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统计局关于2003年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统计公报 四平市统计局关于2003年四平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抓住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好时机,围绕“工业立市、农业增效、财政翻身”这 主线,积极开展工作,全市的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好成绩,科技、教育和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30亿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0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 增加值65.2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增加值70.8亿元,增长13%。人均生 产总值达7047元,比上年增长14.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产业 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2年的42.0:25.7:32.3调整到40.9:28.3:30.8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16.1亿元,按可比口 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299万元,比上年增长23.3%。 支出结构进一步改善,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23.3亿元, 比上年增长24.0%。 市场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原 材料、燃料、电力购进价格上涨4.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5% 表1:200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标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食品 4.7 烟酒及用品
四平市统计局关于 2003 年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统计公报 四平市统计局关于 2003 年四平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3 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抓住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好时机,围绕“工业立市、农业增效、财政翻身”这一 主线,积极开展工作,全市的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好成绩,科技、教育和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 230 亿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上年增长 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94.0 亿元,增长 10%;第二产业 增加值 65.2 亿元,增长 23.8%;第三产业增加值 70.8 亿元,增长 13%。人均生 产总值达 7047 元,比上年增长 14.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 占生产总值比重由 2002 年的 42.0:25.7:32.3 调整到 40.9:28.3:30.8。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 16.1 亿元,按可比口 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1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53299 万元,比上年增长 23.3%。 支出结构进一步改善,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 23.3 亿元, 比上年增长 24.0%。 市场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1.1%;原 材料、燃料、电力购进价格上涨 4.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2.5%。 表 1:2003 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 标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1 食品 4.7 烟酒及用品 -1.5
衣着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交通和通讯类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矛盾还很突出;中小 企业活力不强,发展不够快,需求不足;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扶贫攻坚任务仍然 很重;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95 万公顷。其中,玉米面积3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7万公顷;水稻面积3.3 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1万公顷;小麦面积7058公顷,比上年下降2013公顷。 粮食生产在遭受干旱的情况下,仍夺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99.2 万吨,比上年增长12.6%。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上年增长8.8%。 畜牧业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全市实现畜牧业总 产值88.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4.7%。猪、牛、羊 肉产量分别为38.8万吨、14.0万吨、1.4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0.2%、增长5.1% 增长28.9%。禽蛋产量38.2万吨,增长7.1%;牛奶产量7.9万吨,增长18.5%; 水产品产量2953吨,增长4.8% 表2: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农产品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 粮食 499.2 12.6 水稻 29.3 16.3
衣着 -1.3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2.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3.3 交通和通讯类 -6.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4 居住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矛盾还很突出;中小 企业活力不强,发展不够快,需求不足;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扶贫攻坚任务仍然 很重;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农 业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53.5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 0.95 万公顷。其中,玉米面积 35.7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 2.7 万公顷;水稻面积 3.3 万公顷,比上年下降 1.1 万公顷;小麦面积 7058 公顷,比上年下降 2013 公顷。 粮食生产在遭受干旱的情况下,仍夺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499.2 万吨,比上年增长 12.6%。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161.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上年增长 8.8%。 畜牧业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全市实现畜牧业总 产值 8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6.2%,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54.7%。猪、牛、羊 肉产量分别为 38.8 万吨、14.0 万吨、1.4 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 0.2%、增长 5.1%、 增长 28.9%。禽蛋产量 38.2 万吨,增长 7.1%;牛奶产量 7.9 万吨,增长 18.5%; 水产品产量 2953 吨,增长 4.8%。 表 2: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农产品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99.2 12.6 水稻 29.3 -16.3
