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6月月考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鲲鹏(kun)濠粱(hao)修睦(m)接踵而至( zhong) B.布衾(jn)骈死(pian)槽枥(1i) 挑拨离间(jian) C.敕令(1e)挂骂(juan)突兀(pai) 目眩神迷(xuan) D.北冥(ming)穹顶(gong)鲦鱼(tido) 矜寡孤独(jn) 2.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在课堂上,不仅学生能获得知识,而且老师也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可谓教学相长 B.新春舞会上,老年人也同青年人一样轻歌曼舞,共度新春佳节。 C.语文老师上课语言幽默风趣,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D.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班级公约,那么许多问题就纷至沓来。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央视《朗读者》节目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2018年第二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已经全 面启动 C.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0%左右。 D.春节期间,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肉类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再上百姓餐桌。 4.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⑦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⑤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①D.④③②①⑤ 5.请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杜甫和自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就是现实 主义诗歌中的名篇。 D.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就是指人人能安居乐业
1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6 月月考试题 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1—5 题)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鲲.鹏( kūn) 濠.粱(háo) 修睦.(mù) 接踵.而至( zhǒng) B.布衾.(jīn) 骈.死(pián) 槽枥.(lì) 挑拨离间.(jiān) C.敕.令(lè) 挂.骂(juàn) 突兀.(pài) 目眩.神迷(xuán) D.北冥.(míng) 穹.顶(gōng) 鲦.鱼(tiáo) 矜.寡孤独( jīn) 2.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 A. 在课堂上,不仅学生能获得知识,而且老师也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可谓教学相长 ....。 B.新春舞会上,老年人也同青年人一样轻歌曼舞 ....,共度新春佳节。 C.语文老师上课语言幽默风趣,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 D. 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班级公约,那么许多问题就纷至沓来 ....。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央视《朗读者》节目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2018 年第二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已经全 面启动。 C.据统计,2018 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 10%左右。 D.春节期间,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肉类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再上百姓餐桌。 4.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⑦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⑤②①③④ B .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① D.④③②①⑤ 5.请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C.杜甫和自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就是现实 主义诗歌中的名篇。 D.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就是指人人能安居乐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21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 (《礼记·学记》)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卖炭翁, (白居易《卖炭翁》) (4)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6) 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8)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 者 ”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做官的心愿。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 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三、本大题共三段阅读,计12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7~9题。(9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德彝惭而退。(《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正:只。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上诘之 (4)安可诬一世之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9.【甲】文中“千里马”是指 。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
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21 题) 二、本大题共 l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 。 (《礼记·学记》) (2) ,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卖炭翁, 。 (白居易《卖炭翁》) (4)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此地一为别, 。 (李白《送友人》) (6) ,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无意苦争春, 。 (陆游《卜算子·咏梅》) (8)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 者, 。”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做官的心愿。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 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三、本大题共三段阅读,计 12 小题,共 33 分。 (一)阅读下面【甲】 【乙】两篇选文,完成 7~9 题。 (9 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德彝惭而退。 (《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 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 ③正:只。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上诘.之 (4)安.可诬一世之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9.【甲】文中“千里马”是指 。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
谈谈你的看法。(3分 读下面选文,完成10~13题。(10分) 台风的功与过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 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 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 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 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 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 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 总降雨量的1/4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 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 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 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 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 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 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 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 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以而节约了大量原 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 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 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 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 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 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 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 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 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 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毀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3 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0~13 题。 (10 分) 台风的功与过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 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 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 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 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 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 7-9 月有 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 总降雨量的 1/4 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 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 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 200 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 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 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 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 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 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 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以而节约了大量原 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 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 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 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 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 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 年 6 月,英国《自 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 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 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 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10.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2分) 11.第①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2.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主要”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3.请从文中找出~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3分) (三)阅读下丽选文,完成14~18题。(14分)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 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 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 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乌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 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 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 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察。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 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 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 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⑧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 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 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 “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①D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⑩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 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3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040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 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
4 10.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2 分) 11.第①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2.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主要”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13.请从文中找出~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3 分) (三)阅读下丽选文,完成 14~18 题。 (14 分)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 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 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 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乌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 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 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 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察。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 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 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 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⑧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 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 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 “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⑾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⑿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 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⒀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⒁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 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
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 那一分钟 ①5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 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4.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几件事,请写出来。(3分) 15.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3分) 16.结尾说“淋湿的是母亲的心”,为什么?(3分) 17.读第⑦自然段嘲线句子,请揣摩母亲的心思,把她要说的话写出来。(2分) 18.文中第⑧、第段画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 样的复杂情感。(3分) 四、本大题为名著阅读,共2小题,共4分。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 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 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 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 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耐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19,上面短文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说说这部小说题目的含义。(2分) 20.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3分。(写作40分,书写3分) 21.命题作文。 以“我的一次选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写自己的经历。内容具体,立意正确。(2)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运用多中表达方式 (3)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参考答案(2018.06) 第六单元
5 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 那一分钟。 ⒂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 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4.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几件事,请写出来。(3 分) 15.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3 分) 16.结尾说“淋湿的是母亲的心”,为什么?(3 分) 17.读第⑦自然段嘲线句子,请揣摩母亲的心思,把她要说的话写出来。 (2 分) 18.文中第⑧、第@段画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 样的复杂情感。 (3 分) 四、本大题为名著阅读,共 2 小题,共 4 分。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 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 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 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 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耐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19,上面短文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说说这部小说题目的含义。 (2 分) 20.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五、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3 分。(写作 40 分,书写 3 分) 21.命题作文。 以“我的一次选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写自己的经历。内容具体,立意正确。(2)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运用多中表达方式。 (3)不少于 600 字。 八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参考答案(2018.06) 第六单元