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肩关节复合体的功能解剖和运动学基础,并能够深刻理解这些内容与肩部运动损伤和疾病的 关系。 清楚肩部检查和功能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并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检查与评估方法。 对肩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损伤机制、病理、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评估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 能够灵活运用适宜的物理治疗技术处理肩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对治疗效果进行 评价。 【教学内容】 肩关节复合体的相关解剖和运动学基础: 1)肩关节复合体的构成与生理特点 2)盂肱关节周围重要的韧带结构及其对肩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3)肩锁关节周围韧带及其损伤 4)肩胛胸壁连接的运动方式及其对上肢功能活动的影响 5)盂肱关节的运动学特点及其与关节撞击征的关系 6)肩肱节律的概念及正常表现 7)支配肩胛胸壁关节的肌肉及其功能 8)支配盂肱关节的肌肉及其功能 9)肩袖的组成与功能 肩部体格检查和功能评定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病史采集 2)视诊(观察) 选择性组织张力测试 触诊 神经肌肉功能检查 特殊检查 辅助检查 肩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物理治疗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常见部位、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检查与评估方法、物理治疗干预措施 肩袖撕裂的好发部位、损伤机制、临床表现、检查与评估方法、物理治疗干预措施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好发部位、损伤机制、临床表现、检查与评估方法、物理治疗干预措施 冻结肩的定义、功能障碍、诱发及风险因素、分型及特点、临床表现(疼痛部位、性质)、临 床分期及特点、检查与评估方法、物理治疗干预措施 肩关节盂唇撕裂的两种常见类型、损伤机制、损伤形态、临床表现、临床检查方法 肩关节不稳定与脱位:分类方法(根据损伤因素、不稳定程度、不稳定方向)、前脱位的损伤机 制与临床表现、后脱位的损伤机制与临床表现、下方脱位与下方不稳定的损伤机制、多向不稳定的概念 及发生机制、肩关节脱位或不稳定的特殊检查 肩部运动疗法:增加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功能的运动疗法、进阶的功 能性运动疗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双语教学、技能实训 第三章肘关节与前臂物理治疗 【目的要求】 具备较为扎实的肘关节及前臂部位的功能解剖和运动学基础,并能够深刻理解这些内容与肘关节 -29-
巩固肩关节复合体的功能解剖和运动学基础,并能够深刻理解这些内容与肩部运动损伤和疾病的 关系。 清楚肩部检查和功能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并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检查与评估方法。 对肩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损伤机制、病理、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评估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 能够灵活运用适宜的物理治疗技术处理肩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对治疗效果进行 评价。 【教学内容】 肩关节复合体的相关解剖和运动学基础: 1) 肩关节复合体的构成与生理特点 2) 盂肱关节周围重要的韧带结构及其对肩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3) 肩锁关节周围韧带及其损伤 4) 肩胛胸壁连接的运动方式及其对上肢功能活动的影响 5) 盂肱关节的运动学特点及其与关节撞击征的关系 6) 肩肱节律的概念及正常表现 7) 支配肩胛胸壁关节的肌肉及其功能 8) 支配盂肱关节的肌肉及其功能 9) 肩袖的组成与功能 肩部体格检查和功能评定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 病史采集 2) 视诊(观察) 选择性组织张力测试 触诊 神经肌肉功能检查 特殊检查 辅助检查 肩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物理治疗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常见部位、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检查与评估方法、物理治疗干预措施 