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97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组织行为学(教育)试题 2010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之中。每小题2分,共10题,20分) 1.认为“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属于下列哪种人性假设?()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2.神经活动过程强、不均衡,不灵活,易表现爆发性情绪属哪种气质类型?(·)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对个体某一行为特征形成了突出印象,因而掩盖了对其他行为特征的知觉,导致以点 带面的结果,是对人知觉的哪种效应?() A.定型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4.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E高XV高=M高 B.E中XV中=M中 C.E低XV低=M低 D.E零XV高=M中 1185
试卷代号:1197 座位号巨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组织行为学(教育) 试题 2010年 1月 题 号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选 出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之中。每小题 2分.共 10题 .20分 ) 1.认为“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 的基本因素” 属于下列哪种人性假设 ?(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2.神经活动过程强 、不均衡 ,不灵活,易表现爆发性情绪属哪种气质类型?(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对个体某一行为特征形成了突出印象,因而掩盖了对其他行为特征的知觉,导致以点 带面的结果,是对人知觉的哪种效应?( ) A.定型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4.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 E高 XV高=M 高 B. E中XV中=M 中 C. E低 XV低=M 低 D. E零 XV高=M 中 1185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哪种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 A.友爱和归属 B.尊重 C.求知 D.自我实现 6.“把有关人员召集在一起,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让人们无拘束地发表意见,并规定不 允许对任何人的意见进行反驳,鼓励大胆自由地思考问题,允许人们经过协商联合提出意见” 属于下列哪种群体决策方法?()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提喻法 D.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 7.根据管理方格理论,下列哪种类型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 A.中间型管理 B.任务第一型管理 C.俱乐部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8.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高成熟时应采取( )的领导方式。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9.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等主体所展现出来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学校气候是属于学 校中的( )。 A.制度文化 B.行为文化 C.物质文化 D.精神文化 10.“知道怎样做”的技能性知识应该属于()。 A.显性知识 B.隐性知识 C.事实性知识 D.原理性知识 1186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下列哪种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 A.友爱和归属 C.求知 B.尊重 D.自我实现 6.“把有关人员召集在一起,在一个和谐 的环境里,让人们无拘束地发表意见 ,并规定不 允许对任何人的意见进行反驳,鼓励大胆自由地思考问题,允许人们经过协商联合提出意见” 属于下列哪种群体决策方法?( )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提喻法 D.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 7.根据管理方格理论,下列哪种类型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 A.中间型管理 B.任务第一型管理 C.俱乐部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8.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高成熟时应采取( )的领导方式。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9.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等主体所展现出来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学校气候是属于学 校中的( )。 A.制度文化 C.物质文化 B.行为文化 D.精神文化 10.“知道怎样做”的技能性知识应该属于( A.显性知识 B.隐性知识 C.事实性知识 D.原理性知识 1186
得 分 评卷人 二、判断并改错题(判断所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 √,错误的打X;对于错误的陈述,请在题干下的空白处改错,改 错尽量简明扼要,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在原阐述基础上加“不是”、“并非”等进行修改。共10 小题,每题3分,有需改错的题目,判断占1分,改错占2分。共计30分) 1.自然观察是在限定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被观察者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被 观察的地位。 () 2.气质、能力和需要属于人的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 () 3.定型效应使人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 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4.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5.人在行为受挫后所产生的防卫行为,其效果都是消极的。 () 6.学校里的班级属于非正式群体。 () 7.一般说来,如果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 社会抑制作用。 8.职权需要权威的支持和补充。 9.扁平化学校组织的管理层次多,可以使信息在学校组织中快速传递。 () 10.在五项修炼中,圣吉视团队学习为核心。 得 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三题选作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理清知识要点并 进行适当阐述,要求联系实际的请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1.谈谈在教师管理中如何建设性地利用知觉效应? 2.结合实际谈谈你理解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3.联系实际说明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及其缓解措施。 1187
