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2016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启东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启东调查队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在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调 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 态势。 综合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1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 比上年增长95%。全市按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2534元 和78730元。启东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名升至第22位;在全国创新创 业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中排名升至第11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华东产业研究院落户启 东、海工船舶园入选江苏首批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2016年度,启东在南通市综合考核 中荣获一等奖。分别荣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 9.5 9.8 800 600 881.85 03.14 50.0 739.13 400589 669.50 100.0 150.0 200.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一增幅(%)
589.14 669.50 739.13 803.14 881.85 11.8 11.9 10.6 9.8 9.5 -200.0 -150.0 -100.0 -50.0 0.0 50.0 0 200 400 600 80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增幅(%) 启东市 2016 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启东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启东调查队 2016 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在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调 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 态势。 一、综 合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81.85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 比上年增长 9.5%。全市按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 92534 元 和 78730 元。启东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名升至第 22 位;在全国创新创 业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中排名升至第 11 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华东产业研究院落户启 东、海工船舶园入选江苏首批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2016 年度,启东在南通市综合考核 中荣获一等奖。分别荣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产业结构不斷优化。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658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 值422.85亿元,比上年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39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三次 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81485434调整优化为76479:445 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 201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 8.1% 43.4% 445% 第一产业增加住(%) 算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城乡就业有效推进。全市认真落实“万人创业计划”,扶创业、促就业,推进公共就业服 务标准化,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697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 业再就业4399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 大众创业动力强劲。全市坚持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并举,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各类企业 15467家,其中国有及集体控股企业212家、外商投资企业488家、私营企业13183家。 当年新登记各类企业2577家,新增个体工商户6041家。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上涨21%,其中12月 同比上涨1.8%。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 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1%、1.3%、 2.6%、2.2%、0.5%1.1%、2.5%;交通和通信类则下跌0.8%。 2016年分月物价指数 102.7 102.5 102.3 102.3 102.3 102.2 102.0 01.9 101.8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101.3 102.2 102.5 102.7 102.3 101.9 101.9 101.8 102.2 102.3 102.3 101.8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103.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6年分月物价指数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 66.58 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 值 422.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9.6%;第三产业增加值 392.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三次 产业比例由 2015 年的 8.1:48.5:43.4 调整优化为 7.6:47.9:44.5。 城乡就业有效推进。全市认真落实“万人创业计划”,扶创业、促就业,推进公共就业服 务标准化,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8697 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 业再就业 4399 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412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1.8%以内。 大众创业动力强劲。全市坚持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并举,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各类企业 15467 家,其中国有及集体控股企业 212 家、外商投资企业 488 家、私营企业 13183 家。 当年新登记各类企业 2577 家,新增个体工商户 6041 家。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102.1%,比上年上涨 2.1%,其中 12 月 同比上涨 1.8%。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 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 4.1%、1.3%、 2.6%、2.2%、0.5%、1.1%、2.5%;交通和通信类则下跌 0.8%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 长13%全年粮食总产量2614万吨,比上年下降06%,其中夏粮产量818万吨,下降 35%秋粮产量1796万吨增长08%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69万吨此上年下降23% 禽蛋产量2.11万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3639万吨,增长0.9%。 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17万亩、高标准农田56万亩,建 成国家级休闲农业星级示范点5个。实现农产品出口9500万美元,位居全省前列。“启东洋 屌豆"获评国家地理标志。新型主体加快培育,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示 范合作社10家、示范家庭农场6家。现代渔业加快发展,建成全省首家海水循环养殖基地, 获评省平安渔业示范市。 20122016年粮食产量 0.0 9.5 0.6 0.0 26.12 24.9826.2926.14 -50.0 -200.0 2012年 013年2014年2015年 粮食产量(万吨) 一增幅(%) 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本年数(吨) 上年数(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69085 夏粮 8177 秋粮 油料 生 26650 25852 3.1 油菜籽 56487 64947 13.0 棉花 6310 l1160 43.5 蚕茧 41.1 瓜果 95324 0.8 821934 815213