肩袖撕裂的好发部位、损伤机制、临床表现、检查与评估方法、物理治疗干预措施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好发部位、损伤机制、临床表现、检查与评估方法、物理治疗干预措施 冻结肩的定义、功能障碍、诱发及风险因素、分型及特点、临床表现(疼痛部位、性质)、临 床分期及特点、检查与评估方法、物理治疗干预措施 肩关节盂唇撕裂的两种常见类型、损伤机制、损伤形态、临床表现、临床检查方法 肩关节不稳定与脱位:分类方法(根据损伤因素、不稳定程度、不稳定方向)、前脱位的损伤机 制与临床表现、后脱位的损伤机制与临床表现、下方脱位与下方不稳定的损伤机制、多向不稳定的概念 及发生机制、肩关节脱位或不稳定的特殊检查 肩部运动疗法:增加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功能的运动疗法、进阶的功 能性运动疗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双语教学、技能实训 第三章 肘关节与前臂物理治疗 【目的要求】 具备较为扎实的肘关节及前臂部位的功能解剖和运动学基础,并能够深刻理解这些内容与肘关节 - 29 -
及前臂运动损伤和疾病的关系。 熟练掌握肘关节及前臂检查和功能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并能在同伴身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对肘关节及前臂常见损伤与疾病的损伤机制、病理、临床症状和体征、体检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 能够灵活运用适宜的物理治疗技术处理肘关节及前臂常见损伤与疾病,并且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 肘关节与前臂的相关解剖和运动学基础: 肘关节的构成及功能特点 肘关节外翻角及内翻、外翻的概念 肘关节周围韧带结构及功能特点: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环状韧带(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 形成原因) 肘关节与前臂的功能活动:肘关节屈伸运动学特点、活动范围及日常功能活动所需角度:前臂 旋前、旋后运动学特点、活动范围及日常功能活动所需角度 肘关节与前臂外周神经的功能支配: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肘关节与前臂肌群及其功能 肘关节与前臂体格检查和功能评定 病史采集:个人信息,主诉,症状的部位、类型、持续时间、诱发与缓解因素、24小时变化,损 伤机制,曾经的损伤史,工作环境,生活、娱乐方式等 视诊(观察) 选择性组织张力测试: 主动活动检查 被动活动检查 等长抗阻活动检查 关节内活动检查 触诊:皮肤,软组织,骨性结构 神经肌肉检查:肌力检查,反射检查,感觉检查 特殊试验:侧方应力试验,移动外翻应力试验,肱骨外上髁炎测试,肱骨内上髁炎测试,替尼尔征, Pinch Grip Test 3.肘关节与前臂常见损伤与疾病的物理治疗 过度使用综合征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方法,不同阶段的物理治疗方法b) 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方法,不同阶段的物理治 疗方法 神经卡压损伤 )尺神经卡压(肘管综合征):发生部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物理治疗干预方法 b)桡神经卡压:包括两种类型,即桡管综合征和Wartenberg综合征,各自的损伤部位及临床表现, 物理治疗干预方法 ©)正中神经卡压:包括三种类型,即旋前圆肌综合征,前骨间神经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每种类 型的发生部位及临床表现,物理治疗干预方法 投掷损 伤a)急性 损伤b)慢 性损伤 关节活动受限:形成原因,常见临床表现,物理治疗干预方法 -30-
及前臂运动损伤和疾病的关系。 熟练掌握肘关节及前臂检查和功能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并能在同伴身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对肘关节及前臂常见损伤与疾病的损伤机制、病理、临床症状和体征、体检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 能够灵活运用适宜的物理治疗技术处理肘关节及前臂常见损伤与疾病,并且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 肘关节与前臂的相关解剖和运动学基础: 肘关节的构成及功能特点 肘关节外翻角及内翻、外翻的概念 肘关节周围韧带结构及功能特点 : 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环状韧带(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 形成原因) 肘关节与前臂的功能活动:肘关节屈伸运动学特点、活动范围及日常功能活动所需角度;前臂 旋前、旋后运动学特点、活动范围及日常功能活动所需角度 肘关节与前臂外周神经的功能支配: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肘关节与前臂肌群及其功能 肘关节与前臂体格检查和功能评定 病史采集:个人信息,主诉,症状的部位、类型、持续时间、诱发与缓解因素、24 小时变化,损 伤机制,曾经的损伤史,工作环境,生活、娱乐方式等 视诊(观察) 选择性组织张力测试: 主动活动检查 被动活动检查 等长抗阻活动检查 关节内活动检查 触诊:皮肤,软组织,骨性结构 神经肌肉检查:肌力检查,反射检查,感觉检查 特殊试验:侧方应力试验,移动外翻应力试验,肱骨外上髁炎测试,肱骨内上髁炎测试,替尼尔征, Pinch Grip Test 3. 