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64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一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学基础 试题 2011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最准确的,请将其序号填 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进行了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 A.复杂人 B.社会人 C.经济人 D.单纯人 2.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 )。 A.决策 B.预测 C.控制 D.组织 3.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 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A.现实性 B.协调性 C.关键性 D.权变性 4.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 )是不准确的。 A.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 B.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 C.它明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D.它明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5.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 A.职能制结构 B.事业部制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333
试卷代号 座位号CD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学基础试题 2011 年1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个答案是最准确的,请将其序号填 入括号中。每小题 2 0 1.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进行了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 A. 复杂人B. c. 经济 D. 2. 环节 )。 A. 策B. c. 3. 标并不是一成 根据外部 时调 修正 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A. 性B. c. 变性 4. 远景 )是不准确的。 A.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 .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 c. 应承担 社会 5.M )。 A.职能制结构 .事业部制结构 c. 职能 矩阵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I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I I I 333
6.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 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 A.有计划的提升 B.委以助手职务 C.职务轮换 D.临时提升 7.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C.将工作布置下去 D.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8.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 )过程。 A.通报 B.下达 C.反馈 D.上报 9.( )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 控制。 A.工作质量 B.产品质量 C.服务质量 D.售后服务质量 10.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 )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管理技能 C.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 得 分 评卷 二、多项选择(下列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 号填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12.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 )。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C.期限适中 D.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 13.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 )都要随环境 的变化而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 B.职责的规定 C.利润的高低 D.职位的安排 334
B. D. 提升 6. 理人 一层 理职务 理人 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 lIP( )。 A. 提升 c.职务轮换 7. 层次 )。 A. 示才能和 力B. 激励 c. 工作 传递给别人 8. 一种动 适时 )过程。 A.通报 .下达 馈D. 9. ( )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 控制。 A. 工作质量 c. 10. 于高层 者来 A. c. B. D. )是最为重要的。 B. D. B. 职责 D.职位的安排 二、多项选择{下列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 号填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分,共 0分} 1. 基本 容包 )。 A. 人是 会人 经济人 B. 正式组 c. 生产效率 取决于工 学管 方法 12. 应该 )。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c. 13. 现代 理论强调 结构 应具 也就是 )都要随环境 的变化而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 c.利润的高低 |得分|评卷人| I I I 334
14.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 A.积极进取的措施 B.紧张不安的措施 C.消极防范的措施 D.寻求激励的措施 15.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 )。 A.政府主管人员 B.基层管理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打√,错的打X。每小题2 分,共10分) 16.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 17.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18.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19.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 () 20.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22.一项有效的公司战略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23.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24.什么是控制?它有哪些作用? 335
14. 一个人 需要得不 满足 挫后 )。 A.积极进取的措施 B.紧张不安的措施 c. 措施 D. 寻求激励 措施 15. 承担控 包括 )。 A. B. 理人 c. 层管理人 D. 得分|评卷人 三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打 .,j ,错的打×。每小题 分,共 0分} 16. 群体 是一 动态 过程 ) 17. 组织 是想方设 造更多利润 <' ) 18. 是谋 外部 部资 与战 ) 19. 设计 与否 接影 理人 结果 合理与否 ( ) 20. 根据戴维 麦克利兰 就需要 )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 0分,共 0分} 1. 22. 一项 素构 23. 优缺 24. 它有 335