得 分 评卷人 二、判断并改错题(判断所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 ,/,错误的打X;对于错误的陈述,请在题干下的空白处改错。改 错尽A简明扼要,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在原阐述基础上加“不是”、“并非”等进行修改。共 10 小题,每题 3分,有需改错的题目.判断占1分,改错占2分。共计 30分) 1.自然观察是在限定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被观察者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被 观察的地位。 ( ) 2.气质、能力和需要属于人的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 ( ) 3.定型效应使人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 事物,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 ) 4.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 ) 5.人在行为受挫后所产生的防卫行为,其效果都是消极的。 ( ) 6.学校里的班级属于非正式群体 。 ( ) 7一 般说来,如果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 社会抑制作用。 ( ) 8.职权需要权威的支持和补充。 ( ) 9.扁平化学校组织的管理层次多,可以使信息在学校组织中快速传递。 ( ) 10.在五项修炼中,圣吉视团队学习为核心 。 ( ) 得 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三题选作两题 ,每题 15分 ,共 30分.请理清知识要点并 进行适当阐述 ,要求联系实际的请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 1.谈谈在教师管理中如何建设性地利用知觉效应? 2.结合实际谈谈你理解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3.联系实际说明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及其缓解措施 。 1187
得分 评卷人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下面的案例,写出300字左右的评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 自圆其说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评论。 破罐子破摔的A同学 A同学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容易走神,课后不主动复习、巩固,因此,学习成绩一直不 好,长期以来被老师列入“差生”的“黑名单”。用A同学的话来说,“老师都不喜欢我,说我笨, 说我不是块学习的材料。既然老师都这么瞧不起我,我也不想好好学习,我也学不好,索性就 破罐子破摔呗!” 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A同学有这种破罐子破摔心态的原因,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会如 何帮助这个学生走出困境? 1188
得 分 评卷人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下面的案例,写出 300字左右的评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 自圆其说者 ,均可得分 ,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评论 。 破罐子破摔的A同学 A同学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容易走神,课后不主动复习、巩固,因此,学习成绩一直不 好,长期以来被老师列人“差生”的“黑名单”。用 A同学的话来说,“老师都不喜欢我,说我笨 , 说我不是块学习的材料。既然老师都这么瞧不起我,我也不想好好学习,我也学不好,索性就 破罐子破摔叹!” 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 A同学有这种破罐子破摔心态的原因,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会如 何帮助这个学生走出困境? 1188
试卷代号:119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组织行为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之中。 每小题2分,共10题,20分)月 1,A 2.B 3.B 4.D 5.D 6.A 7.D 8.D 9.B 10.B 二、判断并改错题(判断所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X;对于错误 的陈述,请在题干下的空白处改错,改错尽量简明扼要,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在原阐述基础 上加“不是”、“并非”等进行修改。共10小题,每题3分,有需改错的题目,判断占1分,改 错占2分。共计30分)】 1.X将“自然观察”改为“控制观察” 2.X将“需要”改为“性格” 3.X将“定型效应”改为“知觉防御” 4.X将“保健”改为“激励” 5.X将“都是消极的”改为“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6.X将“非正式群体”改为“正式群体” 7.X将“社会抑制”改为“社会助长” 8./ 9.X将“多”改为“少” 10.X将“团队学习”改为“系统思考” 三、论述题(三题选作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理请知识要点并进行适当阐述,要求联系实 际的请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1.谈谈在教师管理中如何建设性地利用知觉效应? 1189
试卷代号:119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组织行为学(教育)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 1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之中。 每小题 2分,共 10题,20分) 1. A 2. B 3. B 4. D 5. D 6. A 7. D 8. D 9. B 10. B 二、判断并改错题(判断所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丫,错误的打X;对于错误 的陈述,请在题干下的空白处改错,改错尽最简明扼要,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在原阐述基础 上加“不是”、“并非”等进行修改。共10小题,每题3分,有需改错的题目,判断占1分.改 错 占 2分。共计 30分) l. X 将“自然观察”改为“控制观察” 2.X 将“需要”改为“性格” 3.X 将“定型效应”改为“知觉防御” 4.X 将“保健”改为“激励” 5.X 将“都是消极的”改为“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6.X 将“非正式群体”改为“正式群体” 7.X 将“社会抑制”改为“社会助长” 8.丫 9. X 将“多”改为“少” 10. X 将“团队学习”改为“系统思考” 三、论述题(三题选作两题.每题 15分,共 30分,请理清知识要点并进行适当阐述.要求联系实 际的请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1.谈谈在教师管理 中如何建设性地利用知觉效应? 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