肘关节与前臂常见损伤与疾病的物理治疗 过度使用综合征 a)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方法,不同阶段的物理治疗方法 b) 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方法,不同阶段的物理治 疗方法 神经卡压损伤 a) 尺神经卡压(肘管综合征):发生部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物理治疗干预方法 b) 桡神经卡压:包括两种类型,即桡管综合征和 Wartenberg 综合征,各自的损伤部位及临床表现, 物理治疗干预方法 c) 正中神经卡压:包括三种类型,即旋前圆肌综合征,前骨间神经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每种类 型的发生部位及临床表现,物理治疗干预方法 投 掷 损 伤 a) 急性 损 伤 b) 慢 性损伤 关节活动受限:形成原因,常见临床表现,物理治疗干预方法 - 30 -
肘部运动疗法: 增强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增强肌肉功能的训 练【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双语教学、技能实训 第四章腕关节及手部物理治疗 【目的要求】 具备较为扎实的腕关节及手部的功能解剖和运动学基础,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于腕关节 及手部运动损伤和疾病的分析与治疗中。 熟练掌握腕关节及手部检查和功能评估的方法,并能在同伴身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对腕关节及手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损伤机制、病理特点、临床症状和体征、体检方法有较全面的 认识。 能够灵活运用适宜的物理治疗技术处理腕关节及手部常见损伤与疾病,并且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 腕关节及手部的相关解剖和运动学基础: 1)腕关节的构成与生理特点 2)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位置、起止点及功能 3)腕关节主要韧带结构、功能及损伤后果 4)腕关节运动学特点 腕关节主要肌肉及功 能a)腕伸肌群 b)腕屈肌群 c)尺偏肌群 d)桡偏肌群 手部的骨与关节结构 掌弓的构成及功能 掌指、指间关节的运动学特点 手部主要肌肉及功能 手外在肌群 手内在肌群 10)手指屈肌腱腱环的结构、功能及损伤后对功能的影响 11)手部抓握基本模式 12)腕关节及手部神经支配 腕关节与手部体格检查和功能评定 病史采集:个人信息,主诉,症状的部位、类型、持续时间、诱发与缓解因素、24小时变化, 损伤机制,曾经的损伤史,工作环境,生活、娱乐方式等 视诊(观察) 整个上肢的姿势和形态 腕关节与手部功能 骨与软组织形态、轮廓、位置关系 皮肤:颜色、瘢痕、纹理、汗毛生长情况等 -31-
肘部运动疗法: 增强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增强肌肉功能的训 练【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双语教学、技能实训 第四章 腕关节及手部物理治疗 【目的要求】 具备较为扎实的腕关节及手部的功能解剖和运动学基础,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于腕关节 及手部运动损伤和疾病的分析与治疗中。 熟练掌握腕关节及手部检查和功能评估的方法,并能在同伴身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对腕关节及手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损伤机制、病理特点、临床症状和体征、体检方法有较全面的 认识。 能够灵活运用适宜的物理治疗技术处理腕关节及手部常见损伤与疾病,并且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 腕关节及手部的相关解剖和运动学基础: 1) 腕关节的构成与生理特点 2)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位置、起止点及功能 3) 腕关节主要韧带结构、功能及损伤后果 4) 腕关节运动学特点 腕关节主要肌肉及功 能 a) 腕伸肌群 b) 腕屈肌群 c) 尺偏肌群 d) 桡偏肌群 手部的骨与关节结构 掌弓的构成及功能 掌指、指间关节的运动学特点 手部主要肌肉及功能 手外在肌群 手内在肌群 10) 手指屈肌腱腱环的结构、功能及损伤后对功能的影响 11) 手部抓握基本模式 12) 腕关节及手部神经支配 腕关节与手部体格检查和功能评定 病史采集:个人信息,主诉,症状的部位、类型、持续时间、诱发与缓解因素、24 小时变化, 损伤机制,曾经的损伤史,工作环境,生活、娱乐方式等 视诊(观察) 整个上肢的姿势和形态 腕关节与手部功能 骨与软组织形态、轮廓、位置关系 皮肤:颜色、瘢痕、纹理、汗毛生长情况等 - 31 -
