思诚尽祛其弊④彝得为良民 ⑤思诚在末僚,独跪阁下争曰 ⑥思诚纳印绶殿前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 14.下面对文段有关内容的评叙,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任景州篠县尹时,吕思诚大力倡导农业,使一些曾经流寓他乡的人也回来从事农耕 B.有一个人拿着酒来向吕思诚诉其弟弟藏匿了他的羊,吕思诚呵斥他,最终没有听信他 的话 C.吕思诚特别注重教悌节义的教化,曾经使分家三十余年的王姓兄弟又合在一起生活。 D.吕思诚在广西巡查时,曾经遇到仗势欺压百姓的权贵,尽管权贵曲意巴结,但还是惩 处了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三、(18分)
- 4 - 长贰无敢言。思诚在末僚,独跪阁下争曰:“国史纪当代人君善恶,自古天子无观阅之者。” 事遂寝。寻擢国子监丞,升司业,拜监察御史。与斡玉伦徒等劾中书平章政事彻里帖木兒变 乱朝政,章上,留中不下,思诚纳印绶殿前,遂出佥广西廉访司事。巡行郡县,土官有于元 帅者,恃势鱼肉人,恐事觉,阴遣其子迓思诚于道。思诚缚之,悉发其阴私,痛惩其罪,一 道震肃。移浙西。达识帖睦迩时为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臣有隙,嗾思诚劾之,思诚曰: “吾为天子耳目,不为台臣鹰犬也。”不听。已而闻行省平章左吉贪墨,浙民多怨之,思诚 奏疏其罪,流之海南。 (《元史·吕思诚传》)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趋而揖曰:“我文昌星也。”及寤. 寤:睡醒 B.擢.泰定元年进士第 擢:选拔 C.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役 差:分等级 D.事遂寝. 寝:睡觉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树畜勤敏者,赏以.农器 ②于后得官价,亟以.还民 ③被掠为人奴,岁纳丁粟以.免作 ④有旨取国史阅之,左右舁匮以.往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3.下面各项全都表现吕思诚“不为势力所屈”的一组是 ( ) ①授同知辽州事,未赴 ②印识文簿,畀社长藏之 ③豪猾者窜名职田户,思诚尽祛其弊 ④彝得为良民 ⑤思诚在末僚,独跪阁下争曰 ⑥思诚纳印绶殿前 A.②⑤⑥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 14.下面对文段有关内容的评叙,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任景州蓚县尹时,吕思诚大力倡导农业,使一些曾经流寓他乡的人也回来从事农耕。 B.有一个人拿着酒来向吕思诚诉其弟弟藏匿了他的羊,吕思诚呵斥他,最终没有听信他 的话。 C.吕思诚特别注重教悌节义的教化,曾经使分家三十余年的王姓兄弟又合在一起生活。 D.吕思诚在广西巡查时,曾经遇到仗势欺压百姓的权贵,尽管权贵曲意巴结,但还是惩 处了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08 分) 三、(18 分)
15.根据文意,翻译下面语句。 (1)胥吏至社者,用饮食若干,多者责偿其直 翻译: (2)豫贷钞于富民,令下造军器,事皆先集,民用不扰 翻译: (3)已而闻行省平章左吉贪墨,浙民多怨之 翻译 16.默写下面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1)工欲善其事 (《论语》) (2)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老子》) (3)水击三千里, (《庄子》)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陈惊寒, 。(《滕王阁序》)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6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第二句着一“斜”字,使诗歌的意境全出,试简析其对意境创设的作用。 (2)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试分析其特点 四、(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文后问题。 那段岁月那首歌
- 5 - 15.根据文意,翻译下面语句。 (1)胥吏至社者,用饮食若干,多者责偿其直 翻译: (2)豫贷钞于富民,令下造军器,事皆先集,民用不扰 翻译: (3)已而闻行省平章左吉贪墨,浙民多怨之 翻译: 16.默写下面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 分) (1)工欲善其事, 。(《论语》) (2) ,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老子》) (3)水击三千里, (《庄子》)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陈惊寒, 。(《滕王阁序》)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6 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第二句着一“斜”字,使诗歌的意境全出,试简析其对意境创设的作用。 答: (2)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试分析其特点。 答: 四、(18 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文后问题。 那段岁月那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