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解析》汇编 (2014-2018年) 0●● 0●● ●●● 0●● 000●● 0●● 0●●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细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汇编 (2014-2018 年)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编
前言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要是促进公众对风险信息的科学理 解,促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有效施行,促进食品产业健康 发展。《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以下简称“《风险解析》”) 是创新风险交流方式、方法,拓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渠道的一 种形式,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与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于2014年4月开始联合编制,旨在针 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焦点、热点问题涉及的关键风险点,邀请食 品安全领域相关权威专家,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进行科学解读 和专业分析。 本汇编收录了2018年6月前发布的《关于“法国召回疑 似沙门氏菌污染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风险解析》等54期《风 险解析》,相关内容可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p:∥ samrcfda. gov. cn/wso1/CL1985/)查询。 2018年7月
前 言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要是促进公众对风险信息的科学理 解,促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有效施行,促进食品产业健康 发展。《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以下简称“《风险解析》”) 是创新风险交流方式、方法,拓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渠道的一 种形式,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与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于 2014 年 4 月开始联合编制,旨在针 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焦点、热点问题涉及的关键风险点,邀请食 品安全领域相关权威专家,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进行科学解读 和专业分析。 本汇编收录了 2018 年 6 月前发布的《关于“法国召回疑 似沙门氏菌污染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风险解析》等 54 期《风 险解析》,相关内容可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 samr.cfda.gov.cn/WS01/CL1985/)查询。 2018 年 7 月
序 十年前,“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食品安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大宗食品几乎无一幸免。更为可怕的 是“伪科普”内容时常误导公众,使老百姓无所适从。诸如“正确防范食 品添加剂的危害”等打着科普旗号的“伪科学”,将食品工业的灵魂 食品添加剂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三聚氰胺 不是食品添加剂,但三聚氰胺却在“伪科普”的宣传中玷污了食品添加剂, 也玷污了中国食品。 十年来,中国政府和食品界背水一战,依法监管,加强社会监督,加 强食品安全科普,打贏了中国食品安全的保卫战,开创了十年后中国食品 安全的新局面。其中,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食品科学技 术学会自2014年开始合作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工作,就是以创新的风 险交流方式,在打赢“保卫战”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定 期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及时组织相关权威专家进行科学 解读,对于澄清食品安全事实、引导公众正确认知相关食品安全问题、优 化食品安全舆论环境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在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食品安全风险解析》汇编(2014-2018 年)再次成册,既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也是集中风险交流的有益积累 意义深远。希望新的市场监管总局,把这件好事越办越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2018年7月
十年前,“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食品安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大宗食品几乎无一幸免。更为可怕的 是“伪科普”内容时常误导公众,使老百姓无所适从。诸如“正确防范食 品添加剂的危害”等打着科普旗号的“伪科学”,将食品工业的灵魂—— 食品添加剂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三聚氰胺 不是食品添加剂,但三聚氰胺却在“伪科普”的宣传中玷污了食品添加剂, 也玷污了中国食品。 十年来,中国政府和食品界背水一战,依法监管,加强社会监督,加 强食品安全科普,打赢了中国食品安全的保卫战,开创了十年后中国食品 安全的新局面。其中,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食品科学技 术学会自 2014 年开始合作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工作,就是以创新的风 险交流方式,在打赢“保卫战”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定 期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及时组织相关权威专家进行科学 解读,对于澄清食品安全事实、引导公众正确认知相关食品安全问题、优 化食品安全舆论环境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在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食品安全风险解析》汇编(2014-2018 年)再次成册,既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也是集中风险交流的有益积累, 意义深远。希望新的市场监管总局,把这件好事越办越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2018 年 7 月 序一