常见畸形及形成机制:天鹅颈畸形、钮孔畸形、爪形指、锤指、猿形手、主教手、垂腕畸形、扳 机指、杵壮指、掌腱膜挛缩 3)选择性组织张力测试 主动活动检查 被动活动检查 等长抗阻活动检查 关节内活动检查 4)触诊:骨性结构、鼻烟壶区域、肌腱、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掌腱膜、手内在肌、掌弓、动脉搏 动等 5)神经肌肉检查:肌力检查,反射检查,感觉检查 特殊试验的操作方法、阳性表现及临床意义:芬克斯坦征,腕管综合征测试(Phalen's Test,Tinel's Sign,Carpal Compression Test),Froment'sTest,Allen Test.,手指血运测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测 (Sharpey's Test,Ulnar Impaction Test,Ulnomeniscotriquetral Dorsal Glide Test) 3.腕关节与手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物理治疗 肌腱损伤与疾病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病因学分析,发生部位,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方法,物理治疗方法 肌腱断裂:屈指肌腱断裂分区,“无人区”部位及其特殊性,肌腱修复术后不同阶段的物理治 疗方法:伸指肌腱断裂与屈指肌腱的区别,肌腱修复术后的物理治疗方法 2)关节挛缩(活动受限):形成原因,相关组织结构的损害,不同阶段物理治疗方法 3)腕管综合征:病因及诱发因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方法,不同阶段物理治疗方法 4.腕关节与手部运动疗法 1)肌肉牵伸训练技术 2)肌腱滑动训练技术 3)肌力训练技术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双语教学、技能实训 第五章颈部物理治疗 【目的要求】 具备较为扎实的颈椎功能解剖和运动学基础,并能够深刻理解这些内容与颈部运动损伤和疾病的 关系。 熟练掌握颈椎检查和功能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并能在同伴身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对颈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损伤机制、病理特点、临床症状和体征、体检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能 够对各种主、客观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 能够灵活运用适宜的物理治疗技术处理颈部常见损伤与疾病,并且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对治疗效 果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 颈椎相关解剖和运动学基础: 1)颈椎的构成及功能特点 2)颈椎椎体结构 3)颈椎周围韧带结构及功能特点 4)颈椎活动与运动学特点 5)颈椎周围肌肉及其功能 -32-
常见畸形及形成机制:天鹅颈畸形、钮孔畸形、爪形指、锤指、猿形手、主教手、垂腕畸形、扳 机指、杵壮指、掌腱膜挛缩 3) 选择性组织张力测试 主动活动检查 被动活动检查 等长抗阻活动检查 关节内活动检查 4) 触诊:骨性结构、鼻烟壶区域、肌腱、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掌腱膜、手内在肌、掌弓、动脉搏 动等 5) 神经肌肉检查:肌力检查,反射检查,感觉检查 特殊试验的操作方法、阳性表现及临床意义:芬克斯坦征,腕管综合征测试(Phalen's Test, Tinel's Sign,Carpal Compression Test),Froment's Test,Allen Test,手指血运测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测 试(Sharpey's Test,Ulnar Impaction Test,Ulnomeniscotriquetral Dorsal Glide Test) 3. 腕关节与手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物理治疗 肌腱损伤与疾病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病因学分析,发生部位,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方法,物理治疗方法 肌腱断裂:屈指肌腱断裂分区,“无人区”部位及其特殊性,肌腱修复术后不同阶段的物理治 疗方法;伸指肌腱断裂与屈指肌腱的区别,肌腱修复术后的物理治疗方法 2) 关节挛缩(活动受限):形成原因,相关组织结构的损害,不同阶段物理治疗方法 3) 腕管综合征:病因及诱发因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方法,不同阶段物理治疗方法 4. 