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ll广州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得分评卷人 一、基础题(28分) 1下列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眩目(xuan)斑斓(an) 深湛(zhan) 参差不齐(ch B恬雅tian)委迤(yi) 矜持(jin) 炙手可热(zh) C瞩目(zhu) 热忱chen) 圩堤(wei) 以讹传讹(e) D斟酌(zu6) 亲躬(gong) 喧器(xiao) 一劳永逸(y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拈轻怕重 得天独厚 脍炙人口 容光焕发 B世外桃园 大相径廷 扑朔迷离分道扬镳 C手屈一指横空出世委委动听约定俗成 图D麻木不人夜不能寐 水泻不通 油然而生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此而荒废学 业的例子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的性质而鲜为人知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 没有实现上 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 的一课
1 2011 广州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一、基础题(28 分) 1.下列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眩.目(xuàn) 斑斓.(làn) 深湛.(zhàn) 参差.不齐(ch ā) B.恬.雅(tián) 委迤.(yí) 矜.持(jìn) 炙.手可热(zhì) C.瞩.目(zhǔ) 热忱.(chén) 圩.堤(wéi) 以讹.传讹(é) D.斟酌.(zuó) 亲躬. (gōng) 喧器.(xiào) 一劳永逸.(y 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拈轻怕重 得天独厚 脍炙人口 容光焕发 B.世外桃园 大相径廷 扑朔迷离 分道扬镳 C.手屈一指 横空出世 委委动听 约定俗成 D.麻木不人 夜不能寐 水泻不通 油然而生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妈妈语重心长 ....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此而荒废学 业的例子。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的性质而鲜为人知 ....。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 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 没有实现上 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 .... 的一课。 学校 座号 姓名 密 封 线 得 分 评卷人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体育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 器材。 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韩愈、苏轼、欧阳修、曾巩在内的八位著名文学家。 B我国古典名著中很多文学形象除名字外还有别称如贾宝玉—怡红公子; 宋江——及时雨;诸葛亮——卧龙;孙悟空—弼马温。 C.《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 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 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D.春节、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6诗词默写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写出古诗或名著的上句或下句:绿树村边合, ,铜雀春深锁二乔。 (2)在《过零丁洋》一诗中“ 。”表现了 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3)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
2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体育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 器材。 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韩愈、苏轼、欧阳修、曾巩在内的八位著名文学家。 B.我国古典名著中很多文学形象除名字外还有别称,如:贾宝玉——怡红公子; 宋江——及时雨;诸葛亮——卧龙;孙悟空——弼马温。 C.《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 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 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D.春节、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6.诗词默写填空。(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⑴写出古诗或名著的上句或下句:绿树村边合, 。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⑵在《过零丁洋》一诗中“ , 。”表现了 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⑶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
运用夸张,表 达了社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 。”,运用拟人, 使落花 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4)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 (s)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在他的词《浣溪沙》也有类似情感的抒发 是谁道人生无再少?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题(39分) (-)观刈麦(7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 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 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 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万,岁晏有 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作者是唐代的 ,字乐天,号 (1分)
3 运用夸张,表 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 使落花 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 是 , 。 ⑸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在他的词《浣溪沙》也有类似情感的抒发 是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39 分) (一) 观刈麦(7 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 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 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 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万,岁晏有 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作者是唐代的 ,字乐天,号 。(1 分) 得 分 评卷人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妇姑荷箪食( (2)听其相顾言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这是一首诗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 B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 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C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 D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 比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 之
4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 ⑴妇姑荷.箪食( ) ⑵听其相顾.言( )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这是一首诗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 B.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 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C.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 D.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 比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 之
1.《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 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分)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牺牲玉帛/为国牺牲B.故克之/公问其故C又何间焉/亲密无间D 何以战/可以一战 3翻译(4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三)文言文闻读(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 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參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做尔远逝(忽然) B:凄神寒骨(使凄凉) C隶而从者(随从) D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的写作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
5 1.《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 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 分)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牺牲..玉帛/为国牺牲.. B.故.克之/公问其故. C.又何间.焉/亲密无间. D. 何以.战/可以.一战 3.翻译 (4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 分) (三)文言文阅读(8 分)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 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⑶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⑷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俶.尔.远逝(忽然) B.凄.神寒骨(使……凄凉) C.隶.而从者(随从) D.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选文的写作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