序二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尤其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和风险交流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科学积累,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也从 十年前的危机应对走向现在的消费者教育和风险预防。由原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持续四年推进的《食品安全风险解 析》工作就是政府与科技界携手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最为典型的成 果体现 2014-2018年,已有近200位食品科技工作者以赤诚的公益心和强烈的 责任感,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每当公众受到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的 困扰时,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组织下,3位以上相关领域的权威专 家会在第一时间,以他们丰富的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从不同的视角,说事实、论依据、讲科学、宣标准,力求严谨、准确地表 达“科技界共识”,对食品安全热点进行解释和分析,还原给公众一个科 学的事实。四年的积累,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对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汇编(2014-2018年)将继续为中国食品安全风 险交流工作注入“解疑、释惑”的正能量,也期望广大读者能从中汲取食 品安全科学知识的点滴真谛,以慧眼识别科学真相。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愿与新的市场监管总局一道,坚持不懈做好这 项工作。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 2018年7月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尤其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和风险交流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科学积累,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也从 十年前的危机应对走向现在的消费者教育和风险预防。由原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持续四年推进的《食品安全风险解 析》工作就是政府与科技界携手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最为典型的成 果体现。 2014-2018 年,已有近 200 位食品科技工作者以赤诚的公益心和强烈的 责任感,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每当公众受到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的 困扰时,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组织下,3 位以上相关领域的权威专 家会在第一时间,以他们丰富的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从不同的视角,说事实、论依据、讲科学、宣标准,力求严谨、准确地表 达“科技界共识”,对食品安全热点进行解释和分析,还原给公众一个科 学的事实。四年的积累,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对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汇编(2014-2018 年)将继续为中国食品安全风 险交流工作注入“解疑、释惑”的正能量,也期望广大读者能从中汲取食 品安全科学知识的点滴真谛,以慧眼识别科学真相。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愿与新的市场监管总局一道,坚持不懈做好这 项工作。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 2018 年 7 月 序二
目录 关于偶氮甲酰胺(“增筋剂”) 关于“年份酒普遍含有塑化剂”的报道 关于央视曝光鱼肝油事件 471 关于儿童牛奶中的食品添加剂 关于食品中的铝残留 关于“人造蛋” 关于食用烧烤食品的主要风险 关于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 关于薯条检出丙烯酰胺 解读生物毒素系列(一)——关于台湾咖啡检出赭曲霉毒素 关于英国鸡肉生产厂遭污染事件 4m036 关于食品中的铅超标 解读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一)——关于丹麦食用问题香肠致死事件 关于泡椒凤爪加工使用双氧水 解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一)——关于媒体曝光亚运会盒饭检出沙门氏菌 解读生物毒素系列(二)——河飩毒素食物中毒 关于酒类产品中的甜蜜素 关于食用油的科学解读 关于谷物食品中砷含量的科学解读 食品微生物污染解读 关于诺如病毒的科学解读 解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二)一—关于生鸡肉交叉污染沙门氏菌 椰酵假单胞菌中毒的解读 m0 解读褪黑素 解读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二)——关于美国食用问题冰淇淋致死事件 解读生物毒素系列(三)——解读黄曲霉毒素
关于偶氮甲酰胺(“增筋剂”) ……………………………………………………………… 1 关于“年份酒普遍含有塑化剂”的报道 ……………………………………………………… 4 关于央视曝光鱼肝油事件 ……………………………………………………………………… 7 关于儿童牛奶中的食品添加剂 ………………………………………………………………… 11 关于食品中的铝残留 …………………………………………………………………………… 14 关于“人造蛋” ………………………………………………………………………………… 18 关于食用烧烤食品的主要风险 ………………………………………………………………… 21 关于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 ………………………………………………………… 24 关于薯条检出丙烯酰胺 ………………………………………………………………………… 27 解读生物毒素系列(一)——关于台湾咖啡检出赭曲霉毒素 ……………………………… 30 关于英国鸡肉生产厂遭污染事件 ……………………………………………………………… 33 关于食品中的铅超标 …………………………………………………………………………… 36 解读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一)——关于丹麦食用问题香肠致死事件 ………………… 39 关于泡椒凤爪加工使用双氧水 ………………………………………………………………… 43 解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一)——关于媒体曝光亚运会盒饭检出沙门氏菌 ……………… 47 解读生物毒素系列(二)——河鲀毒素食物中毒 …………………………………………… 51 关于酒类产品中的甜蜜素 ……………………………………………………………………… 54 关于食用油的科学解读 ………………………………………………………………………… 57 关于谷物食品中砷含量的科学解读 …………………………………………………………… 60 食品微生物污染解读 …………………………………………………………………………… 63 关于诺如病毒的科学解读 ……………………………………………………………………… 66 解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二)——关于生鸡肉交叉污染沙门氏菌 ………………………… 70 椰酵假单胞菌中毒的解读 ……………………………………………………………………… 76 解读褪黑素 ……………………………………………………………………………………… 80 解读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二)——关于美国食用问题冰淇淋致死事件 ……………… 83 解读生物毒素系列(三)——解读黄曲霉毒素 ……………………………………………… 86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