26.40 26.12 24.98 26.29 26.14 9.5 -1.0 -4.4 5.2 -0.6 -200.0 -150.0 -100.0 -50.0 0.0 50.0 0 5 10 15 20 25 3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2-2016年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万吨) 增幅(%) 二、农 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31.73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 长 1.3%。全年粮食总产量 26.14 万吨,比上年下降 0.6%,其中夏粮产量 8.18 万吨,下降 3.5%;秋粮产量 17.96 万吨,增长 0.8%。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5.69 万吨,比上年下降 2.3%; 禽蛋产量 2.11 万吨,增长 1.2%;水产品产量 36.39 万吨,增长 0.9%。 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 1.17 万亩、高标准农田 5.6 万亩,建 成国家级休闲农业星级示范点 5 个。实现农产品出口 9500 万美元,位居全省前列。“启东洋 扁豆”获评国家地理标志。新型主体加快培育,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省级以上示 范合作社 10 家、示范家庭农场 6 家。现代渔业加快发展,建成全省首家海水循环养殖基地, 获评省平安渔业示范市。 2016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本年数(吨) 上年数(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谷 物 夏 粮 秋 粮 油 料 花 生 油菜籽 棉 花 蚕 茧 瓜 果 蔬 菜 261350 169085 81779 179571 83677 26650 56487 6310 119 96098 821934 262939 166143 84752 178187 91347 25852 64947 11160 202 95324 815213 -0.6 1.8 -3.5 0.8 -8.4 3.1 -13.0 -43.5 -41.1 0.8 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275亿元此上年增长121%。 重点产业支撑有力,三优三新"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24%;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86%,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 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稳定改善。全 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工业产销率 达99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0.02亿元,增长7.9%;规模工 业入库税收29.50亿元。2016年,启东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38位,比上年提升17位。 2012-2016年高新、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 48.6 50.0 45.2 46.5 41.9 39.4 37.3 34.3 30.0 10.0 0.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口高新产业值占比〔%)口新兴产值占比〔% 建筑行业全国驰名。全市拥有建筑业企业250家,其中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10家、 二级企业39家,从业人员连续多年突破20万人,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6820亿元。南 通二建集团连续4年荣获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第一名、南通二建品牌在中国企业500强中 排名第294位。启东建筑共获鲁班奖、国优工程奖、詹天佑奖等国家级奖项41个,扬子杯 等省级奖项128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862.75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 重点产业支撑有力,“三优三新”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72.4%;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48.6%,比上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 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43.1%,比上年提高 2.4 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稳定改善。全 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835.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4%;工业产销率 达 99.4%,比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 130.02 亿元,增长 7.9%;规模工 业入库税收 29.50 亿元。2016 年,启东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 38 位,比上年提升 17 位。 建筑行业全国驰名。全市拥有建筑业企业 250 家,其中特级企业 2 家、一级企业 10 家、 二级企业 39 家,从业人员连续多年突破 20 万人,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768.20 亿元。南 通二建集团连续 4 年荣获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第一名、南通二建品牌在中国企业 500 强中 排名第 294 位。启东建筑共获鲁班奖、国优工程奖、詹天佑奖等国家级奖项 41 个,扬子杯 等省级奖项 128 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2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2.69亿元,增 长7.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187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的比重达42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从结构看,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4682 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0%,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全年完 成新兴产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1216亿元和89.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 52%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31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明显回升。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563亿元,比上年下降122%房屋 新开工面积191.79万平方米,增长327%;房屋施工面积57442万平方米,增长259% 竣工面积8563万平方米增长17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593万平方米增长577%, 商品房销售额12257亿元,增长812%。 2012-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 539.06 483.41 500.00 407.17 400.00359.53 301.94 255.42 272.67 261.87 181.13 9.50 200.00 0.00 2012年 2013年2014年 2015年 016年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工业资产投资《亿元)■服务业资产投资(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霁售额1412亿元,增长108%;霁售业实现霁售额28145亿元, 増长10.7%;住宿业实现霁售额1.35亿元,增长14%;餐饮业实现霁售额27.65亿元,增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14.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0.28 亿元,增长 3.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352.69 亿元,增 长 7.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261.87 亿元,增长 25%。第三产业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的比重达 42.6%,比上年提高 3.7 个百分点。从结构看,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 246.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2%,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 70%,比上年提高 11.1 个百分点。全年完 成新兴产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112.16 亿元和 89.09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8.5%和 5.2%。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 31.8%,比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明显回升。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55.63 亿元,比上年下降 12.2%。房屋 新开工面积 191.79 万平方米,增长 32.7%;房屋施工面积 574.42 万平方米,增长 25.9%; 竣工面积85.63万平方米,增长17.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5.93万平方米,增长57.7%, 商品房销售额 122.57 亿元,增长 81.2%。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4.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8%。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 14.12 亿元,增长 10.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281.45 亿元, 增长 10.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 1.35 亿元,增长 1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27.65 亿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