麦1.4 17.7 玉米 420.8 15.5 大豆 27.4 7.0 油料 8.2 256.5 花生 294.4 芝麻 0.3 500.0 葵花籽 蔬菜156.0 10.0 叶菜类 108.9 22.9 水果 2.6 -5.7 苹果 0.7 6 葡萄0.6 2.3 林业继续发展。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9835万元,比上年增长37.9%。全年 完成造林面积22633公顷,比上年增长115.9%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历史性突破,改变了十年来连续 亏损的局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算,比上年增长20.2% 表3: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计 45.6 重工业 轻工业 在合计中: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私营企业 8.6 43.1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11.3
小麦 1.4 -17.7 玉米 420.8 15.5 大豆 27.4 7.0 油料 8.2 256.5 花生 7.1 294.4 芝麻 0.3 500.0 葵花籽 0.6 50.0 蔬菜 156.0 10.0 叶菜类 108.9 22.9 水果 2.6 -5.7 苹果 0.7 -6.1 葡萄 0.6 2.3 林业继续发展。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 9835 万元,比上年增长 37.9%。全年 完成造林面积 22633 公顷,比上年增长 115.9%。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历史性突破,改变了十年来连续 亏损的局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45.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算,比上年增长 20.2%。 表 3: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计 45.6 20.2 重工业 28.1 20.8 轻工业 17.5 19.3 在合计中:国有企业 11.2 4.2 集体企业 5.1 25.1 股份制企业 4.2 17.8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2 10.9 私营企业 8.6 43.1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11.3 32.6
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 19.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5.7%,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 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477万元,比上年增加利润35875万元。其中,地方工业实 现利润25151万元,比上年增加13545万元。 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化工、医药等支柱和 优势产业产值已占整个工业产值的65%以上。 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取得显著成效。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0 户,其中,亏损企业87户,企业亏损面为32.2%,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亏 损企业亏损额34063万元,比上年减少19023万元。双停企业陆续启动生产, 批资不抵债企业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五小”企业通过关闭破产,退出了市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表4: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 原煤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673201 21.5 供电量 万千瓦小时 263321 3.4 食用植物油 65054 118.3 配混合饲料 2375180.1 乳制品 吨吨吨吨吨吨箱吨吨 179 96.7 饮料酒 215475 -14.8 软饮料 41487 24.3 液体乳 11976 512.6 卷烟 90000 0 化学纤维 10498 87.8 纱 8427 14.1 布 万米 1299.7 20.0 机制纸 吨 8468 10.0 机制纸板 19875 95.8
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12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105.7%,比上年提高 33 个百分点;全市规模 以上工业实现利润 7477 万元,比上年增加利润 35875 万元。其中,地方工业实 现利润 25151 万元,比上年增加 13545 万元。 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化工、医药等支柱和 优势产业产值已占整个工业产值的 65%以上。 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取得显著成效。2003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70 户,其中,亏损企业 87 户,企业亏损面为 32.2%,比上年下降 0.6 个百分点。亏 损企业亏损额 34063 万元,比上年减少 19023 万元。双停企业陆续启动生产,一 批资不抵债企业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五小”企业通过关闭破产,退出了市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表 4:2003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工业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吨 451550 0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673201 21.5 供电量 万千瓦小时 263321 3.4 食用植物油 吨 65054 118.3 配混合饲料 吨 237518 0.1 乳制品 吨 179 96.7 饮料酒 吨 215475 -14.8 软饮料 吨 41487 24.3 液体乳 吨 11976 512.6 卷烟 箱 90000 0 化学纤维 吨 10498 87.8 纱 吨 8427 14.1 布 万米 1299.7 20.0 机制纸 吨 8468 10.0 机制纸板 吨 19875 95.8
软磁盘 万张 5683.43 合成洗涤剂 43341 10.4 轮胎外胎 吨条 156343 水泥 万吨12803 29.8 平板玻璃重量箱2478620 钢 344182 3.0 成品钢材 吨吨吨台 402717 2.4 金属结构制品 9100 101.7 风机 1405 24.7 轴承 万套 1007 39.9 改装汽车 辆 4580 16.9 汽车仪器仪表 台 862753 1243.9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7亿元,比上年 增长20.0%。四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0.2亿元,全年施工单位工 程331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40个,占全部施工工程的42.3%。建筑施工面积 9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6万平方米,增长2.9%;竣工面积69.2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加8.2万平方米,增长13.4%。 固定资产投资 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7亿元,比上年增长6.8%。 表5: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7.0 6.8 国有经济投资 10.1 集体经济投资 0.2 私营个体经济投资 0.8 55.6 其他经济投资 0.2 10 基本建设投资 25.6 33.9 更新改造投资 12.3 6.3
软磁盘 万张 5683.43 90.2 合成洗涤剂 吨 43341 10.4 轮胎外胎 条 156343 -3.4 水泥 万吨 128.03 29.8 平板玻璃 重量箱 2478620 0.7 钢 吨 344182 -3.0 成品钢材 吨 402717 2.4 金属结构制品 吨 9100 101.7 风机 台 1405 24.7 轴承 万套 1007 39.9 改装汽车 辆 4580 16.9 汽车仪器仪表 台 862753 1243.9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14.7 亿元,比上年 增长 20.0%。四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 0.2 亿元,全年施工单位工 程 331 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 140 个,占全部施工工程的 42.3%。建筑施工面积 93.3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2.6 万平方米,增长 2.9%;竣工面积 69.2 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加 8.2 万平方米,增长 13.4%。 固定资产投资 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 4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8%。 表 5: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 标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7.0 6.8 国有经济投资 25.9 -10.1 集体经济投资 0.2 私营个体经济投资 0.8 -55.6 其他经济投资 0.2 -10 基本建设投资 25.6 33.9 更新改造投资 12.3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