腕关节与手部运动疗法 1) 肌肉牵伸训练技术 2) 肌腱滑动训练技术 3) 肌力训练技术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双语教学、技能实训 第五章 颈部物理治疗 【目的要求】 具备较为扎实的颈椎功能解剖和运动学基础,并能够深刻理解这些内容与颈部运动损伤和疾病的 关系。 熟练掌握颈椎检查和功能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并能在同伴身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对颈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损伤机制、病理特点、临床症状和体征、体检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能 够对各种主、客观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 能够灵活运用适宜的物理治疗技术处理颈部常见损伤与疾病,并且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对治疗效 果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 颈椎相关解剖和运动学基础: 1) 颈椎的构成及功能特点 2) 颈椎椎体结构 3) 颈椎周围韧带结构及功能特点 4) 颈椎活动与运动学特点 5) 颈椎周围肌肉及其功能 - 32 -
颈椎体格检查和功能评定 病史采集:个人信息,主诉,症状的部位、类型、持续时间、诱发与缓解因素、24小时变化, 损伤机制,曾经的损伤史,工作环境,生活、娱乐方式等 视诊(观察):头部、颈椎、胸椎的姿势,双侧肩部位置是否水平,骨及软组织轮廓等 主动活动检查 被动活动检查 等长抗阻活动检查 关节内活动检查 功能性评估:生日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触诊:皮肤,软组织,骨性结构 神经肌肉检查:肌力检查,反射检查,感觉分布(皮节)检查 10)特殊试验检查方法、阳性表现及临床意义:用于神经学症状检查的特殊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 (Spurling'sTest).,牵伸试验,上肢张力测试,臂丛神经张力测试,Bikele's Sign,肩部加压试验,肩外展试 验: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检查的特殊试验:Romberg'sTest,.Lhermitte's Sign:椎动脉供血测试,颈椎稳定 性测试 11)辅助检查:X-Ray,MRI 颈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物理治疗 1)椎间盘损害 a)病理学特征 b)脊柱椎间盘损害的易发部位 临床症状表现 体格检查 椎间盘损害与小面关节病理改变的相关性 2)小面关节损害 病理学特征 诱发因素 临床症状表现 体格检查 肌肉及其他软组织损伤 颈椎关节不稳定 物理治疗策略: 康复的不同阶段:急性炎症反应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急性期物理治疗策略 亚急性期物理治疗策略 慢性期物理治疗策略 颈椎松动术 a)应用原则 b)适应症与禁忌症 ©)松动术手法分级及不同作用 d)颈椎松动术实施前的检查 ©)上颈椎段(枕骨-C2)松动术:牵拉,向前屈曲滑动,旋转滑动 )下颈椎段(C3-4至T2-3)松动术:牵拉,前向滑动,侧向滑动 颈椎运动疗法 -33-
颈椎体格检查和功能评定 病史采集:个人信息,主诉,症状的部位、类型、持续时间、诱发与缓解因素、24 小时变化, 损伤机制,曾经的损伤史,工作环境,生活、娱乐方式等 视诊(观察):头部、颈椎、胸椎的姿势,双侧肩部位置是否水平,骨及软组织轮廓等 主动活动检查 被动活动检查 等长抗阻活动检查 关节内活动检查 功能性评估:生日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触诊:皮肤,软组织,骨性结构 神经肌肉检查:肌力检查,反射检查,感觉分布(皮节)检查 10) 特殊试验检查方法、阳性表现及临床意义:用于神经学症状检查的特殊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 (Spurling's Test), 牵伸试验,上肢张力测试,臂丛神经张力测试,Bikele's Sign, 肩部加压试验,肩外展试 验;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检查的特殊试验:Romberg's Test, Lhermitte's Sign ;椎动脉供血测试,颈椎稳定 性测试 11) 辅助检查:X-Ray,MRI 颈部常见损伤与疾病的物理治疗 1) 椎间盘损害 a) 病理学特征 b) 脊柱椎间盘损害的易发部位 临床症状表现 体格检查 椎间盘损害与小面关节病理改变的相关性 2) 小面关节损害 病理学特征 诱发因素 临床症状表现 体格检查 肌肉及其他软组织损伤 颈椎关节不稳定 物理治疗策略: 康复的不同阶段:急性炎症反应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急性期物理治疗策略 亚急性期物理治疗策略 慢性期物理治疗策略 颈椎松动术 a) 应用原则 b) 适应症与禁忌症 c) 松动术手法分级及不同作用 d) 颈椎松动术实施前的检查 e) 上颈椎段(枕骨 -C2)松动术:牵拉,向前屈曲滑动,旋转滑动 f) 下颈椎段(C3-4 至 T2-3)松动术:牵拉,前向滑动,侧向滑动 颈椎运动疗法 -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