得分 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20分)】 25. 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 四川华诚银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华公司)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企亚 文化建设。二者互为促进,企业保持连续八年盈利,去年又创利润1680万元,居省纺织行业 第二位,保持了省优秀企业、省文明单位称号的本色。 一、认识到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公司这个棉纺织企业同大多数国有纺织企业一样,企业管 理和发展出现了严重困难,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出路何在?公司调查分析后认为,社会的巨大 变革、企业生存空间和职工心态的变化,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理念、制度、方法已成为桎 楷,必须改革,把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引人经营管理。 高度的重视带来自觉的行动。20世纪90年代至今,银华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头等 位置。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胥明东说:“在新的世纪,拥有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 势。”全公司各部门高度一致,“一把手”抓“两手”,“两手”都要硬。 二、机制到位 银华公司创建企业文化很抓了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建立考核机制。结合企业实际,公司出台了15个实施细则,实行量化考核。 其次,建立民主管理监督机制。银华公司把企业的产量、质量、利润、成本、发展规划等重 大情况定期公布,并经过摸索形成公司、分厂、轮班三级公开制度,职工对应知的事情了如指 掌。 再次,完善分配制度,各个岗位的工作全部量化,职工对照公开栏公布的个人奖罚、产质等 情况就能算出自己本月的收人。 最后,人才选拔机制。银华坚持实施四个人才培养“工程”,仅“九五”期间就造就人才560 人。在选择使用上,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面向市场择优,实行公推公选制度。 三、教育到位 银华公司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并在职工的工作中得到体现,培 育的途径则是教育。 职工日常行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银华公司注重引导和规范。首先,要求各级党组 织和管理人员掌握各自负责的情况,准确把握企业总体情况和职工具体情况。其次,以先进典 型引导群体行为。公司建立劳模培养制度,每年评选百名劳模。公司还常年开展“巾帼建功”、 “百千万无疵”、“操作明星”等竞赛。 抓住学习不放松。公司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改造企业。坚持政治学习,每月两次。公 336
得分|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 0分} 25. 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 四川华诚银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华公司〉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企业 文化建设。二者互为促进,企业保持连续八年盈利,去年又创利润 680 省 纺 第二位,保持了省优秀企业、省文明单位称号的本色。 一、认识到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公司这个棉纺织企业同大多数国有纺织企业一样,企业管 理和发展出现了严重困难,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出路何在?公司调查分析后认为,社会的巨大 变革、企业生存空间和职工心态的变化,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理念、制度、方法已成为桂 桔,必须改革,把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引人经营管理。 高度的重视带来自觉的行动。 0世纪 0年代至今,银华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头等 位置。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青明东说"在新的世纪,拥有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 势。"全公司各部门高度一致,"一把手"抓"两手","两手"都要硬。 二、机制到位 银华公司创建企业文化狠抓了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建立考核机制。结合企业实际,公司出台了 5个实施细则,实行量化考核。 其次,建立民主管理监督机制。银华公司把企业的产量、质量、利润、成本、发展规划等重 大情况定期公布,并经过摸索形成公司、分厂、轮班三级公开制度,职工对应知的事情了如指 掌。 再次,完善分配制度,各个岗位的工作全部量化,职工对照公开栏公布的个人奖罚、产质等 情况就能算出自己本月的收入。 最后,人才选拔机制。银华坚持实施四个人才培养"工程",仅"九五"期间就造就人才 人。在选择使用上,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面向市场择优,实行公推公选制度。 三、教育到位 银华公司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并在职工的工作中得到体现,培 育的途径则是教育。 职工日常行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银华公司注重引导和规范。首先,要求各级党组 织和管理人员掌握各自负责的情况,准确把握企业总体情况和职工具体情况。其次,以先进典 型引导群体行为。公司建立劳模培养制度,每年评选百名劳模。公司还常年开展"巾幅建功"、 "百千万元疵"、"操作明星"等竞赛。 抓住学习不放松。公司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改造企业。坚持政治学习,每月两次。公 336
司年年都有职工培训规划,月、季有落实,“操作技术培训”、“成本核算培训”等贯穿全年始终, 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四、投入到位 银华公司总经理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叫做一把手工程,是因为它同经济工作一样, 投入是关键,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投入包括人、财、物。公司虽然近几年大幅度精简非生产人员,但政工线的力量没有削弱, 相反还得到加强。 公司有从事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分厂有专职总支、支部副书记、分工会主席、政工 干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银华公司始终坚持按比例投人企业文化建设。仅“九五”期间,公司就投资450余万元,先 后实施“厂门形象工程”、“生产区绿化工程”、“生活区亮化美化工程”、“锅炉脱硫除尘工程”等 项目。厂大门内外宽敞整洁、气势宏伟,蓝底白字的企业精神、质量方针、质量承诺牌醒目矗 立,宜传橱窗色彩艳丽,几十块阅报栏放置着最新的报纸供人阅读,黑板报写着各班职工奖惩 及当月的产量和质量数据。人夜,生活区、职工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霓虹灯闪烁,一片通明, 形成了独具银华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 问题: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6分)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6分)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8分) 337
司年年都有职工培训规划,月、季有落实,"操作技术培训"、"成本核算培训I I "等贯穿全年始终, 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四、投入到位 银华公司总经理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叫做一把手工程,是因为它同经济工作一样, 投人是关键,没有投人就没有产出。 投人包括人、财、物。公司虽然近几年大幅度精简非生产人员,但政工线的力量没有削弱, 相反还得到加强。 公司有从事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分厂有专职总支、支部副书记、分工会主席、政工 干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银华公司始终坚持按比例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仅"九五"期间,公司就技资 0余万元,先 后实施"厂门形象工程"、"生产区绿化工程"、"生活区亮化美化工程"、"锅炉脱硫除尘工程"等 项目。厂大门内外宽敞整洁、气势宏伟,蓝底白字的企业精神、质量方针、质量承诺牌醒目矗 立,宣传橱窗色影艳丽,几十块阅报栏放置着最新的报纸供人阅读,黑板报写着各班职工奖惩 及当月的产量和质量数据。人夜,生活区、职工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霓虹灯闪烁,一片通明, 形成了独具银华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 问题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 (6 (2) 华公 在企业文化建 (6 (3) 样认识企 (8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